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尊卢沙宋濂  秦有尊卢沙者,善夸谈,居之不疑。秦人笑之,尊卢沙曰:“勿予笑也,吾将说楚以王国之术。”翩翩然南。迨至楚境上,关吏絷...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尊卢沙
宋濂
  秦有尊卢沙者,善夸谈,居之不疑。秦人笑之,尊卢沙曰:“勿予笑也,吾将说楚以王国之术。”翩翩然南。迨至楚境上,关吏絷之。尊卢沙曰:“慎毋絷我,我来为楚王师。”关吏送诸朝,大夫置馆之。问曰:“先生不鄙夷敝邑,不远千里,将康我楚邦。承颜色日浅,未敢敷布腹心。他不敢有请,姑闻师楚之意,何如?”尊卢沙怒曰:“是非子所知!”大夫不得其情,进于上卿瑕。瑕客之,问之如大夫。尊卢沙愈怒,欲辞去。瑕恐获罪于王,亟言之。
  王趣见,未至,使者三四往。及见,长揖不拜,呼楚王谓曰:“楚国东有关越,西有秦,北有齐与晋,皆虎视不瞑。臣近道出晋郊,闻晋约诸侯图楚,刑白牲,列珠盘玉敦,歃血以盟曰:‘不祸楚国,无相见也!’且投璧祭河,欲渡。王尚得奠枕而寝耶?”楚王起问计,尊卢沙指天曰:“使尊卢沙为卿,楚不强者,有如日!”王曰:“然敢问何先?”尊卢沙曰:“是不可空言白也。”王曰:“然。”即命为卿。
  居三月,无异者。已而晋侯帅诸侯之师至,王恐甚,召尊卢沙却之。尊卢沙瞠目视,不对。迫之言,乃曰:“晋师锐甚,为王上计,莫若割地与之平耳。”王怒,囚之三年,劓而纵之。尊卢沙谓人曰:“吾今而后知夸谈足以贾祸。”终身不言,欲言,扪鼻即止。
  君子曰:战国之时,士多大言无当,盖往往藉是以谋利禄。尊卢沙亦其一人也。使晋兵不即至,或可少售其妄。未久辄败,亦不幸矣哉!历考往事,矫虚以诳人,未有令后者也。然则尊卢沙之劓,非不幸也,宜也。
  【注】①大夫置:人名。②投璧祭河:古人订立盟誓时的仪式。③奠枕:安枕。④有如日:古代发誓用语。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之不疑——居:居然
B.将我楚邦——康:强健
C.已而晋侯诸侯之师至——帅:带领
D.莫若割地与之耳——平:平定
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尊卢沙“大言”的一项是(     )
①吾将说楚王以王国之术
②慎毋絷我,我来为楚王师
③使尊卢沙为卿,楚不强者,有如日
④为王上计,莫若割地与之平耳
⑤吾今而后知夸谈足以贾祸⑥不祸楚国,无相见也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尊卢沙能获得楚王的任用,既因为他故作高深的夸谈确有迷惑人的地方,同时也与战国的时代背景有关。
B.楚王对尊卢沙一直是非常敬重的,听其夸谈“即命为卿”,即使他露出真相后,也仅仅割了他的鼻子。
C.当晋侯率领诸侯军队进犯楚国时,平时口出大言,气势不凡的尊卢沙竟无计可施。最终只好给楚王献上割地同晋侯讲和的屈辱之策。
D.尊卢沙懂得了“夸谈足以贾祸”后,“终身不言,欲言,扪鼻即止”,读之令人哑然失笑,颇具讽刺意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承颜色日浅,未敢敷布腹心。他不敢有请,姑闻师楚之意,何如?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历考往事,矫虚以诳人,未有令后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A
3.B
4.(1)和您接触的时间还不长,不敢倾吐自己的心里话。其他事不敢多问,暂且想听听您来做楚王老师的想法如何?
