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现代文阅读总与一缕炊烟有关写下这题目,仿佛又看到母亲从一缕炊烟中走出来,用树皮般粗糙的双手,拍打掉衣服上的灰尘,理净发丛里的草渣。然后静默在老屋的矮檐下,像一只...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现代文阅读
总与一缕炊烟有关
写下这题目,仿佛又看到母亲从一缕炊烟中走出来,用树皮般粗糙的双手,拍打掉衣服上的灰尘,理净发丛里的草渣。然后静默在老屋的矮檐下,像一只窝旁守候的老鸟,若有所待地张望着村前的小路。时间往往是黄昏,彩霞满天;或傍黑,薄暮冥冥。父亲还在田地里劳作。我和妹妹走在回家的路上。那时,最迫切的愿望,便是能望见自家屋顶上的炊烟――那甜暖的香,再远,也能点亮了我们的眼睛和脸庞。
母亲等饭熟了,就在夕光薄岚里,在飘散的几缕炊烟中,默默地守望着。
其实,母亲所能煮的,也就是“饭”而已。自每年春三月下秧,到秋八月才有新谷入仓。在这段漫长的青黄不接的日子里,一天三顿,都只是红苕稀粥,或稀粥红苕。有时,就忍不住要冲母亲撒气。每到这时,母亲总是默然无语,仿佛她真是不该只煮出这样的饭食。
虽然如此,粮食却仍不够吃。吃饭时,母亲总是先给我们盛上满满一大碗,再舀自己的。饭桌上,母亲也总是坐在靠近灶屋那“挂角”(方桌的四角)的位置上。①捧了碗,慢腾腾地举箸援筷,似乎在品尝美味,又似乎难以下咽。每当看到父亲或我们的碗空了,便抢着去给我们添饭。倘若锅里也没了,脸上就又是一丝愁苦和讪然,沉重得令人至今难忘。那时,母亲最大的快乐,或许也和我们一样,就是逢年过节。因为,她终于能给我们煮出一顿好吃的饭菜来。饭菜终于上桌了,母亲便会兴奋地宣布:“开饭啰,开饭啰!”那时,母亲总是很少动筷,而是凝望着我们,嘴里喃喃着,说:“真想天天都能这样!”
终于能够天天都这样了。我和妹妹,却不能天天都吃到母亲做的饭菜了。我到外地求学了,然后工作了,成家了。妹妹也到异乡打工,然后出嫁了。母亲仍在老家,里里外外地忙碌着,一日三餐地烧火做饭。我们偶尔回家,母亲总要亲自下厨忙乎。②饭菜自然丰富多了,母亲脸上,却依旧常有黯淡和讪然。父亲来信讲,你妈每顿饭都要念叨,不知娃们吃饭了没。父亲又讲,家里杀了猪,心舌肚都留着。你妈说看啥时能回来,她做给你们吃。
“又见炊烟升起……”每听到这歌声,都恍惚觉得,有一缕缕绵绵的炊烟,在眼前袅袅地飘升起来,那淡蓝淡蓝的烟里,满是最平常的人间气息,朴素、温暖而芳香,叫人莫名地感动、惆怅。眼睛里,也禁不住一阵潮湿,依稀看见,我苍老而慈蔼的母亲,正站在老屋的矮檐下,站在一缕缕炊烟的背景前,远远地望我,暖暖地喊我。
那炊烟,我想,该就是母亲生命的光束了。而它,我知道,也正是我生命的初源
小题1:文章写了哪些与“一缕炊烟”有关的人事,请分条概括(5分)
小题2:请说说第一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和表达效果.(4分)
小题3:文中两处写母亲神情的句子句子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一下(4分)
①倘若锅里也没了,脸上就又是一丝愁苦和讪然
②母亲脸上,却依旧常有黯淡和讪然。
小题4: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答案

