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文学名著阅读 (10分)小题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探春理家时,发现了贾府管理的弊端。于是,她和宝钗等商量决定先免掉头油脂...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文学名著阅读 (10分)
小题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探春理家时,发现了贾府管理的弊端。于是,她和宝钗等商量决定先免掉头油脂粉钱,然后把园子中的花草、果木、稻田等交给专人管理。(《红楼梦》)
B.高老太爷要把鸣凤嫁给冯乐山。听到这个消息,鸣凤马上去找觉慧,可觉慧并不爱鸣凤,因此没听完她的衷诉就把她遣走了。鸣凤含泪离开投进了晶莹的湖水中。(《家》)
C.端午节过去了,上海的公债市场波动不定,谣言四起。吴荪甫和赵伯韬的纠纷依然没有解决。李玉亭打算做和事佬,他认为吴荪甫的刚愎自用是祸根。(《子夜》)
D.聂赫留朵夫要经过庄园附近的车站,姑妈派玛丝洛娃去见他。她来到车站,由于时间紧急,只和聂赫留朵夫说了几句话,火车就开动了。(《复活》)
E.葛朗台临死前,神甫来作临终法事,把一个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亲吻。葛朗台见了金子就拼命想抓住。这一下的努力最终使他送了命。(《欧也妮·葛朗台》)
小题2: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
(1)《三国演义》中,关羽 “水淹七军”的故事是怎样发生的?结果如何?请简述这一情节。
(2)《巴黎圣母院》一书写道:卡西莫多在乞丐进攻被镇压后发现爱斯梅拉达不见了。爱斯梅拉达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最后,弗罗洛怎样处置她?请简述这一情节。
答第(  )题:
答案

小题1:BD
小题1:(1)关羽大军进攻樊城。于禁、庞德两员大将率领七支人马前来增援。曹仁让他们
屯兵在樊城北面平地上。这时,樊城下了十多天大雨,汉水暴涨。关羽安排好一批大小船只,
拦洪放水,率领水军向曹军进攻。结果于禁被逼投降,庞德被俘,不屈而死。(2)当天夜里
爱斯梅拉达被黑衣人骗上了船。上岸后她发现黑衣人是弗罗洛。弗罗洛威胁她,要她在绞刑
架与他之间选择。爱斯梅拉达宁死不屈。弗罗洛想要占有她却遭到她顽强的反抗和痛骂。这
激怒了弗罗洛,最后,他将爱斯梅拉达交给痛恨她的隐修女。
解析

小题1:B.①“听到这个消息”应是“出嫁前的晚上”;②“觉慧并不爱鸣凤”应是“此时觉慧正忙着写稿子”。D.①“姑妈派玛丝洛娃去见他”应是“玛丝洛娃决定亲自赶到车站去见他”;②“只和聂赫留朵夫说了几句话”应是“来不及和他说一句话”。)(答对一项给3分,答对两项给5分。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学名著情节的了解。简述情节时,要抓重重要情节,用简明的语言介
绍说明。由于版本不同,外国文学人物的译名可酌情放宽要求。
核心考点
试题【文学名著阅读 (10分)小题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探春理家时,发现了贾府管理的弊端。于是,她和宝钗等商量决定先免掉头油脂】;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沙 枣
高尔泰
①一天,在一处新工地上午休,我枕着箩筐望远。望见一棵孤树,忽然眼睛一亮。离得远,看不清。但我相信,那是沙枣。
②沙枣是多年生沙漠植物,大西北常见。暮春开白花,香气浓烈。晚秋枣熟,大小如杏仁,颜色金黄。皮厚核大,中有淀粉,微酸微甜,多食涩口。从前在兰州,曾见村姑用红柳筐子提着沿街叫卖。一碗三四十颗,价一角。戈壁滩或盐碱地上,不长别的树,唯此偶或有之。眼下深秋,枣应已熟。整个下午,我一直在琢磨,怎么得到它
