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历史剧与时代精神童道明历史剧与时代精神,这是个既奇妙又微妙的问题。郭沫若是个少有的执著于现实的倾向性诗人,但作为剧作家的他,写的全...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历史剧与时代精神
童道明
历史剧与时代精神,这是个既奇妙又微妙的问题。
郭沫若是个少有的执著于现实的倾向性诗人,但作为剧作家的他,写的全是历史剧。历史的“规定情境”反而给他提供了自我表现的自由天地。“光明呀,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首……”郭沫若在写这样的台词时,在相当程度上是“从自我出发”的。
愤怒出诗人。在容易产生激愤的年月,容易产生历史剧。因为在这个时候,剧作家甚至觉得写历史剧比写现代戏更能表现时代精神。你说奇妙不奇妙。
1941年希特勒德国向苏联发动了进攻,阿·托尔斯泰立即着手创作历史剧《伊凡雷帝》。事后他说明了创作动机:“它是我对于侮辱我的祖国的德国人的回答。我把伊凡雷帝这个伟大的俄罗斯灵魂招来,是为了武装自己‘愤怒的良知’。”
三年困难时期的60时年代初,曹禺和梅阡、于是之合作创作《胆剑篇》。在这前后,中国剧坛出现了100多个写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历史剧。这些“勾践戏”,是否也是众多的中国戏剧家对于撤走专家的赫鲁晓夫、带来天灾的老天爷的“集体回答”?
借历史故事,抒今人情怀,这大概是历史剧的通例。所以文艺理论家卢纳察尔斯基给历史剧作出定性概括:“任何一部称作历史剧的文学作品,都是某种或以历史事件为根据,或是以历史事件为借口的骊歌、抒情、自白,诗人所利用的,不过是历史的材料或历史的衣裳而已。”
这就牵涉到我在文章开头提及的“微妙”二字。
剧作家在历史的外衣下所吐露的“骊歌、抒情、自白”,如果剧作家本人不点明,往往是猜不透的。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广岛扔下第一颗原子弹,布莱希特便构思改写《伽利略传》。布莱希特后来对改写剧本的动因说明:“‘原子时代’在广岛揭幕了,对这位现代物理学奠基者的生平历史也有了新的认识。”什么“新的认识”?由现代物理学家对人类的背叛(布莱希特认为美国研制原子弹的科学家背叛了人民和科学),联想到了伽利略在300年前的背叛——由于吃不消皮肉之苦在宗教裁判所违心地放弃地动说。
但更多的情况下,剧作家的思考更宽泛,而不是针对着某一种具体的现实而发的。不过,思考是绝对的。我们可以在一些历史剧名作中捕捉到这种迷人的“思考”。
莎士比亚的查理二世被波林勃洛克推翻成了阶下囚之后,有一段独白:“我正在研究怎样可以把我所栖身的这座牢狱和整个的世界两相比较;可是因为这世上充满了人类,这儿除了我一身之外,没有其他的生物,所以它们是比较不起的;虽然这样说,我还是仔细思考了一下。”后来他思考出了一个道理:“无论我是什么人,无论是我还是别人,只要是一个人,在他没有彻底化为乌有以前,是什么也不能使他感到满足的。”(《查理二世》)国王成了凡人之后就有了凡人的思考。
普希金的《鲍利斯·戈登诺夫》以一句著名的舞台指示——“人民在沉默”结尾。普希金用这句有力的“舞台指示”,给读者和观众还有评论家提供了思考的契机。别林斯基评论说:“在这人民的沉默中,我们听到了新的复仇女神的可怕的、悲剧性的声音。”这沉默中“可怕的、悲剧性的声音”告诉世人:不择手段地攫取权力的统治者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有一句很有味道的话:历史在这里思考。用这句话来说明历史剧的时代精神也是可以的。但历史剧提供的思考的空间,也有赖于读者与观众自己去开拓,因此,观众对于历史剧的思考所得也是因人而异、见智见仁的。这也是我们要讨论的历史剧与时代精神这一问题的微妙之处。
扩大思考的空间还可以求助归纳的方法,即思考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某一出历史剧。
看过郭启宏的《李白》,我联想到两年前的《曹操与杨修》,还想到30年前的《蔡文姬》,甚至还有40年前的《屈原》。知识分子这个字眼肯定是民国之后才有的。但把这四部剧联系在一起,恰恰是对中国知识分子性格与命运的思考。
而别人还能思考到、联想到我思考、联想不到的东西。这也是历史剧(当然是优秀的)的魅力。
小题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作者认为郭沫若给屈原写台词时是“从自我出发”的,指的是郭沫若以自我为中心去解读历史。