小题1:①母亲从一缕炊烟中走出来,等待劳作的父亲和上学的孩子回家吃饭②过去的艰苦生活及母亲的劳作③日子好过后,母亲对儿女的思念④每次听到歌声,都勾起了对母亲的思念⑤赞美炊烟,赞美母亲
小题1:①炊烟是家的象征,看到炊烟就看到了温暖的家,就看到守望的母亲和那甜暖的饭香,给人温馨的感觉②运用通感的修辞方法,用视觉的炊烟联想到嗅觉的甜暖的香,形象的表达了作者看到炊烟的独特感受
小题1:第一个“讪然”表现了母亲无奈的情感。第二个“讪然”写出了母亲对儿女的思念。
小题1:是全文的主旨句(1分),起到总结全文(1分),深化主题的作用(1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现代文阅读总与一缕炊烟有关写下这题目,仿佛又看到母亲从一缕炊烟中走出来,用树皮般粗糙的双手,拍打掉衣服上的灰尘,理净发丛里的草渣。然后静默在老屋的矮檐下,像一只】;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散文,回答问题。
碧云寺的秋色(钟敬文)
北京西山碧云寺是一个大寺院,又是一个大林子。在那些大小不等的院子里,都有树木或花草。那些树木,种类繁多,其中不少还是活上了几百岁的参
天老干。寺的附近,那些高地和山岭上,树木也相当繁密。
我是中秋节那天搬到寺里来的,在那些繁茂的树丛中,还很少看到黄色的或红色的叶子。
半个月过去了。寺里有些树木渐渐开始在变换着颜色。石塔前的柿子树,院子里那些攀着石桥和假山的爬山虎,好像先得秋意似的,叶子慢慢地黄的黄、赤的赤了。可是,绿色的统治基本上还没有动摇。近日,情景突变。黄的、红的、赤的颜色触目都是。它来得是那么神速,将我那模糊的季节感惊醒了
不论这里那里的爬山虎,都急速地换上新装。它们大都由绿变黄、变红、变丹、变赤………我们要找出整片的绿叶已经不很容易了。罗汉堂前院子里靠北墙有株缠绕着大槐树的爬山虎,平日,我们没有注意到它跟槐树叶子的差别。几天来,可大不同了。槐树有一些叶子渐渐变黄,可全树还是绿沉沉的。而爬山虎的无数叶子,却由绿变黄、变赤,在树干上、树枝上鲜明地显出自己的艳丽。特别是在阳光的照射下,那些深红的、浅红的、金黄的、柑黄的叶子都闪着亮光,把大槐树反衬得美丽可爱了。
释迦牟尼佛殿前的两株梧桐,弥勒佛殿前的那些高耸的白果树,泉水院石桥边的那株黑枣树……它们全都披上黄袍了。中山纪念堂一株娑罗树的大部分叶子镶了黄边,堂阶下那株沿着老柏上升到高处的凌霄花树的叶子也大都变成咖啡色的了。
自然,那些高耸的老柏和松树还是比较保守的,尽管有很少的叶子已经变成了刀锈色,可是,它们身上那件墨绿袍子是不肯轻易褪下的。槐树的叶子,也改变得不踊跃。但是,不管怎样,现在,碧云寺的景色却成为多彩的了。多彩的秋林有它自己特别的情调和风格。夏日花园的美不能代替它,也不能概括它。
古代的诗人,多喜欢把秋天看作悲伤的季节。过去许多“悲秋”的诗篇或诗句,多半是提到“草木黄落”的景象的。其实,引起人们的伤感,并不一定是秋天固有的特性。从许多方面看,它倒是一个叫人感到愉快的时辰。所谓“春秋佳日”,决不是没有根据的一句赞语。
在夏天,草木的叶子绿油油的,这固然象征着生长、繁荣。但是,它到底不免单调些。到了秋天,尤其是到深秋,许多树木的叶子变色了,柿红的、朱红的、金黄的、古铜色的、赭色的,还有那半黄半绿或半黄半赤的……五颜十色,把山野打扮得像个盛装的姑娘。加以这时节天色是澄明的,气候是清爽的。你想想,这丰富的秋色将唤起人们怎样一种欢快的感情啊!