  (2)一一考察过去的事情,凡是故弄玄虚欺骗人的,都没有好结局。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尊卢沙宋濂  秦有尊卢沙者,善夸谈,居之不疑。秦人笑之,尊卢沙曰:“勿予笑也,吾将说楚以王国之术。”翩翩然南。迨至楚境上,关吏絷】;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朱晖字文季,南阳宛人也。晖早孤,年十三,王莽败,天下乱,与外氏家属从田间奔入宛城。遭遇群贼,白刃劫诸妇女,略夺衣物。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晖拔剑前曰:“财物皆可取耳,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贼见其小,壮其志,笑曰:“童子内刀。”遂舍之而去。初,光武与晖父岑俱学长安,有旧故。及即位,求问岑,时已卒,乃召晖拜为郎。晖寻以病去,卒业于太学。性矜严,进止必以礼,诸儒称其高
  永平初,显宗舅新阳侯阴就摹晖贤,自往候之,晖避不见;复遣家丞致礼,珲遂闭门不受。就闻,叹曰:“志士也,勿夺其节。”后为郡吏,太守阮况尝欲市晖婢,晖不从。及况卒,晖乃厚赠送其家。人或讥焉,晖曰:“前阮府君有求于我,所以不敢闻命,诫恐污君令名。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骠骑将军东平王苍闻而辟之,甚礼敬焉。正月朔旦,苍当入贺。故事,少府给璧。是时阴就为府卿,贵骄,吏慠不奉法。苍坐朝堂,漏且尽,而求璧不可得,顾谓掾属曰:“若之何?”晖望见少府主簿持璧,即往;绐之曰:“我数闻璧而未尝见,试请观之。”主簿以授晖,晖顾召令史奉之。主簿大惊,遽以白就。就曰:“朱掾义士,勿复求。”苍既罢,召晖谓曰:“属者掾自视孰与蔺相如?”帝闻壮之,以晖为卫士令。再迁临淮太守。数年,坐法免。
  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自去临淮,屏居野泽,布衣蔬食,不与邑里通,乡党讥其介。建初中,南阳大饥,米石千余,晖尽散其家资,以分宗里故旧之贫羸者,乡族皆归焉。后迁为尚书令,以老病乞身。(选自《后汉书·朱晖传》,有改动)
  ①掾属:佐治的官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召晖为郎——拜:授官
B.自往之,晖避不见——候:等候
C.今而相送,明吾非有也——爱:吝惜
D.顾掾属曰:“若之何?”——谓:对……说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外氏家属从田间奔入宛城——试他虫斗,虫尽靡
B.漏尽,而求璧不可得——穷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C.晖寻病去,卒业于太学——是君子远庖厨也
D.我数闻璧未尝见,试请观之——古者富贵名摩灭,不可胜记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明朱晖不惧权势的句子是(     )
①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
②复遣家丞致礼,晖遂闭门不受。
③就闻,叹曰:“志士也,勿夺其节。”
④太守阮况尝欲市晖婢,晖不从。
⑤骠骑将军东平王苍闻而辟之,甚礼敬焉。
⑥主簿以授晖,晖顾召令史奉之。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③⑥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晖路遇群盗抢劫,为使长辈不受羞辱,他挺身而出,群盗被其胆识所感动,放过了朱晖及与他同行的人。
B.朱晖一再违背阴就的意志,甚至让阴就难堪,而阴就之所以没有打击报复,是因为他也佩服朱晖的人格。
C.朱晖以智慧和勇气将璧拿到手,挫败了阴就的图谋,人们因此比之为蔺相如,皇帝听说后,也很赞许朱晖。
D.朱晖重义轻财,在南阳发生饥荒、米价飞涨之时,他尽力救助宗族中的贫穷体弱者,由此获得乡亲信赖。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性矜严,进止必以礼,诸儒称其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簿大惊,以白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义田记
[宋]钱公辅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成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婚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其给。此其大较也。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殛,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昔晏平仲敝车赢马。桓子曰:“是隐君之赐也。”晏子曰:“自臣之贵,父之族,无不乘车者;母之族,无不足于衣食者;妻之族,无冻馁者;齐国之士,待臣而举火者三百余人。如此,而为隐君之赐乎?彰君之赐乎?”予尝爱晏子好仁,又爱晏子之仁有等级,而言有次第也: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而后及其疏远之贤。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晏子为近之。今观文正之义田,贤于平仲。其规模远举,又疑过之。
  呜呼!世之居三公位,享万钟禄,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者,岂少也哉?况于施贤乎!其下为卿,为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操壶瓢为沟中瘠者,又岂少哉?况于他人乎!是皆公谓之罪人也。
  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世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独高其义,因以遗于世云。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家居俟代者——屏:摒弃
B.而力未者二十年——逮:达到
C.君之赐乎——彰:使……显著
D.予尝晏子好仁——爱:仰慕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体现作者敬重范文正公“义举”的一组是(     )
