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古代崇尚青瓷,对白瓷不很重视,认为白瓷太刺眼,锋芒毕露,而青瓷温柔敦厚,委婉含蓄,能变幻出许许多多不同感觉的青绿釉色,既体现闲散淡远的自然美,又符...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
古代崇尚青瓷,对白瓷不很重视,认为白瓷太刺眼,锋芒毕露,而青瓷温柔敦厚,委婉含蓄,能变幻出许许多多不同感觉的青绿釉色,既体现闲散淡远的自然美,又符合中庸、中和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教思想。龙泉青瓷不但具备了青瓷所共有的为世人广泛接纳的秉性,而且从南末中晚期起,以先后创烧出粉青、梅子青等不同凡响的釉色而独树一帜。这些釉色主要是釉料的改进而出现的,由传统的石灰釉改变为石灰一碱釉,使釉料的高温性能大大改善,多层施釉或釉层加厚后,高温中不流泻,釉层丰厚滋润,釉色温柔动人,仿佛用翡翠雕琢而成,这就是所谓的“类玉”。
对于玉,中国的传统文化赋予它独特含义。《荀子·法行》里有孔子论玉的—段话:“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并见,情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辞也。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诗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此之谓也。”儒教思想以玉喻示了人的许多美德,玉因此历来被十分重视,诚如民国时古玩家赵汝珍先生所云:“古代视玉之重,几乎物可与争衡,用玉之广亦无物可以拟举,凡国家重要典信无不以玉为之,重要典礼无不以玉成之。社会人文庶民活动往往以玉为中心,故国家玺印、祭礼乡宴,朝会征聘、盟誓歃血、乐器律器、男女发饰服饰、男人冠饰带饰、女人耳饰腕饰、文房用器、酒器、食器、饮器、佩饰、笏版等无一而不用玉。”类玉的龙泉青瓷自然深受古人的欢迎,其器形及功用大量涉及玉器的文化、艺术、习俗乃至宗教、政治等范畴。在欧洲以及其他一些地方,龙泉青瓷因为有翡翠般的釉色,人们便像珍爱翡翠那样珍爱它,而这种人见人爱的东西据说是用泥巴烧制而成,更让人感到伟大而不可思议。在伊斯兰教,也就是回教人眼里,青绿色正是他们崇尚的吉祥颜色,如同中国人以红色为吉祥色,过年过节挂红彩、发红包,他们以青色彩带装点家居,分送青包。因此,龙泉青瓷被伊斯兰教认为是吉祥物,其钟爱的程度可想而知。
龙泉窑在南宋中晚期出现过一类黑胎开片瓷器,其特点是胎黑色或褐色,胎质较疏松,釉色有粉青、灰青、蟹壳青等,釉层丰厚,常由多次施釉素烧,然后一次烧成;釉面冰裂多为几何形,极碎者称“百圾碎”,另有鱼子纹等,偶有象形图案。器物口沿呈紫色,足部露胎处呈铁色,即所谓“紫口铁足”。紫口有两种形式,一种口沿满釉,烧制时受到高温后口沿釉薄,映出胎骨颜色,另一种为了叠烧, 口沿一圈刮釉呈芒口,出现紫口。此类产品以造型、釉色及釉面开片取胜,因为开片难以人为控制,裂痕无意而自然,可谓天工造就,每件器物开片不一,绝无雷同,更符合自然美的审美观念,因此格外珍贵。
(选自《中国龙泉青瓷》)
小题1:下列对古代人崇尚青瓷的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瓷能变幻出许多不同感觉的青绿釉色,令人感到温柔敦厚。
B.青瓷色泽柔和,委婉含蓄,符合崇尚闲散淡远的自然之美的古人的审美心理。
C.青瓷符合中庸、中和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易为信奉儒教的世人所广泛接受。
D.青瓷曾先后创烧出各种不同凡响的釉色,为中国赢得荣誉,因而受到古人推崇。
小题2:关于龙泉青瓷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龙泉青瓷具备青瓷所共有的秉性,既体现自然美,又符合儒家思想。
B.龙泉青瓷是从南宋中晚期起,开始出现的一种胎质较疏松的开片瓷器。
