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回答下面问题。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0118 期末题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回答下面问题。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独.家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节选自《汉书·苏武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单于使使晓武,会虞常   论:评论
B.空以身草野        膏:使……肥沃
C.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   除:殿阶
D.自痛负汉,加以老母保宫  系:关押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君我降,与君为兄弟——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何以汝见——吾羞,不忍之下
C.数日不死。匈奴为神——拜为上卿,勇气闻于诸侯
D.皆为陛下成就——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3.下列各句对文段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卫律、李陵的劝降方式不同,一是他们与苏武关系不同,二是他们的修养与作为不同,苏武的回答在措辞和态度上也就不同。
B.匈奴明白了威权富贵无法征服苏武,便想到用摧毁肉体的方式来征服其意志,苏武的反抗也由以前的求死而变成以后的求生。
C.李陵劝降苏武时,曾说到汉武帝的刻薄寡恩,苏武明知如此,还是一心守节归汉,这说明他们两人的精神境界是高下分明的。
D.为表现苏武的民族气节,文中写了三个叛徒与苏武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是校尉虞常,一个是原汉将卫律,一个是李广之孙李陵。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A
3.D
4.(1)(你)不能公平行事,却想要使汉匈两王相斗,来旁观(战争的)祸败。
  (2)白白地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你对汉朝的)信义表现在哪里呢?(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回答下面问题。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问题。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咸通末擢进士,礼部侍郎王凝特所奖待,俄而凝坐法贬商州,图感知己,往从之。凝起拜宣歙观察使,乃辟置幕府。召为殿中侍御史,不忍去凝府,台劾,左迁光禄寺主簿,分司东都。卢携以故宰相居洛,嘉图节,常与游。携还朝,过陕虢,属于观察使卢渥曰:“司空御史,高士也。”渥即表为僚佐。会携复执政,召拜礼部员外郎,寻迁郎中。黄巢陷长安,将奔,不得前。图弟有奴段章者,陷贼,执图手曰:“我所主张将军喜下士,可往见之,无虚死沟中。”图不肯往,章泣下。
  图本居中条山王官谷,有先人田,遂隐不出。作亭观素室,悉图唐兴节士文人。名亭曰休休,作文以见志曰:“休,美也,既休而美具。故量才,一宜休;揣分,二宜休;耄而聩,三宜休;又少也惰,长也率,老也迂,三者非济时用,则又宜休。”因自目为耐辱居士。其言诡激不常,以免当时祸灾云。豫为冢棺,遇胜日,引客坐圹中赋诗,酌酒徘徊。客或难之,图曰:“君何不广邪?生死一致,吾宁暂游此中哉!”每岁时,祠祷鼓舞,图与闾里耆老相乐。王重荣父子雅重之,数馈遗,弗受。尝为作碑,赠绢数千,图置虞乡市,人得取之,一日尽。时寇盗所过残暴,独不入王官谷,士人依以避难
  朱全忠已篡,召为礼部尚书,不起。哀帝弑,图闻,不食而卒,年七十二。图无子,以甥为嗣,尝为御史所劾,昭宗不责也。
  【注】①台劾:受有关部门揭发、举报。②耄:指年老。③圹:墓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
A.俄而凝法贬商州——坐:因犯……罪或错误
B.悉唐兴节士文人——图:画
C.客或之,图曰:…… ——难:困难
D.尝为御史所劾,昭宗不也——责:责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卢携故宰相居洛——武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B.尝作碑,赠绢数——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
C.凝起拜宣歙观察使,辟置幕府——见犯死,重负国
