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13分)当玫瑰开花的时候[智利]佩德罗·普拉多老园丁培育出了许多许多品种优良的玫瑰花。他像蜜蜂似地把花粉从这朵花送到那朵花去。在各...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13分)
当玫瑰开花的时候
[智利]佩德罗·普拉多
老园丁培育出了许多许多品种优良的玫瑰花。他像蜜蜂似地把花粉从这朵花送到那朵花去。在各个不同种类的玫瑰花中进行人工授粉。就这样,他培育出了很多新品种。这些新品种成了他心爱的宝贝,也引起了那些不肯像蜜蜂那样辛勤劳动的人的妒羡。他从来没有摘过一朵花送人。因为这一点,他落得了一个自私、讨人厌的名声。有一位美貌的夫人曾来拜访过他。当这位夫人离开的时候,同样也是两手空空没有带走一朵花,只是嘴里重复嘟囔着园丁对她说的话。从那时起,人们除了说他自私、讨人厌之外,又把他看成了疯子,谁也不再去理睬他了。
“夫人,您真美呀!”园丁对那位美貌的夫人说,“我真乐意把我花园里的花全部都奉献给您呀!但是,尽管我年岁已这么大了,我依旧不知道怎样采摘,才能算是一朵完整而有生命的玫瑰花。您在笑我吧?哦!您不要笑话我,我请求您不要笑话我。”
老园丁把这位漂亮的夫人带到了玫瑰花园里,那里盛开着一种奇妙的玫瑰花,艳红的花朵,好像是一颗鲜红的心被抛弃在蒺藜之中。
“夫人,您看,”园丁一边用他那熟练的布满老茧的手抚摸着花朵,一边说,“我一直观察着玫瑰开花的全部过程。那些红色的花瓣从花萼里长出来,仿佛是一堆小小的篝火喷吐出的红彤彤的火苗。难道把火苗从篝火中取出来还能继续保持着它那熊熊燃烧的火焰吗?花萼细嫩,慢慢地从长长的花茎上长了出来,而花朵则出落在花枝上。谁也无法确切地把它们截然分开。长到何时为止算是花萼,又从何时开始算作花朵?我还观察到当玫瑰树根往下伸展开来的时候,枝干就慢慢地变成白色,而它的根因地下渗出的水的作用,又同泥土紧紧地结合起来了。
“如果我连一朵玫瑰花该从那儿开始算起都不知道,那我怎么能把它摘下来送给他人?要是硬行把它摘下来赠送给别人,那么,夫人,您知道吗?一种断残的东西其生命是十分短暂的。
“每年到了十月,那含苞待放的玫瑰花蕾绽开了。我竭力想知道玫瑰是从什么地方开始开花的。我从来也不敢说:‘我的玫瑰树开花了。’而我总是这样欢呼着:‘大地开花了,妙极啦!’在年轻的时候,我很有钱,身体壮实,人长得漂亮,而且心地善良,为人忠厚。那时曾有四个女人爱我。
“第一个女人爱我的钱财。在那个放荡女人的手里,我的财产很快地被挥霍完了。
“第二个女人爱我的健壮的体格,她要我同我的那些情敌去搏斗,去战胜他们。可是不久,我的精力就随着她的爱情一起枯竭了。
“第三个女人爱我的英俊的容貌,她无休止地吻我,对我倾吐了许许多多情意缠绵的奉承话。我英俊的容貌随着我的青春一起消逝了,那个女人对我的爱情也就完结了。
“第四个女人爱我的忠厚善良。她利用我这一点来为她自己谋取利益,最后我终于看出了她的虚伪,就把她抛弃了。
“在那个时候,夫人,我就像一株玫瑰树上的四朵玫瑰花,四个女人,每人摘去了一朵。但是,如果说一株玫瑰树可以迎送一百个春天的话,那么一朵玫瑰花却只能有一个春天。我那几朵可怜的玫瑰花,就是如此这般地,一旦被人摘下,也就永远地凋零了。
“至此以后,从来没有人在我的花园里拿走过一朵采摘的花。我对所有到我这花园来的人说:‘你什么时候才能不热衷于那些被分割开来的、残缺不全的东西呢?假如你真能把每件事物的底细明确地分清楚,假如你真能弄清玫瑰长到何处算作花萼,又从何处开始算作花朵的话,那么,你就到那玫瑰开花的地方去采摘吧!’”
