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试题。(25分)举世无双的珍品    (德)维塞尔“这颗钻石精美绝伦,是本店最贵重的宝石。”珠宝商本德尔向他的顾客介绍着。“你喜欢不喜欢这...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试题。(25分)
举世无双的珍品    (德)维塞尔
“这颗钻石精美绝伦,是本店最贵重的宝石。”珠宝商本德尔向他的顾客介绍着。
“你喜欢不喜欢这颗,亲爱的?”那位男顾客温情脉脉地问站在他身旁的少妇。
衣着华丽的少妇一脸不高兴的样子:“还问我喜欢不喜欢!这么精美的钻石,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呢……”
“这颗钻石多少钱?”男顾客问。
本德尔的心都有点颤抖了,如此爽快的顾客他还从没有碰到过呢! “这颗钻石的价格肯定不会低哟。”本德尔的口气是试探性的。
“那当然喽。”男顾客不屑一顾地说,“到底多少钱?”
本德尔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费很大力气才能说出这个数目似的:“十万。”
那位衣着华贵的女顾客“啊”了一声,大睁着一双美丽的眼睛瞧着她身边的男人,而男顾客仿佛没怎么犹豫就问道:“我可以用支票付款吗?”本德尔好半天没有转过神儿来。“怎么?”男顾客显出不高兴的样子,“您该不会以为我会把十万马克的现金带在身上吧?” 本德尔怔怔地望着面前的顾客,好半天才说:“当然不是。不过您是知道的,为了安全起见,我们不得不对支票进行验证。你们请到会客室稍候片刻!”本德尔把这一对男女让进了会客室,男顾客拿出一张支票填好之后交给了他。本德尔只看了一眼支票上的签名就把它递给了一个女营业员。签名是“卡尔·舒尔曼”。
十分钟之后本德尔就放下心来了,支票完全正常。他暗自在心里笑了——像这样的生意可不是每天都有啊。这颗钻石确实价值千金,而且做工也极其考究,然而遗憾的是这颗钻石有一点小小的瑕疵,就是因为这一点点美中不足,使宝石的身价一落千丈。好在这点瑕疵外行人是看不出来的,只有宝石专家才能发现。现在,本德尔不仅将它按正品出售,而且还加了四万马克。他知道,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
几个星期后的一天,珠宝店里又走进了那个叫卡尔·舒尔曼的人。本德尔一眼就认出了他,顿时他的心跳加快,难道他发现了……
舒尔曼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递给了本德尔:“这是我们的新地址。今天我来是为了一件事。自从我妻子从您这儿买了那颗钻石后,整天话不离钻石。这倒使我犯难了,怕是再也找不到能够使她更高兴的礼物了。我想如果能再送她一颗一模一样的钻石,她肯定会非常高兴的。价钱我不在乎。”
“这恐怕是不可能的,”本德尔叹了口气说,“世界上是不会有两颗完全相同的钻石的。”
“那就太遗憾了。”舒尔曼怅然若失,“唉,你们同行之间有没有往来,能不能跟他们联系联系?”
“有,有,先生,我们都有联系的。”本德尔先生高兴得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那太好了,如果您找到了请跟我电话联系。”
本德尔派人四处查访。几个月过去了,被派出去的人当中终于有一个人从缅甸打来了电话,说他在仰光发现了一颗符合要求的钻石。本德尔先生对着话筒发了话:“只要能弄到手,不管多少钱!”
当本德尔用三十五万马克将这颗钻石弄到手之后,简直欣喜欢若狂,可是他总觉得与卖给舒尔曼的那颗有点相像,于是他又请来了原来那位珠宝鉴定专家。
这位专家一看见宝石就禁不住叫了起来:“咦!您这颗钻石不是已经卖掉了吗!”
“您搞错了!您讲的那颗早就卖掉了,这是另外一颗。”
专家仔细地察看了钻石后说:“确切的鉴定结果过两天才能出来,不过我记得那颗钻石也是在这个部位有一点瑕疵——如果真是这样,那就肯定是同一颗钻石!”