①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
②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
③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
④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
⑤今观文正之义田,贤于平仲
⑥后世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记述了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抱负的北宋名臣范仲淹乐善好施、救济族中穷人的事迹。
B.范仲淹存有购置“义田”的志向二十年,但终其一生贫穷,只得以“施贫活族”传给子孙,由子孙实现他的理想。
C.作者认为范仲淹办“义田”的举措比晏子更接近孟子的要求,并且他的做法更高明、更有远见。
D.本文赞扬范仲淹义举的同时,也斥责了那些身居高位、享受厚禄却只顾自己的达官贵人。
4.把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晏子为近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   
  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三月,艺颇精,意得甚。僧问:“汝益乎?”曰:“益矣。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僧笑,命李试其技。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越移时,诩诩然骄人而立。僧又笑曰:“可矣。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势。既而各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李以掌致地,惭沮请教。又数日,僧辞去。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尼告众客曰:“颠倒一身,殊大冷落。有好事者,不妨下场一扑为戏。”如是三言。众相顾,迄无应者。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尼便笑与合掌。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即问:“尊师何人?”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若尔,不必交手足,愿拜下风。”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尼乃曰:“既是憨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但两相会意可耳。”李诺之。然以其文弱故,易之。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方颉颃间,尼即遽止,李问其故,但笑不言,李以为怯,固请再角。尼乃起。少间李腾一踝去。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尼笑谢曰:“孟浪忤客,幸勿罪!”李异归,月余始愈,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为何?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超,字魁吾,淄之西人——鄙:粗俗   
B、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一日之名——要:求取   
C、然以其文弱故,之——易:轻视   
D、偶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适:到……去   
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相授——独是成氏子蠹贫,以促织富   
B、师能者,我已尽能乏——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C、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进——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奉行者即为定例
D、幸先以我名告——每闻琴瑟声,则应节而舞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超武术技艺不精的一组是(     )   
①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   
②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   
③三月,艺颇精,意得甚   
④李以为怯,固请再角   
⑤僧笑,命李试其技
⑥方颉颃间,尼即遽止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②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超与憨和尚交手,时时想找出憨和尚的破绽以打败他;憨和尚为了惩罚李超,一脚把他踢出一丈多远,愤而择日告辞而去。   
B、憨和尚德高艺精,机智风趣;李超敏而好学,豪爽好施;尼僧武技高超,争强好胜。小说中几个人物形象写得栩栩如生。   
C、本文善于通过“笑”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憨和尚和尼僧高强的武艺、谦和的性情,这些关于“笑”的描写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D、本文通过曲折跌宕的情节安排,重在描写变幻莫测的武术技巧,故事性强,引人入胜,体现了古代文言小说的独特魅力。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众相顾,迄无应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卢钧,字子和,范阳人。元和四年进士擢第,又书判拔萃,调补校书郎,累佐诸侯府。大和五年,迁左补阙。与同职理宋申锡之枉,由是知名。
