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遗产经济学”的文化后患①一向受到冷落的传统文化,仿佛突然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了。②从一个“牛郎织女”故事,六个省明争暗斗,到一个“梁祝...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遗产经济学”的文化后患
①一向受到冷落的传统文化,仿佛突然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了。
②从一个“牛郎织女”故事,六个省明争暗斗,到一个“梁祝故里”传说,十几个城市虎视眈眈,直至如今山西两地对“帝尧故里”的文化攻势。近年来,文化遗产争夺战可谓烽烟四起、高潮迭出。
③遗憾的是,这并不能代表可喜的民族文化自觉与文物保护意识增强。在志在必得的“文化激情”背后,是利益驱动下“遗产经济学”的精细打算——“每挖掘一个名人故里,就可以开发一个旅游景点,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④将文化遗产,视为地方经济的“摇钱树”,这样的观念,在目前的中国已经有了很多现实注脚。我们在册的世界文化遗产,十分之一由于“过度开发”受到警告便是明证。不少已经夺得文化遗产“归属权”的地方,以创收为核心,将文化演变为商业,大张旗鼓地进行着***鸡取卵式的经营。
⑤这当然不是传统文化的“利好”,而是历史文化的灾难。
⑥当三江并流、都江堰、武当古刹等文化古迹传出“过度开发”的消息,当几乎每一种有魅力的文化都必有浩浩荡荡却毫无魅力的新建“伪文化”,甚至每一部古典文化名著,都演化为一座荒唐可笑的娱乐场时,不仅观众失去了文化的共鸣,历史文化也在被切割、破坏和颠覆。
⑦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年来,“遗产经济学”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在许多愈演愈烈的文化名人争夺战中,人们频繁看到当地政府的身影。
⑧今年上半年短短6个月里,一些政府参与的公祭活动席卷南北——陕西黄陵、河南周口与甘肃天水瓜分了伏羲;湖北竹山、河北邯郸、甘肃天水和山西万荣等地共享了女娲;陕西黄陵和河南新郑分食黄帝;河南焦作、湖南炎陵和山西高平肢解炎帝;湖南宁远跟山西运城一起争夺舜帝……
⑨由于地方政府的高调介入与认同,一些耗资巨大的标志性“文化符号”也应运而起。“帝尧故里”争夺战中,临汾修建了“中华民族文明之门”的华门,这座出手不凡的大制作从规模到设计处处“天下第一”。在此之前,长达21公里的“华夏第一祖龙”,高达近40米的刘邦铜像,在河南两地被轰轰烈烈地打造。
⑩政府参与社会事业的文化构建,本没有错。但问题是,这样的建设应当以公共文化服务为重点。面对此起彼伏的“争夺战”与“伪文化”浪潮,政府本应做正确的引导,为何却成了推波助澜的主导?
11实际上,逐步升格的“崇古活动”与不断新建“文化标记”,已经成为一些地方新一轮面子工程的集体亮相,甚至有些国家级贫困县也卷入其中。在光大传统、发展文化的口号之下,一些官员的心中,不仅有对经济效益的图谋,更有对“政绩收益”的盘算。他们用行政拨款下注,看能否博取更大的利益,创造经济——文化——政治的多赢。
12让经济利用,被政治挟持,结果是,以文化为名义的文化行动,非但没有为社会繁荣带来推力,没有增强我们的历史文化意识,反而推助了急功近利、惟利是图的社会风气,加剧了好大喜功、铺张浪费的官场恶习,留下了沉重的文化欠债和社会成本。
13这恐怕是“遗产经济学”更大的后患!
小题1:本文所说的“遗产经济学”具有怎样的表现特征?
小题2:为什么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文化遗产争夺战”与“伪文化”建设浪潮?地方政府在社会文化事业构建中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小题3:本文所说的“遗产经济学”具有哪些文化后患?
