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孤  雁         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的形象,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2)尾联为什么写野鸭,有什么用意?(3分)
答案
(1)诗中描写了一只孤独的大雁不吃不喝,一边飞翔,一边悲鸣着,呼喊着雁群,表达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诗人以孤雁自喻,抒发了自己流落他乡,漂泊生涯的孤独和痛苦之情;表达了对亲朋离散的焦虑、迷茫,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同时也表现了作者高远的志向和执着的追求。
(2)尾联用对比(反衬)手法,以野鸦的平庸鸣噪突出了孤雁的高远追求。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鸦们却全然不懂不顾,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表现了杜甫对亲朋知己的思念,对一些俗客庸夫的厌恶。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孤  雁         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离亭燕
张昪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注:①这是一首金陵怀古词。张昪:南宋初人,作者经历了宋由盛到衰的时代转变。此词为作者退居期间所作。②霁色:雨后初晴的景色。③低亚:低垂。
(1)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2)赏析上阕“水浸碧天何处断”一句中“浸”字的妙处。(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一、二两句分别使用了什么修辞,请具体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包含着深刻的哲理,请具体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默写填空(8分) (任选4题,多选则按前4题计分,每空1分)
(1)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3)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4)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5)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化为狼与豺。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解答问题。(6分)
十二月二十七日大雪中过吉水小盘渡西归
[宋代] 杨万里
风卷寒江浪湿天,斜吹乱雪忽平船。
碧琉璃上琼花里,独载诗人孟浩然。
(一)请简要分析“湿”“平”两个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3分)
                                                                             
(二)结合诗歌最后一句提到的“孟浩然”,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趣?(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①此诗为陆游晚年居山阴时所作。②箨龙,就是笋。③木笔,又名辛夷花。箨龙和木笔均为初夏常见之物。
(1)本诗在题目中点明“幽居”,但在第二联中又为何渲染“草深无处不鸣蛙”?
(2)诗人在本诗中都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