小题1:小说开头叙述了人们对老园丁的妒羡与讨厌,有何作用?(3分)
小题2:小说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进行叙述?请结合小说内容述说其效果。(3分)
小题3:两处画线句在写法和表达的内容情感上有何相同点?请作简要分析。(3分)
小题4:你从老人呵护花及他的人生经历中,得到哪些启示?(4分)
答案

小题1:小说开头这样写,表明人们对老园丁做法的不理解(1分);为下文表现老园丁深刻的人生感悟做铺垫(2分)。
小题2:小说主体部分采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1分)能比较真实、亲切地展现老园丁过去、现在丰富多彩的生活状况及所思所想,并回答了小说开头人们的疑问,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2分)
小题3:都采用比喻手法,(1分)述说生命的不可采摘性,告诫人们对于生命中美好的东西,要懂得珍惜、欣赏,而不是破坏性地占有或随意挥霍。(2分)
小题4:(1)老人敬业爱花、育花,护花,做到了一种极致。凡事到了极致就是一种美。(2)老人爱花,是真心的爱与欣赏,爱不是占有与伤害。(3)爱要完整,断残的东西,其生命是十分短暂的。(4)生命如花,需要我们自己精心呵护,不可将生命的花瓣随意弃掷。(以上4点答对一点可得两分,答对两点可得满分)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开篇叙述的作用以铺垫为主,为后面的故事奠定一个感情基础。同时,兼有制造悬念的作用:这么优秀的老园丁为什么得不到大家的敬重呢?这是下文要回答的问题。开篇这样写,能够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不同人称写法作用的认识。第一人称主要是增强真实感;第二人称主要是加强情感表达,第三人称属于一般表达。小说主体部分采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重点就在真实感方面。
小题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题干要求通过比较得到答案。本题要提取的是两处画线句的相同点。两处画线句都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比喻的作用是形象生动,这两句的比喻就形象生动的告诉我们生命的不可采摘性
小题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全文的概括能力。根据题干,要谈得到的启示,首先是要通过全文找出“老人呵护花及他的人生经历”,然后分点陈述。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13分)当玫瑰开花的时候[智利]佩德罗·普拉多老园丁培育出了许多许多品种优良的玫瑰花。他像蜜蜂似地把花粉从这朵花送到那朵花去。在各】;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颠覆传统的读书方式——移动阅读
《中国人移动阅读报告》显示,过去的一年中,国人共进行了9亿分钟(相当于17个世纪)、6亿次移动阅读。上班路上成为移动阅读的高峰期,其次人们也喜欢在床上、沙发上、洗手间、下班路上阅读。
移动阅读是什么?移动阅读是指人们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数码终端如手机、电纸书、平板电脑等进行阅读。阅读的内容包括数字化的书籍、报刊杂志,也包括博客微博、视频等。
谈到移动阅读,不得不提手机报,自从2004年7月中国首份手机报诞生以来,手机作为“装在口袋里的媒体”开始步入人们的生活。它的移动性、便携性、互动性、贴身性等优势,满足了信息时代受众在“碎片化时间”中阅读的习惯,用手机进行移动阅读得到认可和追捧。
但是,基于2.5G网络的手机报只能看做是移动阅读的“前世”。随着3G无线互联网时代来临,阅读必将朝着丰富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阅读内容单一的手机报,在电纸书、智能平板、PSP等具有通信功能的移动终端上阅读成为潮流所向。这些基于移动工联网的平台,使得随时随地可读、海量信息聚集、声像图文并茂成为可能。移动阅读时代到来了。
