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1)诗的前两句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1)诗的前两句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答:
(2)“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内涵丰富,请分析这一句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4分)
答:
答案
(1)①烘托:以猿啼、暮江等烘托伤心之情。(或渲染:以猿啼、暮江等渲染了送别环境的凄清)②反衬(说对比也可):以流水无情衬人之有情。 (共4分:手法各1分,联系诗句分析各1分。若答情景交融,最多可得2分)
(2)①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②流露出作者对友人路途险远的担忧,③同时也表达出了恋恋不舍的惜别深情。(共4分:答对1点给1分,答对2点给3分,答对3点给4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1)诗的前两句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您陨落的时候
家没有陨落
春与秋,也没有陨落
您把它们留在了这个世界上
让季节拥有居所
让心灵拥有岁月
您陨落了,光芒四射
文学的山谷
同时溅起太阳和月亮
也溅起无数星星
一齐眨动眼睛
思考您留下的这个
尚未开垦完毕的世界
然而您已教给了我们耕种的方法
您留下了真实的镐头
真实的铲子,真实的犁
必须真实地开拓,您说
于是我们努力以真话
以真实的思考
面对我们脚下这一块
温暖而真实的土壤
——黄亚洲《春秋不会陨落——悲送巴老》(节选)
(注:文学大师巴金老人于2005年10月17日与世长辞,享年101岁。巴金主要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
(1)“让季节拥有居所让心灵拥有岁月”潜含着巴金的哪三部作品?(3分)
______  ______  ______
(2)诗中“耕种的方法”指的是什么?请联系上下文回答。(不超过20字)(3分)
答: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书边事   张乔①
调角②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③,白日落梁州④。
大漠无兵阻,穷边⑤有客游。
蕃情⑥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注:①张乔,唐朝诗人。②调角,即吹角。③青冢,昭君墓。④梁州,当指“凉州”。⑤穷边,极言边塞地区的广漠。⑥指吐蕃族人民的心愿。
(1)首联描绘的是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倚”字用得妙,妙在什么地方?(4分)
(2)末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琴歌   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①。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②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③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注释】①广陵客:这里指善弹琴的人。②《渌水》、《楚妃》:琴曲名。③清淮:地名,地近淮水。
(1)诗人借听琴歌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2分)
(2)本诗写琴歌的未作正面描写,而从侧面烘托。请结合全诗举两例作具体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月 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之独看。
遥怜小女儿,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1)诗中有两个字写思今之久,含思念之深,请在诗中找出这两个字,写在下面。(2分) 
(2)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悲婉微至,精丽绝伦,又妙在无一字不从月色照出也。”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村 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①“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4分)
②村行过程中诗人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