③收工时,日己西沉。我耽误了一下午,排在了队伍的末尾。瞅准没人注意,跳到低处伏下。等队伍走远了,起来猫着腰,向晚霞里那个模糊的小黑点儿跑去。
④碱包松软,一踩一个孔,行进如同跋涉。我虽来了精神,也还是无力跑快,到达时暮色已浓。确实是一棵沙枣。树小,结实无多,但于我已足足有余。我边采边吃边往身上塞,动作很快。从破洞塞进棉衣的夹层,可以装许多,装了就往回跑,边跑边吃。
⑤晚霞正在消失,出现了最初的星星。愈跑愈黑暗,不久就找不到来时脚印了,只能估摸着大致的方向往前走。走着走着,脚下的土地硬起来,时不时还有干枯翻转的泥皮发出碎裂的声响。困惑中,竟然发现,两边都是沙丘。我大吃一惊,站住了。
⑥沙丘不到一人高,坡度一边徐缓一边陡峭,一道一道如同波浪,没入黑暗之中。两道沙丘之间,沙子很薄,地面坚实。这该不是沙漠,是戈壁。落霞红尽处,该是西方。那么沙丘是东西向排列的,径直走该能走通。原以为该往东走,那么顺着走过去就是了。但是,这又分明是不对的。因为出工路上,没看到沙丘。
⑦爬上沙丘,也还是望不得更远。除了天上的星星,没有一丝微光。除了自己的呼吸。没有一点儿声响。只有我一个生物,面对这宇宙洪荒。一阵恐怖袭来,坐下复又站起。下了沙丘,又从陡峭的一面,手脚并用,爬上了另一道沙丘。这毫无必要,因为所有的沙丘,都一样。
⑧须臾月出,大而无光,暗红暗红的。荒原愈见其黑,景色凄厉犷悍。想到一些迷路者死在戈壁沙漠里的故事,想到生命的脆弱和无机世界的强大,想到故乡和亲人,都没来头。但我冷静些了,对自己说,你先别急,咱们来想个办法。我想我迷路应该不远,因为时间很短。但是没了方位,不远也无法可想。汗湿的衣服贴在身上,冰凉冰凉。幸而没风。
⑨随着月亮越高越白越小越亮,大地上的光影也越来越清晰。望着望着,发现一条纤细笔直的阴影。就像谁在银蓝色的纸上,用米达尺轻轻地划了一道铅笔线。不可能是别的,只能是排碱沟里起出来的土,一路堆了过来。
⑩我知道,我得救了。
⑪沟渠边人们走出来的那条小路,在月光下发白。我走得很快,边走边吃。知道队伍移动很慢,估计应能赶上。万一赶不上,麻烦就大了,急起来,又跑一阵子。
⑫沙枣含碱,吃多了唇焦舌燥。本来就渴,现在就更难受了。当然沟渠里有水,但那是碱水.喝不得,只有忍着,走走又跑跑。本来就虚弱,平时动一下都吃力,而现在,居然还能跑,跑了那么多。也真是奇了怪了。
⑬新挖的排碱沟中,一发积水映着天光,时而幽暗,时而晶亮,像一根颤动的琴弦,刚劲而柔和。沿着它行进,我像一头孤狼。想到在集体中听任摆布,我早已没了自我,而此刻,居然能自己掌握自己,忽然有一份感动,一种惊奇、一丝幸福的感觉掠过心头。像琴弦上跳出几个音符,一阵叮叮咚咚,复又无迹可求。
⑭拥有了自我,也就拥有了世界。这种与世界的同一,不就是我长期以来一直梦想着的自由吗?
⑮月冷笼沙,星垂大荒。一个自由人,在追赶监狱。
(选自高尔泰散文《寻找家园》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1年版)
*高尔泰:江苏高淳人,中国现代著名美学家。曾被打成右派,在甘肃酒泉夹边沟农场接受所谓“劳动改造”,期间目睹了大批知识分子的非正常死亡,他自己也差点被饿死。文革期间又被打倒,平反后曾在兰州教书。现定居美国。《寻找家园》是高尔泰先生纪实性回忆散文,本文选自其中的散文《沙枣》第三节,原文照录,是作者在夹边沟农场劳改时期的生活片段写真。
小题1:如果没有第二段,全文的完整与流畅似乎也不受影响,那么这一段能否删去?为什么?这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回答。(6分)
小题2:请解释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义(4分)
(1)我大吃一惊,站住了。
(2)沿着它行进,我像一头孤狼。
小题3:本文多处描写了月亮,请简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6分)
小题4:研读最后一段,请结合全文回答:(6分)
(1)“自由”在文中具体指什么?“一个自由的人”为什么要“追赶监狱”?