答案

小题1:争夺文化遗产,志在必得;将挖掘的名人故里等,开发成旅游景点,以此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将文化遗产,视为地方经济的“摇钱树”,以创收为核心,大张旗鼓地进行着***鸡取卵似的经营;地方政府对争夺文化遗产高调介入与认同。(一个要点2分,三点满分)
小题1:利益驱动,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地方政府以此作为面子工程,官员以此为自己捞取政绩而推波助澜;也有光大传统、发展文化的考量。(一个要点1分)积极参与,正确引导。(3分)
小题1:观众失去了文化的共鸣,历史文化也在被切割、破坏和颠覆(给历史文化带来灾难);没有为社会繁荣带来推力,没有增强我们的历史文化意识;推助了急功近利、惟利是图的社会风气,加剧了好大喜功、铺张浪费的官场恶习;留下了沉重的文化欠债和社会成本。(一个要点2分,三点满分)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明的观点、态度,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归纳。
小题1:本题考查“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明的观点、态度,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归纳。
小题1: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考点,能力层次为F,侧重“探究”能力的考查。这是一道探究题。答题之前,先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面对一篇陌生的文学作品,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把握。具体答题时,还要切忌脱离文本,想当然地去套用鉴赏术语,避免空洞抽象的泛泛而谈或不着边际的任意罗列,更不能根据个人的主观喜好冠作隧意的褒贬。本题可以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去思考。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遗产经济学”的文化后患①一向受到冷落的传统文化,仿佛突然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了。②从一个“牛郎织女”故事,六个省明争暗斗,到一个“梁祝】;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M31以外是另一个非常相似的星系,也就是我们自己的星系。它的旋涡臂缓慢地转动着——每2亿5千万年旋转一周。现在,我们离地球4万光年,我们正处于密集的银河中心。但是,假如我们希望找到地球的话,就必须将方向扭转到银河系的边远地带,扭转到接近遥远的旋涡臂边缘的模糊的地方。
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恒星即使在两个旋臂之间,也像流水一样漂浮在我们的四周——气势磅礴的自身发光的星球,有些虽然象肥皂泡一样脆弱,却又大得可以容得下1万个太阳或1万亿个地球;有些小如一座城池,但密度却比铅大100万亿倍。有些恒星跟太阳一样是孤独的;多数恒星有伴侣,通常是成双成对,互相环绕。但是那些星团不断地从三星系逐渐转化成由数十个恒星组成的松散的星团,再转化成由百万个恒星组成的璀璨夺目的大球状星团。有些双星紧靠在一起,星体物质在他们之间川流不息,多数双星都象木星与太阳一样分离开来。有些恒星——超新星——的亮度跟它们所在的整个星系的亮度一样;有些恒星——黑洞——在几公里以外就看不见了。有些恒星的光彩长年不减;有些恒星闪烁不定,或以匀称的节奏闪烁着。有些恒星稳重端庄地转动着,有些恒星狂热地旋转着,弄得自己面貌全非,成了扁圆形。多数恒星主要是以可见光或红外光放出光芒;其他恒星也是X光或射电波的光源。发蓝光的恒星是年青的星,会发热;发黄光的恒星是常见的星,它们已经到了中年;发红光的恒星常常是垂亡的老年星;而发白光或黑光的恒星则已奄奄一息。银河里大约有4千亿个各种各样的恒星,它们的运转既复杂又巧妙。对于所有这些恒星,地球上的居民到目前为止比较了解的却只有一个。
小题1:“M31以外是另一个非常相似的星系,也就是我们自已的星系”“对于所有这些恒星,地球上的居民到目前为止比较了解的却只有一个”两句中“自已的星系”和“只有一个”分别是指(   )
A.太阳系和太阳 B.银河系和太阳 C.太阳系和地球 D.银河系和地球
小题2:下列对地球在太空中位置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地球处在距离银河系中心4万光年的地方。
B.地球处在银河系的边远地带。
C球处在距离漩涡臂比较遥远的地方。
D.因为地球距银河中心比较远,所以在银河中心看它是模糊的。
小题3:下列依据原文相关信息所作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大恒星脆弱,密度小;小恒星则密度大,坚强。
B.多数恒星都有作为自己伴侣的恒星,它们通常成双成对,互相环绕,紧靠在一起。
C.太阳发的是黄光,说明它已到了中年;月光发的是白光,说明它已奄奄一息。
