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4分)捣  衣南朝梁•柳恽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亭皋木...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4分)
捣  衣
南朝梁•柳恽
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是脍炙人口的写景佳句。它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
这两句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1分),前一句实写眼前所见之景,后一句想像“游人”所处之境(1分),表达了思妇对滞于风波而行役不归的亲人的思念之情(2分)。
解析

试题分析:“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两句写深秋景色。上句是思妇捣衣时眼中所见之景。是实写。亭皋,水边平地,暗切思妇所在的江南。“木叶下”化用《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意境,暗透思妇在秋风起而木叶下的季节盼望游人归来而“目眇眇兮愁予”的情景。下句是思妇心中所想之景。是虚写。陇首,即陇头,系游人滞留之地。陇首或陇头的意象,在南北朝诗赋中常与游子的飘荡相联系,此处即泛指北方边塞之地。思妇由眼前“亭皋木叶下”的深秋景象,联想起丈夫所在的陇首一带,此刻也是秋云飘飞的时节了,想象中含有无限思念与体贴。“秋云飞”的意象,不但明点秋令,而且象征着游子的飘荡不定(浮云常被用作游子的象喻)。这一片飘荡无依的“秋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自己的故乡呢?两句一南一北,一女方一男方广,一实景一悬想,不但对仗工整,形象鲜明,而且由于意象富于蕴涵,能引发多方面的联想。表面上看,似单纯写景,而思妇悲秋叹逝、怀念远人的感情即寓其中,意绪虽略带悲凉,而意境疏朗阔远。《粱书》本传说:“恽少工篇什,为诗云:‘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王元长(融)见而嗟赏。”可见它在当时就被视为警语佳句。
【附:全诗鉴赏】
柳恽以《江南曲》“汀洲采白苹,日暖江南春”之句闻名后世。他的这首同赋闺怨的少年成名作《捣衣诗》中“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一联,也是不可多得的佳句。古人在裁制寒衣前,要将纨素一类衣料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捶捣,使其平整柔软。捣衣的劳动,最易触发思妇怀远的感情,因此捣衣诗往往就是闺怨诗的异名。六朝这类诗甚多,谢惠连的《捣衣诗》就曾受到钟嵘的称赞,其中有句云:“檐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微芳起两袖,轻汗染双题(额)。”可见古代捣衣的具体情景。
捣衣往往为了裁缝寄远。因此诗一开头便从感叹行人淹留不归写起:“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古代交通不便,南方水网地区,风波之险常是游子滞留不归的一个重要原因。女主人公想象丈夫久久不归的原因是由于风波之阻,正反映出特定的地域色彩。两句中一“滞”一“淹”,透出游子外出时间之久与思妇长期盼归之切,而前者重在表现客观条件所造成的阻碍,后者重在表达思妇内心的感受,在相似中有不同的侧重点。三四两句写深秋景色。上句是思妇捣衣时眼中所见之景。亭皋,水边平地,暗切思妇所在的江南。“木叶下”化用《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意境,暗透思妇在秋风起而木叶下的季节盼望游人归来而“目眇眇兮愁予”的情景。下句是思妇心中所想之景。陇首,即陇头,系游人滞留之地。陇首或陇头的意象,在南北朝诗赋中常与游子的飘荡相联系,此处即泛指北方边塞之地。思妇由眼前“亭皋木叶下”的深秋景象,联想起丈夫所在的陇首一带,此刻也是秋云飘飞的时节了,想象中含有无限思念与体贴。“秋云飞”的意象,不但明点秋令,而且象征着游子的飘荡不定(浮云常被用作游子的象喻)。这一片飘荡无依的“秋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自己的故乡呢?两句一南一北,一女方一男方广,一实景一悬想,不但对仗工整,形象鲜明,而且由于意象富于蕴涵,能引发多方面的联想。表面上看,似单纯写景,而思妇悲秋叹逝、怀念远人的感情即寓其中,意绪虽略带悲凉,而意境疏朗阔远。《粱书》本传说:“恽少工篇什,为诗云:‘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王元长(融)见而嗟赏。”可见它在当时就被视为警语佳句。
五六句由第四句的驰神远想收归眼前近景:“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在呈现出深秋萧瑟凄寒景象的园圃中,晚归的鸟儿聚集栖宿;思妇的窗户下,唧唧的秋虫在断续悲鸣。“寒”点秋令,也传出思妇凄寒的心态;夕鸟之集,反衬游人不归;草虫悲,正透出思妇内心的悲伤。所见所闻,无不触绪增悲。
最后两句是思妇的内心独白:眼下已是木叶纷飞的深秋,等到裁就寒衣,寄到远在千里之外的陇首塞北,那里已是春回大地,应当穿上春装了,哪里能及时见到我寄去的御寒的冬衣呢?这一设想,不仅显示了南北两地的遥隔,而且透露出思妇对远人的体贴与关切,将捣衣的行动所包含的深情蜜意进一步表现出来了。
诗题为“捣衣”,但跟前面所引的谢惠连的《捣衣诗》具体描绘捣衣劳动的写法不同,除结尾处略点寄衣之事外,其它六句几乎不涉捣衣本题,表面上看似有些离题。实则首联揭出游人之淹滞远方,为捣衣之由,中间两联写景,为捣衣时所见所想,仍处处关合题目。只是此篇旨在抒写捣衣的女子对远人的思念、体贴,对捣衣劳动本身则不作正面描写。这种构思,使诗的意境更为空灵,也更富抒情色彩。
核心考点
试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4分)捣  衣南朝梁•柳恽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亭皋木】;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滕王阁序》)
④雁阵惊寒,                          。 (王勃《滕王阁序》)
⑤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①
三衢道中
曾纡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注】①灯花:没灯的灯芯久燃成炭,结成花形,叫做灯花。
小题1:《约》诗一、二两句从哪两个角度写景?在全诗中起着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两首诗同为梅雨时节所作,表达了诗人怎样不同的情感?(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8分)
18.(1)扪参历井仰胁息,                  
(2)画图省识春风面,                  
(3)                 ,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5)                         ,却匈奴七百余里。
(6)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               
(7)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8)                 ,官盛则近谀。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
①谁家今夜扁舟子?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②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⑤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⑥《念奴娇》中描写赤壁古战场险要形势的三句是:       ,______,_________。
⑦传说中让金主完颜亮垂涎三尺的杭州美景是“重湖叠巘清嘉,                  。”
⑧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欧阳修《伶官传序》)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根据前后句子按原文默写。
(1)              ,鱼翔浅底,       。  (***《沁园春·长沙》)
(2)惨象,        ;流言,        。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3)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4)仰观宇宙之大,       ,所以游目骋怀,       ,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5)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而人之所罕至焉,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