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厘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厘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鲁复善待。
  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
  孔子年三十五,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
  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
  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史记·孔子世家》,有删节)
  [注]①:公羊。②累绁:用绳索捆绑。③粥:通“鬻”,卖。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嗣懿子日    诫:告诫
B.已而鲁,斥乎齐  去:到达
C.昔秦穆公国小处  辟:偏僻
D.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乡往:向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斥齐,逐乎宋、卫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
B.与语三日,授之政  若舍郑为东道主
C.困陈、蔡之间    此所谓战胜朝廷
D.鲁大夫孟厘子病死  吾攻赵,旦暮
3.下列各组句子,分别说明孔子“执政才能…"好学有才”的一项是(  )
A.①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    ②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
B.①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  ②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C.①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    ②于是反鲁,鲁复善待
D.①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    ②吾即没,若必师之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是圣人的后代,他年少时就喜欢礼仪,得到了鲁国的大夫厘子的赞誉,厘子要求自己的儿子拜孔子为师,向他学习。
B.孑L子一生中做过管理仓库、管理牧场的小官等等,后来他由大司寇代理丞相职务,他喜形于色,这说明孔子从内心来讲是很想做官的,只是生不逢时,没有尽早地得到重用。
C.孔子曾离开鲁国出游齐国,但受到了排斥;到了宋国、卫国,却被驱逐;在陈国、蔡国又遭受围困;政治主张受挫,无奈又回到鲁国,却受到了善待。
D.孔子有辩才,他的施政策略深得齐景公的赏识;然而他对音乐的喜爱,对《韶》乐学习的情不自禁和痴迷以及齐国人对此的赞赏,却让齐景公感到了宝座的倾危而没能重用他。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A
3.B
4.D
5.孔子参与国政三个月,贩卖猪、羊的商人不敢哄抬物价;男女行人都分开走路;别人丢失的东西没人捡走;四方的游客来到鲁国的城池,不必向当官的求情送礼,都给予借贷和照顾,直到他们满意而归。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厘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1.下列句子中加粗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五年,吾妻来(旧指女子出嫁)
B.吾妻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
C.或凭几学(书籍)
D.其稍异于前(形式,规制)
2.下列句子中加粗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何谓阁子也(况且)
B.后六年,吾妻死(指示代词,那)
C.使人复葺南阁子(于是)
D.制稍异于前(它的)
3.作者写妻子“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这个生活片段,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一句话与上文有何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悠然亭记
(明)归有光
  余外家世居吴淞江南千墩浦上。表兄淀山公,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馀年,归始僦居县城。嘉靖三十年,定卜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阴。
  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靖节之诗,类非晋、宋雕绘者之所为。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不独一时之所适。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实与道俱。谓靖节不知道,不可也。
  公负杰特有为之才,所至官,多著声绩,而为妒娼者所不容。然至今朝廷论人才有用者,必推公。公殆未能以忘于世,而公之所以自忘者如此。
  靖节世远,吾无从而问也。吾将从公问所以悠然者。夫“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靖节不得而言之,公乌得而言之哉?公行天下,尝登泰山,览邹峄,历嵩、少间,涉两海,入闽、越之阻,兹山何啻泰山之礨石?顾所以悠然者,特寄于此!庄子云:“旧国旧都,望之畅然。虽使丘陵、草木之缗,入之者十九,犹之畅然。况见见闻闻者也?”予获侍斯亭,而僭为之记。(选自《明清散文》)
  [注]①僦(jiù)居:租房。②两海:这里指东海与南海。③陕(ào)阻:深险难行之地。④礨(lěi)石:大石。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盖县三十里(距离、相距)
B.不独一时之所(适意、舒适)
C.而无留滞(中间、里面)
D.予获侍斯亭,而为之记(谦词,超越本分)
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旧国旧都,望畅然    辍耕垄上,怅恨久之
B.而悠然之意,见于言外  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C.去县三十里       今已亭亭如
D.又屋后构小园      欲与王为好,会西河外渑池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淀山公“悠然”的一项是(  )
①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
②所至官,多著声绩。
③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脯常见之。