D.我们对银河系内的4000亿个左右的恒星,比较了解的只有一个,其他的都是一般了解或根本不了解。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今天,我们是应该“轻视”当代人对物欲和享乐的追求,还是站在传统立场上“对抗”现实的商业化倾向?抑或“回避”这样的现实,通过纯粹的学术或淡泊名利的人格来独善其身?我觉得选择上述任何一种立场,好象都难以表达我们对现实真正的看法与期望。如果我们不仅仅关注西方“超越”性的人文精神,也不仅仅关注中国儒家的“忧患”意识和道家的“超脱”精神,那么你就有可能去思考建立新的人文理念。
②首先,我们可以从一个大的方面来理解“人文”,那就是“人的文化”,这样一来,对人文的解释可以因文化、文明的差异而千差万别。比如西方式的人文主义和中国式的人文主义内涵就不一样,前者强调“世俗的人”为中心,后者强调“礼仪的人”为中心。阿伦•布洛克在他的《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中说“人文主义不是一个哲学体系或者信条,而是一场曾经提出了非常不同的看法而且现在仍在提出非常不同的看法的持续的辩论”。《易经》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人文也就是文化的含义。这种关于人文的文化性理解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中国当代人文建设,肯定应该具有与西方不同的性质。
③其次,就是人文的核心内涵,是文化内部二元对立所产生的自由张力。比如,相对于封建专制,人文主要指个性解放和人的解放;相对于科学主义和技术主义,人文包含对工具理性和技术主义的批判,在西方主要以审美现代性为标志(所谓审美现代性,就是说它不一定设计出比现在民主自由更好的体制,但是它可以对这个体制下发生的问题进行审美意义上的批判)。这可能是90年代市场经济以来,我们中国文化语境下人文的几种主要含义。其共同点,就是它往往设置二元对立范畴,如大众和精英,传统和现代,禁锢与解放,保守与激进,等等,而且有的时候可以互为人文的解释。
④人文的含义就是指“人的文化创造”。我们光看人的文化还不行,而且要包含“创造文化”的意思。这个精神我觉得是我们今天所需要的。这个层面上的人文含义,对消解上述人文矛盾是有帮助的。比如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对立,在我这里可能就不是主要问题。这不仅因为科学和人文都致力于人的幸福,而且你把人文定位在人的文化创造上,那么科学本身就有人的文化创造,你不能说科学一点人文精神都没有。我们所针对的是科学主义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从科学主义对人的情感、灵魂、精神、信仰的侵害和无视。所以科学领域中我们产生不了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家,正在于科学领域内我们“人文创造”的品格是很贫弱的。所以我所理解的人文贫困,就是我们今天丧失了文化生产和知识生产的能力,以及由这种能力所支撑的精神状态。人的文化创造最接近于西方式的“超越”。也就是说真正的人文品格具有“超现实性”。真正的“超现实”,我的理解是必须具有“创造新现实”的品格。这就是我所理解的人文理念。
小题1:对于“人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文从大的方面理解就是人的文化。
B.对人文的解释因文化、文明的差异而千差万别。
C.人文的核心内涵是二元对立产生的自由张力。
D.东西方的人文理念都具有“超现实”的特点。
小题2:以下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轻视”当代人对物欲和享乐的追求,“对抗”现实的商业化倾向,“回避” 现实,独善其身,都难以表达我们对现实真正的看法与期望。
B.既要关注西方“超越”性的人文精神,也要关注中国儒家的“忧患”意识和道家的“超脱”精神,就有可能建立新的人文理念。
C.阿伦•布洛克说“人文主义不是一个哲学体系或信条”,这与《易经》中“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对“人文”的内涵理解是一致的。
D.科学和人文都致力于人的幸福,而且科学本身就有人的文化创造,所以从“人文创造”的角度说,科学与人文不是绝对对立的。
小题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审美现代性通过对现有体制下发生的问题进行审美意义上的批判,产生更好的体制。
B.将人文的含义理解为“人的文化创造”,就可以消除各种二元对立的人文矛盾。
C.科学主义侵害和无视人的情感、灵魂、精神、信仰,在这方面它与人文理念是对立的。
D.只要解决了科学领域内人文创造品格贫弱的问题,就能产生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家。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个人的突围  张华
张謇是中国传统文人中的异类,是思想和行动的“先知”。“先知”往往意味着孤独,意味着不被理解,意味着遭遇世俗的非难和抵制。无论是形而上的思想,还是形而下的实践,张謇一生都在进行一场艰苦卓绝、惨烈无比的突围。张謇,一介书生,常常独自以横刀立马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科举考场是他人生突围的第一个战场。初次参加州试,张謇名列百名之外。先生宋蓬山训斥道:“就算一千个人去考,如果录取九百九十九人,只有一个人不取,那就是你!”张謇羞愤交加,回头就在屋子里都贴上写有“九百九十九”的纸条。睡觉时,他用青竹板将辫子夹住,身体一翻转,辫子牵动头皮就疼醒了,看到满眼都是“九百九十九”,立刻爬起来点起油灯读书,每夜必“尽油二盏”。一次次“卧薪尝胆”,张謇不仅中了举人,而且获得了“江南才子”的美誉。但后面的科举之路却走得十分艰难。从16岁到42岁,张謇的科举苦旅历经26年,直至42岁第五次进京应试,才大魁于天下。
