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过香积寺[唐]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安禅:指身心安然进入清...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唐]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指身心安然进入清寂宁静的境界。毒龙:佛家比喻邪念妄想。见《涅槃经》:“但我住处有一毒龙,想性暴急,恐相危害。”
(1)诗歌的颈联在写景时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2)这首诗歌最后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答案

(1)衬托、炼字、通感。
(2)超脱尘俗,忘我入禅的思想感情。
解析

试题分析:这道诗歌鉴赏题目,考查学生知人论世,做诗歌鉴赏题目时,首先审视一下作者,回忆作者所生活的时代、个人的经历,回想诗人的作品风格,特别是教材中涉及的诗文大家,比如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诗画一体、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等,这些对学生准确理解诗歌将会有很大帮助的。对于非著名诗词曲作家,应充分重视作品朝代和题下小注(高考试卷无多余字句),力求形成知人论世、知人论诗的评价鉴赏能力。
(1)衬托:颈联中泉声、危石、日色、青松四个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日色之凄冷与泉声的幽咽相互衬托,深僻冷寂之境界全出,真切地透露出诗人沉湎于佛学的恬淡心境。
炼字:“咽”字下得极准确、生动、传神。深山青松树密荫浓,日光照射在松林间,因为山森幽暗,而现出寒冷的色调。诗人以“冷”字形容日色,可谓新奇绝妙。“咽”、“冷” 两字把泉声、危石、日色、青松四个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绘写出了山中寂寥的景象,衬写出了作者本身禅寂的心境。通感:巧妙地运用“通感”的手法,把视觉意象“日色”用触觉感受的“冷”来形容,更深刻奇妙地表现出幽僻的感受。(指出一种手法得1分,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得2分,至少答两种手法,答拟人、绘声绘色也可酌情给分)
(2)最后一联写寺外清漂的空旷幽寂,潭岸的曲折深僻,僧人的安禅入定。(2分)全诗从各个侧面烘托山寺的深幽,创造了超脱尘俗忘我入禅的境界,使外在景物与内蕴的禅境相互映照,从而造成一种清高幽僻的意境。(3分)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过香积寺[唐]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安禅:指身心安然进入清】;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去也。 (《〈论语〉七则》)
(2)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万方多难此登临。       (杜甫《登楼》)
(4)叹年来踪迹,                                 ?(柳永《八声甘州》)
(5)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
(6)书不尽言,                                        。(《周易·系辞上》)
(7)沧浪之水清兮,                                     。(屈原《渔父》)
(8)今夕为何夕,                                  。(袁凯《客中除夕》)
题型:其他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8分)
镜湖女 (南宋)陆游
湖中居人事舟楫,家家以舟作生业。
女儿妆面花样红,小伞翻翻乱荷叶。
日暮归来月色新,菱歌缥缈泛烟津。
到家更约西邻女,明日湖桥看赛神。
小题1:从体裁上看,本作品属于(   )(1分)
A.古体诗B.近体诗C.歌行D.诗余
小题2:对本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事舟楫”写湖边的人家日常靠船为生。
B.“乱荷叶”写女子摆动的伞把荷叶搅乱。
C.“月色新”写傍晚景色,暗示时间转换。
D.“泛烟津”写若有若无的歌声随波荡漾。
小题3:结合作品,对作者塑造的“镜湖女”形象加以赏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小题1:颈联写了什么?请用散文句描述出来。(3分)
小题2:这首诗表达的是思念之情;表面是写谁在思念谁?而实际写的又是谁思念谁?这样写有什么妙处?(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吴宫怀古
陆龟蒙
香径长洲尽棘丛, 奢云艳雨只悲风。       
吴王事事堪亡国,  未必西施胜六宫。
【注】①香径:指春秋时吴国馆娃宫美人采香处。故址在今苏州西南香山旁。②长洲:即长洲苑,吴王游猎之处。在今苏州西南、太湖北。
小题1:这首诗歌,诗人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诗人眼中,吴宫景色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认为吴王亡国的原因是什么?对于国家兴亡,作者表明了什么观点?(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8分)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小题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4分)
小题2: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