(2)“一个自由的人,在追赶监狱。”这句话警策而睿智,超越了文本意义,饱含着尤为痛切的人生体验和更加丰富的人生哲理。请从“体验”或“哲理”中任选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艺术与真理
[英]乔治·科林伍德
如果把想象和虚拟混为一谈,那么把艺术等同为想象的理论似乎就意味着这样一种见解:即艺术家是一种骗子。如果把想象完全说成是经验的一种形式,这种经验在一种无法区分的混合物或溶液中呈现真实的和不真实的东西。按照这种观点,艺术的任务就是建造种种可能的世界。
我们确定了真正艺术所特有的两种功能,一种是想象的功能,另一种是表现的功能。刚才论述的见解阐发了第一种功能却忽略了第二种功能。因为一种表现一个特定情感的想象的构造,不仅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必然的。它是那个情感所必需的,因为它是唯一可以表现那个情感的构造。这就是说,在特定场合由特定艺术家所创作的作品,不只是因为他能够创作它而创作的,并且是因为他必须创作它。如果我们称这一作品仅仅是许多可能作品中的一个,认为他本来可以另外创作其中的每一个,那我们就说错了。他是在一生中某一时刻创作这个作品的,而且他决不可能在任何其他时刻创作它,在那一时刻他也不能创作任何其他作品。
如果一个艺术家在一个特定场合所说的话是他在那个场合可能说的唯一的东西,又如果引起那番话的产生活动是一种意识活动,因而是一种思维活动;那就可以得出结论,即这番话决不是对于真理和谬误的区别漠不关心,它必然是力图叙述真理。在这番话是一件好的艺术品的情况下,它就是一番真实的言语,它的艺术价值和它的真理性是同一回事。
这一点往往被人否认,然而这种否认是出于误解。我们已经区分了思维的两种形式,即意识和理智。理智涉及的是事物之间的关系,由于理智的真理是特殊类型的真理,即一种关系的真理,因此,理智就具有一种理解它的特殊方式,即论证或推理的方式。意识本身,因而艺术本身,并不是理智,它既不论证也不能论证。它不能说“这个因此就是那个”,或者说“这个因此就不是那个”。如果有谁认为理智是思维的唯一可能的形式,他就会认为,任何没有包含论证的东西就不可能是一种思维的形式,因而就不可能涉及真理。由于注意到艺术并不论证,他就会推理说,艺术与真理毫无关系。
指出一个人情感的真实性依然是真实性,这样来驳斥上述论点几乎是不值得进行的。当一个诗人今天厌恶生活并这样说时,并不是说他保证明天仍然厌恶生活,但是,他今天厌恶生活则完全是真实的。他的厌恶可能是一种情感,但是他感受这种情感是一个事实;对生活的厌恶可能是一种外表现象,但是所表现的事实则是一种实在。“一个女人不能既有可爱的美德又有令人讨厌的恶习,或这个世界不能够既是一个天堂又是一个垃圾堆。”——对于持这种论点的人,可以用诗人的名义这样来回答,即论证者似乎对逻辑的了解要比对女人的了解或者对这个世界的了解更多。
艺术对真理并不是漠不关心的,它实质上是对于真理的追求。但是,它所追求的真理并不是关于关系的真理而是关于个别事实的真理。艺术所发现的真理是那些单一的而且自足的个体存在,从理性观点看来,它们都成为“项”,理智的任务就是确定或理解这些“项”之间的关系。这些个体存在中的每一个,当艺术发现它时都是一个完全具体的个别,理智的作用还没有从它身上抽象出过任何东西来。每个个体都是一种经验,其中起因于我自己的东西和起因于我的世界的东西还没有被区分开来。
(节选自《艺术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3月版,有改动)
小题1:下列说法,与文章内容不相符的两项是(5分)(  )
A.把想象和虚拟混为一谈的人,都持有“艺术家是一种骗子”这种观点。