移动阅读与传统的阅读方式相比,有许多不同的地方。目前,移动阅读可以分为电子阅读器(电纸书)和阅读客户端两大类。电纸书可以阅读PDF、TXT等大部分格式的电子书,一些电子阅读器的电子墨水技术使得辐射能耗低、不伤眼睛、效果逼真,阅读时好像玻璃下压着一本纸质书一样。而阅读客户端是通过阅读应用软件向读者推送电子书,用户可以下载或在线阅读。
历史上,人们常用汗牛充栋来形容藏书多,存放时可堆砌至屋顶,运书时让牛也出汗。然而在移动阅读时代,书房将不再“汗牛充栋”,一部普通的电子阅读器就可以存储成千上万本书籍,并把他们放入口袋中随身携带,这种方式使得阅读“飘”了起来。
同时,阅读器或阅读软件的书签、笔记、分享功能大大提高了阅读的效率和深度。读到精彩处,兴起时,轻点按钮,用微博等移动社交工具和他人分享阅读心得。这样,通过小小的阅读终端,便能以书会友。
《新民晚报》总编辑、上海市记协副主席陈保平在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演讲时说:“移动阅读将成为未来一种主要的生活方式。”CNNIC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另据易观国际报告,手机阅读已成为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高频率使用的应用之一,每天阅读一次及以上的用户占比45%。摩尔定律预示着移动阅读将汇入这样的科技潮流:阅读器更便携,性价比更高,阅读体验更好,阅读量更大。可见,未来移动阅读将在手机上大有作为,“飘”起来阅读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然而,海量信息是把双刃剑,带来丰富选择的同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移动阅读让人们买的书越来越务,加上阅读器上从一本书切换到另一本书的功能很方便;使得读者更难从头到尾读完一本书。并且,在公交、地铁等嘈杂的环境中阅读;知识的吸收难免会大打折扣。因此陈保平也提出:这种碎片化的“浅阅读”是否会对人的思维方式、分析能力有负面影响,这也是人类每次拥抱新技术的同时,值得警醒的地方。
小题1:下列关于“移动阅读”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移动阅读”是相对于传统阅读而言的新兴阅读方式,这里面既有阅读方式、方法的变化,也有读物内容的变化。
B.“移动阅读”将随着阅读器更便携、性价比更高的趋势给人们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和更大的阅读量,并将替代传统阅读。
C.“移动阅读”时代到来的标志是3G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在电纸书、智能平板、PEP上阅读成为潮流。
D.“移动阅读”是人们利用手机、电纸书、平板电脑等进行阅读的方式,而用手机进行移动阅读最早得到认可和追捧。
小题2:下列表述不能支持“移动阅读被称为‘碎片化阅读’”这一说法的一项是(  )
A.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业余时间呈“碎片化”形态,在这样的时间里很难长时间地连续阅读。
B.人们通过移动阅读很难从头到尾完整地阅读完一本书,甚至难以读完一篇并不长的文章。
C.人们通过这种阅读所接受的信息完全是零碎的,而零碎的信息给人的教益是断章取义的、不完整的,有害无益。
D.这种阅读是浅阅读,阅读的结果对人的思维方式、分析能力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正所谓开“卷”未必有益。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随着3G无线互联网时代来临,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数码终端技术的移动阅读可能会朝着丰富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B.人们可以使用阅读终端的书签、笔记、分享功能,通过“微博”等社交工具与他人分享阅读心得,随时随地以书会友。
C.一些电子阅读器因为采用了电子墨水技术,使这类移动阅读没有辐射,不伤眼晴,效果逼真而被广泛应用。