我们晓得古代诗人所以对秋风感喟,见黄叶伤情,是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的原因的。诗人或因为同情人民的苦难,或因为伤悼个人遭逢的不幸……那种悲哀的心情,往往容易由某些自然现象的感触而发泄出来。即便如此,也并不是所有的诗人面对那些变了色的叶子都唉声叹气。“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明白地颂扬红叶的生机与美丽;“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诗人对于江南秋色分明艳羡不已。此外,如像“红树青山好放船”、“半江红树卖鲈鱼”……这此美丽的诗句也都远离“满山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那种饱含着哀伤的情调。大家知道,“现在”跟“过去”是对立的;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又有着一脉相联的源流。因此,即使是生活在旧进代里的诗人,对于某些事物也可以具有一定的正常感情。我们没有权力判定,过去一切诗人对于红叶和黄叶的美,都必然是色盲的。
小题1:作者对爬墙虎倾注了怎样的情感?阅读第三段划线句,揣摩作者使用“惊醒”一词的妙处。
答:(1)情感:                     。(2)妙处:                  
小题2:本文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这对表现文章主旨起了什么作用?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答:(1)作用:                    。(2)效果:                 
小题3:阅读结尾一段,作者援引了一系列描写秋色的诗句,是为了说明什么?结合上下文,解释划线句“‘现在’跟‘过去’是对立的;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又有着一脉相联的源流”的含义。
答:(1)说明:                     。(2)含义: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
宴饮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学者看来,宴饮可不是简单的饮食烹饪问题,而是关乎国家政治的重要问题。我国考古学发掘证明,在远古时代,先后出现了两种宴饮的方式,第一种是竞争性宴饮,第二种是礼仪性宴饮。宴饮是早期部落(国家)的资源控制策略,是当时部落(国家)的贵族群体之间谋求更大利益和权力的工具之一,也是部落(国家)对外显示其“软实力”的方式。
在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尉迟寺遗址,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宴饮的存在。陕西灵宝有一个西坡遗址,出土了距今5500―6000年的“宴会大厅”。这是一个83平方米的宴会厅,用于部落贵族举行盛宴。宴会规模之大,食品之丰富,令人惊叹。那么,在5000年前的中国大地上,举行这样的盛宴,目的何在呢?原来,在新石器时代,部落内部还没有严格的等级划分,部落之间的竞争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宴饮也就成了部落之间进行竞争的一种“武器”。在食物极其匮乏的远古时期,一场盛宴是该部落实力强大的最好证明,对外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这也就是今天所谓的“软实力”。
进入了早期国家时代之后,宴饮的地位更加重要,出现了“礼仪性宴饮”。这时的宴饮高度重视用餐器皿的规格,餐具由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变成了青铜器。伴随着社会关系出现裂变,宴饮也成为等级分化的标志。上层贵族希望通过大型宴会,一方面提升自己的威望,获取拥戴,巩固现有的权力;另一方面,也借以彰显自身的高贵和富有,宣示其统治阶层的身份。到了距今约4000年前,作为“礼仪性宴饮”最高规格的“国宴”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早期国家举办盛大的“国宴”,能够宣扬国威,宴会越丰富、越奢华,说明这个国家越富足、越发达,从而震慑四方,不战而屈人之兵。
