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和差拨两个在路上,又没买酒吃处,早来到草料场外。看时,一周遭...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0127 期末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和差拨两个在路上,又没买酒吃处,早来到草料场外。看时,一周遭有些黄土墙,两扇大门。推开看里面时,七八间草房做着仓廒,四下里都是马草堆,中间两座草厅。到那厅里,只见那老军在里面向火。差拨说道:“管营差这个林冲来,替你回天王堂看守,你可即使交割。”老军拿了钥匙,引着林冲,分付道:“仓廒内自有官司封记。这几堆草,一堆堆都有数目。”老军都点见了堆数,又引林冲到草厅上。老军收拾行李,临了说道:“火盆、锅子、碗、碟,都借与你。”林冲道:“天王堂内,我也有在那里,你要便拿了去。”老军指壁上挂一个大葫芦,说道:“你若买酒吃时,只出草场投东大路去,三二里便有市井。”老军自和差拨回营里来。
  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边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 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钱纸。”又行了一回,望见一簇人家。林冲住脚看时,见篱笆中挑着一个草帚儿在露天里。林冲径到店里。主人道:“客人那里来?”林冲道:“你认得这个葫芦么?”主人看了道:“这葫芦是草料场老军的。”林冲道:“原来如此。”店主道:“既是草料场看守大哥,且请少坐;天气寒冷,且酌三杯,权当接风。”店家切一盘熟牛肉,烫一壶热酒,请林冲吃。又自买了些牛肉,又吃了数杯。就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那两块牛肉,留下些碎银子,把花枪挑着酒葫芦,怀内揣了牛肉,叫声“相扰”,便出篱笆门,依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的紧了
1.第一段“仓廒内自有官司封记”一句中“官司”一词如何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划线句子描写的一连串动作,表现了林冲怎样的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说说“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这两句描写的传神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几段文字多次描写朔(北)风和大雪,除渲染环境氛围外,还有哪两方面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官司:旧时对官吏和政府的泛称。
2.细心和缜密(谨慎)。
3.既形象地描绘出大雪纷纷扬扬接连不断的场景,又暗示了渐趋紧张的环境气氛。
4.① 烘托人物形象; ②推动情节发展。 (以上主观题,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和差拨两个在路上,又没买酒吃处,早来到草料场外。看时,一周遭】;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世主有先生者,有后生者,有不生者。昔者楚庄王谋事而当,居有忧色。申公巫臣问曰:“王何为有忧也?”庄王曰:“吾闻诸侯之德,能自取师者王,能自取友者霸,而与居不若其身者亡。以寡人之不肖也,诸大夫之论莫有及于寡人,是以忧也。”庄王之德宜君人,威服诸侯,曰犹恐惧,思索贤佐,此其先生者也。
  昔者宋昭公出亡,谓其御曰:“吾知所以亡矣。”御者曰:“何哉?”昭公曰:“吾被服而立,侍御者数十人,无不曰:吾君,丽者也;吾发言动事,朝臣数百人,无不曰:吾君,圣者也。吾外内不见吾过失,是以亡也。”于是改操易行,安义行道,不出二年,而美闻于宋。宋人迎而复之,谥为昭。此其后生者也。
  昔者郭君出郭,谓其御曰:“吾渴,欲饮。”御者进清酒。曰:“吾饥,欲食。”御者进干脯梁糗。曰:“何备也?”御者曰:“臣储之。”曰:“奚储之?”御者曰:“为君之出亡而道饥渴也。”曰:“子知吾且亡乎?”御者曰:“然。”曰:“何以不谏也?”御者曰:“君喜道谀而恶至言,臣欲进谏,恐先郭亡,是以不谏也。”郭君作色而怒曰:“吾所以亡者诚何哉?”御者转其辞曰:“君之所以亡者太贤。”曰:“夫贤者所以不为存而亡者,何也?”御曰:“天下无贤而君独贤,是以亡也。”伏轼而叹曰:“嗟乎!夫贤人如此苦乎?”于是身倦力解,枕御膝而卧。御自易以块,疏行而去。身死中野,为虎狼所食。此其不生者也。 (节选自《韩诗外传·卷六》)
  [注释]本节选的上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问者曰:“古之知道者曰先生,何也?”曰:“犹言‘先醒’也。”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此先生者也——昔者宋昭公出亡,谓御曰
B.庄王德宜君人——为君出亡而道饥渴也
C.寡人之不肖也——御自易
D.郭君作色怒曰——枕御膝
2.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诸大夫之论莫有及于寡人,(寡人)是以忧也。
B.(郭君)曰:“何以不谏也?”
