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柳子厚墓志铭韩愈  子厚,讳宗元。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其...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柳子厚墓志铭
韩愈
  子厚,讳宗元。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耶?”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遏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以十五年七月十日,归葬万年先人墓侧。(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崭然头角    见:同“现”,显露
B.而自于山水间  肆:放肆
C.其俗以男女钱  质:抵押
D.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  比:及,等到
2.下面各组句子中,分别能体现柳宗元文才不凡和有节义操守的一项是(   )
A.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  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
B.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   一时皆慕与之交
C.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 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
D.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柳宗元年轻时,就显出了过人的才华。父亲去世后,他已成人,而且考中进士。人家都说柳家后继有人了。
B.柳宗元在集贤殿任职时,才智出众,廉洁敢为,谈论引经据典,纵横驰说,常常使在座的人为之倾倒。许多有权势的当政者,都想出自他的门下,对他众口一词的举荐和称赞。
C.在贬于永州期间,柳宗元一方面纵情山水,写下了许多汪洋恣肆、浑厚凝练的诗文。另一方面他改变了当地的风俗习惯,在一年内,让近千因抵债而成为奴婢的人得以回家,政绩斐然。
D.柳宗元不忍心看到好友刘禹锡被贬到偏远荒僻的播州,主动向朝廷要求用自己被贬之地柳州与刘禹锡的播州交换,最后使他改刺连州。韩愈认为柳宗元的行为体现了“士穷见节义”的高尚风格,让那些落井下石之人羞愧不已。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C
3.D
4.(1)柳宗元根据当地的风俗,为他们制定教化和禁令,永州的人遵从并信任他。
   (2)他向朝廷请求,要呈上奏疏,愿意用自己的柳州来与刘禹锡的播州交换,即使加重获罪,也不后悔。
   (3)一旦遇到小的利害冲突,(哪怕)只是像毛发一样的小事,就反目成仇好像不认识一样。人家落难了,不但不伸手救他,反而挤兑他,又向他投下石头,这样的人,社会上到处都是。(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柳子厚墓志铭韩愈  子厚,讳宗元。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其】;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超然台记
苏轼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糟啜,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夫所谓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余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
  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卢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余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日:乐哉游乎!(节选自苏轼《超然台记》)
  [注]①糟啜:食酒糟、饮淡酒。②卢敖:燕国隐士。③师尚父:指姜太公。④淮阴:指韩信,曾被封为淮阴侯。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自钱塘移胶西  守:把守
B.物有以之矣    盖:遮住
C.释舟楫之安而车马之劳  服:承受
D.岁比不,盗贼满野    登:丰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福可喜而祸可悲也  而物之可足吾欲者有尽
B.而去取择交乎前   人固疑余不乐也
C.城以为台者,旧矣  然后践华为城,河为池
D.秦人卢敖之从遁也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劫哉
3.下列各句中,全都直接体现作者“超然物外”思想的一项是(   )。
①糟啜,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
②斋厨索然,日食杞菊。
③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
④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
⑤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余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
⑥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A.①②④⑥
B.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凡物都有可欣赏的地方,只要有超然物外的思想,就能随遇而安。
B.作者移守胶西一年之后,身体变胖了,白发逐渐变黑了,这是他超然物外的最大快乐。
C.作者南望马耳山、常山联想到了隐君子,西望穆陵、北俯潍水却又想到了姜太公、齐桓公之遗烈和淮阴之功,由此可见作者虽被移守胶西但建功立业的理想尚在。
D.作者整理园圃,清扫庭院,修补破败的地方,摘蔬取鱼,酿酒脱粟,表现出很快乐,这是他能超然物外的结果。
5.翻译下面句子。
(1)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今当黍熟黄粱,车旅蚁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也。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
1.下列选项中“书”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遥思往事,忆即书之
A.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
B.军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C.羲之晚年乃有成
D.余感焉,以杜君言泛讯之,众言同,于是乎
2.下列选项中“因”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鸡鸣枕上,夜气方回,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A.每欲引决,《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
B.思昔日生长王谢,颇事豪华
C.加之以师旅,之以饥馑
D.相如持璧却立
3.下列对原文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鸡鸣枕上-即“鸡鸣(于)枕上”,指鸡飞上枕头呜叫。
B.夜气方回-纯洁清静的心境刚刚恢复。
C.黍熟黄粱,车旅蚁穴-此两句是用典,借指自己历经艰难之后的寂寥时刻。
D.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按年月先后顺序,以有别于年谱。
4.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两个典故,点明了《陶庵梦忆》一书怎样的主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凡死刑狱上,行刑者先俟于门外,使其党入索财物,名曰“斯罗”。富者就其戚属,贫则面语之。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其绞缢,曰:“顺我,始缢即气绝;否则,三缢加别械,然后得死。”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用此,富者赂数十百金,贫亦罄衣装;绝无有者,则治之如所言。主缚者亦然。不如所欲,缚时即先折筋骨。每岁大决,勾者十四三,留者十六七,皆缚至西市待命。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或竞成痼疾。余尝就老胥而问焉:“彼于刑者、缚者,非相仇也,期有得耳;果无有,终亦稍宽之,非仁术乎?”曰:“是立法以警其余,且惩后也;不如此,则人有幸心。”主梏扑者亦然。余同逮以木讯者三人:一人予三十金,骨微伤,病间月;一人倍之,伤肤,兼旬愈;一人六倍,即夕行步如平常。或叩之曰:“罪人有无不均,既各有得,何必更以多寡为差?”曰:“无差,谁为多与者?”孟子曰:“术不可不慎。”信夫!