如果张謇止步于科举上的成功,满足于高官厚禄的前程,中国不过多了一个幸运的读书人,多了一个光宗耀祖的官员,但他没有,他在酝酿着一场更为精彩、更加宏伟的突围。
张謇高中状元之时,正值列强环伺、民族危亡的时代,他审时度势,毅然辞官回乡,“遁居江海,自营其事”。张謇远离官场并非出于文人的清高或英雄迟暮的消极,而是以强国拯民为己任,将一腔“救亡图存、振兴民族”的爱国情怀,书写在江海大地。
清末是中西方文化冲突最为激烈的时期,很多醉心于传统文化的人抱有历史偏见和民族情绪,抱残守缺,张謇却表现出难得的气度和远见,将“国学”和“西学”融会贯通。为探究“明治维新”后日本一跃而成东亚强国的原因,1903年4月,50岁的张謇第一次踏上了日本的土地。大阪博览会展示了日本工业革命取得的成果,当时电灯等电器在大清国尚属罕见,而日本已经极其普遍了。这令张謇大开眼界。在日本考察的两个多月中,张謇先后8次前往博览会参观。他认为,中国要在世界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大力发展工商业。回国以后,一场轰轰烈烈的经济突围开始了。
在张謇的倡议和推动下,我国第一个全国博览会——南洋劝业会成功举办,吸引了30多万人的目光,展览会起到了“开一时之风气,策异日之富强”的作用。与此同时,张謇“实业救国”的宏大计划也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有序推进。
张謇说:“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之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到20世纪20年代初,大生集团旗下超过70家企业,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集团。难能可贵甚至令人叹为观止、不可思议的还在于,这些企业组成了产业链上下游纵向联系和相关产业横向联系的经济生态网络。1920年张謇筹建了南通绣织局,并在美国、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设立分局和办事处,这成为中国民族资本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筹建张謇纪念馆时,人们赫然发现,因张謇创办实业的门类太多、成果太丰,竟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体系加以概括和划分。一个人的业绩让后人连概括、分类都颇有难度,当年创办之时的艰辛可想而知。
张謇依然抱持着“兼济天下”的士人梦想。他没有将目光局限于大生集闭,他追求的是整个南通地区的均衡发展 在张謇的努力下,南通成为万人瞩目的“全国模范县”,给了很多人一个梦想的现实参照和慰藉。有人看到过当年国外发行的世界地图,中国许多大城市都没有标注,却标有“南通”这个小城。
1926年8月1日中午,张謇已感不适,但为了察看长江保坍工程的进展情况,他还是冒着酷暑和工程师一起来到施工现场。察看工地后,张謇因病情加剧卧床不起,8月24日与世长辞,应验了他曾说过的“予为事业生,当为事业死”的豪言。
“文革”期间,造反派以“破四旧”为名掘开张謇墓穴,开棺后,发现内中仅有礼帽一顶,眼镜一副,折扇一柄。这一刻,张謇完成了他一生中最后一次人格突围,这次突围深深感动了后人。
张謇常说自己一生办事做人,只有“独来独往、直起直落”八个字。“我要去做东家,难有伙计,要做伙计,难有东家。”他一生孤独,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为了这个梦想,他奋斗一生,不断突围。
(选自《新华日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从张謇读书时“卧薪尝胆”的行为来看,他是一个不服输、肯吃苦的人。这也为他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B.科举考场是他人生突围的第一个战场,但他从16岁到42岁参加了五次科举考试,最终才取得成功,这也说明他命运不济,科举之路非常坎坷。
C.张謇屡经磨难高中状元,但他审时度势,认为应该独善其身,便毅然辞官回乡,“遁居江海,自营其事”。
D.张謇认为干事业应该放开眼界,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之下,他筹建的南通绣织局成为中国民族资本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E.张謇常说自己一生办事做人,只有“独来独往、直起直落”八个字。从中可知人无完人,张謇在性格上也是非常孤僻的。
小题2:张謇一生完成了几次“人生突围”?请简要概括。
小题3: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张謇是个什么样的人。
小题4:文章结尾说张謇“独来独往”“一生孤独”“我要去做东家,难有伙计,要做伙计,难有东家”,可见他的一生确实是孤独的,孤独与成功有什么关系?请对此进行探究。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
人文教育的位置在哪里
陈思和
