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阅读文章,完成文后各题。故 乡林贤治①我不只一次为世代的城里人感到遗憾。他们没有故乡。②故乡的一切——田野、林木、农舍,饲养和吆喝牲...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故 乡
林贤治
①我不只一次为世代的城里人感到遗憾。他们没有故乡。
②故乡的一切——田野、林木、农舍,饲养和吆喝牲畜的语言,是人类的摇篮。我来大都市将近十年,故乡犹自温柔着,在暗暗老去的心中……
③我思念月亮。月亮是城里所没有的。它无声地泻落在乌黑的屋瓦、霉墙、石子路,清凉如水,池塘是别一风味,粼光如荧光,而荧光又是别一种风味。月夜的笛声是好的,难怪帕斯卡尔因吹笛而赞美了人的脆弱。还有潇潇春夜雨,满枕蛙声,客人不来不也很好吗?我思念我的小屋子,以及那棕色的小木门。傍晚,父亲常常走出大屋巷口,高高叫唤着乳名催我吃饭,见我迟不归,就会径直过来,手扶木门,静静的看我读书和写字……
④故乡!那里像土地一样浑厚,牛一样勤劳,野草一样生生不已的人们,是我所怀念的。我一直在生活甜蜜的乡愁之中,以致在自欺自慰自满自足中忘了人生的一个重要的情节:假使怀
乡病可以算一种病,那么,当年为什么要逃一般地离开?
⑤为我所熟悉的土地,多年来渴望着农机、化肥、优良的管理。偶尔回乡,却见阡陌纵横,界标林立,若抹去几根电线杆子,直是走在陶渊明和范成大的诗行里了。笔直的机耕道固然不得见,连几年前铺就的石板路也日见颓废,运河桥原有的两道护栏,因为少许的钢筋被盗,已经彻彻底底地坍没了。未来的管理人员,成批地中辍了读书的机会,而提前进入了庞大的劳动队伍之中。殷实的庄稼人,收入都靠出售有限的粮食和鸡豕。有的人家,甚至连半条牛腿也没有,一到农忙,只好以人力换畜力,幸好庄稼依然茁壮——神农的后裔呵!
⑥都市是富足和享乐的象征。芸芸众生,充满人性的弱点,怎么可能抵御都市文明的巨大诱惑?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要求他们留守家园?如果有可容劳作和享受的地方,何处不可以成为故乡呢?与其为故乡贫困地活着,不如抛弃故乡赢得自由、幸福的生存!
⑦我不禁暗自吃惊于这个结论,然而,不管如何深爱着故乡,也无法推翻本身生活固有的逻辑。好在农民们都是生活的忠实儿女,无须恪守任何教条,只要周围有一个缺口,他们就会充满幻想,充满活力,邀呼着聚集着喧哗着从故乡出发,向陌生的城市。他们所到之处,旋即形成“盲流”,形成“丐帮”,形成建筑大军,形成保姆市场……
⑧看一眼矗立乡野的大风车,或是盘挂悬崖的行人道,可以知道农人所具有的非凡的想象和冒险精神。他们何尝安贫乐道呢?农民即使“安贫”,乃系不得已;“乐道”也是自嘲。在他们的名字中,除了阿猫阿狗,尚有不少叫做阿福阿运阿改阿变之类,便可窥知他们意欲扭转命运而不能的时代相传的痛苦情结。
⑨此刻,农民以和平的方式改变命运的历史性尝试已经开始。这实在很可以鼓舞祝祷的。然而,我们所见的是:农民潮水般地涌向城市,最后不免潮水般地退回乡村,在不断地潮汐涨落之间,劳动者角色遂时时得以替换,且得继续替换下去。乡村中最精锐的劳动力量,最强壮的血液补给给了城市,由是,城市永远年轻。
⑩为什么农民不可以一次性地选择城市呢?为什么出发点总是成为终点?纠缠的社会问题,如何是我可以数说明白的呢?但我已经自觉,精神还乡是一种奢侈;而表同情于离乡,也不过“忏悔贵族”的心情罢了。除了这些近乎无聊的话,我还能说些什么呢?