本德尔先生的脸刷地一下全白了,他慌了神,一步跨到电话机旁拨了舒尔曼的电话号码。话筒里传来了一位女性的声音:“您好,这里是豪华大酒店……非常遗憾,舒尔曼先生和他的妻子两天前就走了,他们没有留下新地址……”
(选自《世界微型小说》)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作者以一颗有瑕疵的钻石作为叙事线索,塑造了本德尔与卡尔·舒尔曼这两个一正一反的人物形象,具有浓重的讽刺意味。
B.小说善于运用语言和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本德尔第一次交易时的兴奋、紧张,就是通过报价时的语气变化表现出来的。
C.本德尔把有瑕疵的钻石,按正品价卖出去了,甚至还加了四万马克,展现了一个善于经营的精明商人形象。
D.“那就太遗憾了。”,这看似卡尔·舒尔曼在为不能再买到一颗相同的钻石而惋惜,其实是为了引诱本德尔上当,行骗手法极其老练。
E.这篇小说语言平实,描写了珠宝商本德尔与卡尔·舒尔曼两次交易钻石的经过,故事虽然简单,但情节跌宕起伏,结局极富戏剧性。
小题2:请简要分析小说第一段的写作意图。(6分)
小题3:珠宝商本德尔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4:有人说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本德尔,有人认为是舒尔曼,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案

小题1:B3  D2  E1
小题2:写作意图:(每点2分,其他言之成理,酌情给分)①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本德尔售出有瑕疵的钻石而沾沾自喜做铺垫;③为下文进一步塑造本德尔奸商这一人物形象服务。
小题3:性格特点:(每点2分,够三点得6分)①精明谨慎。例如验证支票②奸诈欺客。例如把瑕疵钻石当正品卖,还加价四万马克。③自作聪明。自以为伎俩得逞不想落入他人圈套。
④贪财好利。例如为了再次牟取大利到处搜罗钻石。
小题4:(观点2分;理由6分)
观点一:本德尔是主人公。①作者用语言心理动作神态等手法刻画了一个奸诈小心唯利是图自作聪明的珠宝商形象。②本德尔的心理活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③从他身上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观点二:舒尔曼是主人公。①作者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刻画了一个行骗高手的形象②舒尔曼的第二次出现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引出了本德尔上当的结局③通过舒尔曼更好揭示主题。
注:对于小说主题的理解:聪明反被聪明误,恶人自有恶人磨,这些都是浅层的理解;结合小说题目及内容可知,举世珍品有瑕疵隐喻高贵如人有弱点。本德尔、舒尔曼都具有贪婪欺骗等人性弱点,故二人均揭示主题。
解析

小题1:
解题分析:A、“一正一反”错。本德尔确实是反面人物形象,但舒尔曼并不是正面人物形象。C、“善于经营的精明商人形象”错。因为本德尔在小说中是奸商形象。E、“两次交易”不妥。第二次根本没有交易。
小题2: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情节设置的作用分析能力。小说情节的作用主要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发展及主题的揭示所起到的作用。本题开篇句为语言描写,突兀而来,很显然有造悬念,吸引读者的作用,为下文钻石有瑕疵做好铺垫。从语言的内容看它很好的塑造了本德尔的形象。
小题3: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从小说开始本德尔试探性的回答,很小心的验证支票真假,可以看出他善于经商,小心谨慎特点。而后文他故意把有瑕疵的钻石加价,看出这个人的奸诈。最后他因为想得到更大的利润到处搜罗钻石,看出这个人的贪财好利。
小题4: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主题分析能力。二人谁是主人公均不影响小说主题发挥体现。所以重在我们能够说出他是主人公的理由。并能够结合原文说出自己结论的理由依据。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试题。(25分)举世无双的珍品    (德)维塞尔“这颗钻石精美绝伦,是本店最贵重的宝石。”珠宝商本德尔向他的顾客介绍着。“你喜欢不喜欢这】;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试题。(25分)
关于H7N9禽流感的问答
问:这次出现的H7N9是因为监管的漏洞吗?
答:应该不是。
问:H7N9是高致病性禽流感吗?
