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孙权,字仲谋。兄策既定诸郡,时权年十五,以为阳羡长。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建安)五年,策薨,以事授权,权哭未及息,策长史张昭...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河北省期末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孙权,字仲谋。兄策既定诸郡,时权年十五,以为阳羡长。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建安)五年,策薨,以事授权,权哭未及息,策长史张昭谓权曰:“孝廉,此宁哭时邪?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非欲违父,时不得行也。况今奸宄(奸臣)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乃改易权服,扶令上马,使出巡军。是时,惟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张昭、周瑜等谓权可与共成大业,故委心而服事焉。曹公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屯吴,使丞之郡行文书事。待张昭以师傅之礼,而周瑜、程普、吕范等为将率。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分部诸将,镇抚山越,讨不从命。
  (建安十三年)荆州牧刘表死,鲁肃乞奉命吊表二子,且以观变。肃未到,而曹公已临其境,表子琮举众以降。刘备欲南济江,肃与相见,因传权旨,为陈成败。备进住夏口,使诸葛亮诣权,权遣周瑜、程普等行。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惟瑜、肃执拒之议,意与权同。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
  十六年,权徙治秣陵。明年,城石头,改秣陵为建业。闻曹公将来侵,作濡须坞。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三国志·吴主传》)
  注:①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周公制定的礼法制度,他的儿子、受封于鲁国的伯禽却没有遵守。按照古人的解释,伯禽在服丧期间,徐戎(周代居住在今徐州一代的少数民族)作乱,伯禽就停止服丧而率兵讨伐,平定了徐戎。②濡须坞:修建在濡须口的堡坞,夹濡须水而筑。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权哭未及                  息:停止
B.会稽太守                  领:兼任
C.公烧其余船退           引:拉
D.此哭时邪                  宁:难道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孙权励精图治的一组是(     )
①策薨,以事授权   ②招延俊秀,聘求名士         ③乃改易权服,扶令上马
④公烧其余船引退   ⑤闻曹公将来侵,作濡须坞    ⑥权与相拒月余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③④⑤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继位之后,任用贤才,优礼士人,用对待师傅之礼事奉张昭、周瑜、鲁肃、诸葛瑾等人,一时间,孙权手下人才济济。
B.荆州牧刘表死后,其子刘琮投降曹操。此时的东吴内部分为主战、主和两派,孙权不顾主降派张昭等反对,联合刘备与曹操决战,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
C.孙权到秣陵(建业)后,曹操来犯,孙权与曹操大战于濡须坞,双方均不能获胜。看到孙权阵容齐整,曹操只好撤兵。
D.孙权作为一代英主,面对曹操的入侵,敢于抗击;经过赤壁之战,大败曹操,后又在濡须之战中取得胜利。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D
3.A
4.(1)(您)竟然还要哀伤兄长,顾全礼法制度,这好比是开门迎接强盗,不可以认为是仁义。
