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美丽的雪花飞舞起来了。我已经有三年不曾见着它。去年在福建,仿佛比现在更迟一点,也曾见过雪。但那是远处山顶的积雪,可不是飞舞...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美丽的雪花飞舞起来了。我已经有三年不曾见着它。
去年在福建,仿佛比现在更迟一点,也曾见过雪。但那是远处山顶的积雪,可不是飞舞着的雪花。在平原上,它只是偶然的随着雨点洒下来几颗,没有落到地面的时候。它的颜色是灰的,不是白色;它的重量像是雨点,并不会飞舞。一到地面, 它立刻融成了水,没有痕迹,也未尝跳跃,也未尝发出窸窣的声音。这样的雪,在四十年来第一次看见它的老年的福建人,诚然能感到特别的意味,谈得津津有味,但在我,却总觉得索然。“福建下过雪”,我可没有这样想过。
我喜欢眼前飞舞着的上海的雪花。它才是“雪白”的白色,也才是花一样的美丽。它好像比空气还轻,并不从半空里落下来,而是被空气从地面卷起来的。然而它又像是活的生物,像夏天黄昏时候的成群的蚊蚋,像春天流蜜时期的蜜蜂,它的忙碌的飞翔,或上或下,或快或慢,或粘着人身,或拥人窗隙,仿佛自有它自己的意志和目的。它静默无声。但在它飞舞的时候,我们似乎听见了千百万人马的呼号和脚步声,大海的汹涌的波涛声,森林的狂吼声,有时又似乎听见了情人的窃窃的密语声,礼拜堂的平静的晚祷声,花园里的欢乐的鸟歌声……它所带来的是阴沉与严寒。但在它的飞舞的姿态中,我们看见了慈善的母亲,柔和的情人,活泼的孩子,微笑的花,温暖的太阳,静默的晚霞……它没有气息。但当它扑到我们面上的时候,我们似乎闻到了旷野间鲜洁的空气的气息,山谷中幽雅的兰花的气息,花园里浓郁的玫瑰的气息,清淡的茉莉花的气息…… 在白天,它做出千百种婀娜的姿态;夜间,它发出银色的光辉,照耀着我们行路的人,又在我们的玻璃窗上札札地绘就了各式各样的花卉和树木,斜的,直的,弯的,倒的。还有那河流,那天上的云……     现在,美丽的雪花飞舞了。我喜欢,我已经有三年不曾见着它。我的喜欢有如四十年来第—次看见它的老年的福建人。但是,和老年的福建人一样,我回想着过去下雪时候的生活,现在的喜悦就像这钻进窗隙落到我桌上的雪花似的,渐渐融化,而且立刻消失了。
记得某年在北京,一个朋友的寓所里,围着火炉,煮着全中国最好的白菜和面,喝着酒,剥着花生,谈笑得几乎忘记了身在异乡;吃得满面通红,两个人一路唱着,一路踏着吱吱地 叫着的雪,踉跄地从东长安街的起头踱到西长安街的尽头,又忘记了正是异乡最寒冷的时候。这样的生活,和今天的一比,不禁使我感到惘然。上海的朋友们都像走工厂里的机器,忙碌得一刻没有休息;而在下雪的今天,他们又叫我一个人看守着永不会有人或电话来访问的房子。这是多么孤单,寂寞,乏味的生活。
“没有意思!”我听见过去的我对今天的我这样说了。正像我在福建的时候,对四十年来第一次看见雪的老年的福建人所说的一样。
然而,我还有一个更可骄傲的我在呢。这个我,是有过更快乐的生活的,在故乡:地上厚的积雪,是我的地毡,我在它上面打着滚,翻着筋斗。我把它捻成了团,捧着,丢着。我把它堆成了一个和尚,在它的口里,插上一支香烟。我把它当作糖,放在口里……
“没有意思!你这老年人!”我听见幼年的我对着过去的那些我这样说了。正如过去的那些我骄傲地对别个所说的一样。
不错,一切的雪天的生活和幼年的雪天的生活一比,过去和现在的喜悦是像这钻进窗隙落到我桌上的雪花一样,渐渐融化,而且立刻消失了。
然而对着这时穿着一袭破单衣,站在屋角里发抖的或竟至于僵死在雪地上的穷人,则我的幼年时候快乐的雪天生活的意义,又如何呢?这个他对着这个我,不也在说着“没有意思!”的话吗?