C.天下无贤而君独贤,(国)是以亡也。
D.臣欲进谏,恐先(于)郭亡,是以不谏也。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世主不属于“后生者”的一组是(     )
①昔者楚庄王谋事而当,居有忧色。
②庄王之德宜君人,威服诸侯。
③吾外内不见吾过失,是以亡也。
④宋人迎而复之,谥为昭。
⑤御转其辞曰:“君之所以亡者太贤。”
⑥伏轼而叹曰:“磋乎!夫贤人如此苦乎?”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①②⑥
D.③④⑥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梓人
唐·柳宗元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太半焉。”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众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
  彼为天下者本于人。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相道既得,万国既理,天下举首而望曰:“吾相之功也。”后之人循迹而慕曰:“彼相之才也。”犹梓人自名其功而执用者不列也。大哉相乎!通是道者,所谓相而已矣。
  余谓梓人之道类于相,故书而藏之。(节选自《古文观止?卷九》有删节)
  [注释]①梓人:木匠师傅。②寻引:度量长短的 工具。③砻:磨刀石。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梓人其门——款:敲击
B.其床足而不能理——阙:通“缺”,缺少
C.是道者——通:通过
D.故书而之。——藏:收藏、保存
2.以下各组句子中,能够体现梓人劳心者才能的一组是(     )
①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
②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
③委群材,会众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
④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
⑤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
⑥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
A.①②⑥
B.①③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梓人善于计算建筑材料,查看房屋建筑的规模,考虑怎样用料适合高低、深浅、方圆和长短的需要。他自称若是没有自己,工匠们无法建成一座房屋。起初“我”并不相信。
B、京兆尹要修建衙门,“我”经过那里,看到梓人指挥许多工人劳作。最后房屋建成,在正梁上题的字就是梓人的姓名,而所有实际动手建造房屋的工匠们名字不在其列,我很吃惊。
C、“我”认为那些帝王治理国家,关键在于用人。梓人的行为完全可以为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效法,指挥工匠与治理国家有相似之处。
D、梓人具有组织才能和大匠风范,能够顺应自然。通过对梓人的歌颂,有力地抨击了朝廷的用人制度,进而表达出“我”对朝廷用人制度的不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言文语段,完成题目。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1.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沛公已去,至军中——间:从小路   
B.张良入——谢:告罪
C.拜奉大将军足下——再:第二次 
D.闻大王有意过之——督:监督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招樊哙出      ②人之力而敝之
B.①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②是寡人过也
C.①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②使使以闻大王
D.①度我至军中,公入  ②欲以生劫之
3.把文言文阅读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选段中对刘邦的描写方法,并简单概括选段中刘邦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安重荣,小字铁胡,朔州人也。重荣有力,善骑射,为振武巡边指挥使。虽武夫,而晓吏事,其下不能欺。有夫妇讼其子不孝者,重荣拔剑授其父,使自***之,其父泣曰:“不忍也!”其母从傍诟骂,夺其剑而逐之,问之,乃继母也,重荣叱其母出。重荣起于军卒,暴至富贵,而见晋高祖自藩侯得国,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邪?兵强马壮者为之尔!”虽怀异志,而未有以发也。是时,高祖与契丹约为父子,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重荣愤然,以谓“屈中国以尊夷狄,困已敝之民,而充无厌之欲,此晋万世耻也!”数以此非诮高祖。契丹使者往来过镇州,重荣箕踞慢骂,不为之礼,或执***之。是时,吐浑白氏役属契丹,苦其暴虐,重荣诱之入塞。