我认为学校教育应该包含两种,一种是坚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知识积累,积累的过程是灌输性的,这些知识本来存在于人的生命意识以外,通过灌输把它送入人的主观世界里去,使人慢慢变得丰富起来;还有一种教育,是以人为能动的活的生命体作前提,人本身具有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能力,用过去的说法,就是人性的因素。人性的因素与知识的因素不一样,人性是人的生命以内的东西,知识是人的生命以外的东西。当然,人不会一出生就意识到“我是人”,“应该怎么做人”的问题是道德范畴的问题。我们能吃能睡还不能说是个合格的人,还必须要有一种良知来支撑自己的行动,这样一种良知是通过点点滴滴的教育来把它唤醒。光靠科学技术的训练无法完成,光靠金钱权力也无法完成,它需要文史哲的长期熏陶和教育。
这两种教育,前者姑且称作是技术知识教育,具有工具价值;后者姑且称作为人文教育,更重在精神价值。两者从方式到形态都不一样,并非是完全和谐的,如果对人文教育也采取灌输性的知识教育的方法,有时反而压抑了真正的人性的因素。所以,人文教育不等于人文知识的教育,人文知识如果不与真正的人文精神联系在一起,只是死背教条,脱离实际的感性生活,那只能是一种后果:学生把知识的因素都接受了,但人性的因素却越来越遮蔽了。这并不是人文教育的理想结果。
  其实,人文教育的困境,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存在,它与所谓的全球性的现代化进程的关系一直处理不好。整个世界潮流就是强调技术知识教育,国家对教育的要求指标充满了计量化的特征,这当然会把科学技术搞上去,但人文一方面的欠缺所造成的后果则很少有人在考虑。2000年浙江省金华市一个中学生不堪教育压力残***母亲的事件,不仅仅在中国发生,外国也是有的。美国校园里那么多的暴力行为发生,本质上就是美国独尊技术知识教育,缺损人文教育的恶果。 灌输式的人文教育没有把人内心中的真善美的能量唤醒,反而把这些人性中的好的因素压抑了,扼***了,所以才使受教育者对人性的好的因素由反感到仇恨。像德国这样具有发达人文传统的国家,像日本这么一个讲究礼仪的民族,为什么会出现法西斯主义?为什么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蒸蒸日上的时候,会爆发文化大革命?这些问题,在我看来都与人文教育的失败有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发愤图强、卧薪尝胆的历史阶段里,往往要求万众一心,集中追求同一个现实的目标,比如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称雄世界等等,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在教育上会有意无意地压制另外一些因素,比如人文精神。因为人文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不容易显现出来。它的失落不容易被注意到,等到大家集体发现就来不及了。
人文精神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唤起人的自由自在的人格境界,一种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人文精神是可以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实践来逐步探索体会的。中国进入世界经济体系大约是不可逆转了,我们已经加入WTO。但是,我们的人文教育是否必须进入西方模式,而使我们本来的人文教育传统毁掉?我觉得当务之急是如何在西方的模式下坚持民族的自主性和多样性。我们任重而道远。
(选自《新华文摘》2001年12期,有删节)
小题1:对人文教育的本质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
A.坚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知识积累,使之灌输到人的主观世界中使人慢慢变得丰富起来的教育。
B.重点通过文史哲的长期熏陶和教育,唤醒人性中真善美的因素和做人的良知的教育。
C.通过各种知识的学习,培养人的真善美的品性,使之能意识到“我是人”的教育。
D.传授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的知识,使人懂得做人道理的教育。
小题2:不属于造成人文教育的困境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
A.整个世界潮流都强调技术知识教育。
B.国家对教育的要求充满了计量化特征,而对人文缺损所造成的后果则很少有人考虑。
C.一个国家或民族为了实现某个目标,在教育上会有意无意地压制人文教育。
D.压抑、扭曲、扼***人性,使受教育者对人性的好的因素由反感到仇恨,从而引发恶性事件的发生。
小题3:根据文中信息,下面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人文教育应该是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实践来逐步探索体会人文精神,唤醒人性良知,而不是仅仅灌输人文学科知识。
B.在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大潮中,我国的人文教育也应该向西方学习,进入西方的模式,与世界接轨。