远古时代,食物是最稀缺的资源,谁控制了食物,谁就拥有了权力。早期国家最大的威胁,不是侵略,而是饥饿,国之根本就是食物供给。作为软实力的宴饮,与作为硬实力的军队一样,在早期国家的政治关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小题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竞争性宴饮”与“礼仪性宴饮”都有规模大、食品丰富的特点,都是“软实力”的体现。
B.在新石器时代,盛大的宴饮活动是部落贵族们在内进行权力争斗,对外宣扬实力的工具。
C.在早期国家时代,青铜器成为礼仪性宴饮的餐具,这说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飞跃。
D.宴饮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早期国家政治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小题2:根据文意,分条概述新石器时代的“竞争性宴饮”和早期国家时代的“礼仪性宴饮”有哪些不同?(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放松和力度
王安忆
①学琴时,最大最致命的毛病是,力度上不去。因此,声音立不起来。拉的是大提琴,发出的声音却与大提琴相去甚远,是一种什么也不是的声音,这实在有点可悲。我怨自己身体太弱,力气太小,而老师却说:没有力量是因为——不放松。
②老师说,要将全身的力全蓄聚到肩膀,由肩膀传到大臂,由大臂传到小臂,由小臂传到手腕,再由手腕传到握弓的手指,最终,力量落在了弦上。要使力量顺利地传达到终点,必须要放松,任何一个部位任何细微的紧张,都会抵消这力量,妨碍这力量直达目的地。这放松的感觉很不好找,老师教也教不会,看也看不见,只能靠自己去琢磨,去体会,去悟。有时候,自以为放松了,实则却紧张得要命;有时候,正糊里糊涂,忽然拉出一个真正的大提琴声音,老师说:“放松了。”而一得意,一注意,那放松的感觉却溜走了,再也找不着。来无影,去无踪,真正成了仙踪。
③我苦苦地寻了几年,也未找到它并留住它,因此那力度始终也上不去。声音始终立不起来。我的大提琴,到底也没有奏响。看来,这把琴命定不属于我。我在那弦上费了偌大的心血,算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到头来只懂了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道理——力度来自放松。
④写了几年小说,渐渐发现,这个拉琴的道理似乎可运用在我的创作上。
⑤要将这宏大的世界和生活所给的感受,蓄聚到心里,由心里传到笔尖,最终变成小说,这从生活到心,再从心到笔的路途,应该是通畅的,少障碍的。我以为,也不能紧张,要放松。
⑥生活中,切莫牢记自己是作家,端起作家的姿态,皱紧眉头,瞪大眼睛,牢牢地看定生活,一心想看出什么奥秘,什么真谛。恰在专心一致看生活时,生活从身边湍湍地流了过去,连些水声都没在耳边留住。莫记自己是作家,莫以写小说为己任,只是像一个常人似的认真地、放松地、热情地生活;吃喝、工作、劳动、恋爱、交朋结友等等。自然会悟出一些意思来,虽不是真谛,也不是奥秘,可总会给人一点启示。好比,生活是汪洋大海,要去捞它,用碗,用瓢,用盆,用缸,终能得水几多?应该变成一条鱼,游入水中,自由自在,整个大海便都获得了。
心湖蓄满了,该从笔尖流出来了,这路途更要畅通无阻。如何结构,如何组织;选用什么样的形式,意识流还是生活流;选择什么样的语言,幽默的还是抒情的;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样的深而新颖的哲理,要达到什么样的社会效果,要追求什么样的风格等等,也许不必多想。想多了,纠缠久了,或许会抵消力量,会妨碍心中的喜怒哀乐自然流出。有时候,也许会使心里的东西流出来,面目全非,成了什么也不是的东西,成了什么别的声音。就好比,大提琴发出了不是大提琴的声音。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奇怪:越是刻意地去追求,越是达不到。好比贾宝玉求黛玉梦里一见,诚心诚意,敛声屏气,那黛玉就是不来。
