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请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采桑子欧阳修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谒金门李好...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天津模拟题
请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采桑子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谒金门
李好古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注]①李好古:南宋末年人,自称“江南客”,著有《碎锦词》。
(1)《采桑子》一词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它是通过哪两个典型意象表达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词都写到了“燕归来”,但它们归来时面对的景象各有什么不同?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暮春。典型意象:残红、飞絮。
(2)《采桑子》中的燕子面对残红、飞絮、细雨等暮春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词人惜春伤春的闲愁或恬淡闲适的心境;《谒金门》中的燕子面对旧巢无觅处的景象,表现了作者无家可归的漂泊感或国破家败的哀痛。(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请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采桑子欧阳修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谒金门李好】;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题目。野步
[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
[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的三、四句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问题。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唐]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1.分析诗中“催”“转”二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三两联诗句对全诗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问题。春日
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春日
陈与义
朝来庭树有呜禽,红绿扶春上远林。
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
1.两首诗是如何分别抓住春天的特有景物来描绘春天的?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晨起
[元]张养浩
恋枕嫌多梦,开帘曙色迷。
鹤寒依户立,猿馁近厨啼。
蹴石泉鸣屋,吞烟树隐堤。
村居真可喜,触处是诗题。
  [注]①元至治元年(1321),张养浩因上《灯山疏》触怒了元英宗,为避祸辞去参议中书省事职务,归隐故乡。
(1)请简要分析诗人晨起前后不同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赏析颔联和颈联景物描写的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贫交行
杜甫
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令人弃如土。
  [注]①行:是古代诗歌的一体。②管鲍:管仲和鲍叔牙。
(1)这首诗歌以“贫交”为题,首句“翻手为云覆手雨”,指出的却是一种_______之交。常见四字成语“____________”就出自这里。
(2)这首诗歌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