1.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富者其戚属 就:靠近,与……联系
B.贫亦衣装  罄:尽,卖光
C.有得耳   期:想,希望
D.叩之曰   或:或者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行刑者先俟门外  架梁之椽,多机上之工女
B.然犹质首     吾见难为
C.病数月瘳     过夕可饮
D.余同逮木讯者三人 秦攻取之外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段通过作者的见闻,运用具体事实和典型事例,深入地揭发了封建官吏狱卒狼狈为奸榨取钱财、玩弄法令的情景,使读者认清了封建监狱残酷黑暗的本质。
B.本段写胥吏对待囚徒的宽严,以钱的多寡为据,除了作一般性的叙述外,还录下了与老胥的对话,举出“同逮以木讯者三人”的事例加以证明。
C.“孟子曰:"术不可不慎。"信夫!”一语,直接表明作者对绞尽脑汁进行敲诈勒索的皂隶的深恶痛绝。
D.文章表现吏之毒与民之苦,吏毒则民苦,而造成二者矛盾的根源是一个“利”字,这既是明代监狱黑暗的根源,又是封建王朝黑暗的根源。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立法以警其余,且惩后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曰:“术不可不慎。”信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袁随园君墓志铭
(清)姚鼐
  君,钱塘袁氏,讳枚,字子才。其仕在官,有名绩矣。解官后,作园江宁西城,居之,曰随园。世称随园先生,乃尤著云。祖讳锜,考讳滨,叔父鸿,皆以贫游幕四方。君之少也,为学自成。年二十一,自钱塘至广西,省叔父于巡抚幕中。巡抚金公一见异之,试以《铜鼓赋》,立就,甚瑰丽。会开博学鸿词科,即举君。时举二百余人,惟君最少。及试,报罢。中乾隆戊午科顺天乡试,次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散馆,又改发江南为知县,最后调江宁知县。江宁故巨邑,难治。时尹文端公为总督,最知君才。君亦遇事尽其能,无所回避,事无不举矣。既而去职家居。再起,发陕西,甫及陕,遭父丧归,终居江宁。
  君本以文章入翰林,有声,而忽摈外;及为知县,著才矣,而仕卒不进。自陕归,年甫四十,遂绝意仕宦,尽其才以为文辞歌诗。足迹造东南山水佳处皆遍。其瑰奇幽邈,一发于文章,以自喜其意。四方士至江南,必造随园投诗文,几无虚日。君园馆花竹水石,幽深静丽,至棂槛器具,皆精好,所以待宾客者甚盛。与人留连不倦,见人善,称之不容口。后进少年诗文一言之美,君必能举其词,为人诵焉。
  君古文、四六体,皆能自发其思,通乎古法。于为诗,尤纵才力所至,世人心所欲出不能达者,悉为达之,士多仿其体。故《随园诗文集》,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贵重之。海外琉球,有来求其书者。君仕虽不显,而世谓百余年来,极山林之乐,获文章之名,盖未有及君也
  君始出,试为溧水令。其考自远来县治,疑子年少,无吏能,试匿名访诸野。皆曰:“吾邑有少年袁知县,乃大好官也。”考乃喜,入官舍。在江宁尝朝治事,夜召士饮酒赋诗,而尤多名迹。江宁市中以所判事,作歌曲,刻行四方。君以为不足道,后绝不欲人述其吏治云。
  君卒于嘉庆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年八十二。夫人王氏无子,抚从父弟树子通为子。既而侧室钟氏又生子迟。孙二:曰初,曰禧。始,君葬父母于所居小仓山北,遗命以已祔。嘉庆三年十二月乙卯,祔葬小仓山墓左。桐城姚鼐以君与先世有交,而鼐居江宁,从君游最久。君殁,遂为之铭曰:“粤③有耆庞,才博以丰。出不可穷,匪雕而工。文士是宗,名越海邦。蔼如其冲,其产越中。载官倚江,以老以终。两世阡同,铭是幽宫。”(选自《四部丛刊》本《惜抱轩文集》)
  [注]①报罢:博学鸿词科每年取一等、二等各若干人,三等、四等落第,称“报罢”。②祔:合葬。③粤:助词,用于句首。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再,发陕西   起:被起用
B.必随园投诗文  造:造访
C.君仕虽不    显:明显
D.山林之乐    极:享尽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省叔父巡抚幕中  其身也,则耻师焉
B.君亦遇事尽能   既其出,则或咎欲出者
C.尽其才以文辞歌诗 而秦人积威之所劫
D.君少也,为学自成 鹏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3.下列各句中对文意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袁枚为官和为文都有出色的才能,但他向来无意仕进,纵情山水,极意诗文,因而他的文章享有盛名。
B.“皆能自发其思”是说袁枚的散文、骈文有自己的个性特色,“通乎古法”是说他通晓古人的作文之法,因此,他的作品受到世人的广泛重视。