C.龙泉青瓷釉层丰厚滋润,釉色温柔动人,常由多次施釉素烧,然后一次烧成。
D.龙泉青瓷的器形及功用大量涉及文化、艺术、习俗,乃至宗教、政治等范畴。
小题3:根据文意,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烧瓷工艺中的石灰釉不耐高温,导致采用此工艺烧制的白瓷不能多层施釉,釉色刺眼。
B.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玉历来十分受重视,因此儒家思想以玉喻示了人的许多美德。
C.欧洲人对龙泉青瓷感到伟大而不可思议,是因为了解到它竟然是用泥巴烧制而成的。
D.龙泉青瓷之所以被伊斯兰教认为是吉祥物,是因为它的青绿色正是他们崇尚的吉祥颜色。

答案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B
解析

小题1:
小题1:
小题1: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古代崇尚青瓷,对白瓷不很重视,认为白瓷太刺眼,锋芒毕露,而青瓷温柔敦厚,委婉含蓄,能变幻出许许多多不同感觉的青绿釉色,既体现闲散淡远的自然美,又符】;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
金 色 那 拉 提
少 骢
  那拉提草原的清晨,静谧而安详。太阳还没升起,我独自徜徉在草原上,清新中夹杂着牛粪味的草原气息,涤人心肺,使人有种回归自然的感觉。空阔的草原上,阒无声息,只有几声鸟鸣随风飘荡。远处是云雾缭绕的山峦,云中正泄出一抹曙色,太阳开始穿透云层。不一会,一道霞光洒落在我面前,草原如翡翠般透明起来,绿得醉人。
  随着天上云朵的飘移,草原也在不断变换着色彩,神秘而莫测。望着形态各异令人遐思的白云,我的心也追逐着云朵飞扬起来。奔跑中踏在草原的感觉,好似叩击着草原的心扉,古老的那拉提,在我不断的叩问中,隐隐的升腾起了历史的回声。我仿佛听见从草原深处传来了远古的声音,操着各种语言的先民,移动在原始的那拉提草原上,他们放牧着牛羊,自由地迁徙着牧场,悠扬的牧歌,伴随着马蹄,回荡在草原上。那是一幅多么动人的图景啊!而此时沉静的那拉提草原,心中不知存储着多少美好的记忆。
浸润在那拉提的绿色中,呼吸着草原醉人的气息,奔跑在这博大的空间,自己也仿佛融进了远古。奔跑了不知多远,两腿竟没有丝毫的疲劳,只想奔向天边……天边出现了几匹骏马,我便迎着骏马跑去。跑到近前,只见几个哈萨克牧民骑在马上,身后温暖的阳光,为他们勾勒出一道金色的轮廓,显得他们特别高大。其中一位父亲,胸前端坐着一个漂亮的哈萨克男孩,黑红的脸上,闪动着一双大眼睛,高傲地俯视着眼前的草原,俨然一副草原骑手的神情。如此幼小的心灵,便拥有着这份骄傲,无疑是雄浑的草原赋予了他这种高贵。出生在这辽阔的草原,从小目睹着天地的壮美,四季逐水草迁徙,自然会将这片辽阔的草原视为自己的家园。当他能背诵祖先的名字时,更进一步知道了草原生命的意义。
伊犁河谷在天山、阿尔泰山的怀抱中,舒缓地伸向天边。广袤的草原得天独厚地享受着湿润空气的吹拂,从而使这里水草丰美,生机勃勃。早在公元前便从东方走来了蒙古利亚人,从西方迁徙来欧罗巴人。来自不同方向的人种,于迁徙途中,在这里相遇,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这里交融、繁衍、生息,聚居下来。随着各部族不断来到这里,这片土地,成为了世界文明的交汇处。各种宗教在这里并存,各种文化在这里交融、渗透,最终在这里形成了独特的西域文化。当然,历史上这里也曾出现过民族宗教文化的冲突与战争,但当历史的尘埃落定时,古老的西域各民族,共同选择了中华文明,并将各民族创造的瑰丽文化,融入到中华文明宝库之中,成为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的新疆,古老的西域各民族,最终融汇为13个世居少数民族。在新中国的礼炮声中,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