B.凡是认为艺术是纯“想象”或“经验”的人都忽略了艺术的表现功能。
C.艺术家在一生中某一时刻创作某个作品正好说明艺术能表现的功能。
D.艺术家的意识活动也是一种思维,其作品的价值和真理性是同一回事。
E.由于艺术家的思维没有包含论证,就被人误解为“艺术与真理毫无关系”。
小题2:下列表述中不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一切有价值的艺术品必然呈现真理性。
B.艺术家的“意识”是一种思维的形式。
C.理智思维者都否认艺术与真理的关系。
D.艺术所追求的是关于个别事实的真理。
小题3:文中引述“一个女人不能既有可爱的美德又有令人讨厌的恶习,或这个世界不能够既是一个天堂又是一个垃圾堆”一句有何目的?(4分)
小题4:根据文意,为什么说“艺术”实质上是“对于真理的追求”?(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绳子的位置
叶 静
一场特大山洪卷走了他的家,也卷走了他惟一的亲人——父亲。阿根从父亲手里继承下来的就只有这一条绳子。可是仅有一条绳子又有什么用呢?头顶没屋,腹中没粮,身上没换的衣,袋里没用的钱。阿根走投无路,就把那根绳子系到树上去,再准备把自己的脖子套进圈里。阿根爬上树,闭上眼睛就把脖子往上套。他心里说:“父亲,你可别怪儿子不争气,我实在是没有生存下去的办法了,只怪上帝不开眼,没给我指一条生路。”
就在这时,上帝睁开了眼,上帝看见阿根把绳子系在自己的脖子上,要在这棵树上吊死,就对他说:“你有活路的,只是你把绳子放错了位置。”
阿根见真有上帝,而且上帝居然亲自来给他指路,怀疑是在做梦,就问:“那按照您说,绳子应该放到什么位置呢?”
上帝说:“放在肩胛上。”上帝说完就不见了。
阿根于是彻夜不眠地想啊想,绳子放在肩胛上,莫非他叫我像那些纤夫一样去拖船?对,拖船这谋生方式既不要本,又不要多大能力,只要有力气就行。阿根就加入到纤夫的行列,用他健壮的肩膀、用他坚韧的麻绳拽紧了自己命运的纤索。
三年后,阿根有了些钱,他就用积存的这些钱买了一条船,他不再拉纤,而是靠捕鱼为生,日子倒是慢慢好起来。那条绳子他可没舍得扔掉,因为渔船上经常用得着,解缆系船正好能够派上用场。阿根日里荡着小船,晚上喝着鱼汤,看起来自给自足,无忧无虑,可是只有他自个儿心里清楚,他愁啊。愁啥?快过半辈子的人了还光棍一条,别人到这个年龄,孩子都老大不小了。
阿根不由长吁短叹,仰天自语着:“上帝呀,我怎么就娶不上一个女人呢?我多么需要一个知冷知热的女人哪!”谁知这一叹,半空中就响起了声音:“谁说你没有女人呢?只是你的绳子该挪挪位置,你现在将绳子系在腕子上试试,说不定马上就有女人向你走来。”
阿根大惊,既而大喜。他立即把绳子头系在右腕上,正寻思着这个奇怪的理儿:“怎么绳子系在腕子上就有女人来呢?”忽然听得几声“救命啊”的喊叫。再听不像是女人,倒像是男人的声音,就在河汊那儿。阿根来不及多想是男人还是女人,反正有人落水就要救他。阿根带着腕上的绳子就跳进水里,向那出声的地方游过去。可是在水里抓了一气,连个人影儿也没捞到。他冒出水面换口气,准备站到岸上看个清楚再下水去,还没等他完全走上岸,手腕却给绳子拽住了,怎么也拉不动。他就知道绳子那头有人。赶紧往上拽,终于拽上来一个年轻的女人,已经被呛得昏迷过去了,手里的绳子还没放松。阿根抱起女子,放在自己的双膝上,使她吐出了腹中的水,又给她掐人中、抹胸口,终于让她苏醒过来……
不用说,这女子就成了阿根的妻子。两口子在一起你勤我俭,日子过得更加滋润了。一年后他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那条小船也早已成了他们仅仅用来捕鱼的工具,因为他们在岸上有了崭新的家。