D.图与闾里耆老乐——秦王与群臣视而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天下大乱,自己生命面临威胁的重要关头,司空图坚持气节,决不向反叛者屈膝,历尽艰险,突破了重围。
B.在战乱的岁月里,司空图选择了隐居的道路,并有自己的一套隐居理论,说话做事在常人看来往往比较怪异,避免了灾祸临头。
C.由于司空图品节高尚,忠于朝廷,因而受到众多官员的器重和称赞,在仕途上一帆风顺,没有任何波折,最后做到了礼部尚书的高职。
D.司空图对财物看得很轻,即使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他也愿意和父老乡亲共同享受。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重荣父子雅重之,数馈遗,弗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寇盗所过残暴,独不入王官谷,士人依以避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问题。
  马亮字叔明,庐州合肥人。举进士,为大理评事,再迁通判常州。吏民有因缘亡失官钱,籍其赀犹不足以偿,妻子连逮者至数百人。亮纵去,缓与之期,不逾月,尽输所负。罗处约使江东,以亮治行闻,擢知濮州。久之,出知饶州。州豪白氏多执吏短长,尝***人,以赦免,愈骜横,为闾里患,亮发其奸,诛之,部中畏慑。王均反,以为西川转运副使。贼平,主将邀功,诛***不已,亮全活千余人。城中米斗千钱,亮出廪米,人赖以济。召问蜀事,会械送贼诖误者八十九人至阙下,执政欲尽诛之。亮曰:“愚民胁从,此特百之一二,余窜伏山林者众。今不贷之,反侧之人,闻风疑惧,一唱再起,是灭一均,生一均也。”帝悟,悉宥之。时诸州盐井,岁久泉涸,而官督所负课,系捕者州数百人。亮尽释系者,而奏废其井,又除属部旧逋官物二百余万。还知潭州,属县有亡命卒剽攻,为乡间患,人共谋***之。事觉,法当死者四人,亮咸贷之,曰:“为民除害,反坐以死罪,非法意也。”徙升州。行次江州,属岁旱民饥,湖湘漕米数十舟适至,亮以文守将,发以赈贫民。因奏:“濒江诸郡皆大歉,而吏不之救,愿罢官籴,令民转粟以相周。“以右谏议大夫知广州。时宜州陈进初平,而澄海兵从进反者家属二百余人,法当配隶,亮悉置不问。海舶久不至,使召来之,明年,至者倍其初,珍货大集,朝廷遣中使赐宴以劳之。仁宗初,迁工部尚书,以太子少保致仕,卒。
  【注】①诖(guà)误:贻误,连累。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吏民有缘亡失官钱——奏:“濒江诸郡皆大歉……”
B.闾里患——民除害
C.是灭一均、生一均——非法意
D.反侧人,闻风疑惧——而吏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马亮“为政宽和”和“处事果断”的一组是[     ]
A.罗处约使江东,以亮治行闻,擢知濮州。
  亮发其奸,诛之,部中畏慑。
B.事觉,法当死者四人,亮咸贷之。
  湖湘漕米数十舟适至,亮移文守将,发以振贫民。
C.亮尽释系者,而奏废其井,又除旧部官物二百余万。
  (亮)曰:“为民除害,而反坐以死罪,非法也。”
D.海舶久不至,使招来之,明年,至者倍其初。
  城中米斗数千,亮出廪米裁其价,人赖以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马亮任常州通判时,有“吏民”丢失官钱而无力偿还,他们的妻子受牵连被捕的达几百人。由于马亮采取了放人、宽限的做法,不到一月就收回了全部欠款,马亮也因此得到了提拔。
B.马亮出任饶州知府时,州豪白氏由于掌握了官吏的短处,虽然***了人,却仍然得到了赦免,从此更加蛮横,成为乡里的祸害。马亮揭露了他的邪恶之事,处死了他,从此乡里得到了安宁。
C.马亮曾作为西川转运副使参与了平定王均叛乱,但他不仅不像主将一样为邀功请赏而惨***不已,而且在“召问蜀事”时进言晓以利弊,使皇上饶恕了受王均牵累的械送至京城的八十九人。
D.马亮以右谏议大夫的身份出任广州知府时,采取了赦免随从陈进反叛的“澄海兵”的家属二百余人,派使者招来已经长久不至的海运大船等利民利国的措施,既稳定了边防,又繁荣了贸易。
4.翻译上文中划线句子:
(1)举进士,为大理评事,再迁通判常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民除害,反坐以死罪,非法意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年,至者倍其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 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选自《劝学》)
  [注]①涅:一种矿物,古代用作黑色的染料。②芷:白芷,一种香草。③滫:脏水、臭水。
1.下列加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之滫——渐:侵染
B.巢非不也——完 :完好、完整
C.庶人不——服:信服
D.游必士——就:接触、交接