  (2)这时候曹操得到刘表的兵马,声势浩大。孙权方面议事的官员们面对曹军之势都很害怕,纷纷劝说孙权投降曹操。(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孙权,字仲谋。兄策既定诸郡,时权年十五,以为阳羡长。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建安)五年,策薨,以事授权,权哭未及息,策长史张昭】;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阳固,字敬安。性散傥,不拘小节。少任侠,好剑客,弗事生产。年二十六,始折节好学,遂博览篇籍,有文才。太和中,从大将军宋王刘昶征义阳。昶严暴,治军甚急,三军战栗无敢言者。固启谏,并面陈事宜。昶大怒,欲斩之,使监当攻道。固在军勇决,志意闲雅,了无惧色。昶甚奇之。军还,言之高祖。年三十余,始辟大将军府参军事。
  初,世宗委任群下,不甚亲览,好桑门之法。尚书令高肇以外戚权宠,专决朝事;又成阳王禧等并有衅故,宗室大臣,相见疏薄;而王畿民庶,劳敝益甚。固乃作《南北二都赋》,因以讽谏。
  世宗末,中尉王显起宅既成,集僚属飧宴。酒酣问固曰:“此宅何如?”固对曰:“晏婴湫隘,流称于今;丰屋生灾,著于《周易》。此盖同传舍耳,唯有德能卒。愿公勉之。”显默然。他日又谓固曰:“吾作太府卿,库藏充实,卿以为何如?”固对曰:“公收百官之禄四分之一,州郡赃赎悉入京藏,以此充府,未足为多。且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岂不戒哉!”显大不悦,以此衔固。又有人间固于显,显因奏固剩请米麦,免固官。既无事役,遂阖门自守,著《演赜赋》,以明幽微通塞之事。肃宗即位,大军征硖石,敕为仆射李平行台七兵郎。平奇固勇敢,军中大事悉与谋之。又命固节度水军,固设奇计先期乘贼,获其外城。军罢,太傅、清河王怿举固,除步兵校尉,领汝南王悦郎中令。寻加宁远将军。时悦年少,行多不法,屑近小人。固上疏切谏,以感动悦,悦甚敬惮之。怿大悦,以为举得其人。丁母忧,号慕毁病,杖而能起。练祥之后,犹酒肉不进。时固年逾五十,而丧过于哀,乡党亲族咸叹服焉。
  神龟末,清河王怿领太尉,辟固从事中郎。属怿被害,元义秉政,朝野震悚。怿诸子及门生吏僚莫不虑祸,隐避不出,素为怿所厚者弥不自安。固以尝被辟命,遂独诣丧所,尽哀恸哭,良久乃还。仆射游肇闻而叹曰:“虽栾布、王修何以
  尚也?君子哉若人!”固刚直雅正,不畏强御,居官清洁,家无余财。终殁之日,室徒四壁,无以供丧,亲故为其棺殓焉。(节选自《魏书》)
  【注】①桑门:即“沙门”,佛教专指依戒律出家修道的人。②衅故:罪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二十六,始节好学——折:改变   
B.始大将军府参军事——辟:征召
C.显大不悦,以此固——衔:贬谪官职  
D.以幽微通塞之事——明:表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军还,言高祖     ②邪曲害公也 
B.①以讽谏        ②相如持璧却立
C.①以为举得人      ②吾还也   
D.①无事役         ②管仲用,任政于齐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阳固“不畏强御”的一组是(   )
①固启谏,并面陈事宜   ②且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岂不戒哉 
③以明幽微通塞之事    ④ 固设奇计先期乘贼,获其外城 
⑤怿大悦,以为举得其人 ⑥遂独诣丧所,尽哀恸哭,良久乃还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阳固性格洒脱大方,不拘小节。年轻时,好 行侠仗义,不营正事。到二十六岁时,开始 转变,勤奋好学。
B.面对严暴的将军,阳固敢于直谏,凭勇敢果 决终获认可;面对敌人,他有勇有谋,设奇计取得胜利。
C.皇帝昏庸,权臣专断,阳固写《南北二都赋》《演赜赋》讽谏;中尉王显侈奢自夸,他毫不客 气,直言相劝。
D.阳固为人至孝至义。母亲去世,他“丧过于哀”,让人叹服;为报清河王知遇之恩,他不顾安危,“尽哀恸哭”,令人敬佩。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张特立,字文举,东明人。中泰和进士,为偃师主薄。改宣德州司侯。州多金国戚,号难治。特立至官,俱往谒之。有五将军率家奴劫民群羊,特立命大索闾里,遂过将军家,温言诱之曰:“将军宅宁有盗羊者邪,聊视之以杜众口。”潜使人索其后庭,得羊数十。遂缚其奴系狱,其子匿他舍,捕得之,以近族得减死论。豪贵由是遵法,民赖以全
