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黄陶庵文集序①[清]吴伟业  黄陶庵先生死之五年,其门人陆翼王收其遗文,得其所论著百余篇,属余为之序。  呜呼!陶庵之文止于此而...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安徽省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黄陶庵文集序
[清]吴伟业
  黄陶庵先生死之五年,其门人陆翼王收其遗文,得其所论著百余篇,属余为之序。
  呜呼!陶庵之文止于此而已乎?当其城陷引决,投笔绝命,扼吭而死;翼王访求搜购于流离煨烬之中,遗篇断烂,什不存一,此可为流涕叹息者也。
  陶庵深沉好书,于学无所不窥,居常独坐一室,不交当世。迁、固以下诸史,朱黄钩贯,略皆上口。其于考据得失、训诂异同,在诸儒不能通其条要,陶庵顿五指而数之,首尾通涉,铢两历然,虽起古人面与之诘问,莫能难也
  其为人清刚简贵,言规行矩,早有得于濂、洛之传。尝谓人曰:“吾比来为文,初无所长,然皆折衷大道,称心而立言,质之于古,验之于今,其不合于理者亦已少矣。”此其一生读书之大略也。
  当先皇帝初年,海内方向古学,一二通人儒者将以表章六经、修明先王之道为务。乃曲学诡行则又起而乘之,依光扬声,互相题拂,剽取一切紧僻之辞,以欺当时而误流俗。论者不察,乃比其始事者,同类而訾之。噫!亦不思之甚矣。
  世之降也,先王之教化既熄,法度既亡,人奋其私智,家尚其私学,纰谬杂揉蟠戾于天下。虽有高世之君子,欲整齐而分别之,其道无由。惟夫忠孝大节皆出于醇正博洽之儒,其似是而非者不一见焉。然后天下后世了然知异学之当诛,而大雅之可尚。以我观陶庵,其非人耶
  陶庵为诸生二十年,与其弟伟恭、其徒侯几道,俱昼夜讲性命之学。晚而后遇,不肯就官。城破之日,师友兄弟同日并命。今其书虽不全,使读之者忾然想见其为人,益足以征于今而信于后无疑矣。
  翼王以五年之力,掇辑散亡,其功于斯道不细,固不专为陶庵已也。吾故表而出之,俾后之人知所习焉。
  注:①黄陶庵(1605~1645),即黄淳耀,字蕴生,号陶庵,上海嘉定人,明末忠烈之士。清兵围嘉定时,被推为起义首领,城破,与其弟等自缢殉节。下文中的“先皇帝”,是指明崇祯皇帝。②朱黄钩贯:古人校点书籍,用朱黄两色以示区别,钩连上下句来贯通文意。③濂、洛:分别指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和程颢、程颐兄弟。④性命之学:宁儒性命理气之学。即下文中的“斯道”。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为之序/属:嘱托。
B.首尾通涉,铢两然/历:清楚。
C.之于古,验之于今/质:责问。
D.掇辑散/亡:丢失。
2.下列各组种子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陶庵顿五指数之②弃甲曳兵
B.①其不合理者亦已少矣②其皆出此乎
C.①欺当时而误流俗②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D.①俾后人知所习焉②若不阙秦,将焉取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陶庵性格沉静,喜好读书,涉猎很广。通读《史记》、《汉书》等史学著作,致力于宋代理学的研究,曾与其弟、其徒一起日夜讲修理学。