(选自《平民的信使》,有删改)
小题1:文中哪些地方能反映出农民并不安贫乐道?请分条列举。(6 分)
小题2:文章第③段描写了故乡的风物,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6分)
小题3:“我一直生活在甜蜜的乡愁之中,以致在自欺自慰自满自足中忘了人生的一个重要的情节:假使怀乡病可以算一种病,那么,当年为什么要逃一般地离开?”这些叙写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作具体说明。(4分)
小题4: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作者对“农民”、“故乡”的感情是复杂的。请根据全文探究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答案

小题1:①他们有赢得自由幸福生存的愿望;②具有非凡的想象和冒险精神(或“具有活力”);③有韧性,百折不挠,坚持不懈与命运抗争。
小题1:选取故乡最具代表性的风景、人情等细节;运用了化静为动(如:它无声地泻落在乌黑的屋瓦……)、以动衬静(如:月夜的笛声是好的……,还有潇潇春夜雨,满枕蛙声……)、联想(如:由笛声想到斯卡尔因吹笛而赞美了人的脆弱)、融情于景(借家乡典型风物如月亮、屋瓦、霉墙等抒发对家乡的思念)、融情于事(借对父亲的回忆表达对家乡的思念)等表达方式,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上都是从表现手法角度例举的,还可以从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角度回答,这里不一一列举)
小题1:承接上文,强调上文对故乡的思念和赞美是一种自欺自慰,从而加以否定;;总领下文,探讨逃离故乡的原因。
小题1:①对故乡怀有深深的眷念之情;②对农民生活的贫困充满同情;③对故乡的未来深感担忧;④对农民们为改变命运的行动而感到高兴;⑤对农民们不能享受到都市文明感到困惑;⑥对自己不能有效地帮助农民而感到沮丧和无奈。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阅读文章,完成文后各题。故 乡林贤治①我不只一次为世代的城里人感到遗憾。他们没有故乡。②故乡的一切——田野、林木、农舍,饲养和吆喝牲】;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现在,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灯具是在战国中晚期墓中出土的。在战国中晚期墓中出土的灯具,结构已经很完善了,制作也很精美。如出土的中山国古墓中银首人俑灯和十五连枝铜灯,已不是原始阶段的灯具了,可以说是中国灯具中的精品。在它们以前,灯具的发明和演变已经经历了一个相当时期,因此,灯的出现应早于战国中晚期,有人认为它大约出现在春秋晚期或战国初期。
任何一件发明都不是从天而降、突然产生出来的,总是由某一件东西逐渐发展演变而成的,灯的出现也不例外。灯的最早称呼不是“灯”,而是“镫”。《楚辞·招魂》中有:“兰膏明烛,华镫错些。”意思是泽兰炼的油制作的明烛,装饰华丽的烛台。在周朝,“镫”字与“登”字是通用的。《尔雅·释器》中有“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可见“登”一是种叫“瓦豆”的东西。那么,瓦豆与灯具有什么关系呢?瓦豆是新石器时代的一种陶制食器,其形状是上面有一个敞口钵,底下有一个喇叭形底座,到了商朝,瓦豆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上部的敞口钵变成直而深的腹壁,下部的喇叭形底座也成了带有弦纹的高圈足。
瓦豆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的晚期、盛行于商周。后来不知是谁最早在瓦豆中置一灯芯用来点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瓦豆也就被演变成照明的工具——灯了。在战国的墓葬中,有一种陶质细把豆,它最早的形状是浅盘,平坦底,尔后逐渐演变成一种盘底中央呈乳状突起,可以插灯芯的瓦豆。瓦豆的这种变化可能就反映出它从食器到点火照明灯具的演化方向。因此,最初,人们把灯称之为“镫”也是不无道理的。这正反映了灯的演变发展的过程——从瓦豆演变成灯,现在看来,无论从文字学的角度推测,还是从瓦豆的演变发展的过程来看,在我国灯的发展史上,灯恐怕就是由这种瓦豆(又称陶豆)东西演变过来的。
