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答题(8分)清溪行①   李 白清溪清我心, 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②, 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 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 空悲远游子。【...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答题(8分)
清溪行①   李 白
清溪清我心, 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②, 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 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 空悲远游子。
【注】 ①清溪,流经安徽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入长江。②新安江,流经安徽,汇入钱塘江,以江水清澈出名。
小题1:诗的颔联(三、四两句)、颈联(五、六)句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诗的尾联(最后两句)描绘了什么情境?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答案

小题1:颔联运用衬托的手法,以新安江水色之清衬托出清溪水更清。颈联运用比喻手法,以明镜比喻清溪,岸上景物倒映清溪之中,写出了水的清澈。(答“侧面描写,正面描写”,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小题2:诗的尾联描绘了凄凉清寂的情境,傍晚猩猩悲啼,远在异乡的游子闻之而心生悲情,流露出诗人内心的一种思乡寂寞抑郁的情绪。(意思对即可)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要答出问题首先要知道本诗的描写对象是清溪,诗中提到新安江,而且在注释中也写道新安江的清澈,可见这里使用了衬托的手法,一新安江来衬托清溪水之清;看到“明镜”二字,同学应该立刻反应出,这里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因为这里没有明镜,那么只可能是把什么比作明镜。什么呢?显然是平静的清晰水面。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分析描写对象,明确了对象就能得出正确的结论,颔联的分析有一定的难度。
小题2:
试题分析:猩猩啼叫衬托出环境的静寂,而诗句中的“远游子”则很清楚的表明作者远离家乡亲人的孤寂落寞的情怀。
点评:难度不大,抓住诗句中的核心信息和主要意象(远游子、猩猩啼),学生能答出完整答案。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答题(8分)清溪行①   李 白清溪清我心, 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②, 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 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 空悲远游子。【】;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问题。(8分)
倦 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注:①本诗写于“安史之乱”刚刚平息之后。②徂,过去。
小题1:从抒情方式上讲,前六句是______,(1分)最后两句是______。(1分)(每空限填四字)“万里干戈里,空悲清夜徂”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小题2:诗歌是从哪两个方面体现“倦”意的?(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
贫交行
杜甫
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本诗运用的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简要分析作者用这种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两首诗歌完成下列题目(10分)
野步
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
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小题1: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一个怎样的野步者的形象。(4分)
                                                                          
                                                                         
小题2:赵诗中“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两句历来为人称道,结合你的理解作简要赏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镜  子
艾 青
仅只是一个平面/ 却又是深不可测
它最爱真实/ 决不隐瞒缺点
它忠于寻找它的人/ 谁都能从它发现自己
或是醉后酡颜/ 或是鬓如霜雪
有人喜欢它/ 因为自己美
有人躲避它/ 因为它直率
甚至会有人/ 恨不得把它打碎
小题1:下面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咏物的哲理小诗,阅读时可以感受到一种清晰的理性思辨力,因为这里面熔入了诗人艾青对人生的深切体验。
B.诗人以简短的诗节构筑全篇,其中前六句从正面描述镜子的特征,后面八句则写镜子的遭遇。
C.在诗人的目光里,镜子是很一般的物象,因此对镜子本身无需多费笔墨。
D.有人从镜子身上找见了自己的美丽,从而喜欢它;有人不敢在它面前直视自己,躲避着自己的丑陋,甚至恼羞成怒,“恨不得把它打碎”。
小题2:下列解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世界是复杂的,镜子也许太天真了,但它却是认真的,一丝不苟地照出人生的美丑。
B.诗中的镜子意象已不是一个具象物了,而是人类普遍认知的一个抽象物。
C.诗人透过意象表层的“一个平面”,看到了其“深不可测”的本质,并且将意象提升到人类认知的普遍高度,使理性获得了超越。事实上,每个人都能从“镜子”身上照见自己的所作所为,看到自己的灵魂。
D.《镜子》一诗凝结了诗人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和对生活对事业的热爱,可谓匠心独具。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 ②波神:水神。③准拟:准定。
小题1: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
B.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
C.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
D.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
小题2: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