B.明朝末年,私学盛行,各种怪论乘势而起,错误的思潮遍及天下。只有醇正博学的黄陶庵才是真正的弘扬六经之义、阐明先王之道的大儒。
C.黄陶庵为人清正刚直,简易严肃,说话行事都很有规矩,不好交往,不慕仕宦。在清兵破城之际,他与其弟等人扼喉引决,节操赫然。
D.黄陶庵殉节之后,弟子陆翼王费五年心血,搜集遗文一百多篇,编辑成册,作者看为其文集作序,更多的是想让后人读其文想其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起古人面与之诘问,莫能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后天下后世了然知异学之当诛,而大雅之可尚。以我观陶庵,其非人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A
3.B
4.(1)即使让古人复活当面和他对质,也没有什么能反驳他的(地方)。
  (2)这样以后天下后世的人才清清清楚楚知道异的学说应当谴责,而高尚古雅的学说值得尊重推崇。从我的角度来看黄陶庵,难道不是这样的人吗?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黄陶庵文集序①[清]吴伟业  黄陶庵先生死之五年,其门人陆翼王收其遗文,得其所论著百余篇,属余为之序。  呜呼!陶庵之文止于此而】;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赵广汉,字子都,涿郡蠡吾人也,故属河间。少为郡吏、州从事,以廉洁、通敏、下士为名。举茂材,平准令。察廉为阳翟令。以治行尤异,迁京辅都尉,守京兆尹。会昭帝崩,而新丰杜建为京兆掾,护作平陵方上。建素豪侠,宾客为奸利,广汉闻之,先风告。建不改,于是收案致法。中贵人豪长者为请无不至,终无所听。宗族宾客谋欲篡取,广汉尽知其计议主名起居,使吏告曰:“若计如此,且并灭家。”令数吏将建弃市,莫敢近者。京师称之。
  是时,昌邑王征即位,行淫乱,大将军霍光与群臣共废王,尊立宣帝。广汉以与议定 策,赐爵关内侯,迁颍川太守。郡大姓原 、褚宗族横恣,宾客犯为盗贼,前二千石莫能禽制。广汉既至数月,诛原、褚首恶,郡中震栗。先是,颍川豪桀大姓相与为婚姻,吏俗朋党。广汉患之,厉使其中可用者受记,出有案问,既得罪名,行法罚之,广汉故漏泄其语,令相怨咎。又教吏为缿筩,及得投书,削其主名,而托以为豪桀大姓子弟所言。其后强宗大族家家结为仇雠,奸党散落,风俗大改。吏民相告讦,广汉得以为耳目,盗贼以故不发,发又辄得。一切治理,威名流闻,及匈奴降者言匈奴中皆闻广汉。
  本始二年,从军还,复用守京兆尹,满岁为真。
  广汉为人强力,天性精于吏职,见吏民,或夜不寝至旦。尤善为钩距,以得事情。钩距者,设预知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参伍其贾,以类相准,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唯广汉至精能行之,它人效者莫能及也。富人苏回为郎,二人劫之。有顷,广汉将吏到家,自立庭下,使长安丞龚奢叩堂户晓贼,曰:“京兆尹赵君谢两卿,无得***质,此宿卫臣也。释质,束手,得善相遇,幸逢赦令,或时解脱。”二人惊愕,又素闻广汉名,即开户出,下堂叩头,广汉跪谢曰:“幸全活郎,甚厚!”送狱,敕吏谨遇,给酒肉。至冬当出死,豫为调棺,给敛葬具,告语之,皆曰:“死无所恨!”