  此时,我眼前出现了一片耀眼的油菜花,将一条山谷都染成了金色,像一条金色大道直铺向天边。金色的那拉提,美丽的新疆,丰饶的中国,在新世纪的曙光中,正发生着历史的巨变,生活在这片古老沧桑土地上的各族人民,正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并再现着祖先的辉煌,以使这片土地上的后代子孙,获得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充满生机的那拉提草原,在金色的阳光普照下,牛羊自由地漫步在草原上,牧人悠闲地骑着马,远处的毡房正升起缕缕炊烟,飘来奶茶的浓香。我奔跑在这天人合一的现代风景中。忽然一个雄浑的声音从天边传来,啊,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沐浴在金色阳光中的那拉提草原,新的一天开始了。
《 人民日报 》( 2010年09月11日 08 版)
小题1:文章第一自然段的景物描写有哪些特点?有什么作用?(6分)
小题2: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4分)
(1)古老的那拉提,在我不断的叩问中,隐隐的升腾起了历史的回声。(2分)
(2)如此幼小的心灵,便拥有着这份骄傲,无疑是雄浑的草原赋予了他这种高贵。(2分)
小题3:题目“金色的那拉提”有什么含义?试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6分)
小题4:文章在描绘那拉提草原景色的过程中,述说了历史上草原各民族大融合的情况,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清词第一人纳兰性德
有人说,十七世纪的北京,既是康熙大帝的,又是纳兰性德的。一个乃一代英主,雄韬伟略;一个是御前侍卫,却诗才俊逸。只是纳兰性德英年早逝,令北京城的晴空黯淡了许多。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其显赫家世足以令世人瞠目。他的父亲,旧时权倾朝野的武英殿大学士明珠,而纳兰性德本人也是少年英才,十八岁中举人,二十二岁时参加进士考试,中二甲第一名。康熙当即龙颜大悦,钦点其为御前侍卫,很快就由三等晋升为一等,可算是少年得志,前途无量了。
世人皆知纳兰为清代的大词人,且清词以他为最,似乎无人能出其右。但这位豪门公子不但能文,而且还是个武将。既然是御前侍卫,武功定是十分了得。满族尚武,在马背上打天下,所以纳兰性德也被父辈们授以武功,从小练就了一身搏击之术,并精于骑射。纳兰性德倒是个文武全才。当然,纳兰骨子里还是个文人。
由于家庭出身的原因,他没有李白那种“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豪迈气概,也不可能拒绝“皇恩浩荡”,他还是捧着文房四宝上了天子的船,一边为皇帝保驾,一边做着职业以外的工作:吟诗填词。而他的不务正业照样赢得了皇帝的宠信。康熙爱读性德的诗词,经常赏赐给他金牌、佩刀、字帖等礼物,以资鼓励。
纳兰性德是个真性情的人,他对“侍卫”这个职位其实并没有什么兴趣。他得到过皇帝无数次的赏赐,但在他的内心深处,一直苦于仕途漂泊,厌恶进阶伫立的侍卫生涯。率真的诗兴遭遇浑浊的政治,自然是徒增“胸中块垒”。
纳兰性德能入康熙法眼,外表应该也是个很重要的因素。他的人同他的词一样纯任灵性,纤尘不染,当得起玉树临风一词,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同是康熙皇帝的侍卫,和纳兰性德是同事关系,曹寅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忆昔宿卫明光宫,楞伽山人貌姣好。”楞伽山人就是纳兰性德的号。
人长得帅,骑术、剑术、武技都很高超,诗词文章也堪称一流——这样的人生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但纳兰性德过得并不快乐,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数字统计:在纳兰性德现存的三百多首词里,“愁”字出现了九十次,“累”字用了六十五次,“恨”字使用了三十九次,其他如“断肠”、“伤心”、“惆怅”、“憔悴”、“凄凉”等字句,更是触目皆是。按他自己的话说,他是“斗鸡人拨佛前灯”,在滚滚红尘中寻找残月西风、衰草枯杨。