答:生物学上对于甲型流感是按照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的种类划分的。这两者决定了病毒进入细胞和最后扩散出细胞的能力,但是不决定毒力。所以这次的病毒可能在毒力上发生了变化,变得更为强大,那么可以称之为“新型H7N9”,当然,一切还需要进一步的检验和评估。
这个H7N9,有6条RNA链来自H9N2,就充分说明了流感病毒亚型变异的能力和定义的难度,严格意义上的“新型”实在太多,所以我们只能抓住决定了传染力的H和N来大体定义。
H9N2也是禽流感,说明这次的H7N9毒株必然最初来自某只鸟类体内,H7和H9几乎不曾在猪身上检测到,猪身上发现较多的是H1、H3。加上之前黄浦江死猪的检验没有发现禽流感病毒,可以基本排除黄浦江死猪和这次疫情的关系。至于这次的人感染是因为什么病原,只能说很大程度是和家禽有关,只是目前的证据不能板上钉钉。
可以这样说,H7N9不是高致病性禽流感。流感病毒分为甲(A)、乙(B)、丙(C)三大类。其中,B、C目前都分别只含有一种病毒,且这两大类病毒非常相似,相比A型相差很大,不感染鸟类,是哺乳动物专属。A型流感是最为多样,也对人类构成最大威胁。我们日常所见到的那些以H (血凝素)和N(神经氨酸酶)来命名的流感病毒,比如H3N2,全部是甲型流感的分支。
H7N9 (A/Anas crecca/Spain/1460/2008),从它的标准命名法就可以看出,这是一种甲型流感。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H7N9型禽流感,这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而且文献中明确说明了这是一种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目前,国内并没有任何地方报道了出现大范围禽类死亡,所以这次的H7N9目前为止应该还没有进化为高致病性禽流感。
问:H7N9会在人与人之间大范围传播吗?
答:目前不会。禽流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可以在人之间大范围传播的案例。
问:这最初的几个病患都死了,难道威胁不大吗?
答:有威胁,但难以传播的病毒威胁并不大。
H7系类病毒对人类的威胁还没有系统的评估,H7型禽流感感染人类不是什么新闻,目前只有一起死亡病例(H7N7)。而目前国内似乎前两例病人都已经死亡,后几个病患都是病危。H7N9的确是第一次出现了感染人的案例,而且似乎表现出比它的近亲H7N3,H7N7这两个高致病性禽流感更强的对人的杀伤力。总之H7N9人感染致死率是一个新的课题,目前我们只有等待更多的分析和证据。
问:我们还能吃鸡肉吗?
答:感染的主要途径是接触了染病的家禽或其肉类。流感病毒在鸡肉被加工做熟之后几乎不可能还存活。所以尽量避免接触生鸡肉和活鸡。至于鸡排,做好做熟的含鸡肉的菜,肯德基、麦当劳,各位还是放心地吃吧。权威消息中,这次的H7N9是H7N9和H9N2杂合,二者都是禽流感,一般不出现在猪身上,所以可能我们可以更有力地推定病原和家禽有关。
出于谨慎,在查明这次家禽感染H7N9的状况以前最好先不吃。H7N9之前说过是一种低致病性禽流感,也就是说家禽可能感染了但不出现症状。如果这次的0号病例被证实的确是因为屠宰而感染,且H7N9在南方某养鸡场已经泛滥,甚至某些候鸟已经把这种可能感染人类的病毒散播到了更多的养鸡场,那么不吃鸡就是很必要的了。如果H7N9被证实对人类具备高杀伤力,那么这会是世界上第一个对人类有高杀伤力,对禽类却是低致病的禽流感病毒。
总之,决定能不能吃鸡的重要因素是养鸡场的鸡是不是已经大范围感染了H7N9,却没有出现症状。
问:还有,这次的H7N9是如何感染家禽的?
