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7分)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长安被攻陷之时。小题1:这首诗...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7分)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长安被攻陷之时。
小题1:这首诗写了_____ __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本诗__  ______、 _______等词语中可以看出。(3分)
小题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

小题1:重阳节   “九日”“登高”。
小题2: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小题2:
试题分析:诗人抒发了对故园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之心和对平定战乱的渴望。(第一步)登高有望远思人的意义,诗中“故园”,表明诗人的思乡之情,此时写于长安被陷之时,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第二步)“遥怜”直抒胸臆,运用想象的手法描绘了长安故园纷飞的战火,断壁残垣间寂寞开放的菊花,以写故园菊来写故园长安,让读者看到一幅鲜明的战乱图,(第三步)从而形象的表达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对国事的忧虑。(第四步)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7分)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长安被攻陷之时。小题1:这首诗】;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玉 楼 春
宋祁(宋)
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小题1:“红杏枝头春意闹”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而其中的“闹”用得尤为精妙,为什么?(5分)  
小题2:下阕即景抒情,“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10分)
蝶恋花
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小题1:词的上片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2:“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一句,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赏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渔 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①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②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①西岩:湖南永州西山。②欸乃:摇橹声。
小题1:“岩上无心云相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化用了《归去来兮辞》中         一句的句意。(2分)。
小题2:诗人借“渔翁”这一形象表现了怎样的情怀?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暮春回故山草堂
钱 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小题1:本诗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一番暮春景象?请简要分析。(3分)
答:                                                          
                                                              
小题2:全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题李凝幽居(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小题1: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小题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
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