D.传统阅读时代的书房藏书“汗牛充栋”,而移动阅读时代,一部普通的电子阅读器就可以装下成千上万本书,书房中不可能再有大量藏书。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25分)
通俗史学家蔡东藩  来新夏
蔡东藩(1877—1945)的一生正处在中国近代历史发生巨变的时代.他经历了甲午战争的中国失败到中国人民的八年抗日等等惊天动地的事件。世事纷扰.山河破碎,不能不使这个长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知识分子,日益加深其忧惠意识,而不自觉地熔铸了他具有儒家学者三项标准的优秀品格。
他出身贫寒,过着箪食瓢饮的日子,住着以教读抵租金的居室,如果他能降志辱身混迹官场,也许能博取富贵,但一则他家境贫寒,无力应酬;再则他看到官场各种蝇营狗苟的无耻恶习,实为腐败官场所罕见。从此,他决意敝屣荣华,告病归里,重回“君子固穷”的旧日生活。他手无缚鸡之力,不过一介书生,但能临危不惧,铁骨铮铮,当他所写《民国演义》问世后,因秉笔直书,有触犯军阀劣迹数处,遂遭武夫恐吓,弹头威胁.有人亦劝其曲笔.“隐恶扬善”,但他决不为动,宁愿搁笔,决不曲笔。蔡东藩的种种立身行事,称得起是一位善于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真正儒者。
蔡东藩自绝望于官场,即倾其毕生精力于著述。蔡东藩著述很多,但能享盛名而传之久远的,则是《历朝通俗演义》。蔡东藩之所以能以极大的毅力完成这套通俗历史著述.绝非一时冲动的偶然行为,而是有其一定的思想基础。他身经国运艰危.目击风雨飘摇,不可避免地会像同时代有些知识分子那样,受到“救亡图存”时代潮流的冲击。当时,“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富国强兵”等等课题,流传于社会。蔡东藩也必然会结合自己的条件作自己的选择。他深明亡史亡国的教训,而要用自己的文史知识和秃笔凹砚写出两千多年中国历史的兴衰治乱,用以警觉民众,振奋精神,以实现其“演义救国”的素志。就在他思考酝酿过程中,辛亥革命爆发,给他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但迎来的却是北洋军阀集团的统治和袁世凯的帝制自为,蔡东藩在这种政治恶行的刺激下,决定先从《清史通俗演义》开始,其主要目的是以这个被推翻的专制政权为靶的,笔伐“洪宪帝制”。他在《清史演义》自序中说:“至关于帝王专制之魔力,尤再三致意,悬为炯戒。”《清史演义》着手于民国四年秋,正是袁世凯等办帝制甚嚣尘上的时候,而成书的次年秋,又是袁世凯自毙之时。这不是巧合,而是作者有意识的行为。从中也能约略窥知撰者为什么把《清史演义》的写作提到第一位的奥和所在。而自序中的词语也正是作者对“洪宪帝制”的历史鞭挞。民国十年正是“直皖战争”给民众带来兵燹灾祸之际,蔡东藩更运其如椽之笔,进一步地投枪于军阀统治的黑暗现状。他历数民元以来的动乱不宁,更明确表达其正直的史德说:“窃不自揣,谨据民国纪元以来之事实,依次演述,分回编纂,借说部之体裁,写当代之状况。语皆有本,不敢虚诬。”史家应有风骨,于此可见,亦无怪乎军阀武夫为之惧,而出以威胁之劣行!
蔡东藩在历丈编纂法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著述虽以“演义”为名,但并不是相沿所谓的“演义体”如《东西汉演义》《三国演义》等等。他不满意《三国演义》之类的演义书,他在《后汉演义》自序中,曾有所评论说:“若罗氏所著之《三国志演义》则脍炙人口,加以二三通人之评定,而价值益增。然与陈寿《三国志》相勘证,则粉饰者十居五六。寿虽晋臣,于蜀魏事不无曲笔,但谓其穿凿失真,则必无此弊。罗氏第巧为烘染,悦人耳目,而不知以伪乱真,愈传愈讹,其误人亦不少也。”蔡氏就以此观点指导整套通俗演义的写作而自成一“新演义”体.“新演义”体的特色是,博览群籍,广搜史料,文笔力求通俗,叙事端在真实,间入稗史遗闻,不过修饰文字,敷衍情节,要不得脱离历史正轨。他还采用夹批、后批和注释等手段.以发挥自己的史观、史识。这一“新演义”体裁,很适于普及历史知识,供社会教化之助。顾便于以国史回归国人,鼓呼民气,尽史家之职责,所以,对“新演义”体固不得以小道视之.而当誉之为通俗史学,并堂皇列位于史部之一目。后之以历史为题材而着笔为历史小说者.何不取法乎此?等而下之,其戏说历史,亵渎历史者流,亦当自愧于先贤!
蔡东藩以十年寒窗之功,囊括两千余年史事,成《历朝通俗演义》1l部600余万字.其有功史学自不待言!