  广汉奏请,令长安游徼狱吏秩百石,其后百石吏皆差自重,不敢枉法妄系留人。京兆政清,吏民称之不容口。长老传以为自汉兴以来治京兆者莫能及。
  地节三年七月,司直萧望之核奏:“广汉摧辱大臣,欲以劫持奉公,逆节伤化,不道。”宣帝恶之。广汉竟坐要斩。广汉虽坐法诛,为京兆尹廉明,威制豪强,小民得职。百姓追思,歌之至今。(节选自《汉书·赵广汉传》)
  注:①举茂材,平准令:茂材,即“秀才”,汉代选举科目之一。平准令:官名,管理物价。②平陵方上:平陵,汉昭帝陵墓。方上,陵墓的方顶。③受记:得知公文的内容。④缿筩:(xiàng tǒng):形似筒的密告箱。  ⑤钩距:从事物关系中寻找线索。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迁京辅都尉,京兆尹/守:暂时代理
B.广汉闻之,先告/风:同“讽”,劝告,警告
C.参伍其贾,以类相/准:准确
D.京兆尹赵君两卿,无得***质/谢:劝告
2.以下各组句子中,最能表明赵广汉精于吏职的一组是(   )
① 若计如此,且并 灭家
② 广汉以与议定策,赐爵关内侯
③ 吏民相告讦,广汉得以为耳目
④ 及匈奴降者言匈奴中皆闻广汉
⑤ 豫为调棺,给敛葬具,告语之
⑥ 长老传以为自汉兴以来治京兆者莫能及
A.① ② ④
B.① ③ ⑤
C.② ④ ⑥
D.③ ⑤ 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赵广汉年轻时就做官并因廉洁、通达、敏捷、谦虚待士而有名气,并因此升迁为京辅都尉和京兆尹。
B.杜建的门客作奸犯科,杜建拒不改错,被赵广汉立案法办,虽然有权势的宦官和有声望的豪绅为之说情,赵广汉最终也没有同意,于是杜建的门客想要劫狱。
C.赵广汉在京兆尹一职上,利用挑拨离间之策惩办了原、褚两大家族,改变了那里官员之间的相互勾结的恶俗。
D.赵广汉曾奏请朝廷上调全国游徼狱吏的俸禄等级,也因此使得这一级别的官员比较自重,秉公执法,让官吏百姓们一并赞不绝口。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吏民相告讦,广汉得以为耳目,盗贼以故不发,发又辄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广汉虽坐法诛,为京兆尹廉明,威制豪强,小民得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池北书库记
朱彝尊
  池北书库者,今少詹事新城王先生聚书之室也。新城王氏,门望甲齐东,先世遗书不少矣,然兵火后散佚者半。先生自始仕迄今,目耕肘书,借观辄录其副。每以月之朔望玩慈仁寺,日中集奉钱所入,悉以购书,盖三十年而书库尚未充也。
  自唐以前,书多藏之于官。刘歆之《七略》,郑默、荀勖之《中经》、《新簿》,其后四部、《七录》,代有消长。民间所藏,赐书之外,无多焉耳!自雕本盛行而书籍易得,民间镂版,未贡天府者且十之九,由是官书反不若民间之多。古之拥万卷者,自诩比南面百城①,今则操一囊金,入江浙之市,万卷可立致。然自博览者观之,若无所睹也。夫宋元雕本日就泯灭,幸而仅存于水火劫夺之余,藉钞本流传。顾士之勤于钞写,百人之中,一二人而已。习举子业者,诵四子书,治一经,不过四五十卷,可立取科第。而贾人牟利,亦惟近乎举子业者是求,非是则不顾,至以覆酱,裹面,糊蚕箔。古之人竭心力为之者,今人全不之惜,任其湮没,此士君子衋伤于心,而先生书库之设,藏之惟恐不亟也。
  彝尊经乱,先世之遗书莫有存者。及壮,糊口四方,经过都市,残编断帙,至典衣予直,积之二十年矣。以验藏书家目录,则仅有其十之二三焉,然未尝无出于藏书家目录之外者。譬之于海,九川四渎无不趋焉。而滮池瀱汋 之水,聚而勿涸,鸟见之饮啄,鱼得之泳游,亦可自乐其乐,而忘其身世之穷焉。明年归矣,将寻先生之书库,借钞所未有者。奉先生之命,遂为先生记之。(选自《四库全书》集部卷六十六)
  【注】①南面百城:南面而坐,统辖百城,指做侯王。②衋伤:伤痛。③滮池瀱汋 :泛指小水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门望齐东/甲:居……首位
B.万卷可立/致:到达
C.钞本流传/藉:借助
D.至典衣予/直:通“值”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顾士勤于钞写/积二十年矣
B.今操一囊金积之二十年矣/非是不顾
C.日中集奉钱入/民间藏     
D.每月之朔望玩慈仁寺民 间所藏/悉购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虽名为“记”,却以议论为主,这种写法与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一脉相承。
B.作者认为古代应付科举考试的读书人,只有读通四五十卷书,才能考取功名。
C.本文还具有文化史的意义,它提供了明清时代有关记录、版本的一些历史情况。
D.抄本流传到雕本流传是文化兴旺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作者却加以批评,未免有失偏颇。
4.翻译
(1)古之人竭心力为之者,今人全不之惜,任其湮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验藏书家目录,则仅有其十之二三焉。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年归矣,将寻先生之书库,借钞所未有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独乐园记