天呵,我们能再想了。人间的欢乐无平衡,人间的苦恼亦无边限。世界无终极之点,人类亦无末日之时。我既生为今日的我,为什么要追求或留念今日的我外的我呢?今日的我虽 说是寂寞地孤单地看守着永没有人或电话来访问的房子,但既可以安逸地躲在房子里烤着火,避免风雪的寒冷;又可以隔着玻璃,诗人—般的静默地鉴赏着雪花飞舞的美的世界,不也是足以自满的吗?
抓住现实。只有现实是最宝贵的。
眼前雪花飞舞着的世界,就是最现实的现实。
看呵!美丽的雪花在飞舞着呢。这就是我三年来相思着而不能见到的雪花。
 (选自鲁彦《雪》,有删改)
小题1:文章具体描写了许多地方的雪,请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条列出。作者认为哪个地方的雪景最美?为什么?(6分)
小题2:文章第三段主要从哪些角度描写上海的雪花?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小题3:作者反复说“没有意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8分)
小题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文章开头写“美丽的雪花飞舞起来了”,表现了作者对眼前雪花的喜爱之情,给全文奠定了一种感情基调。
B.文章所表现的感情跌宕起伏,作者回想福建下雪时候的生活,觉得现在的喜悦就像渐渐融化的雪花一样,立刻就要消失了。
C.文章通篇使用对比的手法,和上海下雪时的生活所表现出的欣喜之情相比,北京下雪时的生活让作者感到惘然。
D.对于穿着一袭破单衣、站在屋角里发抖的或竟至于僵死在雪地上的穷人来说,即便是再美的雪花,也不能让人感受到快乐。
E.本文结构紧凑,首尾呼应。作者紧扣一“雪”字在回忆和现实中穿梭,使我们既欣赏到雪的那份清韵,又了解到生活的一种哲理。
答案

小题1:故乡的雪,北京的雪,福建的雪,上海的雪。作者认为上海的雪最美,因为上海的雪花是作者三年来相思着而不能见到的雪花,是作者眼前的最美丽的最现实的雪花,足以让作者自满。6分
小题1: 视觉,听觉,嗅觉,(从形、声、色、味角度答也可给分)多角度、全方位地表现了上海雪花的美丽、轻灵和青苔,表达了作者对于上海雪花的欣喜之情,突现现实的美才是最宝贵的观点。6分
小题1: 通过不同的“我”以及别人和我对快乐的不同认识的对比,说明“人间的欢乐无平衡,人间的苦恼亦无边限”的道理,表现“只有现实是最宝贵”的观点。这样写,将文章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而水到渠成地表现出文章的主旨。8分
小题1: B、C(B项,“作者回想福建下雪时候的生活”错;C项,“北京下雪时的生活”也是令作者欣喜的)5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美丽的雪花飞舞起来了。我已经有三年不曾见着它。去年在福建,仿佛比现在更迟一点,也曾见过雪。但那是远处山顶的积雪,可不是飞舞】;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9分)
①中国历史上选官制度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的民主制时期。《礼记·礼运》描述当时情形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里的“选贤与能”即当时自然而然形成的选拔公职人员的规程。中国古代尧、舜、禹“禅让”的传说,具体反映了当时选拔人才的情况。
②夏商以来,开始了“家天下”。(《礼记·礼运》记述当时“大人世及(即宫位世代相传)以为礼”。《尚书·盘庚》云“古我先王亦惟图任旧人共政”,可以证明这一点。这种官吏“世及”的制度,即世官制。至奴隶社会鼎盛的西周,世官制也进入鼎盛时期。那些担任王室或诸侯国官职的大小贵族,均遵照嫡长子继承的原则代代相袭,占有封地,所以也就世代垄断官职。春秋时,出于争霸斗争的需要,一些大国突破世官制的框架,实行明贤制度。到了战国,社会变革更加剧烈。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确立,惟功惟贤的新选官制度逐步建立起来,世官制时代终告结束。
