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解答后面问题。 乐府·杨柳枝白居易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1) 这首诗的首句在用字上有什么特点?...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江西省模拟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解答后面问题。 乐府·杨柳枝
白居易
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
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
(1) 这首诗的首句在用字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 诗中第三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答案
(1)叠词。好处:增强了诗句的音乐性,写出了柳条婀娜多姿、茂密青翠的特点。
(2)诗中第三句描绘了柳絮洁白轻盈,洒满大地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春天杨柳的怜爱(喜爱)之情。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解答后面问题。 乐府·杨柳枝白居易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1) 这首诗的首句在用字上有什么特点?】;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问题。【中吕】 朝天曲
张养浩
  柳堤,竹溪,日影筛金翠。杖藜徐步近钓矶。看鸥鹭闲游戏。农父渔翁,贪营活计,不知他在图画里。对这般景致,坐的,便无酒也令人醉。
(1)简析“日影筛金翠”一句中“筛”字的妙处。  
                                                                                                 
(2)结合全曲,简要分析曲中表达的情感。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别范南伯   
 [宋]杨炎正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刬地东流去。弱柳系船都不住,为君愁绝听鸣橹。     
 君到南徐芳草渡。想得寻春,依旧当年路。后夜独怜回首处,乱山遮隔无重数。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冲表之公实野步
洪炎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山矗矗野田田,近是人烟远是村。
鸟外疏钟灵隐寺,花边流水武陵源。
有逢即画原非笔,所见皆诗本不言。
看插秧针欲忘返,杖藜徙倚至黄昏。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君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注】①卢肇:字子发,江西宜春文标(今新余分宜)人,江西第一个状元。时卢肇和黄颇均为举人,卢住城北,家境贫赛;黄居城西,家境富有。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卢肇与黄颇一同进京赴考,袁州刺史成应元眼浅势利,大摆筵席为黄颇饯行,而把卢肇冷落一旁。卢肇高中状元衣锦还乡,成应元大摆专席为卢肇接风洗尘,而又把黄颇冷落一旁。此诗乃卢肇在外地为官偶思之作。②譀(hàn):呐喊。
(1)诗中颔联和颈联描绘了怎样一种动人场景?采用的表现手法有何不同?   
                                                                                               
(2)这首诗尾联有什么讽刺意味?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午枕
王安石
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向此留。
野草自花还自落,鸣鸠相乳亦相愁。
旧蹊埋没开新径,朱户敧斜见画楼。
欲把一杯无侣伴,眼看兴废使人愁。
【注】①诗人一生从政,致力新法,但神宗去世后,新法被全部废除。②吹箫,《列仙传》萧史偕弄玉吹箫跨凤飞升,这里泛指神仙道术。③敧(qī),倾斜、歪向一边。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并试述诗歌的主旨。
答:                                                                              
(2)诗人善于在逆境中用深刻的哲理开拓自己心胸,诗歌中间两联“表面上句句是景语,实际上句句是理语”,请作简要赏析。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