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喜见外弟又言别李益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小题1:...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小题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作答。(3分)
小题2:“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作答。(4分)
答案

小题1:相逢的惊喜、对人事消磨的感慨、明日又将离别的伤感。
小题2:想象(或虚写)、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2分)诗人想象第二天在秋山重重的巴陵古道送别表弟的情景,不直言伤感,却更加感人,不仅拓宽了诗歌意境,也使抒情更加深沉曲折。(2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需逐联分析,首联“长大一相逢”写出了相逢的惊喜;“称名忆旧容”是回忆从前的容貌,感叹时光流逝,人事的消磨;尾联“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是说明日分别,又是一重离情。
小题2:
试题分析:尾联是明日的情况,是作者的想象,又是写景句,因此,写法既是想象(或虚写),又是借景抒情,选定一点分析即可。在诗歌结尾写景,景中带情,意境拓宽,情感更加丰富形象。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喜见外弟又言别李益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小题1:】;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贺新郎   
辛弃疾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注】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注:陶渊明有《停云》诗,写饮酒与思念亲友之事。
小题1:词的上片,词人感慨“衰矣”的原因有哪些?请加以概括。(4分)
小题2:“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词的下片,词人表达了哪些情感?(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空囊
杜甫
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
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
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
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注:(1)此诗作于安史之乱  (2)爨:烧火做饭
小题1:首联紧扣诗题,写了两层意思,请作简要分析。(2分)
小题2: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这首诗在写法上的特点。(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每小题4分,共8分) 
春日即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 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小题1: 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小题2: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岁暮到家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①。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回②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注:①及辰:及时,指在年底前赶到家。②低回:这里指回答母亲问话时委婉曲折。
小题1:三、四两句中的“密”和“新”生动传神,请赏析其妙处。(4分)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孤 雁
杜 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第二、四联中任意一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
1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