B.第五段中的“集体回答”指的是众多“勾践戏”的出现,目的是启发弱小的国家和人民,只要能卧薪尝胆、奋发图强,就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C.剧作家“思考是绝对的”,它不是针对着某一具体的现实而发,往往具有片面性。
D.优秀历史剧的魅力是为读者和观众提供思考的空间,引发他们丰富的联想。
E.布莱希特改写《伽利略传》是因为他有了“新的认识”,这“新的认识”就是他认为研制原子弹的科学家背叛了人民和科学。
小题2:不能够体现历史剧与时代精神的奇妙关系的一项是(    )(3分)
A.容易产生激愤的年月,容易产生历史剧。
B.历史剧或以历史事件为根据,或以历史事件为骊歌、抒情、自白。
C.三年困难时期的60年代,出现来了众多的“勾践戏”。
D.德国向苏联发动进攻时,阿·托尔斯泰着手创作《伊凡雷帝》。
小题3:历史剧与时代精神的微妙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回答。(4分)
小题4:根据文本容,我们可以怎样去理解历史剧中的时代精神?请简要回答。(4分)
答案

小题1:B.D
小题2:B
小题3:①.剧作家往往借助历史故事来抒发今人的情怀,而这种情怀如果剧作家本人不点明,还往往难于猜透(2分)。②.历史剧的时代精神需要读者和观众去开拓,对历史剧的思考是因人而异、见仁见智的(2分)。
小题4:①.根据剧中的历史事件,联系时代背景,把握剧作家内在的思考(或骊歌、抒情、自白)。(2分)②.借助归纳的方法,善于联想,扩大思考的空间。(2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小题1:(A.原文是“历史的‘规定情境’反而给他提供了自我表现的自由天地”,并不是“自我为中心”。C.下一句话是“我们可以在一些历史剧名作中捕捉到这种迷人的“思考”,可见,是指名作中都有剧作家的思考。E. 根据下文,“新的认识”是指伽利略“由于吃不消皮肉之苦在宗教裁判所违心地放弃地动说”。(5分。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多选不得分。)
小题2:根据文章结构,B项内容属于历史剧与时代精神的微妙关系。(3分)
小题3:略
小题4:略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历史剧与时代精神童道明历史剧与时代精神,这是个既奇妙又微妙的问题。郭沫若是个少有的执著于现实的倾向性诗人,但作为剧作家的他,写的全】;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雪的冬天是寂寞的 
李汉荣
①寂寞的是小孩,他们只能望着爷爷的满头白发,想象大雪飘飘的时光,想象在雪地奔跑的情景,想象童话里积雪的小木屋,想象他们从没有见过的雪人的样子。
②寂寞的是中学生,他们无法理解“燕山雪花大如席”,这夸张来自怎样的现场和意象?他们徒然羡慕着李白,行走在白茫茫的唐朝,吟着这白茫茫的诗;那场大雪在诗里保存了千年,至今仍在课本里飘。而他们只能面对苍白的墙壁,用苍白的想象,填写这苍白的作业。
③寂寞的是恋人,除了矫情的咖啡屋和煽情的歌舞厅,他们没有更好的去处,他们不曾在雪野里留下两行神秘的如同在梦境里延伸的脚印,他们不曾为自己的初恋塑造一个憨态可掬的偶像——那被世世代代的青春热爱着的雪人 ,他们是无缘见上一面了。没有诗意的浪漫和铺垫,没有白雪的映照和见证,初恋,昨天下午刚刚开始的初恋,今天上午很快就进入了灰色的、平铺直叙的婚姻程序。
④寂寞的是诗人,他们的语言是如此干枯,小雪这一天没有一片雪,大雪这一天没有一片雪,去年没有一片雪,今年没有一片雪。他们在内心刮起一次次风暴,他们在纸上制造了一场又一场落雪。然而,诗之外,无雪;雪之外,无诗。他们的所谓雪,不过是对雪的缅怀;他们的所谓诗,不过是对诗的悼念。一个无雪的世界,是失去贞操的世界,是失去诗意的世界。雪死了,诗死了,如今的所谓诗,只是写给诗的悼词。
⑤寂寞的是那些深陷于往事的老人,他蜷缩在记忆的棉袄里,偶尔抬起头看看近处和远处,又很快收回目光,除了镜子里自己的白发,这个冬天没有别的白色,唤起他对于往昔的纯洁回忆。而多年前结识的那个无忧无虑的白雪的恋人,早已死去,他只能在某片云上想象那纯真的面容。
  ⑥寂寞的是那个牧师,他用嘶哑的嗓子反复祈祷的天堂始终不肯出现,他越来越难以找到形象的比喻来诠释纯真的教义,如今很少有自天而降的雪花款款飘上经文的关键段落,以加强神圣的感染力。世界的圣洁是由伟大的白雪塑造的,灵魂的圣洁是由伟大的信仰塑造的。白雪死了,世界何以重现圣洁?信仰死了,灵魂何以重归圣洁?我在那个灰蒙蒙的礼拜日,穿过满街的叫卖声和垃圾堆,走进灰蒙蒙的教堂,恰好遇见那牧师,我感觉这里的神圣感已所剩不多,唯一令我感到神圣的,是牧师头上那稀疏的白发。