(摘自《古灯小史》)
小题1:选出对“兰膏明烛,华镫错些”这句话所反映的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 )
A.用《楚辞》中的材料说明“灯”原来与“镫”通用。
B.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灯具是从战国中晚期墓中出土的,从它的制作工艺来看结构已经很完善了,制作也很精美。
C.“泽兰练的油制作的明烛,装饰华丽的烛台”,说明战国时期灯具已经非常讲究、华美了。
D.说明在春秋时期,已经有相当华丽精美讲究的灯具了。
小题2:根据文章内容,选出对其信息的分析错误的一项   (  )
A.最早的灯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是“灯”演变的关键,作者从考古发现、文字学、瓦豆的演变等角度进行了科学分析。
B.从作者的分析可看出,最早的“灯”可能是瓦豆,它出现于新石大路时代晚期,盛行于商周。
C.从中山国古墓出土的灯具非常精美,说明在当时灯具的发展和演变已经经历了一段很长的时期。
D.有人认为灯大约出现在春秋晚期或战国初期,在此之前出现的瓦豆变化过程反映出从食器到点火照明的灯具的演化方向。
小题3:“瓦豆与灯具有什么关系呢?”请根据瓦豆的变化过程分条陈述之。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寂静钱钟书
周劼人
12月19日,寂寥的寒夜,清华园日晷旁,烛光隐隐。小提琴哀婉的曲调飘散在清冷的夜空,人们伫立无语,鞠躬,献上白菊。
偶有路人好奇:“这是在祭奠谁?”
有人低声答语:“今天是钱钟书先生辞世10周年。”
10年前,钱钟书先生安详离世。遵钱先生遗嘱,“一切从简”,连在八宝山的告别仪式也只有短短的20分钟。“如此寂静。”钱先生的一位生前好友说。那日,清华的南北主干道上飘起了一千只纸鹤,学生们用这种方式,静静地送别他们的老学长。
他的人生,本不寂静。
无论是人们熟稔的《围城》,还是近乎天书的《管锥编》,都惊讶了世人,折服了学界。《管锥编》单是书证就数万条,引述涉及四千位作家上万种著作。世人惊叹“大师风华绝代,天才卓尔不群”。
然而他却又静静地坐在书斋里,照例埋头读他的书,做他的学问。图书馆内很多冷僻线装书的借书单上,只有他一人的名字。即使是身处困境,他也只是默默地埋头书本。“文革”时他被送去干校劳动改造,能看的只有寥寥几本书,但只要抱起书本来,就能兴致盎然。第一批“大赦”回京的名单中,没有钱钟书,也没有杨绛。他们夫妻二人平静地走回窝棚,杨先生说:“给咱们这样一个棚,咱们就住下,行吗?”钱先生歪着脑袋认真的想了一下,说:“没有书。”
“文革”后,对钱钟书先生的称颂日渐声高,然而钱家的书斋内一如既往地平静。他谢绝了一切记者和学者的拜访,有人将此误读为“清高孤傲,自以为是”。
他人的不解,钱先生并未在意过。杨绛先生说:“他从不侧身大师之列……他只想安安心心做学问。”
“钱先生做学问是‘心在焉’,”清华大学一位老师说,“而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上,今天这个校园里,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
清华大学一位博士生说,他多次读《围城》,读第三遍时忽然明白,“围城不是别人给的,正是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为自己编织的。钱先生没有为自己修筑围城,所以,他一辈子都活得坦然,真挚。”
10年后的清华,10年后的12月19日,依旧是纸鹤飘飞,烛光摇曳,依旧只有师生们的心照不语。不时有人向钱先生的照片投来好奇的眼光:“这是谁?”他一生淡泊,未曾想过要轰轰烈烈。但也正是这种“寂静”中,他书写了后人无法想象也难以企及的波澜壮阔。我们往往只惊叹他“这个脑袋是怎么长的”,却总是忘了去关注他两耳不闻喧嚣事的用心苦读,以及恪守完整人格的刚毅坚卓。
寂静,这是钱先生的心底所愿。不要奇怪为什么他的离世和10周年纪念都如此寂寥,这正是他的一生的格调。
一位热爱他的读者说:“这个世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是的,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
小题1:对本文题目“寂静钱钟书”中“寂静”二字的含义,你是如何理解的?
