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9分,每小题3分)100多年前的某个10月24日,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从此以后...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9分,每小题3分)
100多年前的某个10月24日,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从此以后,人们外出购物时顿感一身轻松,不需要携带任何东西,因为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有想到,到塑料袋百岁“诞辰”纪念日时,它竟然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塑料袋“糟糕”,是因为它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个形象的比喻,说如果把人们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覆盖在地球表面,足以使地球穿上好几件“白色外衣”。一时间,“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事实上,要在短时间内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是不现实的。积极的态度是依靠科技进步,即采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去解决。工业包装膜、商品包装袋(膜)用后较干净,应作为主要回收利用对象,分类收集再生利用,这在国内外都已有许多成功经验。而对于那些量大、分散、脏乱、难于收集或再生利用经济效益甚微的一次性塑料包装袋,则应该使用可降解塑料生产。
然而环保意识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树立的,一方面,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因为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另一方面,许多消费者认为,塑料袋是免费赠送的,不花钱的东西不用白不用。针对这种情况,1989年7月起,美国近半数的州实施了《塑料袋禁用法》,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食品塑料包装袋上市。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禁用厚度不到20微米的塑料袋,并控制生产这种塑料袋的原料。意大利则实行《塑料袋课税法》。
这些法律的推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以爱尔兰为例,自从征收塑料袋税之后,全国塑料袋的使用量降低了90%。与此同时,各国都加强了对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研制,并加大了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舒施尼那项“最糟糕的发明”将以一种全新的形式继续为人类造福。
小题1:塑料袋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不属于其根本原因的一项是
A.发明了塑料袋以后,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使用过于普及。
B.塑料袋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造成的白色垃圾难以处理。
C.处理塑料袋造成的白色垃圾,一般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但挖土填埋污染土壤,高温焚烧污染大气环境。
D.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的塑料袋,虽轻便结实,但造成了环境污染。
小题2:对待这项“最糟糕的发明”的积极态度,不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控制使用量,加大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
B.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食品塑料包装袋上市,控制生产这种塑料袋的原料。
C.加强宣传,树立环保意识,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
D.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对可降解塑料袋包装材料的研制。
小题3:根据文章所提供的信息,推断最合理的一项是
A.随着科技的进步,不久,可降解的塑料将完全取代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塑料。