⑦寂寞的是那个哲学家,他的哲学除了拯救这一页页无所事事的白纸,其实连他自己也不能拯救。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乌鸦更深刻的哲学家了,在白雪飘飘的年代,乌鸦曾经发出不祥的预言。然而最终不得不告别一再误解它们的人类,转身失踪于黑夜。没有先知的提醒,没有圣者的感召,没有纠偏的声音,没有校正的语法,世界在纸醉金迷、自娱自乐里疯狂堕落。没有乌鸦的世界,其实是没有哲学的世界。现在,哲学家面对着没有哲学也不需要哲学的世界,他忽然想起了乌鸦在雪野鸣叫的古典时光。只有白雪与乌鸦能拯救世界——他忽然想到;然而,怎样唤回乌鸦,又怎样复活白雪?他在他的哲学里迷茫了,也许,他必须经历漫长的迷茫,才能真正走进哲学,才能找到失踪的乌鸦和白雪。
⑧寂寞的是我,我站在童年曾经走过的小路上,忆想着:很久以前,在白茫茫的原野,一个移动的影子,一点点大起来,终于看见了那蓝头巾,终于看见了那冒着热气的通红的脸,终于看见了——从雪的远方朝我走来的母亲,仿佛从天国走来的母亲……                (节选自《读者》2010年第4期)
小题1:这篇散文在行文上有什么特点?有何作用?
小题2:作者为什么说“无雪的冬天是寂寞的”?
小题3:“没有乌鸦的世界,其实是没有哲学的世界。”请结合文本和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问题
  ①王夫人道:“……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 ……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②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③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小题1:“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是说  (   )
A穷困失意,懒惰愚笨            B愚笨顽皮,不通人情世故
C厌弃功名,否定封建正统        D不学无术,不懂儒家经典
小题2:行为偏僻性乖张,哪管他人诽谤”是说  (    )
 A独立不羁,要求个性解放        B性格孤僻,不肯服从管教
 C桀骜不驯,追求与众不同        D固执任性,我行我素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段后面的题目。
(一)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奢华的生活,因此她不断地感到痛苦。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这些东西,在别的跟她一样地位的妇人,也许不会挂在心上,然而她却因此痛苦,因此伤心。她看着那个替她做琐碎家事的勃雷大涅省的小女仆,心里就引起悲哀的感慨和狂乱的梦想。她梦想那些幽静的厅堂,那里装饰着东方的帷幕,点着高脚的青铜灯,还有两个穿短裤的仆人,躺在宽大的椅子里,被暖炉的热气烘得打盹儿。她梦想那些宽敞的客厅,那里张挂着古式的壁衣,陈列着精巧的木器,珍奇的古玩。她梦想那些华美德香气扑鼻的小客厅,在那里,下午五点钟的时候,她跟最亲密的男朋友闲谈,或者跟那些一般女人所最仰慕最乐于结识的男子闲谈。
每当她在铺着一块三天没洗的桌布的圆桌边坐下来吃完饭的时候,对面,她的丈夫揭开汤锅的盖子,带着惊喜的神气说:“啊!好香的肉汤!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了!……”这时候,她就梦想到那些精美的晚餐,亮晶晶的银器;梦想到那些挂在墙上的壁衣,上面绣着古装人物、仙境般的园林、奇异的禽鸟;梦想到盛在名贵的盘碟里的佳肴;梦想到一边吃着粉红的鲈鱼或者松鸡翅膀,一边带着迷人的微笑听客人密谈。
小题1: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玛蒂尔德跟当时与她经济状况相似的法国妇女不同,她比较贪图享乐。
B 玛蒂尔德由借项链引起的生活悲剧,有着很明显的个人性格的因素。
C 当时法国上流社会,爱虚荣、图享乐的现象并不十分普遍。
D 从语言连贯的角度看,没有这句话不会有太大关系;但从表达内容看,这句话的作用事很大的。
