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诗后题目。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七】杜甫不是爱花即欲死,只恐花尽老相催。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小题1:这首诗运用的最主要的修辞手...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诗后题目。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七】
杜甫
不是爱花即欲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小题1:这首诗运用的最主要的修辞手法是什么?结合全诗简要赏析。(5分)
小题2:诗人明明到江畔寻花、赏花,为何开头却写道“不是爱花”?结合全诗简要赏析。(6分)
答案

小题1:、拟人。(1分)“只恐花尽老相催”一句说只担心繁花落尽流年就会催促自己走向暮年,(1分)“老相催”赋予时间以人的特点,生动形象地凸显了时光匆匆的特点;(1分)“嫩蕊商量细细开”一句写诗人,与娇嫩的花蕾温柔地商量,希望它们慢慢开放,以留住时间的脚步,(1分)诗人将花视作人,与花对话,生动形象地写出诗人对花的喜爱,对美好时光的眷恋。(1分)
小题2:诗歌的前两句是说自己不是仅仅爱花爱得要死而是害怕繁花落尽,时光匆匆,自己将更快地走向暮年,其实这恰恰证明爱花爱得非比寻常,才不愿老去;(2分)后两句更明确地说明繁花易落,所以才和花儿商量,希望花儿慢开,美好久驻,这也表现了对花的喜爱与珍视。(2分)整首诗欲扬先抑,正话反说,将爱花之情与惜时之情完美融合。(2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答题思路:根据关键词判断运用的修辞手法,然后再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可从表现了…特点,表现了作者…情感角度作答)。一个“催”字来写时光匆匆的特点,将时间人格化,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商量”一词将花蕾人格化,故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可结合着拟人的生动形象的一般性作用,从作者对花及时光的感受角度分析其感情。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可从作者运用巧妙的艺术手法来表现自己情感的角度分析作答。开篇由“不是爱花”“恐花”“老相催”可知,诗人担心时光匆匆、年华易逝,由此可得,诗人运用的是正话反说的手法,更能表现出诗人对花的喜爱;由“商量”“细细开”可体会出诗人希望希望花儿慢开,美好久驻,更表明了其对花的热爱。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诗后题目。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七】杜甫不是爱花即欲死,只恐花尽老相催。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小题1:这首诗运用的最主要的修辞手】;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苦雨初霁
李觐
积阴为患恐沉绵,革去方惊造化权。
天放旧光还日月,地将浓秀与山川。
泥土渐少车声活,林薄初干果味全。
寄语残云好知足,莫依河汉更油然。
【注】①林薄,指茂密的丛林草木。
小题1:颔联是怎样表现“初霁”景象的?(4分)
小题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心理变化的过程。(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飞湍瀑流争喧豗,                     
(2)                     ,只是朱颜改。
(3)先帝知臣谨慎,                       
(4)艰难苦恨繁霜鬓,                           
(5)小楼昨夜又东风,                           
(6)此中有真意,              
题型:其他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浣溪沙  姜夔
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说明】公元1196年除夕前五日,诗人从无锡乘船归杭州家里,途经吴松(今江苏吴江),遂作此词。
小题1:历代认为“画船愁过石塘西”中的“愁”字用得极妙,请对“愁”字进行赏析。(5分)
                                                                                                         
小题2:全词是怎样将景和情联系起来的?请简要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诗歌鉴赏。(8分)
如梦令 (苏轼)
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
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注】①东坡:苏轼在黄州城东门外垦辟了故营地数十亩,命名为东坡,耕其中。②玉堂,翰林院。此词作于被贬黄州后又到京城做翰林学士时。
小题1:“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苏轼“别”什么地方,别后有没有人来?词人对自己的提问所作回答有怎样的妙处? (4分)
小题2:“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词人为什么不用“一蓑烟雨”,而用“一犁春雨”? (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日暮
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注】①大历二年(767)秋,杜甫在流居夔州瀼西东屯期间,写下了这首诗。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小题1:诗中第一、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4分)
小题2: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复杂情感?(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