  正大初,迁洛阳令。时军旅数起,郡县窘迫,东帅纥石烈牙兀喧又侮慢儒士。会移镇陕右,道经洛阳,见特立淳古,不礼之,遽责令治糗具,期三日足,后期如军法。县民素贤特立,争输于庭,帅大奇之。既而拜监察御史,首言世宗诸孙不宜幽囚;尚书右丞颜盏石鲁与佃民争田,参知政事徒单兀典谄事近习,皆当罢黜。执政者忌之。会平章政事白撒犒军陕西,特立又劾其掾不法。白撒诉于世宗,言特立所言事失实。世宗宥之,遂归田里。
  特立通程氏易,晚教授诸生,东平严实每加礼焉。岁丙午,世祖在潜邸受王印,首传旨谕特立曰:“前监察御史张特立,养素丘园,易代如一,今年几七十,研究圣经,宜锡嘉名,以光潜德,可特赐号曰中庸先生。”壬子岁,复降玺书谕特立曰:“白首穷经,侮人不倦,无过不及,学者宗之,昔已锡嘉名,今复谕意。”癸丑,特立卒,年七十五。特立所著书有《易集说》《历年系事记》。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以近族得减死——论:争论,辩论
B.宜嘉名,以光潜德——锡:cì, 通“赐”,赏赐。
C.世宗之,遂归田里——宥:宽恕,饶恕。
D.县民素特立 ——贤: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贤明”。
2.以下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张特立敢于直言、不畏权贵的一组是(     )
①其子匿他舍,捕得之          ②县民素贤特立,争输于庭
③首言世宗诸孙不宜幽囚      ④参知政事徒单兀典谄事近习,皆当罢黜
⑤世宗宥之,遂归田里          ⑥可特赐号曰中庸先生
A.①②③
B.③④⑥
C.①③④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特立做事很讲究策略,先稳住五将军,再命人暗中搜查,于是,将将军绑起来关进监狱。
B.东帅纥石烈牙兀喧向来对读书人不尊敬,故意刁难张特立,令他在三日之内备足军粮器械。
C.由于张特立直言进谏,得罪了权贵,致使白撒到金世宗那里告状,他因此解官回到了家乡。
D.晚年,张特立隐居田园,朝代变换也始终如一,被元世祖封为“中庸先生”。                               
4.请将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军宅宁有盗羊者邪,聊视之以杜众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豪贵由是遵法,民赖以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海宁孝廉查伊璜继佐,崇祯中名士也。尝冬雪,偶步门外,见一丐避庑下,貌殊异,呼问曰:“闻市井有铁丐者,汝是否?”曰:“是也。”曰:“能饮乎?”曰:“能。”引入发醅,坐而对饮。查已酩酊,而丐殊无酒容。衣以絮衣,不谢,径去。
  明年,复遇之西湖放鹤亭下,露肘跣行。询其衣,曰:“入夏不须此,已付酒家矣。”曰:“曾读书识文字乎?”曰:“不读书识字,何至为丐!”查奇其言,为具汤沐而衣履之。询其氏里,曰:“吴姓,六奇名,东粤人。”问:“何以丐?”曰:“少好博,尽败其产,故流转江湖。自念叩门乞食,昔贤不免,仆何人,敢以为污!”查遽起,捉其臂曰:“吴生海内奇士,我以酒徒目之,失吴生矣!”留与痛饮一月,厚资遣之。
  六奇者,家世潮阳,祖为观察,以樗蒲故,遂为窭人。既归粤,寄食充驿卒,稔知关河厄塞形势。会王师入粤,逻者执六奇,六奇请得见大帅言事。既见,备陈诸郡形势,因请给游札数十通,散其土豪,所至郡县,壁垒皆下。帅上其功,十年中,累官至广东水陆师提督。
  孝廉家居,久不复记忆前事。一旦,有粤中牙将叩门请谒,致吴书问,以三千金为寿,邀致入粤。水行三千里,供帐极盛,度梅岭,已遣其子迎候道左。至戟门,则蒲伏泥首,登堂,北面长跪,历叙往事,无所忌讳。入夜,置酒高会,身行酒炙。歌舞妙丽,丝竹迭陈,诸将递起为寿,质明始罢。自是留止一载,装累巨万。将归,复以三千金为寿,锦绮、珠贝、珊瑚、犀象之属,不可訾计。
  初,查在惠州幕府,一日游后圃。圃有英石一峰,深赏异之。再往,已失此石。问之,则以巨舰载致吴中矣。今石尚存查氏之家。
  注释:①樗蒲:古代赌博。
1.对下面句子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查起,捉其臂曰——遽:于是,就
B.会王师入粤,逻者六奇——执:捉拿,拘捕
C.衣以絮衣,不,径去——谢:感谢
D.知关河厄塞形势——稔:熟悉
2.下列句中加线字意义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问:“何丐?”——是社稷之臣也,何伐为? 