B.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就会意识到塑料袋对环境的影响,自觉“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
C.在研制出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同时,加大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塑料袋将继续为人类造福。
D.有些国家利用法律来治理白色污染,已有许多成功经验,这一做法在世界各国将会普遍推行。

答案

小题1:A
小题1:C
小题1:C
解析

小题1:
小题1:
小题1: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9分,每小题3分)100多年前的某个10月24日,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从此以后】;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21分)
蓝色的黄河
刘长春
①七月流火,我从甘南的玛曲回到江南,不止一次地问过周围的朋友:“你们猜猜,黄河在它的首曲是什么一种颜色?”有人答:“白色。”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喇山麓的雪峰,夏日消融,大河横溢,那源头之水难道不是清澈透明的白色吗?也有人答:“黄色。”黄河、黄土地、黄皮肤……黄色是华夏民族生命的原色。那黄河首曲的玛曲即藏语里的“黄河”……早在东汉赵壹的诗中就有这样的句子:“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黄河之水不黄才怪呢!这是一道单项选择题,A.白色,B.黄色,C.蓝色;而准确答案只有一个:C.蓝色。是的,蓝色、蔚蓝色,让人简直惊骇莫名而又不能不相信的蓝色,就像梦幻似的从轻微微颤音开始、于小提琴上奏响的“蓝色多瑙河”一样的蓝色。
②天下黄河九曲十八弯。
③当我们一行七人驱车从甘南来到玛曲,站在一处山坡上,向下俯视轻盈得如同一条飘带似的黄河的时候,我们看见了一条蓝色的黄河!蓝得那样美丽,蓝得那样纯粹,就像我曾经在大理崇圣寺塔下远远看见的洱海一样的蓝色,让人把心都遗落在那里的蓝色。此刻,蓝色的黄河,从天上流来,从白云间流来,从李白、王之涣的诗歌中流来,在太阳的照射下,闪烁着蓝色的光波,显得那样的从从容容、那样的镇镇静静。这是首曲的黄河,这是从青海东流至玛曲,却拐了一个四百多公里的大弯而再流回青海的首曲黄河。没有滚滚的气势,没有滔滔的喧哗,有的是心闲气定的宁静。天,飘着白云的一片蔚蓝;山,在远处画出一段优美的曲线。黄河,蓝色的黄河就从那儿逶迤而来,逶迤而去。感觉似乎有风吹拂着,它又弯弯曲曲地摆动起来,直到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地方,仍然又像一根轻盈的飘带优美地飘拂。首曲的黄河,既没有忧伤,又没有脾气。只有在以后的流域中不断失去森林、草地的时候,它才愤怒地变了颜色,改道、泛滥、断流,让人看出它桀骜不驯的刚烈脾性来了。顺河两岸,玛曲七月的草原,借水而茂盛,远远近近的牛羊,慢慢悠悠地游动着,点缀了草原的苍老、辽远和沉寂;四蹄生风,追逐彩云,给矫健的骑手以翅膀的“河曲马”,悠闲地摇动着长长的尾巴,迷恋于草肥,陶醉于水美,欣赏于花香,暂时没有远走他乡的念头……我不知道自己从何时起一颗不易为山水所打动的心,竟然为此而感动了……我为梦幻一样然而真实的黄河而感动了。
④……
⑤十年前的七月,我有山西、山东之行,我曾登泰山,凝望过齐鲁大地;我曾过壶口,倾听了黄河雷鸣。而黄河从远古的洪荒中一路流来……一路浊水滔滔,黄浪滚滚……黄河,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变得浊了、黄了?我只知道,你在东汉时代变黄,故有“黄河”之名;在此之前的《史记》或是诗文里,你被单称为“河”。东汉末年,据今1800年了。“为何源头的纯净一到中原,雪水就变成了淤滞的泥沙?”——诗人这样问黄河,黄河问谁?问天、问地、问人、问森林、问古往今来的历史……森林的减少,水土的流失,草场的沙化,这就是黄河从甘肃开始变黄的重要原因。人,改变一切,也改变了黄河。“黄河九曲浑”。1800年了,黄河流进我们的记忆,而记忆变得不可更改。
⑥难道说,我们心中的黄河的流水从此以后永远是黄色的吗?
⑦近读报纸:50年后黄河水将变清。这是陕西省长在“西部论坛”发表的鼓舞人心的预言。蓝色的黄河在向我们走近,心灵开始苏醒,历史的回声飞落黄河的旋涡,将悠悠然地荡漾于蓝色的涟漪。这是一个并不遥远的梦想。如果说我们不能迅速地改变黄河的形象和色彩,我们也愿意为了这个梦想再等待又一个50年。人的生命长度是有限的,长也不满百岁,所以古人感慨“人命不可延”。如果把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时空串连起来,我们可是期盼了1800年,世世代代等待了1800年啊!如果每一个地方都有天涯芳草如云绿树,每一座山林都成了一座天然的水库,每一处草场都重现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景,河却是新来的河水,从上游开始到中游,再到下游,一条蓝色的黄河就有可能回到我们身边。当它富有诗意尽情地流淌于华夏大地的时候,阴山动,龙门开,平野阔,温婉也好,湍急也好,然而却是一样的清澈,一样的蔚蓝。一片孤城,两岸风光,峥嵘群山,远去白帆……都成了水中的倒影,即使是要在壶口作一次激情洋溢的抒情与奔泻,把历史的重负、苦难的记载和对新生活的赞美交给永恒的河床,那飞溅到我们脸上、衣襟上的水珠水花也是蓝色的呼唤。