④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
⑤公行天下,尝登泰山,览邹峄。
⑥公殆未能以忘于世,而公之所以自忘者如此。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归有光叙写了自己的表兄淀山公罢官后随遇而安,建筑庭园,修建悠然亭,颇有陶渊明归隐园田的思想情趣。
B.淀山公现居的马鞍山虽然与泰山的大石无异,但他现在面对此山与曾经游览泰山等名山的心态,是同样悠然的。
C.淀山公有才能,做官时,多有声名和功绩;罢官后,朝廷仍然认为他可被重用,但是他自己却已忘怀,纵情于山水。
D.作者借写悠然亭记,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写自己的表兄淀山公罢官隐居、悠然自得的生活。
5.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负杰特有为之才,所至官,多著声绩,而为妒娼者所不容。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靖节不得而言之,公乌得而言之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与韩荆州
李白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宾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王公大人,许与气义。此畴曩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
  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即辟荀慈明,既下车,又辟孔文举。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或为侍中、尚书,先代所美。而君侯亦一荐严协律,入为秘书郎。中间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白每观其衔恩抚躬,忠义奋发,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腹中,所以不归他人,而愿委身国士。倘急难有用,敢效微躯。
  且人非尧、舜,谁能尽善。白谟猷筹画,安能自矜。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若赐观刍荛,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幸推下流,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
  [注]①韩荆州:指韩朝宗。曾任荆州长史,喜欢奖掖后进,当时士人都很敬重他。本文是李白给他写的一封请求引荐的信。②青萍:宝剑名;结绿:美玉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五好剑术,遍诸侯  干:谒见
B.王公大人,与气义   许:答应
C.未下车即荀慈明    辟:征召
D.既下车,又辟孔文举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
2.下列各组句子,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一登龙门,声誉十倍/此国人之罪也
B.今天下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C.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以清谈/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D.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言曰/吾尝终日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
B.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
C.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
D.幸推下流,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
4.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先借“天下谈士”的话肯定韩朝宗的德高望重、援引贤才,进而以毛遂自比,不卑不亢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和心愿,作为全文的纲领。
B.作者叙述自己的经历和才能,赞颂韩朝宗的学识与声望,并反复请求引荐,以表“待价而沽”的用意。
C.文中两次引证古人并历举韩朝宗提携后进的事例,委婉曲折地说明自己之所以希望“委身国士”“敢效微躯”的动机。结尾,李白表示准备进献礼物,希望韩朝宗能尽早引荐自己。
D.全文顿挫跌宕,起伏照应,笔力豪迈,但也夹杂着某些吹捧权势的庸俗之辞。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宾中有毛遂。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苦斋记
刘基
  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茆,在匡山之巅。匡山在处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苍石,岸外而臼中。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
  于是鲜支、黄蘖、苦楝、侧柏之木,黄连、苦扶、亭历、苦参、钩夭之草,地黄、游冬、葳、芑之菜,槠、栎、草斗之实,梏竹之笋,莫不族布而罗生焉。野蜂巢其间,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其槚茶亦苦于常荼。其浅水皆啮石出,其源沸沸汩汩,曲折,注入大谷。其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
  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窳而室焉。携童儿数人,启陨箨以蕺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实。间则蹑屐登崖,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泠。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
  先生之言曰:“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粱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籍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虽欲效野夫贱隶跼跳窜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赵予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无亦犹是也夫?”