曾经有人说,纳兰性德就是《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原型。纳兰与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同为康熙皇帝的侍卫,相处了八年,交情很深。曹寅曾为纳兰性德词集作序,纳兰去江南游历时到了南京,专门为曹寅赋词两首《金陵》和《满江红·为曹子清题其先人所购楝亭,亭在金陵蜀中》,曹子清就是曹寅。
后来,曹雪芹写《红楼梦》,稿未完而人先亡。和珅将文稿呈献给乾隆皇帝,乾隆阅后说了一句:“此盖为明珠家事作也。”虽说此说有捕风捉影之嫌,但纳兰性德与贾宝玉确有许多相似之处,而曹雪芹的《红楼梦》也确实受到了纳兰性德词的影响。
《饮水词》中有这样的词句:“今宵便有随风梦,知在红楼第几层?”“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此夜红楼,天上人间一样愁。”词中多次提到“红楼”,这对《红楼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在祖父的影响下,曹雪芹自幼熟读纳兰性德词,熟悉纳兰的遭际,对纳兰性德深感同情。《饮水词》中多次咏竹,而林黛玉爱竹,别号“潇湘妃子”,曹雪芹又为他的居处潇湘馆安排了“凤尾森森,一片翠竹环绕”的环境,这也绝不是巧合。而且更关键的是,纳兰性德也有一段愁云惨雾的爱情往事,和《红楼梦》中宝、黛、钗三人的关系十分相似。
当所有的富贵功名皆成尘土,那一本《纳兰词》读来还是令人唇齿流香,三百年都不曾消退,因为他“不是人间富贵花”,当围绕在他身边的繁华如云烟般散尽之后,诗人如愿以偿地回归到诗人本身——也许,这才是世上最幸运的事情。
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纳兰性德不仅才貌出众,文武兼备,而且还是清代享有盛名大词人,但纳兰性德生前过得并不快乐,而他的《纳兰词》却流传后世。
B.纳兰性德二十出头就成为皇帝身边的御前侍卫,是令人羡慕的少年英才,但“斗鸡人拨佛前灯”的诗句却反映了他常人所不理解的心境。
C.纳兰性德骨子里是个文人,所以他“苦于仕宦漂泊,厌恶进阶伫立的侍卫生涯”,率真的诗兴遭遇浑浊的政治,便徒增“胸中块垒”。
D.文章为了表明纳兰性德过得并不快乐,他的词句尽显多愁善感,列举了数字和“愁恨”“断肠”“伤心”“惆怅”等字句。
E.他还是捧着文房四宝上了天子的船,一边为皇帝保驾,一边做着职业以外的工作:吟诗填词。幽默的语言表现了纳兰性德对文学的挚爱。
小题2: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纳兰性德的?结合文本分条概括。(6分)
小题3:“曾经有人说,纳兰性德就是《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原型。”这一说法有一定的依据。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小题4:本文采用多种手法塑造纳兰形象,请就其中一种手法,结合文本加以分析。并说说本文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11分)
退休教授安德鲁是个言语不多的人,然而谈及他1944年春的遭遇,就会激动地滔滔不绝,我们也会听得入迷。
那是在大规模反攻的前夜。盟军向德军控制的法国诺曼底地区空投了伞兵,安德鲁就是其中之一。不幸,他在远离预定地点好几英里的地方着陆。那时候差不多天亮了,那些记熟了的标志,他一个也找不到,也见不到自己的伙伴。
他懂得,必须马上找地方隐蔽起来。在熹微的晨光里,他看见不远处有一个小小的、红色屋顶的人家住宅。他不知道住在里面的人是亲盟国的呢,还是亲德国的,但是,总得碰碰运气。他朝那住宅奔去,一边温习着出发前刚学的几句法语。
听到敲门声,一个年约三十岁的法国妇女——她长得并不漂亮,但是眼光善良而镇定——开了门。她的丈夫和三个幼小的孩子坐在饭桌旁边,惊慌地盯着他。