C.文章注意前后照应,如第4段“在江宁尝朝治事……后绝不欲人述其吏治云”,写在江宁的为官情况,这和第1段“调江宁知县”相呼应。
D.墓志铭一类文字必须写墓主姓名、字号、籍贯、世系等,极易犯板滞的毛病,而这篇墓志铭却独具匠心,富于开阖变化,是墓志铭中的精品。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亦遇事尽其能,无所回避,事无不举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足迹造东南山水佳处皆遍。其瑰奇幽邈,一发于文章,以自喜其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君仕虽不显,而世谓百余年来,极山林之乐,获文章之名,盖未有及君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作者眼中,袁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方苞,字灵皋,江南桐城人。笃学修内行,治古文,自为诸生,已有声于时。康熙三十八年,举人。四十五年,会试中试,将应殿试,闻母病,归侍。五十年,副都御史赵申乔劾编修戴名世所著《南山集》《孑遗录》有悖逆语,辞连苞族祖孝标。名世与苞同县,亦工为古文,苞为序其集,并逮下狱。五十二年,狱成,名世坐斩。孝标已前死,戍其子登峄等。苞及诸与是狱有干连者,皆免罪入旗。圣祖夙知苞文学,大学士李光地亦荐苞,乃召苞直南书房。未几,改直蒙养斋,编校御制乐律、算法诸书。六十一年,命充武英殿修书总裁。
  苞屡上疏言事,尝论:“常平仓谷例定存七粜三。南省卑湿,存粜多寡,应因地制宜,不必囿成例。年饥米贵,有司请于大吏,定值开粜,未奉檄不敢擅。自后各州县遇谷贵,应即令定值开粜,仍详报大吏。谷存仓有鼠耗,盘量有折减,移动有运费,粜籴守局有人工食用。春粜值有馀,即留充诸费。廉能之吏,遇秋籴值贱,得谷较多,应令详明别贮,备歉岁发赈。”下部议行。又言民生日匮,请禁烧酒,禁种烟草,禁米谷出洋,并议令佐贰官督民树畜,士绅相度浚水道。又请矫积习,兴人才,谓:“上当以时延见廷臣,别邪正,示好恶。内九卿、外督抚,深信其忠诚无私意者,命各举所知。先试以事,破瞻徇,绳赃私,厚俸而久任著声绩者,赐金帛,进爵秩。尤以六部各有其职,必慎简卿贰,使训厉其僚属,以时进退之,则中材成处矜奋。”
  乾隆初,疏谓:“救荒宜豫。夏末秋初,水旱丰歉,十已见八九。旧例报灾必待八九月后,灾民朝不待夕,上奏得旨,动经旬月。请自后遇水旱,五六月即以实奏报。”下部议,以五六月报灾虑浮冒,不可行。(节选自《清史稿·方苞列传》)
  [注]①桐城人:今安徽桐城人。②入旗:给旗人做奴仆。③下部议行:皇上把此事交给相关部门商量去办。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狱成,名世斩      坐:定罪,入罪
B.应因地制宜,不必成例  囿:局限,拘泥
C.又请积习,兴人才    矫:纠正
D.深信其忠诚无私意者,命各所知  举:举例,说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年饥米贵,有司请大吏  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
B.先试事,破瞻徇,绳赃私 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自诸生,已有声于时   不者,若属皆且所虏
D.召苞直南书房      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方苞解救粮荒措施的一项是(  )
①各州县遇谷贵,应即令定值开粜,仍详报大吏。
②遇秋籴值贱,得谷较多,应令详明别贮,备歉岁发赈。
③谷存仓有鼠耗,盘量有折减。
④请禁烧酒,禁种烟草。
⑤上当以时延见廷臣,别邪正,示好恶。
⑥请自后遇水旱,五六月即以实奏报。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②④⑤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苞本来要参加殿试的,可是因为母亲生病,便回家侍奉,后来因替戴名世的书作序而受到牵连下狱。
B.关于国家粮仓存粮的问题,方苞认为应当因地制宜,遇到米价上涨,应及时开仓卖米,然后再上报。
C.在兴人才方面,方苞提出,皇上应定时在朝廷上接见大臣,当面奖善罚恶,提拔有才的臣子,对六部的官员就要奖赏。
D.方苞屡次上书言事,他的很多意见都被皇上采纳了,但是他要求五六月即报水旱之灾的建议并未被采纳实行。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名世与苞同县,亦工为古文,苞为序其集,并逮下狱。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廉能之吏,遇秋籴值贱,得谷较多,应令详明别贮,备歉岁发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