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二题。(6分)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①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②马鸣。[注]①蓬...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二题。(6分)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①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②马鸣。
[注]①蓬:一种遇风便脱离根部拔地起飞的草。②班:分离。
⑴(任选一题作答,2分;两小题都答,不得分)
①“转蓬”、“孤蓬”皆为古诗中用来象征游子的语汇,本诗选用了后者,请结合作品分析这样写的妙处。
②“萧萧马鸣”本是《诗经•车攻》中的诗句,“萧萧”指马的长鸣声。李白在化用此句时添一“班”字则翻出了新意,请结合作品谈谈新意所在。
⑵“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一联,是传诵既久的佳句,请结合全诗谈谈此二句在抒发情感方面的妙处。(4分)
答案
⑴①“转蓬”、“孤蓬”均表现了游子的飘泊无依,而“孤蓬”重在强调分离后的孤独,这便寓有对友人远走他乡的关切之情。诗人用“孤蓬”一词,将分离时依依惜别之情表现得更加真切、深挚。②“班马”即行将分离的马,“萧萧班马鸣”意为一对即将分别的马儿发出眷恋的嘶鸣。诗人添一“班”字,寄情于物,巧妙地点出与友人的离别之意,颇有推陈出新的效果。⑵ (示例一)此二句用眼前的实景营造了一幅送别图:浮云飘舞,红日斜照,山水分外秀丽,在这样美好的景致中,友人却将远行,令人顿生眷恋之情。诗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将离别的情意表达得颇为浓郁、深沉。
(示例二)此二句将行踪不定的游子比作飘乎不定的浮云,将友人之间的别离比作日薄西山,化实景为抽象的感情,生动形象地表达出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深情。
解析
⑴本题2分,第一小题重在分析“孤蓬”的表意侧重和对全诗意境产生的作用两个方面,一点1分,若只答“用语精练传神”等标签语,不得分;第二小题重在分析“班”字所造成的“物我交融”,由此才与诗意产生勾连,若只答“‘班’字表现了依依惜别的深情”等简略语,不得分;答案表述意思对即可。]
⑵本题4分,可从情景交融的写法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两条途径中任选其一作答,在结合全诗基调的前提下,以对诗句的分析为赋分重点,若只答“此二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离别之情”只能得1分;答案表述意思对即可;若考生选择其他角度作答,只要能结合全诗且言之成理便可赋分。]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二题。(6分)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①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②马鸣。[注]①蓬】;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关汉卿,金末元初大都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有《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望江亭》,与王实甫、郑光祖、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B.王实甫的剧作大都以青年女性反抗封建礼教为题材,塑造了崔莺莺、红娘等典型形象。他的作品戏剧性强,曲词优美,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影响很大。
C.汤显祖,江西临川人,明代戏曲作家、散曲家。《牡丹亭》原名《牡丹亭还魂记》,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共五十五出。
D.孔尚任,曲阜人,清末戏曲家、诗人。有文名,精乐律,擅词曲。凭《桃花扇》誉满文坛,时人将他与《长生殿》作者洪昇并论,称“南洪北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清平乐•五月十五夜玩月
刘克庄
纤云扫迹,万顷玻璃色。醉跨玉龙游八极,历历天青海碧。      
水晶宫殿飘香,群仙方按《霓裳》。消得几多风露,变教人世清凉。
[注]刘克庄,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词风豪放,多感慨时事之作。
(1)词人是如何描绘太空、月宫景象的?(4分)
(2)这首词的末两句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虚落,  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  倚杖候荆扉。
雉雊①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  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  怅然吟式微②。
[注] ①雉雊(gòu):野鸡鸣叫。②式微:《式微》是《诗经》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
1、从体裁上说,这是一首           诗。作者王维是           (时代)诗人,字           ,有文集《          》。
2、这首诗首联中的“归”字是关键字,全诗围绕“归”共写了哪几幅图画,这几幅图画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追求?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题金陵渡
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1、“潮落夜江斜月里”中用一“斜”字,好极。请简要分析其在表达上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若把“两三星火是瓜洲”中的“星火”换上《枫桥夜泊》诗的“渔火”好不好呢?为什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7分)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小题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
B.“想关河”中的“想”是“推测”、“猜想”的意思。
C.“雁门西,青海际”两句,代指宋金对峙的前线地区。
D.“漏声断”中“断”,是断断续续的意思。
答:[        ]
小题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B.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
C.“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D.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
答:[        ]
小题3: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3分)
相同点:
不同点: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