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①孟浩然山暝听猿愁, 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 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 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 ...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①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 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 遥寄海西头。
【注释】本诗是作者长安求仕不第后漫游吴越时所作。桐庐江即桐江,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境内,诗中的建德也指桐庐江。广陵即扬州,诗中的维扬、海西头均指扬州。
小题1:首联中的“急”字因“引人遐思、情意深切”历来被人赞赏,请简要分析。(3分)
小题2:颔联写景有何特色?请简要赏析。(4分)
小题3: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诗歌表达的情感内涵。(3分)
答案

小题1:“急”既写出江水不舍昼夜,急速东流的情状,(1分)又使人感觉江水似乎无法控制,在急于寻找自己的归宿,(1分)表达自己无所归依、急切不安的心情(1分)。
小题2:①视觉和听觉相融合:残月孤舟,这是诗人眼中所见;风打树叶声,这是诗人耳中所闻。②借景抒情:借秋日夜晚桐庐江上萧索、零落的景象,表达诗人失落飘零、迷惘悲苦、孤寂无依心绪。(4分,每点2分)
小题3:独客异乡的悲苦、孤寂;对扬州老朋友的深切怀念;仕途失意、前路迷茫的抑郁苦闷。(3分,每点1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首句写日暮、山深、猿啼。诗人伫立而听,感觉猿啼似乎声声都带着愁情。环境的清寥,情绪的黯淡,于一开始就显露了出来。次句沧江夜流,本来已给舟宿之人一种不平静的感受,再加上一个“急”字,这种不平静的感情,便简直要激荡起来了,它似乎无法控制,而像江水一样急于寻找它的归宿。
小题2: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解答时要先答出所用手法,再结合诗句进行具体分析。“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语势趋向自然平缓。但风不是徐吹轻拂,而是吹得木叶发出鸣声,其急也应该是如同江水的。有月,照说也还是一种慰藉,但月光所照,惟沧江中之一叶孤舟,诗人的孤寂感,就更加要被触动得厉害了。如果将后两句和前两句联系起来,则可以进一步想象风声伴着猿声是作用于听觉的,月涌江流不仅作用于视觉,同时还有置身于舟上的动荡不定之感。这就构成了一个深远清峭的意境,而一种孤独感和情绪的动荡不宁,都蕴含其中了。
小题3:
试题分析:《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是作者离开长安东游时,途中寄给旧友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月夜行舟图:猿声在夜中传来江流滔滔不断,树叶萧萧而下,极写景色的寥落凄寂,同作者凄凄惶惶的心情互为衬映。后四句借景生情,怀念友人,情景融合得很自然。月夜宿孤舟,心中愁闷,自然而生怀友之情,因而热泪横流。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更加突出作者旅途的孤寂情怀和对旧友的思念和失意后的愤激孤苦。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①孟浩然山暝听猿愁, 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 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 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 】;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雨雪曲    江总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 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 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小题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4分)
小题2: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其可怪也欤!(《师说》)
(3)寄蜉蝣于天地,                    。(《赤壁赋》)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赤壁赋》)
(5)淇则有岸,               。(《氓》)
(6)             ,靡有朝矣。(《氓》)
(7)                          ,岂因祸福避趋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题型:其他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酹江月·和邓光荐①
文天祥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着处,那更寒虫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①1297年8月文天祥和邓光被俘后押送大都途经建康。邓因病滞留,文天祥将继续北上,邓作《酹江月·驿中言别》相赠,文写此词相和。②能:这样。如许。③牢愁:忧愁。④龙沙:指塞外沙漠之地。时作者被俘北解。
小题1:词的上阕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4分)
小题2:下阕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3:本词结尾“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与《渡扬子江》中“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都表达了对祖国至死不渝的忠诚,两者在手法和效果上有何不同?(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亦以明死生之大,                       。                     
(2)大阉之乱,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4)亦余心之所善兮,                   
(5)                  ,哀民生之多艰。
(6)                  ,吾将上下而求索。
(7)群山万壑赴荆门,                     
(8)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正月崇让宅①
李商隐
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
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
蝙拂帘旌终展转,鼠翻窗网小惊猜。
背灯独共馀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②。
注解:①崇让宅是诗人的岳父、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在东都洛阳崇让坊的宅邸,诗人和妻子曾在此居住。诗人的妻子卒于公元851年(大中五年)夏秋间。此诗作于公元857年(大中十一年)正月。②《起夜来》是乐府曲调名,《乐府解题》说:“《起夜来》,其辞意犹念畴昔思君之来也。”是妻子思念丈夫之辞。
小题1:请分析首联和颔联是如何借景抒情的。(4分)
小题2:请赏析尾联的妙处。(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