⑧我自以为学琴时没有得到的良好感受,写小说时悟到了一点,尽管还是影影绰绰,飘忽不定。仙踪难觅,修到家还早呢!我决心修下去了。
⑨实际上,小说也是一把琴呀。我自以为找着了属于自己的琴,我要将这琴拉响,奏出这琴真正的声音。
(取材于《名家精品阅读之旅·王安忆散文》)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这篇文章写了作者学习大提琴的体会和进行小说创作的感悟。题目阐释了放松和力度之间的玄妙关系。
B.苦苦学习了几年的大提琴“到底也没有奏响”,作者借此表达了对生活中许多事情“命定不属于自己”的无奈和伤感。
C.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刻意观察体验生活反而不能获得生活真谛的道理。
D.文章强调作家应该“像一个常人似的认真地、放松地、热情地生活”,意在号召作家要多深入生活实际,不要高高在上。
E.本文行文自然流畅,娓娓道来,多处运用口语又不失文雅,有些语句含义非常丰富,富有哲理。
小题2: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1)从全文看,文章前三段写作者学琴的经历和体会有什么作用?(3分)
(2)解释第⑦段中“心湖蓄满了,该从笔尖流出来了”这个语句的含义?(3分)
小题3:作者说“力度来自放松”,从⑥⑦段看,对作家的创作而言,“放松”指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5分)
小题4:作者说:“越是刻意地去追求,越是达不到。”请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不少于200字)(10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穿过岑寂的碎片
朱以撒
(1)那方不毛之地一直令我神往。
(2)我常常会留意典籍上、画册上的一些残破纸片。这些纸片总是令我心弦一颤:该不会又是楼兰的碎片吧?凑近一瞥,十有七八,果真是楼兰出土的残破纸片。
(3)楼兰,真是离我太遥远,又太亲近了。
(4)曾经想过,楼兰于我来说,已不是地域上的一个名称了,而是一种精神领域的烙印。
(5)我分外喜爱楼兰的残纸,从外观上看,边缘都被时光的风霜啃噬得斑驳陆离,犹如一片片洞见筋脉的黄叶。原先,贯穿纸片使其排列有序的细韧皮条,经不过风雨磨洗,命若悬丝,不知哪一日清晨呼喇喇分崩离析,这一摞摞记载楼兰心迹的古纸本霎时如天女散花,散乱而嘈切,再也无从整理。有序顿成无序,整饬变成芜杂。一些重要的记载被风吹雨打腐烂去,一些关键的词组也剥蚀风化,神秘的气息开始飞扬,越往后越神秘莫测。这里总是苍凉之至死寂之至,只是死寂中蕴含无限的饱满。我想会有一些人,面对那无尽荒漠的方位,踮起脚神往地张望。
(6)我们完全可以在精神上还原、再现当年丰饶的场景啊!
(7)两千多年前的楼兰,何等富庶和滋润呀!这个美丽的绿洲王国有如丰满而妩媚的少妇,林木葱茏,水草丰茂,波光荡漾,百鸟啁啾,真正是一片乐土。它使黄河文化、恒河文化和古希腊文化水乳交融。楼兰以它的消失,使人感到再滋润饱满的生命,也会如流星一般,在瞬间划向虚无。
(8)这些古典的碎片由于没有完整性,它使人们也就看到一个碎片的楼兰,看到了那些舞文弄墨的楼兰人迷蒙的背影。这些墨迹和相应时期的魏晋名流风格如隔江海。楼兰残纸墨迹总是那么素朴,淡墨青衫一般天然动人。有时用笔恍若马背上挥刀,直通通地就挥了过去。这宛如在纸面上作长枪大戟格斗,咣当作响。我当然不太习惯这种表现方式,觉得太抛筋露骨,只是书写中一如既往地不作态,则是我屡屡赞美的。这时的江南名士,已经能写得一手流畅婉转的好字了,楼兰人的字迹却都处在未完成的品相里,似乎等着后人去弥补。可是我感到了字里行间充溢的宗教神秘的气味。佛教进入中原,首先要途经此地,是这里的人过早地皈依了吗?这真是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有技巧的人足以达到完美,却全然写不出如此韵致,或是心灵空间缺少了什么吧?
