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A.这是一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因诗人巧用对比、...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A.这是一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因诗人巧用对比、拟人和夸张而意境深邃,富于情味。
B.诗中一、二两句前后呼应,既是纪事写景,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
C.诗中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构思灵巧,戏语雅趣中又启人神思。
D.这首短诗表达了诗人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也表现了诗人的一片童心。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A项没有夸张。这道题涉及了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考查,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接着读懂全诗,把握意象分析意境,领悟思想情感,赏析技法。《大林寺桃花》是一首记游诗,诗意是说初夏时节诗人来到大林寺,山下四月已是大地春回,芳菲已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盛开的桃花。全诗虽只有短短的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核心考点
试题【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A.这是一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因诗人巧用对比、】;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新晴(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小题1: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根据哪些意象可以看出?(2分)  
小题2:这首诗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有关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4分)
生查子
独游雨岩
辛弃疾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注释:①雨岩:在江西永丰县西二十里的地方。这里的景色奇丽。作者在这里写了不少的词。②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一生力主抗金,但由于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小题1:这首词的上片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请加以描述。(2分)
小题2:这首词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①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谓其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②《咏蝉》作于高宗仪凤三年,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③西陆:秋天。④南冠:囚徒。
小题1:阅读虞世南的《蝉》,分析其中“疏桐”这一意象。(3分)
小题2:这两首诗都运用比兴手法,有所寄托。请据此分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和“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的寓意。(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对《相信未来》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写于1968年。从诗中不难看出,在那个史无前例的狂热年代,食指和当时许多年轻人一样陷入了迷惘和失望,但年轻、热情、执著,又让诗人挣扎着摆脱现实的羁绊,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B.诗中的“我”是一个虚构的形象,不是作者自己。
C.这首诗句式基本整齐,隔行押韵,不少句子开头用字相同,使韵律和谐,有一种固有的音乐美。
D.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语言让人们懂得了在逆境中怎样好好生活,怎样自我鼓励,怎样矢志不渝地恪守自己对明天的承诺。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春晚 (宋)左纬
池上柳依依,柳边人掩扉。蝶随花片落,燕拂水纹飞。
试数交游看,方惊笑语稀。一年春又尽,倚杖对斜晖。
小题1:这首诗中的                   体现出了晚春景物的特点。(2分)
小题2:请简析尾联的表现手法。(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