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蔡东藩一生正处在中国近代历史发生巨变的时代,他经历丰富.对一些惊天动地的事件目见耳闻.这使《历朝通俗演义》更具真实性。
B.由于蔡东藩在写《民国演义》时坚持其正直的史德秉笔直书,“写当代之状况”。“语
皆有本”,使“军阀武夫为之惧”,而遭到军阀的恐吓。
C.蔡东藩的‘新演义”体与传统的《东西汉演义》《三国演义》等“演义体”历史小说不同,他完全采自正史,力求通俗,不修饰文字。
D.蔡东藩认为罗贯中的《三国志演义》“巧为烘染,悦人耳目,而不知以伪乱真,愈传愈讹,其误人亦不少’也”,不适合“供社会教化之助”。
E.作者认为《历朝通俗演义》应列入史学著作之中,作为历史小说的范例,应该效法,而那些戏说历史、亵渎历史的人相比之下应当惭愧。
小题2:作者认为蔡东藩“具有儒家学者三项标准的优秀品格”,请结合文章作简要概括。(6分)
小题3:蔡东藩将《清史演义》提到第一,并在写书的时间上有意安排,其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4:蔡东藩以十年寒窗之功,囊括两千余年史事,成《历朝通俗演义》11部600余万字。你认为影响他写作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荐举与科举
从理论上说,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因为优秀的政治人才通常不是考试所能选拔出来的。就结果而言,荐举制在乱世环境与治平及大体可以苟安的环境,所取得的效果判然有别。
在春秋战国及曹操时代,荐举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曹操,提出了唯才是举的选官标准,宣布一个人不管出身如何卑微、品德如何恶劣、曾有过何等的劣迹,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他都会重用。
荐举之所以能在乱世执行较好,主要原因是乱世存在有效的危机约束机制。生死存亡的竞争环境使大家真正成为“同一战壕的战友”,成为“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命运共同体。无论上司简拔下属,还是下属拥戴上司,都不得不把真才实干放在首位。   
可是,荐举一旦到了治平及大体可以苟安的环境,没有乱世里的那套生死存亡的危机约束机制,人的私心及贪欲很快就暴露出来,将荐举制中脆弱的理性及公平掏空。无论是两汉察举制还是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实行不久都很快出现了极其严重的名不副实。察举制的结果是“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九品中正制的结果是,负责选人的中正(官名)一点也不中正,屁股完全坐到了世家大族那一边,使该制度彻底沦为世家大族把持政治的工具。
而科举制实际上也就是中国人情非得已时所划的一道杠杠而已。科举制与其说是较为优秀的官僚选拔制度,不如说是至为优秀的文人选拔及塑造制度。科举及第者多是一流的文人,而一流的文人却多非一流的政治家。文人最大的特点是善于把简单的问题弄得很复杂,而政治家最大的特点是善于把复杂的问题提炼为很简单;文人最需要的是多情,而政治家最忌讳的是妇人之仁。
从从政的需要来看,科举出身的文人多属智商很高、情商偏低之类。可是,科举偏偏令苏轼之类“天生就是文人”的人,其人生志向或者说是人生第一志向不是写诗而是做官,且官瘾都还不小;同时科举还使他们不仅能当上官,而且多半要在仕途上不断地遭遇坎坷及沧桑,进而因为沧桑而柔肠寸断,由于坎坷而入木三分,总之是越来越适宜写诗了。结果事与愿违,一心想当的大官未必当成,大诗人反倒切切实实地做成了。
在历史的时空里,科举正面意义较多,毕竟科举堪称国人“自行设计并制造、享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最严密、最公平(但非公正)的选官制度,毕竟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大多是聪明人,用聪明人治理国家总比笨蛋要好。