小题2:上面两段文字共写了玛蒂尔德的七个“梦想”,下面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三个“梦想”从空间看是由外到内,是顺着客人来访的路径来想像和“梦想”的。
B 后四个“梦想”从内容看包括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围绕着餐厅来展开“梦想”的。
C 两处“梦想”都有关于与朋友和客人“闲谈”和“密谈”的内容,说明玛蒂尔德对于与人交往有着热切的渴望。
D 两处“梦想”分别构成排偶句式,细致地描绘和着力地渲染了玛蒂尔德内心的幻想。
小题3:下面对“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因此她不断地感到痛苦”一句的解读,不正确的一句是(   )
A 从“觉得”和“感到”这些词语,可以知道这里是在写玛蒂尔德的心理活动。
B “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正是玛蒂尔德“项链悲剧”十分重要的根源。
C 有人认为,玛蒂尔德爱美,追求上流社会的生活,都没有错;这种认识与上面这句话各有各的含意。
D 这里的“痛苦”是对玛蒂尔德丢失项链后的痛苦的一种讽刺,意思是后来的“痛苦”才是真正的痛苦。
小题4:下面对这两段文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两段文字主要是写玛蒂尔德的心理活动,它使我们一开始就对人物的性格品德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B 这两段文字只是对玛蒂尔德的介绍,没有进入情节;但是它又对下文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
C 几处细节描写形象、风趣,使得大段的、静态的人物心理描写毫无枯燥和沉闷之感。
D 整散句式的交错使用,也是文章生动的原因之一,整篇小说都具有这样的语言风格。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4分)
父爱无价
很多年以前,有一个非常富有的男人和他那年轻的儿子生活在一起,他们两人都非常热爱收藏艺术品。他们一起环游世界,并且只把最好的艺术珍品添加进他们的收藏品中去。它们被挂在他们家中的墙上,装饰门庭。当这位日渐衰老的鳏夫看着他那惟一的儿子成为一位经验丰富的艺术品收藏家的时候,心里就感到非常欣慰。尤其令他引以自豪的是,当他们与世界各地的艺术品收藏家进行交易时儿子那高超的鉴赏力以及敏锐的生意头脑。
那年冬天,他们的国家卷入了战争。因此,这个年轻人离开了家,奔赴前线,为国而战。才过了短短的几个星期,这位老人就收到了一封电报,说他那至爱的儿子牺牲了。心神狂乱的老人孤独寂寞地独自面对着即将到来的圣诞节,心里充满了痛苦和悲伤。
圣诞节的早晨,一阵敲门声唤醒了这位神情沮丧的老人。他打开房门,看见一位手里提着一个非常大的包裹的士兵正向他敬礼。
士兵向老人自我介绍道:“我是您儿子的一位朋友。我有一些东西要给您看。”
老人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裹,里面露出一张纸。他轻轻地把它展开,原来是一幅肖像画,画的正是他那至爱的儿子。虽然,这幅画不是出自一位天才画家之手,自然也称不上是天才之作,但是它对那个年轻人脸部的细节特征把握得很准,可以说是惟妙惟肖。
睹物思人,看着儿子的肖像画,老人仿佛又看到了儿子一样,老泪纵横,久久说不出话来。良久,他才强忍住悲伤,向眼前的这位士兵道谢,并说他将把这幅肖像画悬挂在壁炉的上方。
儿子的这幅肖像画成了他最为珍贵的财产,它使得他对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里收藏的那些所谓无价珍品的兴趣也黯然失色。他还经常对邻居们说,这幅画是他迄今为止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
春天到了。可是这位可怜的老人却得了一场大病,不久就去世了。根据老人的遗愿,他所有的绘画珍品将在新的圣诞节那天拿出来拍卖。
圣诞节终于到了。那些艺术品收藏家从世界各地聚集到了拍卖现场,热切地盼望着竞买那些世界上最引人入胜的绘画珍品。
拍卖会由拍卖一件任何一家博物馆的藏品目录上都没有的绘画作品开始。它就是那个老人儿子的肖像画。拍卖师向众人征求一个拍卖的底价,但是会场里却像死一般沉寂。
“有谁愿意出价100美元买下这幅画吗?”拍卖师问道。
仍旧没有人说话。又过了一会儿,从拍卖厅的最后面传来一个声音:“谁要买那幅画啊?它只不过是他儿子的肖像画。快把那些珍品拿出来拍卖吧!”