突然有一天傍晚,暴雨倾盆,他们的女儿却正发着高烧,眼看有生命危险,而取药须到河对岸去,不要说撑船不得过,就是游水也凶多吉少。女人正急得没法可想,阿根却顿悟似的抬起头来说:“上帝呀,这回我知道绳子的位置了。”只见他将绳子的一头系在门前的一棵树上,另一端系在自己的腰里,他对妻子交待了几句,就扑通跳进了水里,没多久果然把药取来了,虽然身上让木渣乱石划破了好几处,孩子却得救了……
其实,在人们祈祷上帝赐福的时候,上帝也在祈求人们不要轻易把绳子系到脖子上。
小题1:“绳子的位置”具体指哪三个位置?各有什么意义?(4分)
小题2:本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文本作简要说明。(5分)
小题3:“在人们祈祷上帝赐福的时候,上帝也在祈求人们不要轻易把绳子系到脖子上”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有怎样的内涵?(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大雨吞噬的生命至少该留下姓名
从玉华
这只是两个小人物的“非正常死亡”。
至少,报纸上关于他们的新闻,占据的版面不算大,轻轻地,就翻过了。
在两个青年20多岁的人生路上,北京苹果园南路一只敞口的窨井,是他们的终点站。6月23日的北京暴雨中,这个“黑洞”吞没了他们年轻的身体。
没有人知道,当他们在雨中推着熄火的公司小轿车,不慎掉进黑漆漆的排水井时,曾有着怎样的恐惧和绝望。没有遗言,来不及挣扎,甚至没人说得清他们留在世上最后的身影,他们就被死神拽走了。滂沱大雨,是唯一的背景音。
这两个从河北南皮县来北京打工两年的青年,在漆黑的地下8米的淤泥里,最终跟这个城市融合在一起。而他们中的一个,还有两个月,就要当爸爸了。
原本向上的好日子终结在这黑暗的洞里。数日来,无数人引用雨果的话: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那么,这两个青年,无疑用生命为这个城市的良心买了昂贵的单。
可事后证明,他们的死,于这个城市似乎无足轻重。我们无从得知这两个青年的姓名、生平、喜好,只能语焉不详地记录事情的概要。一家媒体,甚至已为他们留出了逝者的版面,却没有内容可填。
正如我们平日在新闻里见到的路人甲和路人乙,他们的死亡,仅仅只是个数字。
冰冷得正如这场雨
还有浇透人心的另一场雨。官方的解释是,事发井口附近排水管线的水流量远超过其承载能力,排水系统无法及时排泄,加之管线内水压过高,造成井盖被水流顶起,发生移位。
简单地说,这口井平日是“不吃人”的,这一次只是百年一遇大雨里的“特例”。他们的工作是“无瑕疵”的。这是相关部门的逻辑。
或许,事情原本还能有别的路径。暴雨之前,气象部门既已发出预警,市政部门如果能提前完善对城市窨井的管理,比如在一些可能存在危险的窨井旁设置警示标志,比如派人现场全天候看守等,也许那个坠入窨井的青年,就能在两个月后亲吻初生孩子的小脸。
终归,摆在眼前的事实是,汹涌的暗道带走两个青年20多年人生所有的鲜活和美好。更令我们心痛的是,两个青年死亡6天了,没有人出来公开道歉,甚至没有人表示“遗憾”。
冰冷得甚于这场雨。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另一个“非正常死亡”的女孩。2008年春运中,17岁的少女李红霞被踩踏而死。事后,在广东全省抗灾救灾表彰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特意提到了李红霞。他说:“此时此刻,我们尤其不能忘记,在广州火车站倒下的那个年轻鲜活的生命,对这个沉重的代价我们至今仍感到深深的歉疚和自责!大家记住这件事,这个人!”