⑧母亲河呼唤着蓝色。
⑨蓝色应该属于母亲河。
⑩当我们把一条世界上最美的河流留给自己的子孙的时候,黄河的历史将重新改写。这样,我们留给后人的不但是一条河,而且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小题1:文章开头作者以惊异的心情,用一奇特的比喻领起,直奔主题,引领我们到实地观看,请找出这一含有比喻的句子,并联系下文,指出作者所见到的首曲黄河的特色风采?(5分)
答:
小题2:第③自然段中浓墨重彩地描绘了首曲黄河的盎然生机,体现了她什么样的气度?既然是写黄河,为什么还要写草原、牛羊、“河曲马”呢?(6分)
答:
小题3:第⑤自然段中的“黄河,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变得浊了、黄了?”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5分)
答:
小题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文章开篇饶有趣味地采用质疑的手法,巧设悬念,引人入胜,从解答黄河的水色入手巧妙点题。
B.这是一篇礼赞黄河、忧思黄河、展望黄河美景,妙谈环保的大气磅礴的哲理散文。
C.本文采用并列式结构,以时间为序,用场景的转换来构建画面,很有特色。
D.本文以黄河的首曲、黄河的早期和黄河的明天的特征拟题,给人以无限的美感,让人对黄河的美好未来充满无限深情的向往。
E.文末,作者借陕西省省长鼓舞人心的预言,追溯历史,展望未来,祝福黄河,祝福祖国,为黄河的美景欢呼,为祖国的未来欣喜,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共10分)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 )给与,不想取得。( )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 )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 ),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 )我们的子孙是在的,( )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①“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②“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③“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小题1:以下各组中,填入文段中空格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只想…然而…如果…那么…然而…因此
B.只是…然而…虽然…但是…但…所以
C.只想…虽然…尽管…但是…然而…所以
D.只是…虽然…尽管…但是…因为…因此
小题2:对文中①“拿来”②“抛来”③“送来”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对自己有用,主动去拿 ②施舍的东西 ③很客气地送你
B.①不管三七二十一占有它②人家不要的抛给你 ③为了礼尚往来而送给
C.①对自己有用,主动去拿②无不良动机的抛给或给予 ③别有用心地送给
D.①自己主动去拿②无不良动机的抛给或给予③与抛来没有多大区
小题3:作者将“尼采”“发了疯”和“中国也不是”放在一起写,用来批判“送去主义”,简析一下这种说理方法?(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22分)
晚秋的胡杨
史建新
一道又一道沙梁上,胡杨高高低低前前后后散散地耸立着。近看空旷,远望一片苍茫,落落寞寞,却是另一番景致,而那一树的叶片,呈现着的金黄色已是金壁辉煌了。
走走停停,我们在荒无人烟的胡杨林踯躅,一行四人,被这无以伦比的美景陶醉,竟忘了还要去办的正事了。
逶逶迤迤的一道沙梁,梁顶上痴痴地立着几棵胡杨,叶片团团簇簇。树干足有合抱粗,树顶却稀稀地散着一树的黄叶。四周没有一丝风,静静的心里便生出一份感动。同伴都在各自心仪的树旁拍照,我却望着眼前的金黄色愣怔在了那里。
条条树枝硬硬地向上挺立着。一年到头它们要经历多少风沙,可树枝却是向上的,迎着风的。叶片,金黄金黄的。 金戒指、金项链,那种黄只是小里小气的一点或一串,而这里却是一树一树,成片成片的金黄啊,站在这里,就像一个人面对一座豁然打开的金山了。
我惊喜着,感叹着,轻轻抚摸着这高贵的颜色和这让人无法相信的树木。虽然已是深秋,树下却没有一片落叶,片片黄黄亮亮的叶,在枝杆上轻轻地摇着头,仿佛在轻轻地诉说着什么。每棵树上都奇怪地生长着三角形、柳叶形和椭圆型三种叶片。三角形的叶片厚实,叶面布着点点伤痕;柳叶形的单薄,却片片金光闪闪。
