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恶树①杜甫独绕虚斋径,常持小斧柯。幽阴成颇杂,恶木剪还多。枸杞因吾有,鸡栖②奈汝何?方知不材者,生长漫婆娑。注释:①此诗作于上元...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恶树
杜甫
独绕虚斋径,常持小斧柯。
幽阴成颇杂,恶木剪还多。
枸杞因吾有,鸡栖奈汝何?
方知不材者,生长漫婆娑。
注释:①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时杜甫避安史之乱寓居成都草堂。
②鸡栖,树名,指皂荚树,树体高大。
(1)诗歌首联中“独绕”、“常持”四字前后相承,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2)诗中“恶树”具有怎样的特点?诗人为什么写“恶树”?试从手法角度分析。(4分)
答案
(1) “独绕”写出诗人在恶树前独自绕圈,想剪除恶树;“常持”写出诗人经常拿着小斧子,想下手又没有动手。此四字相承表现了诗人想剪除恶树又有所顾虑的情态,表现了诗人对恶树的无比厌烦和无奈。
(2)诗中的“恶树”就是鸡栖树,其特点是剪还多,生长的茂盛,不材无用。用比喻或象征手法,恶树象征(比喻)依靠权贵、占据高位、对国家无益却生活得意的小人。
解析

参考:
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时杜甫寓居成都草堂。诗的大意是:他常持小斧绕着空斋走来走去地砍伐恶木。那些恶木长得阴森杂乱,好像越砍越多。只有砍去恶木,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枸杞才为他所有了。但那些令人讨厌的高大皂荚树(鸡栖)又能把它怎么样呢!他这才知道那些不成材的恶木反而有顽强的生命力。
这首诗和《种莴苣》一样,也是借物言事。试想,玄宗时李林甫当权,李林甫死了,继之以杨国忠为相;杨国忠在马嵬坡被***了,肃代时又出现了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三大权宦的为非作歹。这不是“恶木剪还多”吗?这些“恶木”危害极大,甚至极其凶残。如被李林甫先后所谗害死的有皇甫唯明(陇右节度使)、韦坚(缙云太守)、李适之(太子少保)、杨慎矜(户部侍郎)、张王宣(太府少卿)、柳责力(骁卫兵曹)、杜有邻(赞善大夫)、李邕(北海太守)等。当时被李林甫所倾轧诛夷的有几百家。这就是杜甫在《种莴苣》一诗中写的“因知邪干正,掩抑至没齿”——小人害君子是一定要害到底的,甚至不让他们活世
上。不难看出杜甫写这首诗的愤慨之情。
另:起得从容,妙在不遽入“剪”字,想见踟蹰审顾之意。七句“方知”二字,正应此。细读乃是恶木俱已剪尽,所多者独此难栖之树,恨不能去耳。不曰“竹稀”而曰“影薄”,不曰“树多”而曰“阴难”,皆是笔趣妙处。“枸杞”、“难栖”借音对。“汝”,指恶木。上句特陪说,枸杞固所必留,难栖又不可去,为此“剪还多”,为此成阴难,持斧远径之际,屡欲剪除,而斧卒不得下,方知不材之木,讬于难栖故得婆娑如故耳。“不材”字,出庄子,用字不用意,意谓恶木以难栖见留,犹小人有凭藉难去耳。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恶树①杜甫独绕虚斋径,常持小斧柯。幽阴成颇杂,恶木剪还多。枸杞因吾有,鸡栖②奈汝何?方知不材者,生长漫婆娑。注释:①此诗作于上元】;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闻蝉
朱熹
悄悄山郭暗,故园应掩扉。
蝉声深树起,林外夕阳稀。
(1)全诗描写了哪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2)此诗诗题为“闻蝉”,诗人在诗中通过蝉这个意象及蝉声传递了哪些内心情感?(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11分)
天津桥春望
[晚唐]   雍 陶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注:天津桥,是当时东都洛阳著名的景点。上阳:宫名,上元年间,唐高宗下令修建,位于天津桥北。
小题1: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描述。(6分)
答:                                                                           
                                                                           
                                                                           
小题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1)
(2)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6分)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江上秋夜
道潜
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1翻叶动秋声。
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
注①井梧,即井边梧桐.
(1)两首诗中诗人都深夜未眠,其原因各是什么?(2分)
(2)两诗的最后一句有相似之处,但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却不相同,请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6分)
双调 雁儿落兼得胜令·退隐
张养浩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倚杖立云沙,回首见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注①云沙:犹言云海。②山家:山那边。家,同“价”。③行踏:走动、来往。
④咱:自称之词。
(1)曲子的前四句从云与山的映衬关系入手,写出了云的          之美,山           的特点。(每空不超过4个字)(2分)
(2)“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