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郭沫若《炉中煤——眷恋祖国的情绪》(片断,作于1920年),选出对诗中意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2分)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
题目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郭沫若《炉中煤——眷恋祖国的情绪》(片断,作于1920年),选出对诗中意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2分)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要我这黑奴底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A.“炉中煤”是诗人自喻,活埋地下多年,今朝重见天光,决心燃烧自身,报效国家。
B.“年青的女郎”,既实指作者心中的恋人,也虚指晨光熹微的祖国。
C.“黑奴的胸中”“火一样的心肠”,强烈抒发了诗人眷恋祖国献身祖国的深情。
D.“你的殷勤”表达了作者对“五四”以后的祖国的一种期待心情,这是诗人抒情的出发点。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郭沫若在《创造十年》中写道:“‘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位很葱俊的有进取气象的姑娘……‘眷念祖国的情绪的《炉中煤》便是我对于她的恋歌。”新诗中的意象,指借以表达作者情思的具体外物。这是新诗反复使用的最基本的表述单位。古典诗歌注重意境的营造,新诗则更注重意象的生成。这首抒情诗意象明晰,“年青的姑娘”不是指“作者心中的恋人”,从诗歌副标题即可识别。
点评:对意象的分析,要结合诗歌的主旨进行分析,结合诗句点出意象在文中的象征意义,然后结合上下文分析作者选取这个意象的目的和感情。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郭沫若《炉中煤——眷恋祖国的情绪》(片断,作于1920年),选出对诗中意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2分)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盼         望
艾  青(1979年3月上海)
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描所发生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
诗人抓住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的两个瞬间时场景,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塑造艺术形象,所选取的两位海员的心态尽管不同,但他们的愿望却相同,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空字数不得超过10字)(每空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10分)
处士卢岵山居
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小题1:二、三两联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展现了山居景物怎样的特点。(5分)
小题2:这首诗表现了处土卢岵怎样的生活情趣和诗人什么样的感情?(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柳永的词《八声甘州》,然后回答问题。(每小题3分;共6分)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小题1:词的上片通过什么季节的景物来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小题2:“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两句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题目。
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
梅尧臣
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
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
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
凤巢在桂林,乌哺不得共。
无忘桂枝荣,举酒一以送。
小题1:本诗前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本诗的送别对象不是一般送别诗中常出现的亲人或朋友,而是门人。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在本诗中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舟中二首(其一)
陈师道①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②。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        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
小题1: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作简要赏析。(5分)
小题2: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