(9)我觉得没有必要回避斯文赫定这个也许会让人不愉快的名字。20世纪初,这个具有探险血统的人就来到罗布泊附近的荒漠上,发现了遗弃千年的楼兰遗址,挖掘的序幕就此拉开。华尔纳动了点科学的脑筋,发明了一种特殊的胶水,专门用来粘走那些活灵活现的鲜艳壁画。
(10)这类事情在那个时节委实太多。如今风沙越来越沉重地覆盖在楼兰遗址上,终日无绝,漫过基础、漫过墙堞、漫过城楼,着力剥蚀着突兀处,料想在不久,就连高耸的烽燧也要被遮埋,遗址外相或许会荡然无存。
(11)只余下楼兰残纸了。它们尽管是残片,却必将长存,就像楼兰上空的长风和楼兰身体上的沙丘一样长存。
(12)我慢慢地走近楼兰,当然是心路历程接近了。楼兰在我心目中破碎万端,和碎片的纸本一个模样。
(13)从史料的完整性要求来衡量,碎片使人怜爱不已,但它的物质价值已抵不上完好者。若从审美价值上说,碎片却具有相当强的象征性,借残象以会意,妙在存残之间,藏显之外。碎片才是历史的真实写照,洗尽了绚丽的色彩,茹涵着久远的苍烟落照,一身的素朴憨厚,一看就知道穿越了千年岑寂。凝视这些碎片,感伤的潮水还是会不由自主地侵袭过来。
小题1:“楼兰,真是离我太遥远,又太亲近了。”这一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有时用笔恍若马背上挥刀,直通通地就挥了过去。这宛如在纸面上作长枪大戟格斗,咣当作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类事情在那个时节委实太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作者笔下的“碎片的楼兰”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把它们概括出来。(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面对楼兰的碎片,作者有了很多的感悟,请你写出主要的四条。(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24分)
树上的男爵(节选)   
[意大利]卡尔维诺
我的兄弟柯希莫·皮奥瓦斯科·迪·隆多最后一次坐在我们中间的那一天是1767年6月15日。我记得很清楚,事情好像就发生在今天一样。大家坐在翁布罗萨我家别墅的餐室里,几扇窗户都嵌满了花园里那棵高大的圣栎树的繁茂枝条。时间正当中午,我们全家人按照老规矩在这个时候坐到餐桌边,虽然那时从不习惯早起的法国宫廷传来的下午吃正餐的时尚已在贵族之中风行。我记得有风从海上吹来,树叶抖动。柯希莫说:“我说过不要,我就是不要!”他推开那盘蜗牛。他往常可从来没有闹得这么凶。
在首席上端坐着我们的父亲,阿米尼奥·皮奥瓦斯科·迪·隆多男爵,他头上戴着路易十四式的垂至耳际的假长发,这像他的许多东西一样已经过时了。在我和我的兄弟中间坐着福施拉弗勒尔神父,我们家的食客和我们这些孩子的家庭教师。在我们对面坐着我们的母亲,女修道会会长科拉迪娜·迪·隆多,和我们的姐姐巴蒂斯塔,住家的修女。在桌子的另一头,与我们的父亲面对面坐着的是土耳其式着装的律师埃内阿·西尔维奥·卡雷加骑士,我们家庄园的总管和水利工程师,而且他作为父亲的非婚生兄弟,是我们的亲叔叔。柯希莫满了12岁,我8岁;我们刚被允许上父母的餐桌几个月。也就是说,我沾了我哥哥的光,随他一起提前升级,因为他们不想让我一个人单独在一边吃饭。
我说沾光只是说说而已。实际上,无论对柯西莫还是对我来说,欢乐的日子结束了,我们怀念在我们自己小房间里的进餐,只有我们两个和福施拉弗勤尔神父。……我们在神父陪伴下的饭餐在长时间的祷告之后才开始,一勺勺规规矩矩,合乎礼仪,一声不响地进行,如果谁从盘子上拾起眼来,或者喝汤时发出了轻微的响声那可不得了。但是,神父在喝完汤时就已经吃腻了,他茫然地呆望着,每啜饮一口酒就啧啧舌头,好像只顾品味这短暂而浅表的感觉。上第二道莱时我们就可以开始用手抓起来吃了,吃完饭时互相掷梨瓢玩,而神父不时懒洋洋地说一声:“够了!安静些!”