小题2:如何理解“这正是他的一生的格调”这句话的内涵?(4分)
小题3:从文中看,作者都写了大师钱钟书的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
小题4:文章的结尾说:“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你认为时代的“寂静”与产生钱钟书这样的大师之间是否有必然的关系,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听   雨    
聂鑫森
自然界的万千色彩、姿仪和声音,诱发着我们感觉的灵敏,也丰富着我们的心境和意绪。当我们久住高楼林立的城市,喧嚣和浮躁,日日如大潮澎湃,席卷着我们的身心,于是感觉变得迟钝,情绪变得单调,也就少了许多人生的乐趣。
比如说雨,春雨、夏雨、秋雨、冬雨,或细密绵软,或粗重急促,衬在何种背景上,击触着什么物件,又因不同年纪、经历和情愫的人在听雨,于是就因雨而生发出独特的感受。
杜甫听出了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温馨;孟浩然听雨而萌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怜惜之意;李商隐从“巴山夜雨涨秋池”中,体会到友情的珍贵;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激发的是“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报国襟怀。南唐李后主李煜的亡国之恨及凄凉,尽显在“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的哀唱中。
而现代作家郁达夫,在西湖“楼外楼”把酒遇雨,想到的是历代名人在西湖留下的身影和诗文,白居易、苏东坡、林逋、欧阳修、秋瑾……于是雨中西湖令他感慨万千:“楼外楼头雨似酥,淡妆西子比西湖。江山也要文人捧,堤柳而今尚姓苏。”
在城市听雨,承受物多是钢筋、水泥、沥青、砖石,声音自然是单调而呆板的。记得小时候在古城湘潭听雨,长长的小巷,庭院中的天井,砖木楼房的青瓦、镜瓦、木晒楼,屋檐下导水的木枧、竹溜筒,雨水击打和流淌在它的各个部位,鸣响出各种不同意味的声音,古典而又纯和。可惜这些年来,小巷和砖瓦楼房几乎消损一净,那种雨声再也听不到了。我曾写过一篇很诗化的小说《怀念一种声音》,在新旧对比中,隐隐透现一种对现代文明“欲说还休”的惆怅和喜悦。
人们渴望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倡导城市的园林化,构建社区的生态环境。我所栖息的城市株洲,全力推行“四化”:绿化、亮化、美化、数字化。工厂与山形水势相依,道路为绿荫花影所掩,楼房立清风酥雨之间。既是一个城市品位的提升,又使市民时刻领受诗情画意的陶冶。
年前立春,年后暖日和风,我的住地康和山庄,一树树玉兰花洁白如雪,小池边的杨柳新芽串串,紫藤架上柔藤盘绕、花苞待放。忽然,“倒春寒”来了,大雨夹雪。这时候,自然没有客人来叩访,于是撑着伞到社区散步,宁静极了。玉兰花打落不少,柳芽瑟瑟卷缩。而农村正在忙着备耕,牛喂壮了,犁头、镰刀磨亮了。“倒春寒”正如人生的小插曲,自会很快过去,该干啥还干啥。听雨看雪归家,便写了一首七律:“丽日楼头酒半酣,癫狂雨雪倒春寒。玉兰初放花心冷,池水才苏柳眼残。酬酢稀疏车马阻,思量静穆砚笺闲。农家殷念田垄事,擦亮镰犁待好天。”
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说:“春雨宜读书,夏雨宜弈棋,秋雨宜检藏,冬雨宜饮酒。”这当然是古人的某种生活形态。现代人要效法的,是在各个季节不同的雨声中,做自己怡然而乐的事;体味不同的心理感受,与大自然声气相通。
让我们在下雨天,细细聆听和品味雨声吧。      (选自2010年《散文精选》)
小题1:在大自然中听雨会给人带来哪些好处?请结合原文回答(4分)
小题2:自古以来“听雨”就是文人墨客的雅事,文章多处引用文人听雨后留下的诗文有什么作用?