2.下列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  )
A.系之苇苕
B.生于高山之上
C.与之俱黑
D.编之以发
3.文中用“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的比喻,其用意是(  )
A.说明麻是很直的,蓬草和它一起生长也会直;涅这种染料很黑,白沙掉在里面就会染黑。
B.说明蓬和白沙太没有自己的特性了,太容易被改变了。
C.说明蓬草应该生长在麻中,白沙不能掉在涅这种染料里。
D.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在好的环境中就会受到好的熏陶,在坏的环境中就容易受到不好的影响。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书沈通明事
汪 琬
  淮安沈通明,尝为前明总兵官。任侠轻财,士大夫皆称之。顺治二年,先是有巡抚田仰者,素习通明之为人,加礼遇焉;至是见明将亡,遂属其家通明,而身自浮海去。通明匿仰妻子他所。
  会清军渡淮,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是时通明杜门久矣。捕者围其居,通明走入寝门,饮酒数斗,裂束帛缚其爱妾,负之背,牵骑手弓矢以出,大呼曰:“若辈亦知沈将军耶!”遂注矢拟捕者,皆逡巡引却。通明疾驰,与爱妾俱得脱。赁居苏州,变姓名,卖卜以自活。未几爱妾死,意不自聊,祝发为浮屠。已,复弃浮屠服,北访故人于邓州。
  通明故魁垒丈夫也,美须髯,以饮酒自豪。每醉辄歌呼邓州市上,一市皆以为狂。彭公子篯,其州人也,素有声望于江淮间,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侦得通明所在,徒步往与之语,通明默不应。已询知为彭巡抚,乃大喜吐实。公捉其手曰:“君状貌稍异,必将有物色之者,非我其孰为鲁朱家耶?”引与俱归,日夜与通明纵酒甚欢。居久之,遇赦始得出。
  通明少以勇力闻,尝与贼战,贼射之洞胸,通明即拔矢裂甲裳裹其创,往逐射者,竟***其人而还,一军皆壮之。今且年八十余,膂力稍衰矣,饮酒犹不减少时,任侠自喜,亦如故也。夫明季战争之际,四方奇才辈出,如通明之属,率倜傥非常之人,此皆予之所习闻也。其他流落湮没,为余所不及闻而不得载笔以纪者,又不知几何人。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当此之时,或有其人而不用,或用之而不尽。至于庙堂秉事之臣,非淫邪朋比即怀禄耽宠之流。当其有事,不独掣若人之肘也,必从而加媒孽焉。及一旦偾决溃裂,束手无策,则概诬天下以乏才。呜呼!其真乏才也耶?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其家通明——属:托付
B.皆逡巡引却——引却:后退
C.通明故魁垒丈夫也——魁垒:高大
D.倜傥非常之人——率:率领
2.下列句子中,表现沈通明“有情”“有义”的一组是(  )
①通明匿仰妻子他所   ②裂束帛缚其爱妾,负之背 ③若辈亦知沈将军耶
④意不自聊,祝发为浮屠 ⑤每醉辄歌呼邓州市上   ⑥已询知为彭巡抚,乃大喜吐实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⑤⑥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沈通明原为明末军官,为人仗义轻财,年轻时以勇猛闻名,八十多岁时酒量仍不减当年,还像过去一样以行侠自豪。
B.入清以后,沈通明闭门不出,后来移居苏州,改名换姓,靠给人算命维持生活,后出家为僧,不久还俗,北上邓州寻访故人。
C.彭子篯注意到沈通明在邓州的异常行为,前去察看,但两人一见如故,相处很好,于是彭子篯免除了他的罪责,将他释放
D.作者认为明末像沈通明那样的人才得不到重用,而朝廷中掌权的大臣都是些心术不正、结党营私、追名逐利的小人。
4.翻译。
(1)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题目。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论语·子路》)
  【注】①士:士在周代贵族中位于最低层。此后,士成为古代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称。②硁硁然:坚定的样子。硁,音kēng。 ③斗筲之人:识量极小的人。筲,音shāo,竹器,容五升。
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成为士人的首要条件是:立身处事有廉耻之心,能完成国君所交给“使于四方”的任务。
B.孔子认为次一等的“士”要能在“宗族称孝,乡党称弟”。即在道德上能有所成就。
C.说话必守信不移,做事能坚持到底的人也是孔子所认同的。因为能做到这些,立身处世上也可以无所亏欠。
D.子贡问“士”的本意在于问“今之从政”的人如何,而在孔子看来,当时的从政者勉强能够称“士”。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