③秦汉是我国古代出现的空前的大一统时期。为了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统治者在选官方面创立了察举制。此制选官,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荐举的标准,主要看德行、才能,而非全靠家世。汉武帝以后,此制逐渐向规范化发展。东汉未,由于“天下兴兵,衣冠世族,多高于本土,欲征源流,遽难委悉”(《通典·选举二》),故魏王曹丕接受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中正制。这实际是一种发展了的察举制,其具体做法就是各州郡县的地方长官,将本地的人才按照九种不同的等级推荐上来,政府据此授以官职。应该看到,九品中正立制之初,具有选贤用意,但不久即被门阀势力左右,成为世族把持政权的工具。
④隋唐之后,九品中正制遂为新兴的科举制所取代。所谓科举制,是一种考试选官的制度。它的基本特点;即“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换言之,就是说白丁能否释褐为官要凭考试成绩。此制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大发展于北宋。明清时期,科举制达到了极盛。作为成熟的重要标志,是科举与学校教育的完全合流。学校储才以应科目,而科举必由学校。这种“学校一科举”培养选拔人才的模式,从当时世界范围来看,无疑是十分先进的。但由于明清两代的科举完全笼罩在封建文化专制主义之下,加上八股文内容空虚,形式呆板,所以科举制也开始走向没落。1904 年,清政府举行了最后的一次科举考试,从此,实行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便宣告终结。
(节选自黄留珠《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有删改)
小题1:下列各项是对我国不同时期选官制的解说,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原始社会时期,考察选拔官员主要依据的是被选者个人的品行与才干。
B.“古我先王亦惟图任旧人共政”,夏商以后的“家天下”时期,担任官职的大小贵族有一部分遵照嫡长继承的原则相袭,确保世代垄断官职。
C.“天下兴兵,衣冠世族,多离于本土,欲征源流,遽难委悉。”战争造成了人才的大量流失,政府选拔官员困难,九品中正制的建立完全彻底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D.“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用考试的方式按照规定所写文章的好坏来选拔官员,是科举制与以往官员选拔制比较明显的不同之处。
小题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隋唐以后的依据考试成绩而不论出身来取士的科举制,是对以往门阀势力限制人才的一种有效突破。
B.春秋战国时期,出于争霸需要而逐步建立的惟功惟贤的新选官制度,宣告了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确立。
C.秦汉以来建立的以个人德行才能为衡量标准的察举制,使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日趋规范化,确保了大一统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
D.相比起“天下为公”时期任人唯贤的禅让制,“家天下”时期开始的任人唯亲的世袭制是一种明显的历史倒退,没有任何历史意义。
小题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请概括科举制的特点。(不超过50个字,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丁肇中:寻找那滴彩色的雨
郑鸣