小题3:“听雨”的感受真的与人的年龄、经历、感情等有关吗?请结合文章或自己的体验说明理由。(7分)
小题4: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另一种纪念碑
李 锐
①大凡专门到湘西凤凰县一游的人,都是为了沈从文先生而来的。沈先生的故居和墓地都在凤凰县城。“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沈先生没有战死在沙场。其实,沈先生也没有回到故乡。他遥远地死在一个叫做北京的喧嚣的大都市里。回到故乡的不过是先生的骨灰。
②一段迂回的山路,一片逼仄的台地,一块自然坠落的石头,石头略微凿磨的平面上是沈先生的笔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这些话和石头面对着已经有些污浊了的沱江,一座旧石桥,和一些已经破旧不堪的吊脚楼。背后的山坡上环绕着零乱却又茂密的草木。凤凰的朋友们说,大部分骨灰撒进沱江了,只有几块骨头是由沈先生的孙子亲手埋在这石头下面的。
③其实,一个游子,一个精神的游子是永无故乡可回的。就像一条从雪山之巅走下来的河,从它出走之日,就再没有回家的路了。沈先生在凤凰城里长到十五岁,而后从军,又在沅江、辰水之间浪迹五年。此后,湘西的山水就再也关不住一个年轻人的心了。可这二十年的人生成了沈先生文学创作的源泉,他那些所有最深沉最美好的文章,都是从湘西的江河里涌流出来的。这个有一位苗族祖母又有一位土家族母亲的乡下人,这个没有上过大学,没有留过洋,没有任何文凭学位的湘西赤子,有了他的《从文自传》,有了他的《湘行散记》,有了他的《边城》和《长河》,中国人枯叶一般飘零的诗情,终于又有了一片水意深沉的沃土。
④大概是因为沈先生盎然不绝的诗意吧,他竟然在许多时候,在许多人那里被误解成是一位,而且仅仅是一位传统的“田园诗人”。许多人把“美化落后”“诗化麻木”的批评放在他的名字上。也确实有人依样画葫芦的,把中国所有偏远落后的乡村变成了、“民歌集成”的歌舞场,并因此而得到了大大小小的文名。我一直不解的是,怎么会有这么深的误解和误读。难道我们这些中国人真的再也听不懂中国诗人的歌哭和咏叹了吗?难道历史的风尘真的把我们埋葬得这么深这么重了吗?以致我们竟然听不懂一个肝肠寸断的柔情诗人的悲呜?以致我们竟然看不见,在夕阳落照下的那样一种悲天悯地的大悲哀?
⑤对此,沈先生自己说过一句肺腑之言:“写它时,心中充满了不易表达的深刻悲痛!”所谓“大音稀声”,所谓“有大美而不言”。事实上,这正是沈从文先生不为潮流所动,独到而深沉的追求。一个能和时代风格相抗衡而独立于世的作家必定是大家。在当时那一派峻急、坚硬、浮躁的白话“国语”的主流中,沈从文的从容沉静和优美大度尤其显得卓尔不群。在沈从文诗意神话的长廊中,《边城》无疑是最精美的篇章。那是关于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和一只狗的童话。这个诗意神话的破灭虽无西方式的剧烈的戏剧性,但却有最地道的中国式的地久天长的悲凉。
⑥如果说沈先生的文字流露出了某种“世外”意味,那也是因为湘西这块土地一直是苗族和土家族世代杂居之地。这是一块不曾被正统的儒家文化彻底同化的土地。这块土地曾经以它无数次的对中原文化的以死相拼,才保持了自己的“率真淳朴”“人神同在”和“悠然自得”。也正是这一脉边缘的“异质文化”,成就了沈从文的独特。也正因为这个产生于中国本土的独特性,又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沈从文先生才有可能“自然而然”地完成对于中国诗歌的承接和转化。
⑦站在沈先生这块天然未凿的石碑面前,沈先生微含笑意的脸从斑斓的石纹中显现出来,有谁能读懂困顿在那些苍老的皱纹里的创痛和沧桑?其实,沈从文先生又何需一块石,何需一座山,何需一条河来为自己的不朽做纪念呢?只要打开他的书,你就能走进他那一片无比深沉又无比美丽的森林。让我们向这片森林深深地鞠躬吧!(有删改)
小题1:作者为什么说“其实,沈先生也没有回到故乡”?结合前三段,简要回答。(3分)
小题2:解释画线句子“写它时,心中充满了不易表达的深刻悲痛”在文中的含义。(3分)
小题3:从文中看,沈从文先生的作品具有哪些“独特”之处?请概括作答。(4分)
小题4:题目“另一种纪念碑”的在文中含义是什么?文章以此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
被文人所轻视的界画
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是当今国画发展的前提。无论是大写意,还是工笔花鸟,都是传统绘画技法的延续。然而,据今已有数千年的传统绘画技法——界画,却遭到相当长时间的冷落。