答:中国、东南亚,这样的地区是鸟类迁徙的重要目的地,又有长期密切接触家禽的现状,候鸟把病毒传播给当地禽类,禽类再传给人类的概率都是很高的。
小题1:下列对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生物学上对于甲型流感的划分是按照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的种类划分的。这两者决定了病毒进入细胞和最后扩散出细胞的毒力。
B.2009年的猪流感还没有很好地适应人类的生理环境。
C.H7N9不会在人之间大范围传播。
D.这次的H7N9是H7N9和H9N2杂合,一般不出现在猪身上,所以可能我们可以更有力地推定病原和家禽有关。
E.要不要吃鸡的关键是看养鸡场的鸡是不是已经大范围感染了H7N9,却没有出现症状。
小题2:本文主要谈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请概括说明。(6分)
小题3:为什么说这次的H7N9目前为止还没有进化为高致病性禽流感? (6分)
小题4:结合文本,联系现实,你认为人类有必要高度重视H7N9吗?为什么? (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论说文,完成后面问题。
中国为什么和诺贝尔文学奖渐行渐远 
王呈伟
盯着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这个名字,我在想中国是否很需要这个奖项,这的确是一个文化大国值得深思的问题。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以强劲的态势引发世界瞩目,凭借各项经济指标屡屡对世人的眼球造成冲击的时候,文学是不应该处在一个沉寂的角落而悄然无声。
相比于文坛的寂寞,民族音乐的旋律曾多次唱响维也纳金色大厅、肯尼迪艺术中心,让世人领略了东方音乐的神韵;面对好莱坞大片的冲击和滚滚“韩流”,国产影视并不寂寞,电影人睁眼看世界的目光和向世界大奖不断冲刺的努力显示出电影人的执著和思考,虽说还不能捧得奥斯卡金像奖,但渗入浓浓的中国元素的华语片获奖也证明了中国文化的非凡影响力。这些都是值得文学创作者们深刻反思和借鉴的。
当电影人和音乐人在世界舞台上都挤到前排的时刻,我们的文学却一直缺席世界大奖而成为文学工作者们心中永远的痛。有些汉学家对中国文学的现状开始大放厥词也着实让我们惶恐不安,一是我们确实缺乏足够的审视自身的勇气,二是我们的思维似乎和“诺奖”正渐行渐远。
我们真的不能只在“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层面上来评价作品了。倘使我们有唐诗的高度,有李白、杜甫这些大诗人的文采精华,不拿“诺奖”我们也有足够的民族底气;倘使我们有宋词的广度,即使在饮水处也有人歌唱柳永词,与“诺奖”失之交臂我们也可大气地付之一哂;倘使我们有曹雪芹这样的作家的视角和笔力,即便一生清贫也清高,纵使不得“诺奖”也会让后人高山仰止。笔者担心的是时下的作家可有这样的胸怀和气度?
文学必须按照它自身运行的规律去发展和完善,它首要解决自身发展中带来的问题,这个领域里有很多事等着文艺工作者们去做,而且迫在眉睫。就文学系统本身来讲,还缺乏足够的开放性,圈内的论资排辈现象还相当严重;而掌握话语权的文学杂志应该抓住机遇焕发新的生机,新时期文学崛起时大型文学期刊的“四大名旦”(《收获》、《当代》、《十月》和《花城》)须有清源注入,还应发挥新的引领作用。文学的发展和繁荣还须弘扬真正的文艺批评,如果潜规则多了,文艺圈就烂了。应该让那些诠释人生价值和生活意义的作品早一点脱颖而出,让人世间的悲悯被激活,良知被唤醒,信念升华为时代风貌。
另外,人们受网络思路的影响太重,浏览、剪贴、链接成为时人阅读的常态,速度是上去了,可思维的深度比以前是变浅了,居然堂而皇之地衍生出“浅阅读”一说,而且有人还专门宣扬“浅阅读”的优势,一味地随俗罢了。其实只有深度阅读才会生成构建人类精神家园的思想元素,只有深度阅读才有解构人类社会乱象的智慧,只有深度阅读才有超越于民族和地域之上的人类共享的思想风华!若只用“浅阅读”生成的作品到纯文学的殿堂里去亮相角逐,估计未交锋就已“失了东风一半”。再加上娱乐风气盛行的误导,作品偏失了人性的剖析,这样的作品岂不离诺贝尔奖越来越远了?