①1992年1月,我独自带着80多公斤的电影摄影器材和胶片去欧洲核子中心拍摄纪录片。在苏黎世机场换乘火车时,往车上倒腾行李的劳动强度不小,多亏几个瑞士妇女主动过来搭把手,我才顺利到达日内瓦。第二天,在丁肇中枣红色的沃尔沃车里,我把理论物理“劳心者”理想的破灭和“劳力者”现实的境况讲给他听时,他拍打着方向盘哈哈大笑。然后很认真地对我说:你差一点误入歧途。
②新发现的眼光基于对已有事物的精确记忆。丁肇中告诉我,每天从日内瓦的办公室到他在法国乡村别墅的车程在15到17分钟之间,他的院子里有67棵松树……数字有零有整,绝不含糊。一天在J字小楼,见丁肇中在办公室有点闲暇,我冒出一个问题:那枚诺贝尔奖章在哪儿?丁肇中很神秘地笑了笑说:你马上会成为第一个知道答案的人。
③他随即把我领到楼下摆放各种工具和仪器的角落,打开一个不起眼的铁皮柜,里面收藏着他发现J粒子的原始实验数据和论文手稿;通知他获奖的那封电报;去斯德哥尔摩领奖的飞机票;用小楷书写工整的中文获奖感言;诺贝尔奖证书和奖章。
④丁肇中还从铁皮柜里拿出一张用毛笔勾勒出来的图纸,这是他的老父亲、土木工程教授丁观海先生凭记忆描绘的故乡--距山东日照19公里的涛雒镇丁家老宅的平面图和外观图。我当时没顾上仔细想奖章和老宅图纸放在一起有什么特别含义,只是一边用掌心掂那枚奖章,一边问丁肇中:你还记不记得领奖的时候脑子里在想什么?丁肇中毫不迟疑地回答我:在想宇宙的其他地方还会不会有人。
⑤2002年6月,丁肇中邀请我和他一起回山东日照涛雒镇的老家。他先到祖父丁履巽坟前祭扫,然后在丁家老宅驻足良久。他说祖父37岁去世之后,家道就败落了。祖母含辛茹苦把6个孩子拉扯大,又不断变卖老宅的房子供孩子读书、留学。父亲丁观海在济南求学时认识了母亲王隽英,然后两人先后到美国密歇根大学读硕士,父亲学土木工程,母亲学教育心理学,父母在密歇根结婚。1936年1月27日丁肇中在密歇根出生,两个月后第一次回到涛雒老宅的祖母家。他的整个童年是在战乱中跟着当教师的父母颠沛流离,学业时断时续,直到1948年到台湾,12岁的丁肇中才开始接受系统的正规教育。
⑥那天走出老宅家门的时候,一个与丁肇中年纪相仿的远房叔伯兄弟拍着丁肇中的肩膀,用浓重的乡音以无比自豪的表情说:咱老丁家真行,你学问做得太大了。丁肇中走出院门的时候,几百个乡亲挤过来握手,鼓掌。丁肇中一直在笑。那天我问丁肇中:如果他的祖母当年没有变卖老宅供父亲读书,到他这一辈会不会也像那位远房兄弟一样,守望着门前的农田?丁肇中没有回答。第二天在日照的海边散步时,丁肇中说起他的母亲是山东海阳人,1960年母亲去世的时候他正在密歇根大学读硕士,密歇根大学也是他父母的母校。他说科学研究有猜想,有假设,但人的生命不可能重复,所以没有“如果”。
⑦丁肇中回答了我的问题。我似乎明白了为什么他要把诺贝尔奖章和父亲画的老宅图收藏在一起。
⑧丁肇中在无数次的演讲中这样来解释他的科学实验:“就像在北京下一场倾盆大雨,如果100亿个雨滴中有一滴是彩色的,我们要把它找出来。”他一直喜欢打这个比方,只是下雨的地方经常变换。
⑨为了那滴彩色的雨,70岁的丁肇中目光炯炯。
小题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   )
A.文章开头叙写“我”初到日内瓦的情景,以轻松的笔调为读者初步勾勒出了丁肇中的科学家形象。
B.丁肇中能绝不含糊地记忆已有事物的数字,是因为他具有对数字特别敏感的天赋和新颖独到的眼光。
C.如果丁肇中的祖母无法供丁父读书,丁肇中可能一辈子守望着农田,对这一假设,丁肇中表示默认。
D.文章回顾了丁肇中充满传奇色彩的生活历程,从中探寻了他能够在科学领域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E.文章选取了丁肇中的几个生活片段,多侧面地展示他的风采,使其作为大科学家的形象得以丰满。
小题2:丁肇中具有什么样的形象特征?请简要概括。(4分)
小题3:丁肇中为什么一直喜欢打“寻找那滴彩色的雨”这个比方?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
中国古代的“驻京办事处”——进奏院
李 永
