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踏 莎 行周之琦①  劝客清尊,催诗画鼓,酒痕不管衣襟污。玉笙谁与唱消魂?醉中只想懵腾去。  绮席频邀,高轩惯驻,闷来却觅栖鸦语②...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四川省模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踏 莎 行
周之琦
  劝客清尊,催诗画鼓,酒痕不管衣襟污。玉笙谁与唱消魂?醉中只想懵腾去。
  绮席频邀,高轩惯驻,闷来却觅栖鸦语。城头一角晋阳山,怪他青到无人处。
  【注】①嘉庆十八年,周之琦曾奉差赴山西。这首词写于此番山西之行。 ②栖鸦语:谦辞,比喻稚嫩拙劣的文字。
(1)上片前三句描绘了怎样的场景?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词,谈谈“闷来却觅栖鸦语”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答案:第一问:主客觥筹交错,击鼓赋诗,(答对饮酒赋诗即可)酒沾衣襟却毫不在意的狂放不羁场面。
    第二问:以乐景衬哀景(反衬、对比),热闹狂放的场面反衬词人内心的孤独寂寞(或对官场的厌倦)。
(2)答案:表达了词人对喧闹官场的厌倦,内心倍感孤独冷清,唯有借赋诗来驱遣,嗔怪青翠的苍山,增添了无人作伴的寂寞和惆怅。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踏 莎 行周之琦①  劝客清尊,催诗画鼓,酒痕不管衣襟污。玉笙谁与唱消魂?醉中只想懵腾去。  绮席频邀,高轩惯驻,闷来却觅栖鸦语②】;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赠 少 年
【唐】温庭筠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注】淮阴市,暗用“淮阴市井笑韩信”的典故。
1.“月照高楼”与 “月上柳梢”、“晓风残月”中的“月”分别有什么意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代徐增认为温庭筠此诗是写其“不遇”和“侠气高歌”。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的题。广群芳谱
(清)刘灏
六出玉盘金屈卮,青瑶丛里出花枝。
清香自信高群品,故与江梅相并时。
次韵中玉水仙花二首(其一)
(宋)黄庭坚
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
暗香已压酴醵倒,只比寒梅无好枝。
  【注】①卮:酒杯。②水沉:沉香木。③酴醵(tú mí):花名。
1.这两首诗共同表现了水仙花的哪两个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归朝欢·和苏坚伯固
苏轼
  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此生长接淅,与君同是江南客。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
  明日西风还挂席,唱我新词泪沾臆。灵均去后楚山空,澧阳兰芷无颜色。君才如梦得,武陵更在西南极。《竹枝词》、莫徭③新唱,谁谓古今隔。
  【注】①接淅:行色匆忙。②挂席:挂起帆席,准备启程。③莫徭:楚地瑶族地区,苏坚(字伯固,苏轼老友)即将任职地。
(1)概括这首词上片的行文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词句,分析词人在下片中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的题。[双调]折桂·九日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又称“重九”,即我国传统的重阳节。②张可久:字小山,庆元(今浙江鄞州)人。曾任典史等小吏,还做过昆山县的幕僚。一生怀才不遇,时官时隐,仕途上很不得意。平生好遨游,足迹遍江南各地。晚年居杭州。
1.这首曲子中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是哪一句?让作者产生这一感情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过融上人兰若
綦毋潜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注】①融,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
1.从诗的前两句来看,诗人所拜访的僧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末句中的“钟声连翠微”五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