但从今天的角度看,科举又确实负面性很多。科举诞生后,中国读书人的心被牢牢拴在乌纱帽上,眼睛则被紧紧锁在获得乌纱帽必备的敲门砖——儒家经典及文学创作上,对社会发展作用更大、更直接、更具体的自然科学技术,却被中国读书人几尽忽略。科举走向成熟、发达的宋代以后,中国读书人心无旁骛地在人的内心世界兜圈子、挖潜力,试图从心灵的角度寻求突破,以救众生,可结果却是越想越片面,越走越极端,越“发展”越钳制人性,直到今天仍余孽未消。
科举使中国读书人纷纷成为或者渴望成为统治体系内的一员,使传统中国社会始终缺乏独立的知识阶层,缺乏真正的封建帝制的异端及挑战者,无法产生不同于封建制度、思想及伦理的新制度、新思想、新文化,从而直接导致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
科举本质上是将读书彻底名利化,久而久之,科举制也就很自然地强化了国人本已浓厚的名利心,造就了中国社会惯以“成王败寇”论人生高低的非正常心态,使整个社会対失意者缺乏应有的包容度。
小题1:下列有关“荐举制”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荐举制造就了中国社会惯以“成王败寇”论人生高低的非正常心态,使整个社会对失意者缺乏应有的包容度。
B.“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可见,大体可以苟安的环境里,九品中正制出现了极其严重的名不副实。
C.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因为优秀的政治人才通常不是考试所能选拔出来的。
D.荐举制在乱世执行较好,而在治平及大体可以苟安的环境中,则被掏空了脆弱的理性及公平。
小题2:下列有关“科举制”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都是聪明人,用聪明人治理国家总比笨蛋要好。
B.在历史的时空里,科举的负面性很多,它让中国读书人的心被牢牢拴在乌纱帽上。
C.科举制诞生后,中国读书人心无旁骛地在人的内心世界兜圈子、挖潜力,试图从心灵的角度寻求突破,以救众生。
D.科举选拔出的人多属智商很高、情商偏低之类,多非一流的政治家。
小题3:下列分析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在缺乏危机约束机制下,荐举制得以较好实行的前提之一是:荐举者须是既有识人慧眼又具无私品德的人。
B.科举虽然堪称国人“自行设计并制造、享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最严密、最公正的选官制度,但在本质上,却是将读书彻底名利化。
C.科举不仅使中国读书人几尽忽略自然科学,且高度强化了国人官本位意识,还使传统中国社会始终缺乏独立的知识阶层,缺乏真正的封建帝制的异端及挑战者。
D.无制度保证荐举者公正无私,且荐举权基本被贵族垄断,所以九品中正制在诞生不久自然地走向了初衷的反面,成为贵族把持政治的工具。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稻草人
刘国芳
孩子总吵着要去乡下的外婆家。孩子的外婆,也天天盼着孩子去。但孩子的母亲不让孩子去。她总说乡下脏。有一次,孩子又哭又闹,一定要去外婆家。母亲没办法了。母亲跟孩子捡了一堆衣服,开车把孩子送到外婆家。放下孩子,母亲说:“不要乱跑。”又说:“乡下脏,要注意卫生。”
说过,孩子母亲就开车赶回去上班了。
母亲才走,孩子就在村里到处走着,玩着。开始,还让外婆牵着。后来,就一个人到处乱走了。不仅在村里走,还出了村。在村外,孩子看见田里站着一个人,一个很难看很难看的人。孩子有些害怕,不敢过去,站在那儿看。看了一会,孩子明白了,那不是真的人,是一个稻草人。孩子在童话书上看过稻草人,童话书上的稻草人穿着红红绿绿的衣服,很好看。但这个稻草人和童话书上的稻草人完全不同,这个稻草人穿的衣服破破烂烂。孩子后来走过去。
孩子跟稻草人说:“你怎么穿得这么破破烂烂呀?”
孩子又说:“噢,是乡下没有好衣服穿吧?”
孩子有好看的衣服,孩子母亲给他捡了一堆衣服来。孩子随后跑回去拿了一件衣服来,然后穿在稻草人身上。穿好,孩子说:“现在你好看了。”
孩子这天还看见几个稻草人,这些稻草人,全都穿的破破烂烂。有一个稻草人,身上的衣服只是一块布。孩子就跟这个稻草人说:“乡下没有衣服吗?”说着,孩子又跑回去,把自己的衣服拿来。孩子的衣服红的黄的绿的都有,把这些衣服穿在稻草人身上,稻草人也就像童话书上的稻草人一样红红绿绿很好看了。
这天傍晚,孩子的外婆跟孩子洗澡换衣服时,发现孩子包里的衣服少了很多。外婆就问着孩子说:“你衣服怎么少了?”