  进奏院是唐后期地方藩镇设置在当时京城长安的驻京办事机构,最早出现于唐代宗大历十二年(777年)。进奏院之前,早在战国秦汉时代,其实就已经有了“驻京办事处”的影子——邸。但邸仅仅是地方官员进京时的起居之地,还没有固定的驻京代表来主持这些邸的日常工作,尚不具备联系中央与地方的职能,因此它还只能算作是“驻京办事处”的雏形。进奏院和邸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设置之初就有地方指派的进奏官主持日常工作。进奏官常驻京城,作为藩镇的代表同朝廷进行沟通、交流,处理地方与中央之间的各种事务。驻京机构——进奏院,驻京代表——进奏官,两者的结合以及进奏院在信息的上传下达过程中发挥的中介作用,使其具备了现代地方政府驻京办事处的基本性质。唐代进奏院集中分布在长安东市周边的几个坊内,其中尤以最为繁华的崇仁坊和平康坊为多。而且现今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随着大明宫和兴庆宫的修建,以东市为中心,朱雀街东形成了贵族和官僚集中居住区。这就使以东市为中心的一片区域,成为唐后期长安城各种信息,尤其是政治信息的集散地。所以,进奏院选址于此,不仅便于进奏官的日常生活,而且便于他们搜集情报,结交权贵,开展日常工作。
  进奏院不仅可以为来京的地方官员提供住宿之处等各种方便,而且由于唐后期中央式微,地方藩镇势力崛起,进奏官在京城也会狐假虎威,代表地方政府同中央斡旋,通过各种渠道争取自己的最大利益。尤其是势力较强的藩镇,其进奏官会更加有恃无恐。《资治通鉴》卷二四四载:文宗太和七年(833年),朝廷加卢龙节度使杨志诚为检校吏部尚书,杨志诚的进奏官徐迪便用略带威胁的口吻向朝廷抗议:“军中不识朝廷之制,唯知尚书改仆射为迁,不知工部改吏部为美,敕使往,恐不得出。”这是卢龙镇的进奏官公然地和朝廷谈条件、邀利益。在当时藩镇势力强大的背景下,进奏官“作为藩帅的心腹,主要还是作为藩镇对付朝廷的工具”而存在,唐王朝对进奏官进行有效管理是有一定难度的。当然,若遇地方发动叛乱或拒命不遵,唐王朝也会拿这些地方政府代表——进奏官开刀,并加强对其进奏院的监管。文宗太和元年,横海节度副使李同捷擅据沧、景,拒命不遵,朝廷便下诏:“(其)进奏官皇测等七人,并锢身分配羊、阆等州。”进奏院除了作为地方政府同中央博弈的工具存在而外,更重要的是作为两者之间信息交流、往复的渠道而存在。安史之乱后,在唐前期中央与地方交流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朝集制度废止,当时社会迫切需要一个沟通上下的新渠道。进奏院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当时的进奏官通过进奏院状报向藩镇长官传达其在京城搜集到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内容广泛,包括官员任免、朝廷及他镇的政治军事动向等等,其中还包括一些通过非常规手段刺探而来的信息情报。因为进奏院向地方传达信息的速度较快,所以朝廷也会通过进奏院向藩镇长官下达相关文书、传达政令。地方奏章、上贡、进奉等也以进奏院为中转站上传中央。中央与地方之间以进奏院为媒介,形成一个信息往来的通道,发挥了联系上下、沟通中央与地方的重要作用。
                                   (选自2010年5月11日《光明日报》,有删节)
小题1:下列关于“进奏院”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奏院是地方藩镇设在京城的办事机构,基本职能是代表地方藩镇与朝廷进行沟通,同时也相机与中央政府斡旋,为藩镇谋取利益。
B.唐代后期的长安,随着大明宫和兴庆宫的修建,东市成为政治信息的集散地,进奏
院也应运而生。
C.唐朝地方潘镇设驻京代表来主持进奏院的日常工作,进奏院多分布在京城繁华地
带,他们代表地方,搜集情报,结交权贵,开展日常工作。
D.进奏院是联结地方与朝廷的渠道和中介,唐代前期中央与地方之间交流的朝集制度
废止是其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小题2:下列对进奏院与朝廷的关系及其原因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进奏院设置以后,安排专门的进奏官来主持进奏院的工作,进奏官代表朝廷与藩镇进行沟通、交流并处理两者间的各种事物。
B.两者属于上下级关系,可是地方敢于同中央叫板,除了中央式微的原因外,也有一些不便启齿的原因。