“我是一个美国兵。”伞兵说,“你们愿意把我藏起来吗?”“赶快,你得赶快!”做丈夫的说着就把美国兵推进壁炉边的一个大碗橱里。
几分钟后,六个德国冲锋队员闯了进来。他们已经看到这个伞兵的降落。这是附近唯一的房子。他们搜查也很彻底,转眼间就把这个伞兵从碗橱里拖了出来。
无须履行手续,德国人依照惯例,把女主人的丈夫当场枪毙。女主人和孩子放声大哭起来。如何处置俘虏安德鲁,德国兵却有一场争议。由于谁也说服不了谁,只得暂时把他推进一间棚屋里,把门闩了。
棚屋后面,有一个小小的窗口,越过田野就是一片小树林。安德鲁蜷身挤出窗口向树林奔去。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逃跑几乎是没有希望的。他刚要跑进树林,就听到周围追兵的叫嚷声。他们有条不紊地搜索着。抓住他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但伞兵没有失望。他一回头又跑进田野,穿过院子。院子里躺着那个被害者的尸体。这个美国兵再次敲响了他们家的门。
女主人很快地走出来。她脸色苍白,泪流满面,笔直地注视着这个美国青年的眼睛。他刚才的到来,使她失去了丈夫,孩子们失去了父亲。
“你愿意把我藏起来吗?”他问。
“当然,快!”她毫不迟疑地把他关回壁炉的碗橱里。
德国冲锋队员再也没有到这户农家搜查。
小题1:安德鲁根据哪些情况判断出“逃跑几乎是没有希望的”?请联系全文分析。(3 分)
                                                                      
小题2: 既然“这是附近唯一的房子”,德国冲锋队员为什么再也没有到这户农家搜查?(2分)
                                                                        
小题3:在救助安德鲁的过程中,法国夫妇的语言动作为何如此简捷利落?联系全文,试概括法国夫妇的形象特点。( 4分)
                                                                       
小题4:请从故事情节的角度给这篇小说拟个题目。(2 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
寒冷的味道
黄明山
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此时,我的目光娴静。台历上的冬天正一步步深入,而我的身体却迟钝了对季节的反应。
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热了,还说有一种厄尔尼诺现象。对此,我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我只感觉到,曾经是多么可怕的寒冷,眼下似乎变得可爱了起来,就像一个被误会了的擦肩而过的老朋友。
也许我对寒冷还只是一知半解。是的,我仅仅接触过南方的寒冷。说得具体一点,是在过去,是在江汉平原。
树是江汉平原不可多得的景致,树的旁边有湖或者河流。我想起来了,冬天的水面结了厚厚的冰。我们在河上行走。干净的树枝上也结上了冰——不,是穿上了漂亮的琼衣,朔风一吹,发出有如碎玉的声响。那是一种不可模拟不可复制不可言状的绝响。我在冰上伫足仰望,在体验寒冷的厚度的同时,又领略了寒冰的高度。
冷!我的一双手冻成了两个肉包子,脚后跟早冻烂了,分别有一个洞,洞里有凝固的血,用棉絮裹着。我总是想奔跑,疼痛便在后面拼命地拽我。糟了,好像是哪根筋断了……我几乎要跌倒下去。
寒冷培育的疼痛真是刻骨铭心啊。
寒冷是风丢下的种子,风是无孔不入的精灵。家乡有一句话,叫做“针尖大的眼,簸箕大的风”。何况还要穿过一条条巷子呢?尽管屋与屋之间的巷子仅一步之遥。我连围巾也没有,所以每次路过巷子,都把脖子缩得紧紧的。可风还是一丝不苟地钻进我的脖子,直到我的胸膛。风如刀。我不知两只耳朵是不是被风割了去。用手一捂,还在。连忙收回手,用嘴呵一口热气。寒冷叫我顾此失彼。手都顾不上,耳朵管它呢!