胡杨的这种黄,与沙土的土黄有着天壤之别,沙土的黄是那种让人看了心里生腻,让人心生苍凉的黄。那是病态,是冷漠,是恐怖,是死亡的象征。而胡杨呈现的却是一种高贵,是雍容,是皇家的颜色,皇家的专利,皇家的象征。
沙漠里的植物原本是那样的稀少,这里却因了太多的金色到处呈现出不可思议的生命的海洋。从一棵棵树的背面向着太阳望去,我被笼罩在金黄里,我的周身煌煌地不可思议地反射着胡杨的叶色,在这一刻我的五腹六脏,我的毛孔,我的皮肤,我的一切被这种颜色蒸腾。我站在那里微微仰着头,闭着眼,我感觉自己飘浮了起来,像驾着一片祥云在金黄色的世界里翱翔。
千百年来,黄色在人间被神化,人们固执地认为,只有皇族才配披上这黄色,可胡杨却毫不谦逊。每年的深秋,它都以这样一种壮大的形象展示在人间。
苦难深重的胡杨,最后时刻却演绎成了这种人间少见的形态,演绎出这样一种令人敬畏的灿烂啊。世界有哪一种树如这般苦难,把生命绽放到这般极致呢。许是经历了太多的磨难,才在这一刻暴发;许是有了那深深扎在沙漠的根,才让叶那样的坚韧;许是烈日的毒辣,它才这样昂扬着;许是没日没夜狂风沙粒的吹打,才让它最后这样高贵……
我张着嘴,痴痴地在林中呆愣着。
城里的杨树叶也发黄。可那是一种凋零,一种衰败。轻轻的抚摸,便飘落手心,颜色寡黄淡白。一遇风,叶片便急不可耐地落了。胡杨金黄色的叶却是不轻易落下的,在这里,它将金黄留到深冬。它只有到来年春天,新的一代开始萌动时才肯离去。
在另一片葱葱郁郁的胡杨边我们驻足,那棵两人都合抱不过来的树,依然从顶上抽出一丛一丛的枝条,在夕阳下泛着金色。它的皮龟裂着,我仔细的数,共有七大捆。每一捆都向外弓着、裂着的一捆树皮,又分为几十层。这棵胡杨,应该有四五百岁了罢。可是它仍然郁郁葱葱,仍然顶着满树的金光。
我在美仑美奂的金黄色中漫步,四周是金黄色,头顶是金黄色,满天都是金黄色啊!我多想躺在这里,与它们共生共死。可是我不能、我不配。在它们面前,我只是世间一只可怜的蚂蚁,而焕发着满天金色的胡杨,却携带着浩气,生发出让人耀眼的光芒。灿灿的悬在大漠的天空映照着沙海,映照着西天,映照着无言的天穹。
枯枝败叶在我的脚下吱嘎吱嘎作响,几个世纪的残枝被雨水风沙固化成坚硬的碱壳,面目峥狞地坦露着。树与树之间,除了沙就是延伸着的胡杨的尸体,可谁又能想到在这里,在深秋,在万物肃***的季节,它却生成了这样一道惊心动魄的晚景。
这不是它的一生,这只是它的一年;这不是它的全部,这只是它的一季;这不是它的全貌啊!这只是它三千年中的一瞬。可这一瞬却映照的那么耀眼,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我的心灵,永远定格在塔克拉玛***上空。
滚滚塔河东流去,带走片片真情,茫茫巨龙下东海铸就生命的永恒。固身在这里,坚守在这里,坚守着生命的理想、原始的本真、永恒的贞操……
它不似香山红叶般受万众瞩目,更不如峨眉松柏让人称颂。它没有名花贵树的地位,连草原都被宠爱着、唱颂着、成了北方人的母亲,而它却没有……但,正是有了它们的寂寞,才使我们欢歌笑语地镇守住了多少城镇、村庄、镇守住了我们的暖暖的家园了啊!
小题1:作者笔下的“晚秋胡杨”有怎样的特点?胡杨生存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呢?(4分)
答:                                                                 
                                                                              
小题2:作者笔下的胡杨具有象征意义,请根据文意概括作者笔下“晚秋的胡杨”具有哪些象征意义?(6分)
答:                                                                 
                                                                              
小题3:结合文意,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第一段中加点的“另一番景致”在文中指什么?写此有何作用?(3分)
答:                                                                 
                                                                              
(2)文中画线句子“我张着嘴,痴痴地在林中呆愣着”在结构上有何作用?(3分)
答:                                                                 
                                                                              
小题4:本文除了“象征”手法之外,作者还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原文简要赏析。(6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小说
列车上遇到的姑娘
[印度]拉斯金·邦德著 卞慧明 译
我一个人独自坐了一个座位间,直到列车到达罗哈那才上来一位姑娘。我是个盲人,所以不知道姑娘长得如何,但从她脚后跟发出的“啪嗒啪嗒”的声音,我知道她穿了双拖鞋。她说话的声音是多么清脆甜润!