没错,记住死者的名字,就是一座城市对他们最好的纪念。
他们无法不让我们想到自己。张嘴的井盖随机吃人,这样的悲剧可能降落在我们任何一个人中间。我们追问真相,是想触碰到死亡背后的一些制度之痛。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看起来的小概率事件,不是小概率事件。
暴雨过后,相关部门在反省。专家们热火朝天地讨论着怎样修补脆弱的排水系统;地下管网的坡度设计应该是千分之六,还是千分之四;怎样花好这几十个亿。
大家忙着算经济账,大谈城市规划的逻辑,却忽视了城市人文价值的守卫,在反思中,几乎无人向这两名逝者表示哀悼。
据称,“迎战暴雨”已成北京干部培训模拟课程。这第一堂课,就该讲这次的“雨中坠井”案例,该把死者的名字牢牢记住。
反思,应从记住死者的名字开始。如果可能,我甚至希望,在那个吃人的井盖处,刻上他们的名字,警示这座城。
唯一令人感到些许欣慰的是,救援队戴着防毒面罩,两批次奔赴污水坑,寻找这两个年轻人的尸体,一辆车头挂着挽纱的白色面包车停放在旁边。
那抹黑,虽沉重,却给冰冷大雨后的这座城市增添了一抹淡淡的暖色。
(《中国青年报》2011年06月29日09版)
小题1:请指出画线语句“冰冷得正如这场雨”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具体说明其在文中的表达效果。(4分)
小题2:文中提到的“另一个‘非正常死亡’的女孩”的事件有什么作用?(5分)
小题3:网络在转载这篇文章的时候,把本文标题简化为“大雨吞噬的生命”。请结合文本内容思考,这样的“简化”是否合理?(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4分)
波兹曼的诅咒
周国平
①美国文化传播学家波兹曼的《把我们自己娱乐死》是一部声讨电视文化的著作。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确实时时听见一声声急切有力的喝问:难道我们真的要把自己娱乐死?
②无人能否认电视带来的便利,问题在于,这种便利在总体上是推进了文化,还是损害了文化。
③波兹曼认为媒介的变化意味着并且导致了认识世界方式的变化。在文字一直是主要媒介的时代,人们主要通过书籍来交流思想和传播信息。在书籍的阅读中,我们得以进入用文字记载的悠久传统。相反,电视则以现时为中心,所传播的信息越具有当下性似乎就越有价值。文字是抽象的符号,作为一种媒介,它要求阅读的同时必须思考。而电视直接用图像影响观众,它有时甚至忌讳思考,因为思考会妨碍观看。在波兹曼看来,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就是置身于人类精神传统之中进行思考。书籍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个目标,电视却会使我们背离这个目标。那么,电视究竟把我们引向何方?引向文化的反面——娱乐。一种迷恋当下和排斥思考的文化,我们只能恰如其分地称之为娱乐。
④并不是说娱乐和文化一定势不两立,问题也不在于电视展示了娱乐性内容,而在于电视上的一切内容都必须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波兹曼的结论是,在电视的强势影响下,一切文化都依照其转变成娱乐的程度而被人们接受,因而在不同程度上都转变成了娱乐。“除了娱乐业没有其他行业”——到了这个地步,本来意义上的文化就荡然无存了。
⑤波兹曼是把美国作为典型来对电视文化进行分析和批判的,但是,电视主宰文化、文化变成娱乐的倾向却是世界性的。譬如说,在我们这里,通过电视剧学习历史,而历史仅仅作为戏说、也就是作为娱乐而存在,消灭历史的方式再也不可能有比这更加彻底的了。又譬如说,在我们这里,电视也成了印刷媒介的榜样,报纸和杂志纷纷向电视看齐,蜕变成了“电视型印刷媒介”。且不说那些纯粹娱乐性的时尚杂志,只要翻开几乎任何一种报纸,你都会看到一个所谓文化版面,所报道的全是娱乐圈的新闻和大小明星的逸闻。这无可辩驳地表明,文化即娱乐日渐成为新的约定俗成,只有娱乐才是文化即将成为不争的事实。
⑥赫胥黎曾预言:一旦无人想读书,无人想知道真理,一旦文化成为滑稽戏,文化就灭亡了。波兹曼认为,赫香黎的预言应验了。这个结论也许太过悲观,我相信,只要人类精神存在一天,文化就决不会灭亡。不过,我无法否认,对于文化来说,一个娱乐至上的环境是最坏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任何严肃的精神活动都不被严肃地看待,人们不能容忍不是娱乐的文化,非把严肃化为娱乐不可;如果做不到,就干脆把戏侮严肃当作一种娱乐。面对这样的行径,我的感觉是,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
小题1:文章第③段阐述了波兹曼的媒介文化观,请作简要概括。(不超过40个字)(4分)
小题2:文章第⑤段说明“电视主宰文化、文化变成娱乐的倾向却是世界性的”观点时,为什么以中国为例?在阐明中国情况时采用了什么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小题3:作者既说波兹曼的结论“也许太过悲观”,又说“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对此应当如何理解?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