顿时,赞同声、附和声此起彼伏。
“不,我们必须首先拍卖这一幅,拍卖师答道,“现在,谁愿意买下他儿子的肖像画?”
最后,老人一个并不富有的朋友说话了:“10美元你愿意卖吗?那样的话我就可以买下它了。”
“还有没有人愿意出更高的价钱?拍卖师大声问道。拍卖厅里越发安静下来。片刻之后,他喊道:“10美元一次,10美元二次……好,成交!”
拍卖槌重重地落了下来。顿时,拍卖厅里人声鼎沸,庆贺声不绝于耳,有人叫道:“现在,我们可以竞买那些珍品了吧!”
此刻,拍卖师无声地环顾了一下群情激奋的观众,郑重地宣布:“拍卖到此结束!按照这位老人,当然也就是肖像画中那位儿子的父亲的遗愿,谁买下那幅肖像画……”拍卖师顿了一下,遗憾地看了看众人,“谁就可同时得到他所收藏的全部珍品!”
小题1:获得儿子肖像画后,作者对父亲有一系列细节描写,请简要说明其作用。(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儿子肖像画在无人愿买的情况下,被老人“一位并不富有的朋友”十美元拍的,他竞买动机判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2分)
A.因为念及旧谊B.被老人父爱感动C.为使拍卖顺利D.不忍画像受冷落
小题3:拍卖大厅“死一般的沉寂”“附和声此起彼伏”“越发安静”“人声鼎沸”等场景描写的用意是:(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小说最后提到拍卖师的“遗憾”,请说说你读出了怎样的遗憾并简述理由。(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填空题3分。(每空1分)
贾环对贾政谎说       是因为宝玉强奸未遂而投井自***的,同时忠顺王府又派人来贾府找与宝玉相交甚厚的伶人       。贾政勃然大怒,对宝玉大加笞打,直到       闻讯赶来,风波才平。
小题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秦可卿去世,贾珍哭得泪人一般,要尽自己所有办丧事。可是尤氏犯了旧疾,不能料理事务,惟恐各诰命来往,亏了礼数。宝玉向他推荐了王熙凤。
B.刘姥姥因自己家当日与金陵王连过宗,便到荣国府找到周瑞家的,想见王夫人,周瑞家的介绍凤姐才是管事的,带她们见了王熙凤。凤姐初会刘姥姥,态度不冷不热,说贾府虽然外头看来轰轰烈烈,殊不知大有大的难处,最后只是雇了车打发刘姥姥回家。
C.晴雯给宝玉换衣时失手把他的扇子跌折,宝玉便训斥了她几句,晴雯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还击了一通,把宝玉“气得浑身乱颤”。而宝玉赴宴回来,仍和晴雯有说有笑。听说晴雯喜欢听撕房子的声音,就任凭她将一大堆名扇痛痛快快撕尽了。
D.元妃回宫以后,把那天省亲时的题咏编录成册,命贾政等在园中磨石镌刻。贾元春总觉得大观园闲在那儿不妥,所以叫夏太监到荣府下了一道谕,命贾宝玉和小姐都搬到大观园里住。宝玉听了高兴得不得了。
小题2:第四十八回回目“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中“苦”字道出了香菱学诗的过程。请简述这一过程。(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