孩子说:“我给稻草人穿了。”说着,孩子牵了外婆去看稻草人。看见稻草人,外婆也觉得稻草人好看。外婆说:“这些稻草人还真好看哩。”说着,外婆就动手把稻草人身上的衣服脱下来。但孩子不肯,孩子说:“干嘛要脱下来呀?”
外婆说:“你母亲看见了会生气的。”
孩子说:“她不知道。”
外婆不再坚持了。外婆说:“那明天再来脱下来。”
但第二天一大早,孩子的母亲就来了。母亲不放心孩子,开车来看看。在村外,眼睛有点近视的母亲就看见孩子站在田里。孩子的母亲很生气,停了车走过去,但近了,孩子的母亲看见那是一个稻草人。但很快,孩子的母亲认出稻草人身上的衣服是孩子的衣服,这衣服是她买的,她当然认得。孩子的母亲怔住了,不知道孩子的衣服怎么会穿在稻草人身上。
再往前开,孩子的母亲又看见孩子站在田里。走过去,发现这也是一个稻草人,这稻草人同样穿着孩子的衣服。接着,母亲又发现孩子站在田里,但走过去,这还是一个穿着孩子衣服的稻草人。后来,母亲就看见孩子了,这不是稻草人,是孩子真的站在田里。孩子也是一大早就往外面跑,看见田里麻雀多,就站那儿赶麻雀。母亲看见了孩子,但做母亲的以为这是穿着孩子衣服的稻草人,孩子的母亲懒得停车了。
但到家时,母亲没见到孩子。母亲于是很不高兴地跟孩子的外婆说:“跟你说了。别让孩子到处跑,你怎么还让他乱跑?”
孩子的外婆说:“村里的孩子也是到处跑,村里又没有河,不要紧。”
孩子的母亲说:“谁说不要紧。”
说着,母亲去找孩子。终于,孩子的母亲看清了,那个站在田里赶麻雀的稻草人就是孩子。母亲便过去打了孩子一巴掌,凶着说:“站在这里做什么呀?”
孩子说:“赶麻雀。”
母亲说:“你以为你是稻草人呀?”说着,母亲一把拉走了孩子。孩子的外婆这时候走来了。外婆说:“你等一下,我把那些衣服收起来,你带回去。”
孩子的母亲说:“稻草人穿过的衣服怎么还能穿,不要了。”
说着,孩子的母亲发动汽车,把孩子带走了。
他们走了,把孩子的外婆一个人扔在田里。呆呆地,孩子的外婆在那儿站着。不远的地方,就有一个稻草人,一个穿着孩子衣服的稻草人。孩子的外婆看着这个稻草人,看着看着,老人就觉得,是孩子站在那里……   
(选自《微型小说赏析》)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中的“孩子”“一大早就往外面跑”,还把自己的衣服给稻草人穿,说明对自由的和未知环境的喜爱是儿童的天性。
B.小说中的母亲不愿意带孩子去外婆家,“总是说乡下脏”。她对自己的母亲话语专断,颇为冷漠,文中批评了她这种不尊重长辈的表现。
C.孩子的外婆是小说的次要人物,起着陪衬烘托的作用。她爱护孙子,但是又忌惮在城市里有钱了的女儿,这是一种两难,这种两难显出了这个人物身上的软弱。
D.在这篇小说里,冷漠和热情并立,宽容与苛刻共存。尖锐的矛盾冲突,鲜明的人物形象,为我们勾勒出极富生活真实感的生活实景。
E.在小说的末尾,孩子、母亲、外婆、稻草人全部被纳入了一幅完整的场景描写,最后用外婆的神态描写结尾,使得小说的主题表达含蓄而深远。
小题2:小说以“稻草人”为题,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3:根据小说的故事情节,说一说小说中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6分)
小题4:有人读过这篇小说后认为小说折射出了城市化的中国现实社会的普遍现象,有人则认为小说反映的其实是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哪一种观点更接近你的阅读感受?为什么?(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钱穆:息念与发愤
胡美琦
我和宾四(钱穆的字)刚开始共同生活时,他整天在学校,有应付不完的事;下班回家一进门,静卧十几分钟,就又伏案用功。有时参加学校全体旅游,一早出门,涉海、爬山,黄昏回家,年轻人都累了,但宾四一进门仍只休息十几分钟便伏案。我觉得很奇怪,有一天谈起,他说:这是因为有静坐之功。他年轻时为求身体健康,对静坐曾下过很大功夫,以后把静坐中的“息念”功夫应用到日常生活上来,乘巴士、走路,都用心“息念”,所以一回家就能伏案。
