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暮春回故山草堂钱 起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小题1:本诗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一番暮...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暮春回故山草堂
钱 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小题1:本诗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一番暮春景象?请简要分析。(3分)
答:                                                          
                                                              
小题2:全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答:                                                              
                                                                  
答案

小题1:本诗前两句诗人借用“黄鸟稀”“辛夷花尽”和“杏花飞”来描绘出鸟稀花落、春光逝去、凋零空寂的暮春之景。
小题2:全诗主要运用了对比(或反衬)的手法,用鸟稀花残来突出幽竹的“不改清阴”之情志(2分),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幽竹”不畏春残、不为俗屈、坚守节操的高尚品质的赞美之情(2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谷口”二字,暗示了题中“故山草堂”之所在;“春残”二字,扣题中“暮春”;以下几句都是“归”后的所见所感,思致清晰而严谨。谷口的环境是幽美的,春到谷口,更是别具一番景色。然而,此次归来却是“春残时节”,眼前已是黄鸟稀,辛夷尽,杏花飞了。黄鸟,黄莺(一说黄雀),叫声婉转悦耳; “稀”、一“尽”、一“飞”,烘托出春光逝去,了无踪影的一派空寂、凋零的气氛。
小题2:
试题分析:在这首诗中,钱起正是以春鸟、春花之“改”——稀、尽、飞,反衬出翠竹的“不改”,诗人爱的是“不改”,对于“改”持何态度,当然就不言而喻了。由此可见,诗的一、二句并没有赞美春鸟、春花之意,更没有为它们的消逝而惋惜,而是在感慨它们随春而来,随春而去,与时浮沉,不能自立于世的品性。“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以流水对的形式,用由人及物,由物及人的写法,生动地抒发了诗人的怜竹之意,和幽竹的“待我”之情。在这个物我相亲的意境之中,寄寓了诗人对幽竹的赞美,对那种不畏春残、不畏秋寒、不畏俗屈的高尚节操的礼赞。所以它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它那深刻的蕴涵又给人无穷的回味。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暮春回故山草堂钱 起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小题1:本诗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一番暮】;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题李凝幽居(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小题1: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小题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
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望洞庭(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题君山(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注]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
小题1: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B.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
C.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D.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她们是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遨游于洞庭之上。
小题2: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刘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B.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C.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
D.两首诗都将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觉。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1分)
采桑子(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小题1:词的上阕有“恨君不似江楼月”,而下阕又有“恨君却似江楼月”。这是否矛盾?(5分)
小题2:本词在写作上的特点是什么?试加以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11分)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小题1:简要赏析“儿童偷把长竿”中“偷”字的妙处。(5分)
小题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表达的情感。(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西  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①,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①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城 南
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小题1:两首诗都写了“急雨”,但突出“急雨”的手法却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请对比分析两首诗歌内容、情感有何不同?(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