  刘子闻而悟之,名其室日苦斋,作《苦斋记》。(有删改)
  [注]①处:指处州府,治所在浙江丽水县。龙泉县属处州府管辖。②岩崿(è):山崖。③吹沙:鱼名。鱼狭而小,常张口吹沙,故名。④箨(tuò):笋壳。⑤御:用。蓬:蓬草和藿草。
1.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植物之    中:中间
B.相为倚者也倚  伏:互相依存、互相转化
C.燕于华堂之上燕 坐:安坐
D.运穷福     艾:尽,停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剑溪之水出    得其尤绝者家
B.其槚荼亦苦常荼  海运则将徙南冥
C.樵歌出林,则拊石和之  死有知,其几何离
D.刘子闻而悟       父母者,人本也
3.下列各句中的加粗字,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而从者多其昏晨之往来
B.故遂择其窳而
C.人知其乐
D.邑人之,稍稍宾客其父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苦乐相生”的一项是(  )
①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
②其槚茶亦苦于常荼
③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
④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
⑤彼之苦,吾之乐
⑥彼之乐,吾之苦也
A.①③⑥
B.③⑤⑥
C.①②④
D.②③⑤
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具体分析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巧妙地以一个“苦”字贯穿全文,目之所见,耳之所闻,足之所至,无往而非“苦”也。
B.本文“情缘景生”,“景与情会”,前一部分的事与景与后一部分的情与理有机结合,浑然一体。
C.作者运用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化景为趣,化趣为理,启发人们正确看待艰苦的环境,直面坎坷的人生。
D.文末的议论闪耀着作者思想的光辉,通俗而深刻地阐明了“苦之为乐”和“苦生于乐”的道理,明确人们的“苦乐观”和孟子、赵子的大致相同。
6.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无亦犹是也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给文中加粗的句子断句。
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籍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虽欲效野夫贱隶跼跳窜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游虞山记
沈德潜
  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未及登。丙午春,复如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诡云:“距剑门二十里。”仍未及登。
  壬子正月八日,偕张子少弋、叶生中理往游,宿陶氏。明晨,天欲雨,客无意往,余已治筇屐,不能阻。自城北沿缘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咏诗处,今潭名空心,取诗中意也。遂从破龙涧而上,山脉怒坼,赭石纵横,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相传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说近荒惑,然有迹象,似可信。行四五里,层折而度,越峦岭,跻磴道,遂陟椒极。有土垤魂碣,疑古时冢,然无碑碣志谁某。升望海墩,东向凝睇。是时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顷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驻足,得少休憩。雨歇,取径而南,益露奇境:龈腭摩天,崭绝中断,两崖相嵌,如关斯劈,如刃斯立,是为剑门。以剑州、大剑、小剑拟之,肖其形也。侧足延伫,不忍舍去。遇山僧,更问名胜处。僧指南为太公石室;南而西为招真宫,为读书台;西北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丈。又西有三沓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飘洒,沾衣湿裘,而余与客难暂留矣。少霁,自山之面下,困惫而归。自是春阴连旬,不能更游。
  噫噫!虞山近在百里,两经其下,未践游屐。今之其地矣,又稍识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历,心甚快怏。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呜呼岂独寻山也哉!(选自《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有改动)
  [注]①榜人:船夫。②椒:山顶。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虞山吴城才百里——去:离开
B.余已筇屐,不能阻——治:治理
C.山脉怒,赭石纵横——坼:裂开
D.余其言,欲问道往游——识:体会
2.下面的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作者登山所见的情景的一组是(     )
①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
②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
③相传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
④是时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
⑤龈腭摩天,崭绝中断
⑥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沈德潜曾经先后两次乘船赴江阴,在路过虞山时都很想登山游览,但由于船夫的欺骗,最终都没能登山游览。
B.同行的友人因天要下雨不想登山,而沈德潜却因对游览虞山渴望已久,于是不顾友人的阻挠,坚持独自游山。
C.在游山途中,沈德潜向山僧打听山上的名胜,他想游尽这些名胜,但由于连续好多天都阴雨连绵,只得遗憾地离去。
D.沈德潜游览后感到,天下胜景若未能尽览,留有余地,反而意味无穷;若一览无遗,有时反而觉得兴味索然。
4.用斜线(/)断句。
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呜呼岂独寻山也哉!
5.翻译。
①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今之其地矣,又稍识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