中国画传统技法界画,起源很早,据史书记载,产生于晋代,到了隋朝,界画的技法日见成熟。唐代的绘画理论家张彦远曾在《历代名画记》一书中高度评价了隋代画家展子虔的界画,他还评价了董伯仁的界画是“楼生人物,旷绝古今”。到了唐代,李思训父子的界画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他们父子继承了隋代展子虔的画风,并有较大的发展,界画技巧更为成熟。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几件李派风格的作品,其中《宫苑图》描画工细,设色浓丽,金碧辉煌,洋溢着唐王朝欣欣向荣的时代精神。
界画,在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而故名。明代陶宗仪所著《辍耕录》,把中国传统绘画分为十三种,即佛菩萨相、玉帝君王道相、金刚鬼神罗汉、风云龙虎、宿世人物、全境山水、花竹翎毛、野蠃走兽、人间动物、界画楼台、一切旁生、耕种机织、雕青嵌绿,而界画并列其中。
界画讲究的是严谨工丽、端庄雍容、准确、细致。画面处理上运用了动静结合、粗细相兼、方圆对应等对比绘法。界画以画建筑物见长,并以工笔技法配合,是中国画的一个独立门类。北魏时期,洛阳地区盛极一时的宗教建筑,成为界画的主要题材。数万间佛寺落墨于数万计的图本,可谓是“雕梁粉壁,青缫绮疏,难得尽言。”但是,界画也有其自身的弱点,由于过分精细,画者不仅要具有极深的绘画功底,同时还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少文人画家为了挥洒自如,纵情于一时灵感,不太愿意把精力花费在界画创作上,久而久之,人们视界画为工匠们所为,而不屑一顾。这种艺术上的偏见一直延续至今。因此,自从18世纪初以来的约300年间,中国画坛上仅仅出现过3位有建树的界画家:清代的袁江、袁耀和1979年去世的江西画家黄秋园。在 18世纪下半叶、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的将近200年时间里,界画艺术领域是一片荒凉的废墟。然而,在元代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元代有几位画家因向皇宫献界画而被重用,甚或升官。其中最著名者为何澄、王振鹏。何澄曾向皇帝进献界画佳作《姑苏台》、《阿房宫》、《昆明池》,得到皇帝器重,官至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王振鹏很得元仁宗赏识,献上《大明宫图》,竭力迎合,仁宗赐他在秘书监任职。在献画风气的影响下,不少文人画家从事界画,即使非专职,亦兼而能之。
令人欣喜的是,界画在中国美术教学,特别是工笔画教学中,仍有一席之地。也许界画与昆曲有着同等的命运,如何改变文人对界画的轻视,使这一传统的绘画得以延续,很值得我们一思。
小题1:关于“界画”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界画”是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因在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而得名。
B.“界画”突出的特点,主要是严谨工丽、端庄雍容、准确、细致。
C.“界画”以画宗教建筑为主,并以工笔技法配合,是中国画的一个独立门类。
D.“界画”主要运用对比绘法处理画面,如动静结合、粗细相兼、方圆对应。
小题2:下面不属于界画日渐没落原因的一项是(3分)(     )
A.界画过分精细,要求画者必须具备极深的绘画功底。
B.18世纪初以来的约300年间,中国画坛上仅仅出现过3位有建树的界画家。
C.由于艺术上的偏见,人们视界画为工匠们所为,而不屑一顾。
D.大多数文人画家为了纵情于一时灵感,不愿意把精力花费在界画创作上。
小题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界画产生于晋代,到了隋朝技法日见成熟,在唐代到达顶峰。
B.界画和大写意、工笔花鸟画,都是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延续。
C.何澄因向皇帝进献界画《姑苏台》、《阿房宫》、《大明宫图》而得到皇帝器重。
D.界画在中国美术工笔画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说明其命运已大大改善。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