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11分)吴 江张 先春后银鱼霜下鲈,远人曾到合思吴。欲图江色不上笔,静觅鸟声深在芦。落日未昏闻市散,青天都净见山孤。桥南水涨虹垂...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11分)
吴 江
张 先
春后银鱼霜下鲈,远人曾到合思吴。
欲图江色不上笔,静觅鸟声深在芦。
落日未昏闻市散,青天都净见山孤。
桥南水涨虹垂影,清夜澄光照太湖。
注:银鱼和鲈鱼是吴江的特产。合:应该
小题1:请指出诗的中间两联在写景上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小题2: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远人曾到合思吴”的理由。(6分)
答案

小题1:⑴.①运用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颔联写诗人要把江色画下来却让人无从下笔,寻觅鸟声却发现深在芦苇之中,这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颈联写落日的余晖还留在天际,街市散尽已是一派静谧。青天如洗,更映现出远山的孤寂。“市声散尽”、“青天都净”寓动于静。②视听结合:诗句描绘了“江色、青天、落日”的美好与宁静,有描绘了“鸟声”,集市人散的声音,表现了吴江恬静美好。③虚实相生。“静觅鸟声深在芦”这句妙在鸟是不见的,但鸟声深深传来,芦苇摇曳又是何等之美。(前两种写出任意一种,分析正确得4分,第三种1分。)
小题2:⑵.吴江有春后银鱼、霜下鲈鱼的美味佳肴(2分),有恬静美好的秋色、夜景(2分),有平淡闲适的生活,令人流连(2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手法题,诗歌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直接、间接),直接有直抒胸臆,间接有借景抒情、即使感怀、怀古伤今、托物言志,一般用于整首诗歌;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铺垫、动静、虚实、抑扬等,主要用于某一联的赏析;第三是修辞。答题时结合诗歌分析,答出手法的具体效果。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诗歌内容概括的题目,首联主要是美味,后三联主要景致和心情。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11分)吴 江张 先春后银鱼霜下鲈,远人曾到合思吴。欲图江色不上笔,静觅鸟声深在芦。落日未昏闻市散,青天都净见山孤。桥南水涨虹垂】;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小题1分)
小题1:                      ,鬓云欲度香腮雪。(温庭筠《菩萨蛮》)
小题2:                       ,岁晏有余粮。(白居易《观刈麦》)
小题3: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小题4:                    ,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小题5:                   ,多于在庾之粟粒;(杜牧《阿房宫赋》)
小题6: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小题1: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5分)
小题2:“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种精神内涵?(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小题1:惨象,    _____         ;流言,       _______    。(《记念刘和珍君》)
小题2: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再别康桥》)
小题3:                ,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              。(《雨巷》)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好事近  梦中作
秦观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舞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注】秦观,字少游。在哲宗绍圣元年(1094)被贬为监处州酒税,三年徙郴州。这首词大约作于二年的春天。
小题1:上阕描绘了词人梦中奇丽的景色。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景色的奇丽之处。(5分)
小题2:词的结尾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A.这是一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因诗人巧用对比、拟人和夸张而意境深邃,富于情味。
B.诗中一、二两句前后呼应,既是纪事写景,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
C.诗中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构思灵巧,戏语雅趣中又启人神思。
D.这首短诗表达了诗人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也表现了诗人的一片童心。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