“你是到台拉登去吗?”火车出站时我问她。
我想必是坐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因为我的声音吓了她一跳,她低低地惊叫一声,末了,说道:“我不知道这里有人。”
  “我开始也没看见你,”我说,“不过我听到你进来了。”我不知道能否不让她发觉我是个盲人,我想,只要我坐在这个地方不动,她大概是不容易发现庐山真面目的。
  “我到萨哈兰普尔下车。”姑娘说,“你到哪儿去?”
“先到台拉登,然后再去穆索里。”我说。
“啊,你真幸运!要是我能去穆索里该多好啊!我喜欢那里的山,特别是在十月份。”
  “不错,那是黄金季节,”说着,我脑海里回想起眼睛没瞎时所见到的情景。“漫山遍野的大丽花,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更加绚丽多彩。到了夜晚,坐在篝火旁,喝上一点白兰地,这个时候,大多数游客离去了,路上静悄悄的,就像到了一个阒无人烟的地方。”(1)
她默默无语,是我的话打动了她?还是她把我当作一个风流倜傥的滑头?接着,我犯了一个错误,“外面天气怎么样?”我问。她对这个问题似乎毫不奇怪。难道她已经发觉我是一个盲人了?不过,她接下来的一句话马上使我疑团顿释。
“你干吗不自己看看窗外?”听上去她安之若素。
  我沿着座位毫不费力地挪到车窗边。窗子是开着的,我脸朝着窗外假装欣赏起外面的景色来。我的脑子里能够想象出路边的电线杆飞速向后闪去的情形。“你注意到没有?”我冒险地说,“好像我们的车没有动,是外面的树在动。”
  “这是常有的现象。”她说。
  我把脸从窗口转过来,朝着姑娘,有那么一会儿,我们都默默无语。“你的脸真有趣。”我变得越发大胆了,然而,这种评论是不会错的,因为很少有姑娘不喜欢奉承。
  她舒心地笑了起来,那笑声宛若一串银铃声。“听你这么说,我真高兴,”她道,“谁都说我的脸漂亮,我都听腻了!”啊,这么说来,她确实长得漂亮!于是我一本正经地大声道:“是啊,有趣的脸同样可以是漂亮的啊。”
  “你真会说话。”她说,“不过,你干吗这么认真?”
  “马上你就要下车了。”我突然冒出这么一句。
  “谢天谢地,总算路程不远,要叫我在这里再坐两三个小时,我就受不住了。”然而,我却乐意照这样在这里一直坐下去,只要我能听见她说话。她的声音就像山涧淙淙的流水。她也许一下车就会忘记我们这次短暂的相遇,然而对于我来说,接下去的旅途中我会一直想着这事,甚至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也难忘怀。
  汽笛一声长鸣,车轮的节奏慢了下来。姑娘站起身,收拾起她的东西。我真想知道,她是挽着发髻?还是长发散披在肩上?还是留着短发?
火车慢慢地驶进站。车外,脚夫的吆喝声、小贩的叫卖声响成一片。
“再见!”姑娘说。
  她站在靠我很近的地方,从她身上散发出的香水味撩拨着我的心房。我想伸手摸摸她的头发,可是她已飘然离去,只留下一丝清香萦绕在她站过的地方。接着门“砰”地一声关上,把我和外面的世界隔了起来(2)。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列车员嘴里一声哨响,车就开动了。
  列车慢慢加快速度,飞滚的车轮唱起了一支歌。车厢在轻轻晃动,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我摸到窗口,脸朝外坐了下来。外面分明是光天化日,可我的眼前却是一片漆黑!现在我对面又有了一个新旅伴,也许又可以小施骗技了。
  “对不起,我不像刚才下车的那位吸引人。”他搭讪着说。
  “那姑娘很有意思,”我说,“你能不能告诉我,她留着长发还是短发?”
“这我倒没注意,”他听上去有些迷惑不解。“不过她的眼睛我倒注意了,那双眼睛长得很美,可对她毫无用处——她完全是个瞎子,你注意到了吗?”