契丹数遣使责高祖,并求使者,高祖对使者鞠躬俯首,受责愈谨,多为好辞以自解,而姑息重荣不能诘。天福六年夏,契丹使者拽剌过镇,重荣侵辱之,拽剌言不逊,重荣怒,执拽剌;又为书以遗朝廷大臣、四方藩镇,皆以契丹可取为言。高祖患之,为之幸邺,报重荣曰:“前世与虏和亲,皆所以为天下计,今吾以天下臣之,尔以一镇抗之,大小不等,无自辱焉!”重荣谓晋无如我何,反意乃决。重荣虽以契丹为言,反阴遣人与幽州节度使刘晞相结。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欲因以窥中国,故不加怒于重荣。 其冬,安从进反襄阳,重荣闻之,乃亦举兵。是岁,镇州大旱、蝗,重荣聚饥民数万,驱以向邺,声言入觐。高祖遣杜重威逆之,兵已交,其将赵彦之与重荣有隙,临阵卷旗以奔晋军。重荣闻彦之降晋,大惧,重荣以吐浑数百骑守牙城,重威使人擒之,斩首以献,高祖御楼受馘,命漆其首送于契丹。
  注:藩镇:指总领一万的军府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有夫妇其子不孝者。——讼:控告
B.重荣起于军卒,至富贵。——暴:突然
C.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严格
D.姑息重荣不能。——诘:追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安重容“怀异志”和“非诮高祖”的一组是:(     )
A.天子宁有种邪——重荣箕踞慢骂
B.兵强马壮者为之尔——屈中国以尊夷狄
C.重荣诱之入塞——而充无厌之欲
D.重荣怒,执拽剌——此晋万世耻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顶是:(     )
A.安重荣虽为武官,但也通晓文吏事务。在处理一起家庭纠纷时,生父不忍***其子,继母则提剑***逐,重荣不满继母的行径,厉声将她斥退。
B.安重荣愤然于高祖屈尊事夷,每遇契丹使者均极力轻慢侮辱对方,甚至抓捕***死他们,高祖屈已礼待契丹,而对重荣的一系列做法坚决反对。
C.契丹一直伺机图谋晋朝,本应引起晋朝君臣高度警惕,高祖却表示前朝与虏和亲和做法都是为国家考虑现今重荣对抗契丹只能是自取其辱。
D.安重荣肖兵起事,借口朝见,聚集数万饥民前往邺地。高祖派遣部队阻击,在双方交战中重荣被俘遇害,高祖令人漆其首级后将它送给契丹。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为书以遗朝廷大臣、四方藩镇,皆以契丹可取为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苏廷评行状(苏轼)

  公讳序,字仲先,眉州眉山人。公幼疏达不羁,读书,略知其大义,即弃去。谦而好施,急人患难,甚于为己。衣食稍有余,辄费用,或以予人,立尽。以此穷困厄于饥寒者数矣,然终不悔。旋复有余,则曰:“吾固知此不能果困人也。”益不复爱惜。凶年鬻其田以济饥者,既丰,人将偿之,公曰:“吾固自有以鬻之,非尔故也。”人不问知与不知,径与欢笑造极,输发府藏。小人或侮欺之,公卒不惩,人亦莫能测也。
  李顺反,攻围眉州。公年二十有二,日操兵乘城。会皇考病没,而贼围愈急,居人相视涕泣,无复生意。而公独治丧执礼,尽哀如平日。太夫人忧甚,公强施施解之曰:“朝廷终不弃,蜀贼行破矣。”
  庆历中,始有诏州郡立学,士欢言,朝廷且以此取人,争愿效职学中。公笑曰:“此好事,卿相以为美观耳。”戒子孙,无与人争入学。郡吏素暴苛,缘是大扰,公作诗并讥之。庆历七年五月十一日终于家,享年七十有五。
  闻之,自五代崩乱,蜀之学者衰少,又皆怀慕亲戚乡党,不肯出仕。唯公命其子涣就学,所以劝导成就者,无所不至。及涣以进士得官西归,父老纵观以为荣,教其子孙者皆法苏氏。自是眉之学者,日益至千余人。然轼之先人少时独不学,已壮,犹不知书。公未尝问。或以为言,公不答,久之,曰:“吾儿当忧其不学耶?”既而,果自愤发力学,卒显于世。
  公之精识远量,施于家、闻于乡闾者如此。使少获从事于世者,其功名岂少哉!不幸汩没,老死无闻于时。然古之贤人君子,亦有无功名而传者,特以世有知之者耳。公之无传,非独其自放终身,亦其子孙不以告人之过也。故条录其始终行事大略,以告当世之君子。谨状。(节选自《苏轼文集?卷十六》,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益不复爱惜——爱惜:吝惜
B、日操乘城——兵:兵器、武器
C、居人相视涕泣,无复生意——生意:做买卖
D、又皆怀亲戚乡党——慕:贪恋
2、下列句子中,表现苏序有见识或有雅量的一组是(     )
①吾固知此不能果困人也
②小人或侮欺之,公卒不惩
③朝廷终不弃,蜀贼行破矣
④戒子孙,无与人争入学
⑤公始命其子涣就学
⑥果自愤发力学,卒显于世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苏序自幼性格豁达开朗,不拘礼法。他读书只求大体了解重要意旨就弃书而去,正因如此,成年之后还不能熟知诗书。
B、苏序只要衣食上稍有盈余,就把钱财全部赠与他人,即使因为这样而使自己在生活上屡次陷入困顿,他也始终不悔。
C、苏序尽管身份卑微,但目光长远,为把儿子苏涣培养成才,他极尽劝导之能事。苏涣的学有所成,深深影响了眉州人的思想观念。
D、苏序一生都没有功名,但他为人精明,器量远大。苏轼为他写作这篇“行状”,目的是让当世君子借此了解苏序为人行事的大致情况。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凶年鬻其田以济饥者,既丰,人将偿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之无传,非独其自放终身,亦其子孙不以告人之过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