行文至此,笔者想到温总理站在民族的高度上对大学师生们的殷殷期待:“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我们民族才有希望。”这里“仰望星空”的人就应该是那些肩负历史使命,关注民族的发展未来,并用一生不懈地追寻理想并为之奋斗终生的人。就目前的文学现状来讲,期待拿到诺贝尔文学奖也不失为一种仰望星空的智慧和勇气。
(本文有删改)
小题1:根据文意,下列对“浅阅读”的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由于“浅阅读”的衍生盛行,导致浏览、剪贴、链接成为时人阅读的常态,网络思路严重影响人们的阅读质量。
B.“浅阅读”追求阅读的速度,轻视阅读的思维深度,并且被堂而皇之地宣扬,这其实是一种随俗心态的反映。
C.“浅阅读”之风的流行,不利于人类精神家园的构建,也不利于培育超越民族和地域之上的人类共享的思想。
D.在“浅阅读”环境中生成的文学作品,是无法跻身世界纯文学的殿堂的,从而也导致了中国文学的悄然无息。
E.“浅阅读”的文化氛围,必然助长文学娱乐化之风,进而误导文学创作,使文学作品出现人性剖析的偏失。
小题2:不属于“中国文学不应在世界悄然无声”的理由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
B.我国强劲的发展态势引起世界瞩目。
C.民族音乐、国产电影跻身世界舞台。
D.中国的文学作品远离了诺贝尔奖。
小题3:本文谈的是中国文学和诺贝尔奖渐行渐远,为什么要写到民族音乐和国产电影?(4分)
小题4:通观全文,中国文学与诺贝尔文学奖渐行渐远的原因是什么?(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访谈,完成后面问题。
从“艳照门”事件看网络时代的舆论引导
主持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舆论的作用日益凸现。本期传媒沙龙的嘉宾将就近期舆情中讨论比较热烈的事件展开讨论,比如香港演员“艳照门”事件及网民的心态分析。
于泽远:“艳照门”事件一直在香港各大媒体占据主要版位。在台湾也是这样。在大陆有一个比较怪的现象:媒体版位并不突出,网站点击率却很高。可能因为大陆的网站博客太多,管理方面也没有能力把他们都一一清查到,因此点击到这个所谓的“艳照”照片的机率比在香港和台湾都大,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这说明可能在香港有些地方,这个事可以炒,媒体可以拿来消费,很多人对它感兴趣,但是一个青少年要对它感兴趣的话,在香港的网站上,反而不太容易能够点得到这个东西。在新加坡恐怕也是很难点到的。他们对互联网的淫秽内容、不良信息的管控,还是比较严格的。但是大家为什么对它有强烈的兴趣,主要还是因为它是名人效应,再有就是按照一些人的说法,满足了大家的窥视欲。这个欲望没有错,但是因为它的确会对青少年产生非常不良的影响,不管你有什么样的窥视欲,不管有多少人对它有好奇心,作为管理部门就是应该把它封掉。可惜,尤其是在博客上,或者通过其他的转接,还是不太难就能看到这些东西。
段鹏:这件事情似乎看起来告一段落,但是远远没有落幕,一方面我们认为它是一种色情信息的传递,但是我更看重它可能代表其他的两层含义。第一,带来的是偶像的失位,明星们的私生活居然是这样的,很多人心理非常失落,甚至很多网友力挺他们的偶像,说这是拼接的,说这是PS的,这是一种偶像的失位。第二,这是对道德的挑战,对别人隐私的关注我们到底有多强烈。为什么我们公众,我们的受众对别人的隐私这样关注?就是因为现代文明造成了每个人的房间都分割,互相不来往,大家反而对墙那边的邻居更关注,对于名人更是这样。我们偷窥的极限在哪?我们是不是在伤害别人?当然明星可能有他的问题,他的生活不是很检点,但另一方面毕竟是他私人的照片,现在全世界人民都可以看到,这可能会对当事人造成很深的伤害。
于泽远:这大概可以分为法制层面和传播层面,从法制层面讲,肇事者一定要缉拿归案,应该负法律责任,不然就乱套了,你偷拍别人的照片,你都可以随便发布,法制何谈?但从传播层面上讲,这个东西一旦传播出来,尤其是上了互联网以后,你是绝对阻挡不了的,那个时候你再用法律牵制第二个、第三个传播者是不可能的了。刚才段老师讲,大家都有一些偷窥欲,尤其所谓的名人效应,这个是社会心理的自然反应,是挡不住的。既然传播出来了,就是怎么样引导的问题。你要想从技术层面上隔断它的传播,这个可能性很低。很多人有好奇心,他可能自己留一份,今天暂时隔绝了,过几天就冒出来了。我们要借这个事件引导青少年,让他们知道这其实是不良信息。你不要以为这些名人都是圣人,也不要把他们在银幕上、舞台上塑造的形象和他真实本人联系在一块,那样的话就太幼稚了,这些观点必须让青少年知道,而且应该让他们知道,那些不雅照,不管是出于什么动机,这种东西是绝对不值得去模仿的,它不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主持人:目前我们的青少年教育,特别是我们的学校教育,现在有了信息技术课,有了技术层面的互联网教育、电脑网络教育,但是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我们是不是仍然没有很好地在观念、教材、案例各方面适应互联网的新格局?