C.地方藩镇势力崛起,势力强大的藩镇威胁朝廷,甚至拒命不尊,朝廷拿进奏官开刀,“锢身分配”,两者成为对等的政治实体。
D.两者间沟通交流,频繁来往;地方给中央上贡,中央也施予地方恩惠。“礼尚往来”的规则在主导着双方的来往。
小题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战国秦汉时代出现的“邸”,还没有固定的地方驻京代表主持工作,仅仅是地方官员进京时的起居之地,“邸”是进奏院的雏形。
B.进奏院大多分布在东市的崇仁坊和平康坊,主要因为此处是贵族和官僚的集中居住地,能够搜集到各种有效信息,便于开展工作。
C.进奏官张扬跋扈,有恃无恐,通过各种渠道,为地方藩镇谋取利益;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地方藩镇势力强大。
D.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很多来往,如官员任免、中央的军事动向、地方奏章、上贡、进奉等等,都可以通过进奏院来完成。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
灵魂镜视者——列夫·托尔斯泰
徐则臣
  很多年里我都不喜欢托尔斯泰,虽然他是我最早拜读的大师之一。不是因为他写得不好,而是因为他写得太好了,好到所有人都在说他好,那么我就不喜欢——对众口一词的大师和圣人我总有莫名其妙的警惕和拒绝。鲁迅也如此,我对中学课本中所有鲁迅文章被阐释出的无比丰饶的微言大义感到绝望,我受不了语文老师“说文解字”般地把巨大的意义落实到一个个标点符号上。至于吗?我只能不喜欢。
  当然这是个相当情绪化的错误。大学毕业后我重读鲁迅和托尔斯泰时,为此备感后悔,⑴好书是栽培身心的原始股,读得越早你赚得越多,所以得尽力把亏欠的给补回来。这些年我反复重读,我把自己变成了一个过去一直讨厌的那种人,提到托尔斯泰和鲁迅我就要忍不住对你跳脚:好啊,你一定要读!
  ——虽然时下搞文学的国人已经习惯了把拍托尔斯泰巴掌视为矫情和恶俗,没关系,像当年坚持的情绪化一样,我还要再坚持一回。
  ※托尔斯泰长得丑,为此半生自卑和苦恼。我打开老托的画传,翻看一张张照片和画像,朋友看见他的大胡子、崎岖的五官和深邃的目光,说,帅呆了,好一张山河岁月、世道人心的脸!托尔斯泰泉下有知,听了不知会作何感想。朋友把我的话说了。在这张脸上你的确能看到山河壮阔、岁月浩淼,看到世道繁复、人心忠直。不知道当年须髯飘飞的托尔斯泰揽镜自照时,看到的是什么。年少时,他每一次站在镜子前,都要为一缕总也不服帖的头发、为自己难看的高额头和凸下巴懊恼和焦虑。
  我断定托尔斯泰是个爱照镜子的男人。丑人皆如此,照镜子为寻求安慰,希望自己一觉醒来成为汤姆·克鲁斯,⑵这和自恋既背道而驰又殊途同归;年既长,托尔斯泰继续照,他在镜子里由五官看到了内心,由自我看到了身处的整个世界。正如我们现在在镜子里看到的托尔斯泰。
  一个作家,一生最大的任务也许正是照镜子。先审视自我,从肉身到灵魂,然后推己及人,再由人心抵于更广大的世道。
  早期的作品《童年·少年·青年》和日记里,托尔斯泰已经把自己定位为忠诚的镜视者。在一个虚荣和作弊也可以博得理解和合法性的年龄里,托尔斯泰已经早早地把自己置于两面镜子之前。一面镜子实实在在,轻触微温,他拍打自己只能在幻想中才可以变英俊的脸,镜子残酷不说谎,一如既往,托尔斯泰的虚荣无处藏身;如果这还不够惨,在那看不见的幽暗处,另一面镜子接着竖起来,抽象,是看不见的刀,这是他自愿的,他立志自虐般地盘剥自己的内心和***,他决意把最隐秘的煎熬和盘托出,务求真实,像对待敌人一样彻底,让***、缺陷和丑陋来个底朝天。灵魂的审查官不会躲在日记里工作,他要行诸文学作品,把真实的灵魂公布出来:对,这个人就是列夫·托尔斯泰,这就是列夫·托尔斯泰写出的人物,他们如此这般云云。
  知己方能知彼,洞悉人心然后兼济世道。无疑勘探灵魂乃是作家最大的职责与道德,如果匡时救世,把笔落到更辽阔的世界上,那也不算越位,不过是将兴趣扩展到一个国族的灵魂上而已。老托尔斯泰永为典范,他为俄罗斯的灵魂搬来镜子。一个国家的问题不会比一个人的更小,他不得不用笔鼓与呼,公开与沙皇叫板,但这依然还不能分解他对俄罗斯的忧患。老人家不仅要在信仰和理念上完满“托尔斯泰主义”,还须俯身躬行,行动起来才能真正心安。办学,从基本的文化启蒙开始,壮大俄罗斯的心智;克己苦修,仗义疏财,解放农奴,还地于民;伯爵先生要在世俗和精神两个层面上塑造出健康的俄罗斯人。
