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之时。 1、这首诗写了...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0101 期中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之时。
1、这首诗写了_________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诗中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
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重阳节,“九日”、“登高”、“饮酒”、“菊”
2、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诗人一是直抒其情,“遥怜”一词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担忧直接表现出来;二是以想像的手法描绘了长安故园纷飞的战火,残垣断壁间丛丛寂寞开放的菊花,以写故园菊来写故园长安,让读者仿佛看到一幅鲜明的战乱图,从而形象地表达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对国事的忧虑。(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之时。 1、这首诗写了】;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作于诗人在九江任职时。
(1)诗人的“知雪重”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的?这种写法在艺术上称之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试结合全诗简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诗,完成1-2题。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这是一首______诗(体裁),作者_______,______朝人。
2.从情景交融的角度看,这首诗前两联侧重写______,后两联侧重写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诗,完成1-2题。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__________,__________。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
A.竹喧归浣女,莲动渔舟下
B.竹喧浣女归,莲动下渔舟
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D.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
2.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请结合诗句,分析这首诗“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职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
(1)有人说这首诗为“夏意”,全诗无一句不切“夏意”。第一句中的“夏”,点明时令,第二句中的________和第三句中的________不仅扣住诗题,更写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________。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根据你的理解,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古典诗歌鉴赏。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①《史记·屈贾列传》载“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厘(刚举行过祭祀,接受神的福祐),坐宣室(未央宫前殿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 ②虚,空自、徒然之意。
1.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求贤”而至“访逐臣”,可见文帝求贤若渴,欲咨询治国安民之道。
B.“才调”兼包才能、风调,“更无伦”,宛见贾生少年才俊、华采照人的风貌。
C.第三句生动地描绘了文帝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膝之前于席”的画面。
D.末句指出文帝与贾生在宣室夜对不问苍生,而是为了向他询问鬼神的问题。
2.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句特标“求”、“访”,用词精当,富于意味,耐人寻味。
B.“虚”字只轻轻一点,却使人对文帝的重贤姿态产生了怀疑。
C.末句通过“问”与“不问”的对照,点破主旨,直抒胸臆,怒斥文帝。
D.诗作讽汉文帝其实是讽刺唐朝皇帝,是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
3.请体会第三句中“可怜”一词的含义和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