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有人说这首词的最后两句是全词的画龙点睛之笔,决定了全词的情调。请问:这首词的情调是愉快的还是愁苦的?请简述理由。运用的又是怎样的艺术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首词的情调是愁苦的。从表面看,似乎是愉快的,全词的景物多是春日清丽之景,但是“斜日寒林点暮鸦”句已透露了一点消息,至“桃李愁风雨”句便把大好锦绣河山竟然如此残破不全的感慨完全表现出来。这里作者用的是反衬的艺术手法。(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①试比较分析两首词中的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从题材上比较两首词风格上的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结合下列诗句,谈谈你对“把抽象的感情具体化”的理解。
1.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2.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3.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歌,完成1-2题。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用花落、山空、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描写,来反衬出春山月夜无人声的幽寂。
B.第四句中诗人用“时”来修饰“鸣”,从听觉上给人动静的对比,起了更生动的烘托作用。
C.全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淡雅而意境幽远的春山月夜图,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不堆砌典故,但却细致地表现出自然界光色和音响的变化。
2.诗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本诗中,共同构成动人的意境,颇有艺术辩证法。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     )
A.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许浑《夜归于卯桥村舍》)
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
C.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刘禹锡《途中早发》)
D.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1-2题。昭 君 怨
(宋)郑 城
道是花来春末,道是雪来异香。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我,一般开。
注:①昭君怨:词牌名。
1、这是一首咏物词,吟诵的对象是什么?上阕写了它的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下阕主要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词的具体内容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宋·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1)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