冬天也看露天电影。通常要到五里以外的地方去看。那天晚上雪刚刚停下,听说要放《冰山上的来客》,我来不及吃饭就跑了去。上身穿的是棉袄,下身穿的是绒裤,脚上穿的是胶鞋。跑了一路,身上发热。开始,人不觉得冷,渐渐,寒气逼人,看到中间,便招架不住了,肚子饿得咕咕叫,浑身冻得打哆嗦。那真正是饥寒交迫啊。我咬着牙,坚持把电影看完。脚已没有了知觉,就稀里糊涂地往前走。一路上,我是弹跳着回去的。我一下子发现了自己的脆弱,又一步步变得坚强起来。那天看了“冰山”,对比之下,这点寒冷算什么?
寒冷,每每使我们的精神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从这一点说,寒冷似乎有了酒的成分。
最幸福的时刻,是围着树蔸烤就的一堆火,炖着狗獾肉(从雪森林的狗獾洞里猎获的战果),或者鸡子、粉条、霉渣巴、干豆角、大白菜……端着暖手的碗香喷喷地吃着,看那门外的雪轰轰烈烈地下着,这时的寒冷又有了一种隽永的滋味。
而回忆中的寒冷更有着异乎寻常的味道。
现在不同了,风也刮得没有了规律,雪也下得没有了条理。瞧,都立春了,雪不知还在哪里开小差。冬天,失却了原来的寒冷。
可孩子们却一个劲地喊冷。冷从何来?上上下下穿得规规矩矩,裹得严严实实,帽子、围巾、耳套、手套,应有尽有。晚上睡觉,要么铺好电热毯,要么灌上热水袋,条件好的,空调一开,暖气就来。本来寒冷就那么一丁点,还把它拒之门外,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生活。孩子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寒冷,又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下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会。不知冷,何识暖?如此下去,孩子们又何以像草木那样蓬勃成人间壮丽的景色?
不仅仅是孩子们。
我真担心,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我们将在不知冷暖的状态下变得弱不禁风。
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
寒冷还会来的。
小题1:“寒冷的味道”有哪些?请根据全文概括。(4分)
答:                                                           
小题2:阅读文章划线段落,分析关于江汉平原的树的这一段描写在文中的作用。(4分)
答:                                                           
小题3:本文以“寒冷”为线索,请梳理文章的思路。(6分)
答:                                                           
小题4: 文章最后写道:“寒冷还会来的。”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和情感?(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
在文艺低俗化现象背后,既有社会大潮的裹挟,更有文艺自身的原因,其中包括文艺观念上的根本误区,亟需我们反思。
反映生活不等于放弃精神坚守。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往往被曲解演绎为生活是怎样的,文艺也就是怎样的。问题在于,文艺毕竟不能照搬生活,这里有文艺家的主体性以及价值立场和审美态度问题,他的价值选择和审美判断问题,还有他的艺术良心和责任感问题。艺术家要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和选择反映对象,在创作中要表现自己的情感评价和审美理想,即便是反映生活中那些庸俗、低俗、丑陋现象,也不能没有审美批判和价值导向,以往的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已经给了我们足够多的启示。然而有些人故意回避这些问题,要么不承认低俗,要么将这种低俗归为社会问题而不是自己的责任。将文艺审美简化为娱乐,再偷换为游戏,沦为搞笑。这样一来,文艺审美应有的人文精神内涵就被悄然抽空了,变成了专给人提供即时快感的玩乐。为了逗你玩、逗你乐,将娱乐变成“愚乐”和“傻乐”,如此“审美”,文艺岂能不滑向庸俗和低俗的泥潭!
