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再过金陵①  唐 包佶                  石头城  宋  刘翰玉树歌终王气收,雁行高送石城②秋。    ...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再过金陵①  唐 包佶                  石头城  宋  刘翰
玉树歌终王气收,雁行高送石城秋。       离离芳草满吴宫,绿到台城旧苑东。
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        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②石城:指南京,又称为石头城。③吴宫:此指三国时吴国的宫殿。④台城:指六朝时的禁城(宫城),又称“苑城”,是当时的皇帝用于办公、居住的场所。
小题1:这两首诗都描写了金陵城,请结合诗句分析两诗景物描写的异同。(5分)
小题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作简要分析。(6分)
答案

小题1:相同点:①两诗都描写了金陵城凄凉、衰败之景。(2分)不同点:①包诗运用拟人手法,写江山不管天下兴亡之事、任凭夕阳伴着客愁;(1分)刘诗运用动静结合手法(或答视听结合),写所见离离芳草、台城旧苑、空江烟水、明月高悬,又写所闻空中雁声。(1分)②刘诗的景物描写有时间(从白天到黑夜)和空间(从吴宫到台城)的变换,写出了作者的所见所闻。(1分)说明:如学生能从以下角度回答两诗不同点,给2分。包诗写的是金陵秋景,写秋高雁飞、残照斜阳、江山依旧的凄凉萧瑟之景;刘诗写的是金陵春景,写离离芳草、台城旧苑、空江烟水、明月飞雁的悲凉寥落之景。(2分)
小题2:①包诗抒发了作者对江山依旧、物是人非的慨叹,表明六朝兴亡皆由人事;(2分)借古讽今,表现作者对安史之乱后政事日非、家国衰败的悲愁。(2分)(如回答作者过金陵的羁旅愁思给1分)②刘诗暗含古今盛衰对比,抒发了作者对金陵古城繁华不再、沧桑变化的深沉感慨。(2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表达技巧,结合诗句分析两诗景物描写的异同,可从描写对象和描写手法两个方面去分析。描写对象都是“金陵城凄凉、衰败之景”;描写手法,包诗的“斜阳伴客愁”是拟人,刘诗是动静结合(或视听结合),同时刘诗景物描写有时空变换。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表达技巧中的借古讽今和对比。包诗借古事抒发物是人非的慨叹,表明六朝兴亡皆由人事;刘诗描写现在的凄凉,暗含古今盛衰对比,抒发了作者对金陵古城繁华不再的感慨。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再过金陵①  唐 包佶                  石头城  宋  刘翰玉树歌终王气收,雁行高送石城②秋。    】;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8分)
(1)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2)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劝说国君除发展农牧业生产,保障百姓衣食无忧,还应该                                  
(3)写出《劝学》中说明学习要专一的语句:                        
                             
(4)《师说》中韩愈认为教师的职能作用是: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11分)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注]①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途中;除夜即除夕。
小题1:这首诗的前六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5分)
小题2:结合尾联,简要赏析“嫌”字的妙处。(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蒹葭》)
(2)          ,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4)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
(5)俄顷风定云墨色,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9分)
春雪                                           春雪
(唐·韩愈)                                  (唐·刘方平)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阳东。                      
注释:①洛阳东:指富贵人家居住之地。
小题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诗第一句中的“都”字流露出作者经过漫漫寒冬,久盼春色的急切心情。
B.韩诗的第二句表达了诗人见到满园春色,其溢于言表的欣喜一扫遗憾之情。
C.刘诗三四句写富人看春雪似花,隐含作者因贫富差异造成审美不同的感叹。
D.两位诗人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早春的白雪,并借此抒发情怀。
小题2:雪本无情,但韩诗中却说白雪嫌春色晚,这种写法使文章充满灵动之气,下列诗句描绘雪与其写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雪却输梅一段香B.一尺中庭白玉尘C.燕山雪花大如席D.已惊岩下雪如尘
小题3:两首诗均以“春雪”为题,但对雪的描绘有所不同,寄托的情感也不相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8分)
不同人眼中的秋景不尽相同。有明丽的,如“看万山红遍,       ;漫江碧透,      ”;有萧瑟的,如“风急天高猿啸哀,           ,不尽长江滚滚来”;也有壮美的,如“落霞与孤鹜齐飞,     ” 。诗人也常常借秋景抒发无限情思。既有浓重的羁旅乡愁 ,“     ,芳草无情,     ”;也有在枫叶荻花秋瑟瑟的氛围中的身世之叹,“同是天涯沦落人,     ”,这些均让我们感受到文人们的生命情怀。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