司马光
  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若与众乐乐。”此王公大人之乐,非贫贱所及也。孔子曰:“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颜子“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此圣贤之乐,非愚者所及也。若夫鹪鹩巢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各尽其分而安之,此乃迂叟之所乐也。
  熙宁四年迂叟始家洛,六年买田二十亩于尊贤坊北关,以为园。其中为堂,聚书出五千卷,命之曰“读书堂”。堂南有屋一区,引水北流,贯宇下。中央为沼,方深各三尺。疏水为五派,注沼中,若虎爪。自沼北伏流出北阶,悬注庭中,若象鼻。自是分而为二渠,绕庭四隅,会于西北而出,命之曰“秀水轩”。堂北为沼,中央有岛,岛上植竹。圆若玉玦,围三丈,揽结其梢,如渔人之庐,命之曰“钓鱼庵”。沼北横屋六楹,厚其牖茨,以御烈日。开户东出,南北列轩牖,以延凉飕。前后多植美竹,为消暑之所,命之曰“种竹斋”。
  沼东治地为百有二十畦,杂莳草药,辨其名物而揭之。畦北植竹,方若棋局。径一丈,曲其梢,交相掩以为屋。植竹于其前,夹道如步廊,皆以蔓药覆之。四周植木药为藩援,命之曰:“采药圃”。圃南为六栏,芍药、牡丹、杂花各居其二。每种止植二本,识其名状而已,不求多也。栏北为亭,命之曰:“浇花亭”。洛城距山不远,而林薄茂密,常若不得见。乃于园中筑台,构屋其上,以望万安、轩辕,至于太室。命之曰:“见山台”。
  迂叟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原,探礼乐之绪。自未始有形之前,暨四达无穷之外,事物之理,举集目前。所病者,学之未至,夫又何求于人,何待于外哉!志倦体疲,则投竿取鱼,执衽采药,决渠灌花,操斧剖竹,濯热盥手,临高纵目,逍遥徜徉,唯意所适。明月时至,清风自来,行无所牵,止无所柅,耳目肺肠,悉为己有,踽踽焉、洋洋焉,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因合而命之曰:“独乐园”。
  或咎迂叟曰:“吾闻君子之乐必与人共之,今吾子独取于己,不以及人,其可乎?”迂叟谢曰:“叟愚,何得比君子?自乐恐不足,安能及人?况叟所乐者,薄陋鄙野,皆世之所弃也,虽推以与人,人且不取,岂得强之乎?必也有人肯同此乐,则再拜而献之矣,安敢专之哉!”
  注: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推行新法。司马光反对新法,被贬为西京(洛阳)御史台,熙宁六年(1073),购地二十亩,筑园。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凉飕/延:迎取。
B.辨其名物而之/揭:做标志。
C.事物之理,举集目前/目前:当前、近一段时间。
D.水为五派/疏:稀疏、细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独乐乐,不如人乐乐∕然谋臣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B.叟愚,得比君子∕可胜道也哉
C.志倦体疲,投竿取鱼∕于其身也,耻师焉
D.自是分为二渠∕吾尝跂望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引用孟子、孔子的语句,意在说明“王公大人之乐”“圣贤之乐”是高尚的,而作者自己的“独乐”是迂腐庸俗的。
B.本文记述了独乐园的布局,既有方位介绍,又有形状描摹,并依据区域的景观特点或功能命名,突出了“独乐园”命名之寓意。
C.作者在此小园中悠闲自得,生活内容丰富,时而在“读书堂”思考事理,时而在庭院中钓鱼灌花、登高望远,其乐胜于园外之乐。
D.作者以问答形式说明自己并非不想推以与人,而是别人不肯同此乐,所以才独享其乐,这就委婉地表达了抑郁不得志的情怀。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迂叟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原,探礼乐之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必也有人肯同此乐,则再拜而献之矣,安敢专之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苏氏文集
欧阳修
  予友苏子美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录之以为十卷。子美,杜氏婿也,遂以其集归之,而告于公曰:“斯文,金玉也。弃掷埋没粪土,不能销蚀。其见遗于一时,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虽其埋没而未出,其精气光怪,已能常自发见,而物亦不能掩也。故方其摈斥摧挫、流离穷厄之时,文章已自行于天下,虽其怨家仇人,及尝能出力而挤之死者,至其文章,则不能少毁而掩蔽之也。凡人之情,忽近而贵远,子美屈于今世犹若此,其伸于后世宜如何也?”