文艺大众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文艺的发展方向,它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问题是,“通俗化”很容易变成庸俗化、低俗化。正如鲁迅在《文艺的大众化》一文中所说:“若文艺设法俯就,就很容易流为迎合大众,媚悦大众。迎合和媚悦,是不会于大众有益的。”满足群众需要,并不意味着就要“俯就、迎合、媚悦”。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既需要满足也需要引导。健康的文艺有助于培养人的健康情趣,而低俗的文艺必然诱发人的低级趣味。真正的文艺大众化,大众本来应拥有主体性和自主性,是能够主动参与的,然而在当下的文化市场里,大众并没有获得这样的自主权,他们只是被动的消费者。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当今社会文化发展趋势,这意味着要更多面向消费市场和大众需求,更多考虑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这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文化产业化是否意味着不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和不顾社会效益?按某些人的逻辑,似乎“文化事业”才有承担社会责任和考虑社会效益的义务,而“文化产业”则只需追求经济效益,所谓社会责任和社会效益可以完全撇开。这也许正是当今一些文艺不断走向低俗化的重要原因。精神文化市场不能一刀切地全盘“消费主导”,它既要考虑大众的消费需求,也要考虑文艺产品的健康有益,力求以此引导和培育健康有益的文艺消费。马克思说过:“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消费主体及其趣味是可以而且能够由产品来培育和创造的,既然如此,文艺生产就不能以“产业化”为理由推卸责任,更不能以此作为低俗化的借口,这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实践上都是不能含糊的。
文艺观念上的种种误区,无疑会影响文艺实践,导致文艺低俗化现象滋生蔓延。因此,对这些容易让人陷入迷误的文艺观念加以反思和剖析,让人们自觉跳出这种文艺观念误区,对于扭转文艺低俗化之风十分必要。
(选自2010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有删节)
小题1:下列表述的内容,不属于“文艺大众化”的一项是
A.文艺大众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文艺的发展方向,它在文艺的发展中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B.文艺大众化并不是要求文艺设法俯就大众,因为这样就容易流为迎合、媚悦大众的文艺,对大众无益。
C.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满足与引导,因为健康的文艺有助于培养健康的情趣,而低俗的文艺则不然。
D.真正的文艺大众化,大众不应是没有自主权的被动的消费者,而应是拥有主体性和自主性的主动参与者。
小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虽然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不能理解为生活是怎样的,文艺也就是怎样的,因为在反映生活时,艺术家有着自己的精神坚守。
B.文艺审美在简化与偷换概念中,沦为搞笑,变成了专给人提供即时快感的玩乐,而文艺审美应有的人文精神内涵就被悄然抽空了。
C.马克思说的“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阐明了艺术作品对“艺术对象”,即文艺大众这一消费主体的影响力。
D.要扭转当今社会中文艺低俗化之风,就要对那些容易让人陷入迷误的文艺观念加以反思和剖析,让人们自觉跳出这种文艺观念误区。
小题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文艺观念上的根本误区就是,文艺在反映社会生活时没有承担起生活所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背离了文艺自身的人文精神内涵。
B.文艺之所以不能照搬生活,是因为文艺创作体现着文艺家的主体性、价值立场和审美态度,体现着艺术家对反映对象的发现和选择。
C.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既要考虑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也要承担社会责任,顾及社会效益,这样才有可能改变文艺低俗化的状况。
D.消费主体及其趣味是可以而且能够由产品来培育和创造的,所以健康或不健康的文艺作品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文艺大众。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