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浙江省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计数:不能用十来计算,不用十个。
1.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
  孔子:____________ 韩非子:____________
2.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孔子:以德治国;韩非子:依法治国。
2.法、德都有优缺点,应该两手抓,两手都要用,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完善社会主义法律。(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吾乡吕徽之先生,家仙居万山中,博学能诗文,问无不知者,而安贫乐道,常逃其名,耕渔以自给。一日,携楮币诣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徐至庭前,闻东阁中有人分韵作雪诗,一人得“滕”字,苦吟弗就,先生不觉失笑。阁中诸贵游子弟辈闻得,遣左右诘之。先生初不言,众愈疑,亲自出见,先生露顶短褐,布袜草屦,辄侮之,询其见笑之由。先生不得已,乃曰:“我意举滕王蛱蝶事耳。”众始叹伏,邀先生入坐。先生曰:“我如此形状,安可厕诸君子间?”请之益坚,遂入阁。众以“藤”“滕”二字请先生足之。即援笔书曰:“天上九龙施法水,人间一鼠啮枯藤。骛鹅声乱功收蔡,蝴蝶飞来妙过滕。”复请粘“昙”字韵诗,又随笔写讫,便出门。留之,不可得。问其姓字,亦不答,皆惊讶曰: “尝闻吕处士名,欲一见而不能,先生岂其人邪。”曰:“我农家,安知吕处士为何如人?”惠之谷。怒曰:“我岂取不义之财?必易之。”刺船而去,遣人遥尾其后。路甚僻远,识其所而返。雪晴,往访焉,惟草屋一间,家徒壁立。忽米桶中有人,乃先生妻也。因天寒,故坐其中。试问徽之先生何在,答曰:“在溪上捕鱼。”始知真为先生矣。至彼,果见之,告以特来候谢之意。隔溪谓曰:“诸公先到舍下,我得鱼,当换酒饮诸公也。”少顷,携鱼与酒至,尽欢而散。回至中途,夜黑,不良于行,暂憩一露棚下,适主人自外归,乃尝识面者,问所从来,语以故。喜曰:“是固某平日所愿见者。”上客宿,翼旦,客别。主人蹑其踪,则先生已迁居矣。又一日,先生与陈刚中治中遇于道。治中策蹇驴,时犹布衣,见先生风神高简。问曰:“得非吕徽之乎?”曰:“然。足下非陈刚中乎?” 曰:“然。”握手若平生欢,共论驴故事。先生言一事,治中答一事,互至四十余事,治中止矣。先生曰:“我尚记得有某出某书,某出某传。”又三十余事,治中深敬之。(节选自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八《隐逸》)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庭前——徐:缓慢。
B.安可诸君子间——厕:置身。
C.之谷——惠:赠送。
D.船而去——刺:乘坐。
2.下列各句中,加粗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欲一见不能——吾尝终日思矣
B.先生岂人邪——尔无忘乃父之志
C.试问微之先生在——君以知燕王
D.告特来候谢之意——掭尖草,不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吕徽之是一位博学多才、安贫乐道、恬淡自守、特立独行又不乏随和的隐士。
B.吕徽之听人作雪诗苦吟不出时笑出声来,众人见他衣着寒酸就嘲笑侮辱他。
C.吕徽之以耕种打渔为生,茅屋草舍,怡然自处.虽然清贫其妻却有御寒办法。
D.吕微之虽然隐居山野,但因其品质高洁,待人接物不卑不亢,受到大家敬重。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日,携褚币谐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治中策蹇驴,时犹布衣,见先生风神高简,问曰:“得非吕微之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②庄王以为币轻,更小以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业。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不定。”相曰:“如此几何顷乎?”市令曰:“三月顷。”相曰:“罢,吾今令之复矣。”后五日,朝,相言之王曰:“前日更币,以为轻。今市令来言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之不定"。臣请遂令复如故。”王许之,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
  ③楚民俗好庳车,王以为庳车不便马,欲下令使高之。相曰:“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王必欲高车,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捆。乘车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数下车。”王许之,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
  ④此不教而民从其化,近者视而效之,远者四面望而法之。故三得相而不喜,知其材自得之也;三去相而不悔,知非己之罪也。(选自《史记·循吏列传》)
  【注】①次行:秩序。②庳:低、矮。③捆:门槛。
1.写出下列加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秋冬则民山采____________
(2)各得其所便,民皆其生____________
(3)市令曰:“三月。”____________
(4)令数下,民不知所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粗词语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
A.政缓禁止
B.庄王以为币轻
C.如此几何顷乎
D.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捆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许之,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写出了孙叔敖_________的性格特征。
5.联系文本,简析孙叔敖施政的具体策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稼说送张琥
苏轼
  ①曷尝观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休,而地方得完。其食足而有余,则种之常不后时,而敛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耰铚艾,相继于其上者如鱼鳞,而地力竭矣。种之常不及时,而敛之常不待其熟,此岂能复有美稼哉?