  开成元年冬,代李从易为广州刺史、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南海有蛮舶之利,珍货辐辏。旧帅作法兴利以致富,凡为南海者,靡不梱载而还。钧性仁恕,为政廉洁,请监军领市舶使,己一不干预。自贞元已来,衣冠得罪流放岭表者,因而物故,子孙贫悴,虽遇赦不能自还。凡在封境者,钧减俸钱为营槥椟;其家疾病死丧,则为之医药殡殓;孤儿稚女,为之婚嫁,凡数百家。由是山越之俗,服其德义,令不严而人化。三年将代,华蛮数千人诣阙请立生祠,铭功颂德。先是土人与蛮獠杂居,婚娶相通,吏或挠之,相诱为乱。钧至立法,俾华蛮异处、婚娶不通、蛮人不得立田宅,由是徼外肃清,而不相犯。
  会昌初,迁襄州刺史。四年,诛刘稹,以钧检校兵部尚书、兼潞州大都督府长史。是冬,诏钧出潞军五千戍代北。钧升城门饯送,其家设幄观之。潞卒素骄,因与家人诀别,乘醉倒戈攻城门。监军以州兵拒之,至晚抚劳方定。诏钧入朝,拜户部侍郎,迁户部尚书。大中初,检校尚书右仆射、御史大夫,就加检校司空。六年,复检校司空、河东节度使。九年,诏曰:“河东军节度使卢钧,长才博达,敏识宏深。由岭表而至太原,五换节钺,仁声载路,公论弥高。宜升揆路,以表群僚。可尚书左仆射。”钧践历中外,事功益茂。后辈子弟,多至台司。至是急征,谓当辅弼,虽居端揆,心殊失望,常移病不视事,与亲旧游城南别墅,或累日一归。宰臣令狐绚恶之,乃罢仆射,仍加检校司空。物议以钧长者,罪绚弄权。绚惧,十一年九月,以钧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兴元尹,充山南西道节度使。入为太子太师,卒。(选自《旧唐书·卢钧传》,有删节)
  【注】①槥椟:小棺材。②揆路:宰相之位。③端揆:指尚书左仆射。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凡为南海者,不梱载而还——靡:没有
B.自贞元已来,衣冠得罪流放岭者——表:南面
C.华蛮异处、婚娶不通——俾:佣人
D.物议以钧长者,绚弄权——罪:谴责
2.以下句子中,直接表明卢钧“性仁恕”或“为政廉洁”的一组是(     )
①与同职理宋申锡之枉
②作法兴利以致富
③其家疾病死丧,则为之医药殡殓
④华蛮数千人诣阙请立生祠
⑤请监军领市舶使,己一不干预
⑥升城门饯送,其家设幄观之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⑤⑥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卢钧进士及第后又应试“书判拔萃”科,先历任补校书郎、诸侯幕府僚佐、坐补阙等,后因与同事申诉宋申锡的冤枉而出名。
B.卢钧担任过几个道的节度使,在任岭南节度使期间政绩尤为突出,他为政廉洁,关心民众,受到了当地汉人和蛮族的拥戴。
C.卢钧满怀希望应诏入朝,结果被授为尚书左仆射,很是灰心,后受宰相令狐绚排挤,又出任山南西道节度使。
D.卢钧年长才高、博闻练达,见识聪敏,深得皇帝的赏识并重用为宰相,加之他为人仁慈,为政廉洁,当时被视为长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由是山越之俗,服其德义,令不严而人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仁声载路,公论弥高。宜升揆路,以表群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马隆,字孝兴,东平平陆人。少而智勇,好立名节。魏兖州刺史令狐愚坐事伏诛,举州无敢收者。隆以武吏托称愚客,以私财殡葬,服丧三年,列植松柏,礼毕乃还,一州以为美谈。
  泰始中,将兴伐吴之役,下诏曰:“吴会未平,宜得猛士以济武功。”兖州举隆才堪良将。
  初,凉州刺史杨欣失羌戎之和,隆陈其必败。俄而欣为虏所没,河西断绝,帝每有西顾之忧,临朝而叹曰:“谁能为我讨此虏通凉州者乎?”朝臣莫对。隆进曰:“陛下若能任臣,臣能平之。”帝曰:“必能灭贼,何为不任,顾卿方略何如耳。”隆曰:“陛下若能任臣,当听臣自任。”帝曰:“云何?”隆曰:“臣请募勇士三千人,无问所从来,率之鼓行而西,禀陛下威德,丑虏何足灭哉!”帝许之,乃以隆为武威太守。公卿佥曰:“六军既众,州郡兵多,但当用之,不宜横设赏募以乱常典。隆小将妄说,不可从也。”帝弗纳。隆立标简试。自旦至中,得三千五百人,隆曰:“足矣。”因请自至武库选杖。隆于是西渡温水。虏树机能等以众万计,或乘险以遏隆前,或设伏以截隆后。隆依八阵图作偏箱车,地广则鹿角车营,路狭则为木屋施于车上,且战且前,弓矢所及,应弦而倒。奇谋间发,出敌不意。或夹道累磁石,贼负铁铠,行不得前,隆卒悉被犀甲,无所留碍,贼咸以为神。转战千里,***伤以千数。自隆之西,音问断绝,朝廷忧之,或谓已没。后隆使夜到,帝抚掌欢笑。朝议加隆将士勋赏,赐爵加秩各有差。
  太康初,朝廷以西平荒毁,宜时兴复,以隆为平虏护军、西平太守,将所领精兵,又给牙门一军,屯据西平。时南虏成奚每为边患,隆至,帅军讨之。虏据险距守,隆令军士皆负农器,将若田者。虏以隆无征讨意,御众稍怠。隆因其无备,进兵击破之。毕隆之政,不敢为寇。(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二十七》,有删改)
1.对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宜得猛士以武功——济:成就
B.陛下威德——禀:告诉
C.隆卒悉犀甲——被:穿着
D.赐爵加各有差——秩:俸禄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马隆有谋略的一组是(     )
①隆以武吏托称愚客
②率之鼓行而西
③横设赏募以乱常典
④隆依八阵图作偏箱车
⑤后隆使夜到
⑥隆令军士皆负农器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兖州刺史令狐愚犯罪被***后,整个兖州没有人敢替他收尸,而马隆却异乎常人,其既勇且义的行为赢得了大家的普遍赞赏。
B.在皇帝有西顾之忧而朝臣们又都无言以对之时,马隆毛遂自荐,主动请命,招募勇士三千多人,转战千里,***伤之敌数以千计。
C.平定河西之役,由于得不到马隆的消息,朝廷非常忧虑,等到马隆的使者回到朝廷,皇帝十分高兴,给予将士们不同的奖励。
D.南虏常常犯边,马隆凭借险要的地势,让战士假扮成耕田的农人,趁敌人懈怠时,一举击破了他们,在马隆任期内南虏不敢轻举妄动。
4.(1)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请募勇士三千人,无问所从来,率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六军既众,州郡兵多,但当用之,不宜横设赏募以乱常典。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