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琵琶行》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琵琶行》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解释下面诗句中加粗的词:    
寻声暗问弹者谁(          );    
②弦弦掩抑声声思(          )    
间关莺语花底滑(          );    
④银瓶破水浆进(          )
2.选出与“冰泉冷涩弦凝绝”的“绝”字意义相同的项(    )    
A.今***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察赵之欢    
B.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    
C.空谷转响,哀啭久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
3.对白居易诗“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一句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你认为最合理的一种是(    )    
A.传神地写出琵琶女羞涩的神态。        
B.写琵琶女端庄自重,不肯轻易见客。    
C.准确地写出琵琶女身世变化后内心的犹豫和被邀出场后的神态。    
D.写琵琶女深夜与陌生人相见后心怀畏惧,被迫演奏时的拘束神态。
答案
1.①轻声;②悲,伤;③形容鸟声婉转;④突然      
2.C
3.C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琵琶行》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填空题。一 剪 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下阕“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兼提落花、流水两端,与上阕“________”和“_________”相呼应。该词借景抒情,借_______时节的景物来感伤_______之情。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填空题。水口行舟
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____________,“试卷”刻画诗人____________的心态。“依旧”则透露出诗人____________之情。这首诗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艺术手法,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填空题。新嫁娘(其一)
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注:姑:指婆婆。小姑:指丈夫的妹妹。
(1)新嫁娘做了羹汤“先遣小姑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小诗表现了新嫁娘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问题。沁园春 雪
***
1936年2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娇绕。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对这首词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莽莽”,本指草木茂密的样子,这里形容大雪无边无际的样子。
B.“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竞”,争着。“折腰”低头弯腰,与陶渊明“不能为五斗米折腰”中的“折腰”,意思相同。
C.“唐宗宋祖,稍逊风***”,“稍逊”,稍微差一点。“风***”,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后来泛指文采。
D.“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风流人物”指在一定的时代中,对社会发展具有极大影响的杰出人物,诗中指当今时代的无产阶级英雄人物。
2.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几句描写,情景交融,动静相济,词韵俱佳,构成了一幅极妙的北国雪景图。
B.“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是过渡句,传统称为“过片”,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C.“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一个“惜”字,表达了作者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历史功绩的否定,他们远远不能与今天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相比。
D.这首词在写作上的突出特点是写景、抒情、议论紧密融合,构成雄浑博大的意境。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问题。忆秦娥 娄山关
***
1935年2月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对这首词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烈”,猛烈,劲厉。“长空”,广阔的天空。“霜晨”,有霜的清晨。
B.“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咽”本意是声音因梗塞而不顺畅,这里用来描写军号声在清晨的寒风中听起来时断时续,呜呜咽咽。“咽”在这里读“yè”。
C.“雄关漫道真如铁”,“雄关”,雄伟险要的关口,这里指娄山关。“漫道”,不受约束地说,随便地说。“真如铁”,真像钢铁铸成的那样牢不可破。
D.“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表面是说红军从山头上越过。深层含意是革命遭受挫折,在遵义会议以后,革命斗争要从新开始跨越艰险,夺取胜利。
2.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这两句极为精炼传神,不但交代了红军进军娄山关的时间、气候和环境,而且为下面进军的壮行演染了气氛。
B.“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这里“碎”字表现了马蹄踏在结了霜冻的岩石上发出的细碎、杂乱的声音,“咽”字表现军号声在寒冷的西风中抖动振荡,时高时低,时断时续,犹如气咽难喧的实况。用字之妙,深得词学家赞赏。
C.“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深刻内涵是:虽然革命力量被“右”倾错误葬送殆尽,但我们要以遵义会议为新的起点,再从头走起,走向长征的胜利,走向革命在全国的胜利。
D.词中晨景雄浑凄清,黄昏景色壮阔悲凉,加上行军的艰难和战斗胜利后豪迈之中兼有的历史沉重感,构成了深沉厚重、悲壮慷慨的意境,十分耐人寻味,具有英雄史诗般的格调。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