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小题1:简析“...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小题1:简析“遍”、“稀”两字在颔联中的表现内容和表达效果。(3分)
小题2:诗的后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表达了怎样的情?(3分)
答案

小题1:【要点】“遍”字表现松茂鹤多(1分),“稀”字表现来访者少(1分),通过两者对比,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1分)。(意思答对即可。)
小题2:【要点】描绘了嫩竹荷花清新可爱,生机勃勃;渡头炊烟升起,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2分)。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1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中的“炼字”, 这类题目答题时既要指出该字含义、所用手法,还要注意分析其在句中以及全诗中的表达效果及作用。“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夕照满山,鸟鹊还巢,行人归宅,柴扉紧掩。巢多,鹤多,人少,形成对比,诗人以最传神的字眼来表现景物给他的最突出的印象和感受,以突出景象的自然生态和任其消歇的流变特征,构成禅趣颇深的整体暗示,光色彩象的转瞬即逝的恍惚,归人却在若即若离恍有恍无之间。从文艺美学角度看,生态活泼,情趣盎溢,弥满诗画气息的宁静生活极富运动感极富生命力的美。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分两问,考生要先答出画面特点,再分析情感。“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绿竹生长,红莲花瓣掉落在老叶上,渡口处升起袅袅炊烟,到处可以见到归家的采菱人。“故衣”指莲花败叶。“新粉”指竹子刚生长出来,竹节周围带有的白色的茸粉。颈联用“绿竹”对“红莲”、“新粉”对“故衣”,光影流转里体现出摩诘对隐逸生活的喜爱。王维天性擅画,精通画理,且移植画艺以丰富和提高诗歌的表现力。此句即为力证。尾联末字落在一个“归”上,暗合其归隐之意,隐隐有陶潜之情。在王维的田园诗中,尽管周围是热闹活泼,生生不息,充满了活力的大自然,但诗人的心却是孤寂的。大自然的万物都是热闹鲜活的,嫩竹、红莲,唯有诗人的心是寂寞孤独的。这样的心态,促使王维潜心地去发现去欣赏田园。后四句描写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绿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诗人悠然闲适的心情。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小题1:简析“】;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6分)
客发笤溪
叶 燮
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舟趁疾流。
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
【注】①叶燮(1627—1703),清代诗论家。②笤溪是流经作者家乡吴兴的一条河流。
小题1:“客心如水水如愁”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来体现作者的“愁”?(3分)
小题2:诗歌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登宝公塔
王安石
倦童疲马放松门,自把长筇倚石根。
江月转空为白昼,岭云分暝与黄昏。
鼠摇岑寂声随起,鸦矫荒寒影对翻。
当此不知谁客主,道人忘我我忘言。
注①:本诗写于作者晚年闲居钟山时。宝公塔位于南京钟山,塔依山临水,地势险峻,是后人为纪念南朝高僧宝志而修建的。②筇[qióng]:竹杖。
小题1:诗中塑造了一个怎么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概括。(2分)                                                                          
小题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简要赏析“鼠摇岑寂声随起,鸦矫荒寒影对翻”一联。(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宿府①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②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③。
【注】①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十年,避乱成都,在严武幕府中任职时写下的。②伶俜(pīng):流离失所。③用《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意,喻自己之入严府,任参谋一职,只是为了一家生活,勉强求得暂时的安居。
小题1:一二两联是如何来写清秋之景的,试从表达技巧的角度作简要分析。(3分)
小题2:结合三四两联,简要分析作者为何发出“中天月色好谁看”的慨叹。(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塞外杂咏 
林则徐
天山万笏耸琼瑶,早我西行伴寂寥。 
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注]①此诗作于作者被革职后,西行伊犁途中。 ②琼瑶:美玉。
小题1:诗中首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天山什么特点?(4分)
小题2:结合诗歌内容,简析诗中“笑”的含义。(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补写下列句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
(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______,天下归仁焉。_____而由人乎哉?”(《论语.弟子问仁》)
(2)__________,_________。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4)恰同学少年,_______;书生意气,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