B.敢以为污——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C.厚资遣——杳不知其所
D.锦绮、珠贝、珊瑚、犀象属——郯子徒,其贤不及孔子
3.下列选项中分别属于表现查继佐“施之恩惠”和吴六奇“知恩图报”的一组是(     )
A.吴生海内奇士——以三千金为寿,邀至入粤
B.引入发醅,坐而对饮——度梅岭,已遣其子迎候道左
C.留引痛饮一月,厚资遣之——备陈诸郡形势
D.帅上其功——自是留止一载,装累巨万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六奇不同于一般人,外貌奇特,身为乞丐,别人请他喝了酒,赠给了他衣服,他却连声道谢都没有,就径直走了。
B.吴六奇认为自己成为乞丐的原因有:一是自己读过书,识得字;二是年轻时嗜好赌博,输光了家产。
C.吴六奇做乞丐时,他觉得行乞玷污自己的名声。后来,他步入仕途,多次升官,一直做到广东水陆师提督。
D.文章叙述了吴六奇的一些传奇经历,生动地塑造了一个性豪荡、熟地理、有韬略、知恩图报的奇士形象。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年,复遇之西湖放鹤亭下,露肘跣行。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查奇其言,为具汤沐而衣履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圃有英石一峰,深赏异之,再往,已失此石。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迁为武安君。伐韩之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其守冯亭与民谋曰:“不如以上党归赵。赵若受我,秦怒,必攻赵。赵被兵,必亲韩。韩、赵为一,则可以当秦。”因使人报赵,赵受之。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以按据上党民。赵使廉颇将。秦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赵王数以为让。而秦相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既怒廉颇军多失亡,又反坚壁不敢战,而又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秦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秦军详败而走。赵军逐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食。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赵卒反覆,非尽***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阬***之,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韩、赵恐,使苏代厚币说秦相应侯。于是应侯言于秦王曰:“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王听之,皆罢兵。武安君闻之,由是与应侯有隙。后秦王使王龁围邯郸,不能拔,秦军多失亡。武安君言曰:“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秦王闻之,怒,强起武安君,武安君遂称病笃。应侯请之,不起。于是免武安君为士伍,迁之阴密。秦昭王与应侯群臣议曰:“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余言。”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武安君引剑将自刭,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遂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有删节)
  注释:①马服:指马服君赵奢。②阬:活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善用兵,为武安君——迁:调动官职,指升官。
B.赵王数以为——让:谦让
C.秦军败而走——详:通“佯”,假装
D.武安君遂称病——笃:(病)重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导致秦王让白起自***原因的一组是(  )
①由是与应侯有隙         ②王听之,皆罢兵
③强起武安君,武安君遂称病笃   ④其意尚怏怏不服,有余言
⑤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 ⑥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
A.②③⑤           
B.③④⑤
C.③④⑥           
D.①②⑥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国攻下野王,上党和韩国失去了联系,无奈之中,上党守将只好用归顺赵国的方法抵抗秦国。
B.秦军多次击溃赵军,廉颇坚守营垒不和秦军交战,所以白起用了反间计,最终成功地让赵括代替廉颇出战。
C.白起与赵括打仗,使用了诱敌深入等方法,断绝了赵军的粮道,打败了赵军。
D.白起考虑到投降的四十万赵军可能会作乱,于是用欺骗的办法,把他们活埋了。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应侯请之,不起。于是免武安君为士伍,迁之阴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有书生读经书甚精熟不知近代事因说骆宾王遂云某识其孙李少府者兄弟太多意谓骆宾是诸王封号也 选自《唐语林·卷八》
①用斜线(/)给上面文段断句。
②骆宾王和《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都名列唐初诗坛“四杰”之中,请写出其余两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概括这则故事中的书生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