  一个人是否能够改变世界?远道而来的托尔斯泰信徒会说:当然。也许更多的人倾向于保守和矜持,他们说:一个人只能是一个人。
  ——就算这样吧,那托尔斯泰这个人是怎样的一个人?一再重读之后,我的想法是:我越来越喜欢这个倔强的老头,在文学上他是大师,在世俗中他是圣人。在俄罗斯瞻仰过托尔斯泰故园的师友送我一件礼物,褐色木质相架,图片里的老托尔斯泰目光如炬,须发峥嵘,其白如雪;面相山河岁月、世道人心。师友说,他是单为我“请”来的。一个“请”字,有他对老托的尊崇和隆重。
  相架在我书桌上,此刻,能听见我敲打出的每一个字。如果须发之间的耳朵够好,他一定能分辨出那些声音足够真诚。这个喜欢照镜子的老头,已然成了一面镜子。
(《光明日报》2011年5月23日  12版)
小题1:作者大学毕业以前,为什么对大师和圣人总有莫名其妙的警惕和拒绝?(4分)
小题2: 联系全文,解释划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4分)
(1)好书是栽培身心的原始股(2分)
(2)这和自恋既背道而驰又殊途同归(2分)
小题3:带※号的一段写到了托尔斯泰面貌的丑,这有哪两方面作用?(4分)
小题4: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哪几方面启示?(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
文学的认识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认识内容还是人。一个时代的文学可以反映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状况,这各个方面的状况其实都是人的状况。文学成为人用来反照自身的镜子。从这个意义上看,文学界的历史就是人的自我认识的历史。
在古希腊的文学中可以看到古希腊人关于人的观念。古希腊人对人充满着乐观的信念,认为人同神是相通的,人在灵魂和肉体两个方面都能达到像神一样完美。他们庄严地宣告,“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语),“人是第一重要的”(伯里克利语)。因此,正如希腊神话里的神都具有人性一样,《荷马史诗》中的人也无不放射着神性的光彩。那些人间的英雄们,无论是奥德修,还是阿喀琉斯,都有着超人的智慧和强健的体魄,他们敢于同神斗智、同神搏力,在神的面前也毫不逊色。《荷马史诗》所奏响的正是这样一曲赞美人的意志、力量和智慧的颂歌。
但是中世纪的文学却表现出了对人的另外一种认识。在中古的那些用拉丁文写成的基督故事、圣徒传、祷告文、赞美诗里,人被解释成带着“原罪”降生到人间,人无力自救,只有信仰和崇敬上帝,仰仗上帝的力量在来世获得拯救。在这种解释里,人完全沦为上帝的附庸,这种前所未有的对人的贬低是人类自我认识史上的大倒退。
文艺复兴时期再度发现了人,再度把人提升到与神并驾齐驱的地位,而且还进一步肯定了人的个性的合理性和重要性。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充分反映了人的自我认识的这种新进展。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拉伯雷、塞万提斯、莎士比亚都是当时最重要的文学家,同时也是当时最重要的人文主义者。他们在自己的作品里塑造了人的各种各样的性格,表现了人的各种世俗的情欲,颂扬了人的各种品性和美德,体现出反对神权统治和封建压迫、激励个性的自由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里的这种人的观念被后来的新古典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所继承,并分别向两个极端发展。新古典主义文学强调的是人的理性,主张人的个体性要服从人的群体性。高乃依的悲剧《熙德》就非常典型地体现了这种观念,它描写了在悲剧主人公身上责任感如何高于爱情、理性如何战胜情感的。与此相反,浪漫主义文学强调的是人的情感和人的个体性的一面,追求个性的自由和解放,这可从拜伦描写的那些以孤独的个人反抗社会的“英雄”们看出。