C.为了走出我国当前人文教育的困境,必须继承我们本来的人文教育传统,坚持民族的自主性和多样性。
D.人文精神是通过人文教育唤醒人们本性中真善美的因素和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
苏轼的散文创作成就
苏轼的散文创作,各体兼擅。苏轼长于议论,一生写了大量的政论和史论。这些评史议政的文章,如《思治论》《六国论》《续朋党论》《留侯论》《教战守策》等,大都语言明快,气势雄浑,援古证今,说理透辟;尤其善于运用一些浅显贴切、生动形象的比喻,来阐明深刻的哲理。
苏轼的游记文,成就也很高。他一生宦海浮沉,徜徉于林泉山石之间,饱览名山大川,为其写出多姿多彩的游文字提供了丰富的题材。他的山水游记与众不同,除了描写景物和叙事抒情外,特别喜欢杂以议论,阐发哲理。
苏轼的随笔、书札也很有特色,其中不少谈诗论文、发表自己文学见解的文章。《答谢民师书》可谓其中的佼佼者。这是一篇文艺书简,通过讲述作文体会,提出了十分重要的文学见解:强调“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强调“辞达”;反对“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文字生动简洁,如行云流水。
赋在宋代已经散文化,完全摆脱了汉赋那种缺乏内容、形式板重的缺点,已改变了六朝以来骈体赋的浮靡文风,成为一种自由抒写的文学体裁。苏轼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就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前赤壁赋》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江山美景,凭吊历史人物,探讨宇宙、人生的哲理,表达了他遭贬后失意的苦闷及用老庄的随缘自适自我解脱的达观态度。
苏轼的散文具有雄健奔放、挥洒自如的风格。正如他自己所说:“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当止”。他的论说文,引证史实,指斥时弊,写得明晰透辟,气势磅礴,雄辩滔滔。其他文章写得自由随便,自然流畅,随手拈来,信笔挥洒,言简意明,饶多意趣。
苏轼的散文创作,体现了宋代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他是唐宋古文运动的完成者,他完善了古文运动的理论,扩大了古文的运用范围,丰富和发展了古文的表现手法,大大提高了古文的表现力,把古文的艺术性、实用性、通俗性都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他的文章,生前就为人们所喜爱,士人学子争相传诵。徽宗时他的作品遭到禁毁,人们仍然冒着风险搜求和藏收。南宋时苏文之盛行,举子们有“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的谚语。他的散文对明代的公安派、竟陵派,清代桐城派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选自《中国古代散文简史》,有删节)
小题1:下列有关“苏轼散文创作成就”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3分)
A.苏轼一生写了大量的评史议政的文章,这些文章语言明快,说理透辟,善用比喻,饱含哲理。
B.苏轼的记游文特别喜欢杂以议论来阐发哲理,这是他散文创作成就的一个重要体现。
C.苏轼的散文具有雄健奔放、挥洒自如的风格,体现了其行云流水、文理自然的特点。
D.“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说明当时苏轼散文的影响,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苏轼散文的成就。
小题2:结合本文和课文信息,下列对《前赤壁赋》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课文的主客对话,实际上体现了当时以作者和客人为代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宇宙观和价值观。
B.文中凭吊曹操和周瑜两个历史人物,抒 发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怀,表达了作者建功立业的愿望。
C.文章主要采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的方式,把诗情、画意、理趣融为一体,使文章显得挥洒自如,流畅奔放。
D.作者将跌宕起伏的感情,借助江水、明月、清风等自然景物,加以形象化的表达,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小题3:下列表明苏轼文学主张的句子中,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文理自然,姿 态横生”。
B.强调“辞达”,反对“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
C.“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
D.“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当止”。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