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一首《如梦令》,完成小题。唐多令 咏柳林黛玉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逑。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首《如梦令》,完成小题。
唐多令 咏柳
林黛玉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逑。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注释
①“粉堕”、“香残”都指柳絮堕枝飘残,这两句暗含林黛玉的身世。
②逑:伴侣。              
③缱绻:缠绵,缠绵,情好而难分。
④忍淹留:怎忍心长久漂泊在外。
小题1:本诗是如何借柳絮展示自我形象的?(4分) 
小题2:宝钗在看了这首词后说:“我想,柳絮原是一件轻薄的东西,然依我的主意,偏要把它说好了,才不落俗套。”于是写了一首《临江仙》,其中有“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之句是把这两句和林黛玉的《唐多令》中的“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比较一下。看两人分别了表达什么感情(4分)              
答案

小题1:①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②作者在这首词里塑造漂泊无依的柳絮形象,③“粉
堕”“香残”说明自己的青春在慢慢逝去,“逐对成逑”“缱绻”写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嫁与
东风春不管”写自己的孤苦无依。④作者通过柳絮象征自己漂泊无依和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
的形象。(每点1分)
小题1:①“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词风缠绵悱恻,表达了林黛玉孤苦无依、
任人摆布的感伤凄凉的情绪。 ② “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词风清壮激扬,表现了薛
宝钗希望有人有朝一日能把自己推上王妃(薛宝钗进京就是为了选妃)或者是“宝二奶奶”
的宝座的愿望。感情是激越的。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本题在鉴赏过程中,要抓住诗歌里的意象,在此基础上感悟景物描写的特征,解答时一定要注意与诗句的结合。
小题1: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意思对即可,也可以有其他看法,但要结合诗的内容分析。每点2分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一首《如梦令》,完成小题。唐多令 咏柳林黛玉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逑。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寄家人  沈绍姬①
归来偕隐计犹虚,垂老他乡叹索居。
别久乍疑前劫事②,路歧才得去年书。
梦如柳絮飞无定,愁似芭蕉卷未舒。
记得小园亲手植,一栏红药近何如?
【注】①沈绍姬:长年客游淮左(今江苏扬州一带),垂老未归。  ②前劫事:前世事。
小题1:颈联中作者为什么要写柳絮和芭蕉二物?(3分)
小题2:在这首诗的尾联,作者不问别的,只问他亲手种在小园中的一栏红芍药的情况。有人说
这样写是绝妙的一笔。你认为如何?请简要说明。(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诗词, 回答问题。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小题1:写旅夜远景的诗句是:
小题2:一、二联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一联和二联的意象有什么不同?试分析这样写的艺术效果。
小题3:“天地一沙鸥”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诗词, 回答问题: (15分)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
小题1:本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作者在这首词中表现了什麽人生态度?
小题2: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台 城
[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寄 人
[唐]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注:谢家:代指女子的家。
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首诗作者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小题2:上面两首诗的后半篇在艺术手法上同中有异,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的题。(8分)
从军行
唐•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 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 红旗直上天山雪。
小题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的雪地行军图,一个“上”字形象鲜明、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选择其一进行赏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