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以下小题。送人之巴蜀[明]吴文泰烟波迢递古荆州,君去应为万里游。倚棹遥看湘浦月,听猿初泊渚宫秋。云开巫峡千峰出,路转巴江一字流。若见东风杨柳...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以下小题。
送人之巴蜀
[明]吴文泰
烟波迢递古荆州,君去应为万里游。
倚棹遥看湘浦月,听猿初泊渚宫秋。
云开巫峡千峰出,路转巴江一字流。
若见东风杨柳色,便乘春水泛归舟。
小题1:这首送别诗中,诗人的感情有什么变化?请简要赏析。(6分)
小题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第三联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5分)
答案

小题1:诗人的感情经历了由惜别到祝愿再到期待的变化过程。(2分)秋月生凉,猿啼凄清,离别时诗人感到惆怅伤感。但是云开巫峡、千峰尽出,明朗壮阔的气象传达出诗人对友人征程一帆风顺的美好祝愿。而东风杨柳、春水归舟的明媚图景,又饱含着诗人期待友人来年春天轻舟归来的深挚情意。(4分)
小题2:①联想、想象(虚实结合)。巫峡多云雨、巴江路难行,此时诗人在古地荆州送友人至巴蜀,自然希望友人的必经之地巫峡“云开”雾散,巴江“一字”无阻。(2分)②寓情于景。巫峡雾散,千峰尽出,“巴江一字”,顺畅无阻,寄寓了诗人对友人征程一帆风顺的美好祝愿。(2分)③(答对偶或夸张并有简要分析,得1分。)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分析作者感情需要从诗歌内容入手,逐联分析。诗人先是借秋月、猿啼表达惜别的惆怅。接着在颈联表达对朋友一路顺风的祝愿。尾联则用想象表达对再次重逢的期待。感情丰富,摇曳多姿。
小题2:
试题分析:鉴赏手法考虑抒情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手法包括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第三联属于借景抒情。鉴赏时一定要分析具体语句,要能谈到手法的效果。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以下小题。送人之巴蜀[明]吴文泰烟波迢递古荆州,君去应为万里游。倚棹遥看湘浦月,听猿初泊渚宫秋。云开巫峡千峰出,路转巴江一字流。若见东风杨柳】;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田家
欧阳修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范成大
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
小题1:欧阳修的《田家》后两句写景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技巧?请简要分析。(3分)
小题2:描写的田园生活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元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秋莲
刘因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谁通?
不堪翠减红销际,更在江清月冷中。
拟欲青房①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
盛衰老眠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注】①青房:莲蓬。
小题1:首联和颔联写了秋莲哪些特征?请用自己的话作答。(3分)
小题2:请简要分析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清平乐[注]
江 昉
曲阑闲凭,心事还重省。花里嫩莺啼不定,搅乱夕阳红影。
谁家翠管吹愁?一庭烟草如秋。欲去登楼望远,暮云遮断芳洲。
【注】 此词作于作者寓居扬州之时。
(1)词的上片写到“心事还重省”,词人的心事是什么呢?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词,对“搅乱”一词进行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以下小题。(8分)
梦入关                                吴门梦故山
韦庄                                    赵嘏
梦中乘传过关亭,南望莲峰簇簇青。       心熟家山梦不迷,孤峰寒绕一条溪。
马上正吟归去好,觉来江月满前庭。        秋窗觉后情无限,月堕馆娃宫树西。
【注】①传:驿站的马车。②馆娃宫:古宫殿,在吴门(今苏州)灵岩山上。
小题1:两诗都写梦回故乡,借梦抒情,但梦境却各有特色,请对两者作分析比较。(4分)
小题2:两诗均写“月”,其作用基本相同,请对此作具体赏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酒泉子
潘阆①
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②
【注释】①潘阆:字逍遥,又号逍遥子。至道元年,赐进士及第,授四门国子博士。后坐事亡命。真宗时释其罪,任滁州参军。②水云寒:因是清秋,所以水云觉凉。
小题1:词的五、六两句“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描写的?运用了什么手法?(4分)
小题2:宋杨湜《古今词话》云:“潘逍遥狂逸不羁,往往有出尘之语。”词的结尾两句“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寄托了词人什么思想?(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