而如今呢,同全家人一起坐在餐桌边,家庭里的积怨显形了,这是童年中不幸的篇章。我们的父亲,我们的母亲,不停地对我们唠叨,要用刀叉吃鸡啦,身体要坐直啦,胳臂肘不要靠在桌子上啦,简直没完没了!还有我们那位讨厌的姐姐巴蒂斯塔,一系列的叫嚷、气恼、处罚、踹腿、踢脚就开始了,直至柯希莫拒绝吃蜗牛并决定把他的命运同我们断开的那天为止。
……
后来,第一次重新同家人共餐时,好像什么事情也不曾发生过似的。大家准时到来,这就是那个6月15日的中午。我们的姐姐、膳食的总管,预备了什么东西呀?蜗牛汤和蜗牛做的主菜。柯希莫连蜗牛壳也不愿碰。“要么你们吃下去、要么马上把你们关进小房间!”我屈从了,我开始吞咽那些软体动物。(这是我的一次颇为软弱的表现,它使我的哥哥觉得更加孤独了,因此他抛弃我们的行动中也有着对我的抗议,因为我让他失望了。但是我那时只有8岁,何况我的意志力,而且是我当儿童时的意志力怎么能够同我哥哥与生俱来的那种超人的顽强相比呢?)
“怎么样?”我们的父亲问柯希莫。
“不吃,还是不吃!”柯希莫回答,并推开盘子。
“从饭桌上滚开!”
而柯希莫已经转过身去,背向着我们大家,正要走出餐室。
“你去哪儿?”
我们从玻璃门里望见他正在门廊里取他的三角帽和佩剑。
“我知道!”他朝花园跑去。
我们从窗子里看见他很快爬上那棵圣栎树。他穿戴和打扮得非常整齐,他是按照我们的父亲的要求弄妥贴后来吃饭的,尽管他只有12岁。扑上粉,头发用带子扎起辫子,三角帽,针织领带,绿色开叉燕尾服,浅紫色的短裤,佩剑,白皮长护腿套,护套只包半截,这是唯一的让步措施,使得穿着方式更符合我们的乡间生活。(而我,由于只有8岁,免除了在头发上扑粉,如果不是在盛大宴会之时。也免挂佩剑,虽然我喜欢佩戴也不行。)他就这副模样往那棵多结的树上爬,手脚并用,以我们在长期一起练就的准确而迅速的动作在树枝上攀登。
我已经说过我们在树上度过许多时光,不是像许多孩子那样图实惠,他们爬上去只是为了找果子或掏鸟窝,而我们是为了越过树干上险恶的蜂巢和树叉,爬到人上得去的最高处,找舒适的地方坐下来观看下面的世界,对着从树下走过的人们呼喊或捉弄他们。因此我认为柯希莫面对那种不公正的强逼,首先想到的是爬上我们熟悉的那棵圣栎树是很自然的。圣栎树的树枝,向上伸到与餐室之窗户相同的高度,使得全家人都看见他的委屈和愤慨。
“小心!小心!会摔下来呀,可怜的孩子!”我们的母亲焦急地喊道,倘若她看见我们在炮火之中冲锋一定满心欢喜,可是,她却为我们的每一种游戏而忧惧交加。
柯希莫爬至一条粗枝的叉口上,他在那里可以呆得舒适一些。他坐下来,双腿悬垂着,两臂交叉,手掌塞进腋下,脑袋缩进双肩里,三角帽低压在前额上。
我们的父亲从窗台里探出身对他喊道:“你在那里呆腻了就会改主意的!”  
“我决不会改变想法。”我的哥哥在树冠上说。
“只要你下来,我就叫你好看!”
“我决不下树!”他说到做到。
小题1:作者为何在选文第三段中写“我们”在自己小房间里进餐的场景?(3分)
小题2:文中多次写到那棵高大的圣栎树,其作用是什么?(5分)
小题3:请结合文章对柯西莫的描写,分析柯西莫的性格特点。(5分)
小题4:“我”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5分)
小题5:柯西莫爬到圣栎树上有何深刻的隐喻意义?请结合文章展开探究。(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