于泽远:这一次所谓的“艳照门”事件凸现了这个问题。包括现在有这么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很难自拔。的的确确给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挑战。我们希望教育部门能够应对这种挑战,拿出比较好的办法,让青少年接触到这些不良信息的时候,有他自己的鉴别能力。
段鹏:当现代大众媒介越来越泛滥,越来越流行的时候,青少年不免要接触它,从以前的报纸、广播,到后来的电视、电影、互联网。有些专家开始关注,青少年到底从媒介中得到什么,如何辨别媒介中像洪流一样的信息,如何去筛选、过滤,如何相信某些是事实某些并非事实。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能够把媒介素养的课程,真正开到中小学去,我们希望在中小学会有老师讲授媒介素养,告诉学生回家应该如何看电视,如何筛选网络。我觉得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对于普通的群众来说也是有非常大的帮助。
(本文有删改)
小题1: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给我们的青少年教育带来了哪些挑战?(4分)
小题2:围绕“艳照门”事件,专访嘉宾主要表达了哪些看法?(5分)
小题3: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不让青少年接触互联网。从媒体(社会)、学校教育、青少年个人三个层面,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才能减少互联网带来的消极影响?结合文本回答。(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
雪中六盘
张承志
①我感谢六盘山。
②离开沙沟乡和西吉滩,离开了头戴六角帽的哲合忍耶回民的黄土山庄,在大雪纷扬中,我们穿过了一片片斑驳错落的村寨,来到了单家集。一罐茶只喝了一口,我们便又穿过杨茂、姚杜,在暮色中的好水川旁冻硬的土道上,急急地前进了。白雪使晚暮中的好水两岸依然明亮,干燥的雪在脚下“喳喳”作响,迎接着我们的到来。一路小村瓦顶的高房静静地屹立在庄院一角,切开的山坡上偶有一排废弃的窑洞,仿佛大山的眼睛,含情脉脉地注视着我这个多年前的老友。我们踏着硬硬的薄雪,体味着这一切,继续走向这苍茫雪谷的纵深处。背上行装迈开大步,搭上手扶拖拉机快速前行,我们的心已在六盘。
③人间的事就是这样,当一切都已远逝,当新的世界像江河浪涛一样卷持着自己浮沉而下的时候,人们有时会回忆起一个遥远的印象。随着成年,随着见识和缺憾的积累,人们会开始懂得这印象、这心境的可贵。因为它只这么闪烁一瞬,然后就消失,就熄灭,就永远失而不得了。它在消失和熄灭的时候,带走了你的一份青春和历史,当你知道已经真的失去了它的时候,你会感到额头上又添了一道皱纹,你的生命又衰老了一分。
④我感谢六盘山。因为在我顺着它腰肢的崎岖小道向上攀登时,它为我唤醒了已经沉睡了的一个印象。那是一个十八岁的我,背负着六十斤重的行囊,在岷山山地的一座高山上行走的印象。那一天,我和一个背着一篓煤炭的农民并肩走在大雪覆盖的岷山道上。那农民被压弯的背和煤灰染黑的流淌着道道汗水的脸,还有那双在黑污中朝我闪着善良憨实的目光的眼睛,曾经给年轻的我带来过撞击般的感触。从那以后近二十年过去了,荒凉的岷山道,雪封的远山近村,脚上的冻伤和背上的重负,连同那个脸膛黑污、眼睛和善的驮炭人,都被忙碌的生涯淘去了,淡忘了。我只是朦胧中觉得自己心里似乎还存留着什么,它常常使我在奔波中稍稍定神的一瞬感到惶惑。
⑤所以我感谢六盘山。哪怕是短暂的接触也好,哪怕我还远远不能洞知和理解;尽管我仍然只能再去投身于我的奔波世界,尽管我深知当我们在顶峰欢呼雀跃之后,朝下山道上迈出一步就有可能是对这座山峰的永诀。
⑥我仍然感谢六盘山。它在我成年的心里唤醒的那个印象已经再也不会沉睡了。当我望着在雪幕后雄伟地缓缓升起的、那颜色灰蒙的静默大山,望着它身上鳞甲般的丛丛树木,望着它襟裾下茫茫无际的大地上不可思议的梯田村庄的地图时,我久久地想着这近二十年的时光里经历的一切。从岷山道上那背炭的农民开始,一直到沙沟乡面容坚忍的哲合忍耶回民,许许多多的熟识面影,仿佛在向我启示着什么。
⑦来到和尚铺,回首望六盘,顶峰和山口已经被山峦遮住了。想起昨天夜宿的杨河乡,只觉得天关难越。眼前路道分三岔,固原城举步可接。我知道,此别六盘山就是告别西海固;前面虽路程尚远,但我这次严冬远行的计划已经结束。
⑧巍巍六盘山还在冬雪中无言地默立着,荒瘠的岭脉沿着路左一字排开。我没有多少惊喜或可数的收获,但我的心中是一片踏实的宁静。
⑨再见,我质朴、刚强的六盘山!
