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临江仙·夜登小阁,记洛中旧游①陈与义忆昔午桥②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临江仙·夜登小阁,记洛中旧游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①这首词大概是在公元1135年(南宋高宗绍兴五年)陈与义退居浙江湖州青墩镇寿圣院僧舍时所作,追忆了二十多年前(北宋亡国之前)宋徽宗政和年间在洛中与好友们游乐的往事。②午桥:在北宋河南洛阳南,唐朝裴度有别墅在此。
小题1:“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内容简要分析。(4分)
小题2:全词围绕“闲”的心绪,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4分) 
答案

小题1:①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1分)②借杏花疏影、景色幽香的静景和伴着清韵悠远的笛声欢歌到天明的动景,(2分)③描写了作者当年在良辰美景中与朋友一起借着酒兴尽情戏闹的游乐情形。(1分)
小题2:①从洛阳旧游到如今偏寓江南之“闲”,感慨国事的盛衰兴亡;②从昔日与英豪交往到如今此身独在之“闲”,感慨个人知交零落;③从二十多年的转瞬即逝到夜登小阁之“闲”,感慨时光飞逝而功业无成。(答对其中两点即给4分,答题意思对即可)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一般认为,诗词表现手法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句子-段落-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要先总述后分析。“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句,的确是造语“奇丽”,动静结合,一种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宛然出现词人心目中。但是这并非当前实境,而是二十多年前浩如烟海的往事再现而已。刘熙载说得好,“陈去非……《临江仙》:‘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此因仰承‘忆首’,府注‘一梦’,故此二句不觉豪酣转成怅悒,所谓好在句外者也。”
小题2: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鉴赏过程中,不但要细读诗文本身,明确注释中点明的时局背景,还要了解诗人境遇、主观志向,做到知人论世。本题就要根据平时所学习的杜甫的诗歌,了解杜甫的终生志向,然后进行综合思考,才能不遗漏要点。这首《临江仙》词大概是在公元1135年(宋高宗绍兴五年)或1136年(绍兴六年)陈与义退居青墩镇僧舍时所作,当时作者四十六或四十七岁。陈与义是洛阳人,他追忆起二十多年前的洛阳中旧游,那时是徽宗政和年间,当时天下太平无事,可以有游赏之乐。其后金兵南下,北宋灭亡,陈与义流离逃难,备尝艰苦,而南宋朝廷在南迁之后,仅能自立,回忆二十多年的往事,真是百感交集。但是当他作词以抒发此种悲慨之时,并不直抒胸臆,而且用委婉的笔调唱叹而出。上片是追忆洛中旧游。午桥在洛阳南,唐朝裴度有别墅在此。下片起句“二十馀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凉。”一下子说到当前,两句中包含了二十多年无限国事沧桑、知交零落之感,内容极充实,运笔也极空灵。“闲登小阁”三句,不再接上文之意进一步抒发悲叹,而是直接去写,作者想到国家的兴衰自己的流离失所,于是看新晴,听渔唱,将沉重悲愤的情感转化为旷达之情。这首词节奏明快,浑成自然,如水到渠成,不见矫揉造作之迹。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临江仙·夜登小阁,记洛中旧游①陈与义忆昔午桥②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小题1:于嗟鸠兮,                ;于嗟女兮,                。    (《诗经·氓》)
小题2: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白居易《琵琶行》)
小题3:            ,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小题4: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韦庄《菩萨蛮》)
小题5:君子以仁存心,                            ,有礼者敬人。      (《孟子》)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唐·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注:①翻:同“反”。
小题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小题2:请从动与静的角度,鉴赏颈联的艺术效果。(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8分,每空1分)
(1)看万山红遍,               ;漫江碧透,                 。(***《沁园春·长沙》)
(2)兄弟不知,                         ,躬自悼矣。(《诗经·氓》)
(3)仰观宇宙之大,                 ,所以游目骋怀,              。(王羲之《兰亭集序》)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举匏樽以相属。(苏轼《赤壁赋》)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题君山①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②镜中心。
[注]①君山:又名湘山,处于洞庭湖畔。②青黛:女子青黑色发丝。
小题1:首二句对君山的描写十分精妙,有人称之为“起笔别致”。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这首诗的后两句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小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小题2: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蜀道难》)
小题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_______。人生如梦,__________。(《念奴娇·赤壁怀古》)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