他过去身体很弱,得过肺病,又曾患过几十年严重的胃疾,所以一向注意身体卫生。他伏案工作一两小时定会站起来走动几分钟,或做些书房运动。我们钻石山的那个家,仅有二十余平米,就养了大大小小近百盆花草,摆满在窗框上柜子上书桌上茶几上阳台上。他用栽花赏花代替一部分书房运动。他永远保持着乐观心情,使家庭中朝气充沛。他喜欢接近大自然,我们在香港时,先后两个家都可以望月,可以观海。得了空闲,他喜欢自香港山顶看海上落日,看夜景,或是到九龙乡村漫游。他对于一年四季阴晴冷暖的变化,都觉得意味无穷。他喜欢饮下午茶,也喜欢围棋。但不喜欢和人对弈,他嫌那样费时伤神,所以更喜欢摆棋谱。在我觉得心情沉闷时,他常说,我来替你摆一盘棋吧。偶然也夫妻对下,他说:只有如此,胜也好,败也好,可以不伤神。
我最爱听他吹箫。我们住在九龙沙田的那一段日子,每逢有月亮的晚上,我喜欢关掉家中所有的灯,让月光照进我们整条的长廊,我盘膝坐在廊上,静听他在月光下吹箫,四周寂静,只听箫声在空中回荡,令人尘念顿消,满心舒畅。宾四告诉我,他年轻时学唱昆曲,所以也学吹箫笛,他曾下过很大功夫。冬天下雪在户外练,在当风口处练,还要一腿而起,做金鸡独立式慢慢蹲下又起来练,要练到那箫笛声音不断不变。迁到台湾后,他的牙齿全部拔光,装上了假牙就没有兴致再吹箫了。
他七十三岁大病后,身体尚未完全复原,两眼也患目疾,医生不让他过长时间看书,尤禁晚上看书,所以生活较前轻松,然而他白天仍然全日工作,这样直到他《朱子新学案》一书完成,那是他生命中一大志愿所寄。他自己说:以后我要减少工作时间了。但也仍保持着半日正常的工作;而一遇心里喜欢的题目,他又耐不住加倍地工作了。近几年来,有时他对我说这几天我真开心,写了一篇得意的文章。但文章写完,他总会有一场病。亲戚朋友都劝我要限制他的用功时间,他们关切地说,宾四写作了一辈子,过八十的人,也该休息休息了,我心中很感激他们对宾四的爱护,但我从来没有限制过他的读书写作。记得我们刚结婚时,他曾对我说:不希望我是一个只懂管理家务的主妇,希望我做一个懂得他、了解他的知己。二十年的共同生活,使我深知他那种“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心胸抱负。
宾四常对我说,自古以来的学人很少有及身而见开花结果的。在今天讲文化思想,似乎不像科学家的发明,不论别人懂与不懂,即可获得举世崇拜,因为科学有一个公认的外在价值,而讲文化思想只有靠自己具有一份信心来支持自己向前,静待时间的考验,故其结果往往要在身后。
小题1:根据文章内容,以下选项中表述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文章第一段具体介绍钱穆先生的“息念”,有引起下文的作用。
B.钱穆先生到了台湾就没有兴致再吹箫了,表明他因为思念祖国而忧愁苦闷的心情。
C.文中说钱穆不喜欢与别人对弈,却偶尔与我下上一盘,深刻地体现了夫妻感情深厚。
D.文章通过多种手法的运用,塑造了一个勤奋自勉、孜孜不倦的学者形象。
E.作为钱穆的妻子,作者满含深情地回忆了钱穆先生的兴趣爱好、著书立说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事情。
小题2:钱穆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是怎样表现他的性格特征的?(6分)
小题3:钱穆先生的“息念”与“发愤”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小题4:文章结尾说“自古以来的学人很少有及身而见开花结果的,讲文化思想只有靠自己具有一份信心来支持自己”,你如何看待这句话?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