从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又可以看到关于人的一种新见解。在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那里,人身上的神性光彩已经消褪,人成为现实的人,成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的人。人的现实的社会性造成了人各种各样的遭遇,形成了人各种各样的性格。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巨大成就就在于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反映着现实人的不朽的典型人物形象。他们通过人来说明社会,又通过社会来说明人如何改造、如何提高和如何发展。
如果说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人是从抽象的人转向社会的人,那么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人则从社会的人再次转向抽象的人。但又不是转向古希腊的那种放射着神性光辉的完美的人,而是转向一种丑陋的、残缺的、畸形的、孤独的、充满着各种阴暗心理和罪恶冲动的人。现代主义作家完全丧失了对人的乐观信仰,被一种悲观的、绝望的情绪所代替。在他们眼里,人不仅褪尽了神性的光辉,甚至连人性也没有了,完全变成了“物”和“魔”。“我是谁——我是心灵驱使的小丑”,“我永远是多余的”,“他人就是地狱”,“使我感到荒诞的不是任何社会制度,而是人本身”,这些话最能代表现代主义作家对人的基本看法。
小题1:下列关于“文学与人”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对世界的认识主要是对“人”的认识,从本质上说,文学发展史就是人类的发展史。
B.文学认识的主要内容是人,是人用来反照自身生存、发展状况,认识自我的镜子。
C.文学对人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才形成了对人的正确而全面的看法。
D.文学中的“人”都是虚构的,任何时期的文学都不可能真实地揭示“人”的本性。
小题2:下列对各种文学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荷马史诗》放射着神性的光彩,其中的人物都有着超人的智慧和强健的体魄,奏响的是一曲赞美人的意志、力量和智慧的颂歌。
B.中世纪文学认为人是带着“原罪”降生到人间的,只有仰仗上帝的力量在来世获得拯救,把人完全沦为上帝的附庸,是对人的贬低。
C.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充分反映了人的个性的合理性和重要性,体现出反对神权统治和封建压迫、激励个性的自由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
D.现代主义文学把人妖魔化,人在作家笔下,褪尽了神性和人性的光辉,成了丑陋的、充满着各种阴暗心理和罪恶冲动的物和魔,这和把人完全神化同样有害无益。
小题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希腊人对人充满着乐观的信念,表现了人神相通的观点,他们认为人是最重要的,人的地位比神更尊贵。
B.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文学观念都是继承文艺复兴时期激励个性自由发展的人文主义文学观发展而成的。
C.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反映现实的不朽的典型形象,刻画了人的各种各样的性格,是对人的认识的理性回归。
D.拜伦描写的那些以孤独的个人反抗社会的“英雄”,强调的是人的情感和人的个体性的一面,追求个性的自由和解放。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