(选自《风土与山河》,有删改)
小题1:文中的六盘山有哪些特点?请加以概括。(4分)
小题2:文章第②段画线句描写了作者前往六盘山途中所见之景,请分析其表达特色。(6分)
小题3:文章第④段叙写“我”在岷山道上与背炭农民相遇之事,从全文结构看有何作用?(4分)
小题4:作者在文中反复表达“感谢六盘山”,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
“我就是每天翻译一点”
①翻译家王永年精通英语、俄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他勤于翻译,译著等身,《欧·亨利小说全集》《十日谈》《约婚夫妇》,还有《博尔赫斯全集》中绝大部分的篇章都出自他的译笔。
②王永年女儿王绛说:“父亲没有留下什么遗言。只是在照顾他的八个月里,讲到自己的生平,他总是说,你们要做一个正直的人,要好好做学问,要终生学习。”在王绛的印象里,父亲在新华社上班的时候,为了多做一点文学的翻译工作,每天三四点钟就起来。
③翻译家赵德明表示,王永年在外语、中文、历史、文化上具有全方位的才学,并能把原文吃透,译作传神、忠实、精彩,文字也好。尽管因为翻译那些严肃高雅、在文学史上已有定论的作品,王永年得到业界内外的推崇,但他却因为翻译《在路上》,收获了更广泛的关注。英美文学专家陆建德说:“听说他翻译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我很吃惊,这本书年轻人很喜欢,他这样一个资深译者翻译的多是经典作品,要翻译嬉皮士文化的代表作,是一种挑战,他的勇气和精神令人钦佩。”
④出版人赵武平回忆说:“以我看,译文的风格再明显,如果没有以准确为基础,就离原作比较远。王先生的翻译没有匠气。他的汉语修养很高,翻译最明显的特点是准确、通俗,不会转文。”事实上,生前接受采访时,王永年多次表示自己并不喜欢《在路上》,但他还是花了十个月时间一点一点把它翻译完。有些人不能理解,为什么不喜欢还要翻译?他表示:“青菜萝卜各有所好,我不喜欢这样消极的小说,但可以介绍它是怎么回事。”
⑤有人问他为何翻译了如此多的文学作品,他想了半日,也只是诚实地说:“为了谋生。”赵武平说:“王先生经历过‘反右’,晚年坦承当时也有‘不由自主’的时候。他翻译作品,在特殊年代里也有一些是‘完成任务’,有些他自己并不满意,但是他能实话实说。”
⑥或许,王永年留给后世的,除了沉甸甸的文学翻译遗产,就是这种堪为典范的职业精神。在他看来,世上没什么不好翻译的东西。“反正你看懂原文,你有一定的中文基础,你就能够表达出来。”“我就是每天翻译一点,定时定量,并不累的。”
(摘自《文学报》,有删改)
小题1:文章第②段引用王绛的话,有什么作用?(6分)
小题2:从文中看,王永年因翻译《在路上》而受到更广泛关注的因素有哪些?(6分)
小题3:结合全文,概括王永年在翻译上取得丰硕成就的主要原因。(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