  ②古之人,其才非有以大过今之人也,其平居所以自养而不敢轻用以待其成者,闵闵焉如婴儿之望长也。弱者养之以至于刚,虚者养之以至于充。三十而后仕,五十而后爵,信于久屈之中,而用于至足之后;流于既溢之余,而发于持满之末,此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而今之君子所以不及也。
  ③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与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且妄推之矣。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④子归,过京师而问焉,有曰辙子由者,吾弟也,其亦以是语之。
  【注】①锄耰铚艾:四种农具。②得:此指中进士。
1.第①段中与“寸寸而取之”相反的农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作者写“闵闵焉如婴儿之望长也”这一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3.对“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您离开这里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啊!
B.您离开这里后想必会致力于学习吧!
C.您要摆脱这种状况而致力于学习啊!
D.您想必会摆脱这种状况好好学习吧!
4.本文与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在写作手法上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对此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人一般认为早中功名是一件幸运的事,作者却认为是“不幸”的,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课内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相如功大,为上卿——拜:授与官职
B.吾,不忍为之下——羞:羞耻
C.蔺相如止之曰——固:坚决
D.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卒:终于,最终
2.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B.臣所以去亲戚而事者
C.而君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D.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3.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相如功大——徒吾两人在也
B.相如闻,不肯会——不欲廉颇争列
C.相如素贱人——庸人尚羞之
D.相如廷斥之,辱群臣——今两虎共斗,势不俱生
4.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渑池之会”后,廉颇对于蔺相如在自己之上心有不甘,宣称要羞辱相如,这表现了他为人鲁莽、妄自尊大、胸襟狭窄、斤斤计较于名位之争的缺点。
B.蔺相如在知道廉颇要羞辱自己的时候,采取的是退让回避的态度,或称病不朝,或隐车避匿,表现了明大义、识大体和不计私怨,以国家前途为重的品质。
C.廉颇在听到蔺相如“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话后,大为感动,也很惭愧,立即负荆请罪,表现出性格坦率、忠心爱国、勇于改错等性格上的优点。
D.选文主要记述了廉蔺之间的矛盾从激化到解决的过程,作者对廉颇的忠于国家和勇于改过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对蔺相如的懦弱有些许的不满。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 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管仲对曰:“质信极忠,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忠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曰:“善哉!
  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于天下,其可平?”管子对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放旧罪,修旧宗,立无后,则民殖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也。”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其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对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于是令百官有司,削方墨笔。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使税者百一钟,孤幼不刑,泽梁时纵,关讥而不征,市书而不赋,近者未之以忠信,远者未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 (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
  【注】①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②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勿。如是,又何以行之——已:停止
B.泽命不,信也——渝:坚持
C.公公族,家修家族——修:治理
D.若大水有舟楫也——济:渡过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是以能通其意天下乎——故燕王欲结
B.拱手问曰——朝济夕设版焉
C.缓其刑政人不惧死——三人行必有我师
D.寡人闻仲父言此三者——此亡秦续耳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一组是(     )
①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 ②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 ③省刑罚,薄赋敛
④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 ⑤齐国百姓,公之本也 ⑥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仁”“严”“礼”是为政的重要原则,也就是国君要对百姓讲究信用,施行仁爱,严肃法纪,提倡礼仪。
B.齐桓公想通过修明政事,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达到会盟诸侯的目的,因此他希望得到管仲的认可和辅佐。
C.对于桓公称霸天下的想法,管仲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并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D.齐桓公有抱负,能纳谏,接受了管仲的民本思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得到了四方百姓的拥护。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令不改,则民正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