小题1:结合全文,赏析“划线一(漫山遍野的大丽花……)”部分的场景描写。(4分)
小题2: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把我和外面的世界隔了起来”这句话有哪些含义?(3分)
小题3:小说结尾有什么特点?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4分)
小题4:小说中的“我”和列车上遇到的那位姑娘都是盲人,两人似乎都不大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是盲人。他们这样做是出于怎样的心理?你对此如何评价?结合文本简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5分)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
翁敏华
⑴过节是全世界各民族的普遍文化现象,并非中国独有。英语作holiday,含有神圣(holiness)的意味;日语作“祭り”,突出节日活动;但是这些都不如“节日”来得形象生动。2005年11月,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一事件让我们警醒。几年来,每到端午节,我们心里总是有一丝隐痛。它让我们认识到:所谓国家意识,绝不是仅仅指空间上的领土。
⑵派定哪些日子作为节日?西方每每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无论是圣诞节、万圣节还是情人节;中国却不是这样。你看:一月一“元旦”,一年中第一个冉冉升起的旭日;三月三上巳,蛇开始活跃了,让我们亲近春水;五月五端午,毒虫百脚需要好好对付,才能平安度夏……原来,中国的节日尽是太阳的、月亮的、星星的、山的、水的节日,其本质就是一个和谐天人的节日。我国的岁时节日还非常强调“节物”,比如,梅花是新年的节物,桃花是三月三的节物,石榴花是端午的节物,桂花属于中秋,菊花属于重阳。新年的饺子年糕、元宵的汤圆、清明的青团、端午的粽子、七夕的巧果、中秋的月饼、九月九的重阳糕,包括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凡此等等,也同样是“节物”。
⑶传统节日,历来就是国人和谐人事的一个有效的时间节点,是国人沟通人心的一个有效的平台。在孔夫子时代,人们过年,就是“乡人傩,一国皆若狂”,举国狂欢,真正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我们能以什么样的名义凝聚在一起,温习、积累和增加我们的缘分?在我看来,再也没有比传统节日更好的名义了。“缘”,大概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命题,他国语言中很难有一个对应的译词来与之匹配了。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缘”字:相互关联的人们,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共同祭祀。多少年过去,现代人也许早已不再记得传统节日各自的崇拜对象和初始起源了,但是,一种共同血脉的感觉还在,一种“我们感”在这些日子里显得格外强烈: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所以我今天过节。我们传统节日在一年四季中分布匀称,大小交替,大致一两个月必然有一节,也就是说:“竹筒”有段时日了,该“竹节”一下了,聚一聚,聊一聊,深化一下感情。
⑷江苏省中秋节有一个奇俗叫“摸秋”。这一天晚上,无论男女,都可以到别人家的田地里偷一个瓜吃什么的。人性中的一些缺点,比如说小偷小摸,一味的“堵”也不成,有的时候,得给它们一点出路。它是民间的一种约定俗成:平时不许偷,中秋夜允许他们稍稍地去过一下“偷”瘾。注意:只许“偷”别人家地里的东西,而且是小东西。第二天,就不行了。这与西方的“万圣节”,孩子们戴着各种可怕的面具,到各家各户恶作剧,去闹、去讨糖果吃,有异曲同工之妙。平日里,西方社会是最忌随便打搅别人的。或许,安顿人们不太光彩的***,和谐人们疲惫的身心,原本就是节日的一个题中之义。
⑸在一个个自古及今的节日里,我们善解天意,善解人意。明天,也许我们又要各奔东西,但至少今天,借助传统节日,我们可以温暖自己、温暖别人。
小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一事件让我们警醒”意味着:韩国申遗成功触发我们想到中国许多传统文化的传承,现在已到了危险的时候。
B.“所谓国家意识,绝不是仅仅指空间上的领土”的潜台词是:国家意识在时间上的体现便是寄予
着民族文化的传统节日。
C.“‘竹筒’有段时日了,该‘竹节’一下了”形象地将过节的“节”解释成竹节的“节”,暗含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祝愿。
D.“摸秋”故事的插入,使得平实的论述一下子生动起来;画龙点睛的议论,有力地升华了节日故
事背后的意义。
小题2:阅读文章,你认为作者提出“过传统节日”主要意义有哪些?(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