  予尝考前世文章政理之盛衰,而怪唐太宗致治几乎三王之盛,而文章不能革五代之余习。后百有余年,韩、李之徒出,然后元和之文始复于古。唐衰兵乱,又百余年而圣宋兴,天下一定,晏然无事。又几百年,而古文始盛于今。自古治时少而乱时多,幸时治矣,文章或不能纯粹,或迟久而不相及,何其难之若是欤?岂非难得其人欤?苟一有其人,又幸而及出于治世,世其可不为之贵重而爱惜之欤?嗟吾子美,以一酒食之过,至废为民而流落以死;此其可以叹息流涕,而为当世仁人君子之职位宜与国家乐育贤材者惜也!
  子美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天圣之间,予举进士于有司,见时学者务以言语声偶擿裂,号为时文,以相夸尚。而子美独与其兄才翁及穆参军伯长,作为古歌诗杂文,时人颇共非笑之,而子美不顾也。其后天子患时文之弊,下诏书讽勉学者以近古。由是其风渐息,而学者稍趋于古焉。独子美为于举世不为之时,其始终自守,不牵世俗趋舍,可谓特立之士也。
  子美官至大理评事、集贤校理而废,后为湖州长史以卒,享年四十有一。其状貌奇伟,望之昂然,而即之温温,久而愈可爱慕。其材虽高,而人亦不甚嫉忌,其击而去之者,意不在子美也。赖天子聪明仁圣,凡当时所指名而排斥,皆蒙保全,今并列于荣宠。虽与子美同时饮酒得罪之人,多一时之豪俊,亦被收采,进显于朝廷。而子美独不幸死矣,岂非其命也?悲夫!(选自《欧阳修全集》,有改动)
  【注】①苏氏文集:即苏舜钦文集。苏舜钦,字子美,宋初著名散文家、诗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②韩、李:指韩愈、李翱。③酒食之过:庆历五年,苏子美用卖废纸的公款宴请宾客,被御史中丞以“监守自盗”的罪名弹劾。④以言语声偶擿裂:摘取古代典籍中的文句,再用声调平仄、对偶等方法拼凑成文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以其集之/归:属于
B.子美之齿少于予/齿:年龄
C.不世俗趋舍/牵:牵制
D.望之昂然,而之温温/即:接近
2.下列各句中,加粗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而集录之为十卷∕私见张良,具告
B.后百有余年,韩、李徒出∕公视廉将军熟与秦王
C.由是风渐息∕而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独子美于举世不为之时∕为国者无使积威之所劫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子美的文章如金似玉,在他遭受排斥、遇到挫折、流离困窘的时候,文章就已流传天下,即使他的怨家仇人,也不能够损毁掩盖他的文章的光芒。
B.唐朝初年,文章还留有五代文风的余习,一百多年后韩愈、李翱等人出现,文章才恢复了古文传统;宋朝兴起后,又过乐几百年,古文才开始兴盛。
C.苏子美为文有个性思想、见解独特、与众不同,在当时文坛“时文”风行之时,他不为所动,坚持写古体诗文,被当时很多人非议嘲笑。
D.苏子美因“酒食之过”遭弹劾而被罢官,后来任湖州长史直到死去;而当初攻击驱逐他的人却被保全,得到了荣耀恩宠,并在朝廷担任显要职务。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见遗于一时,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苟一有其人,又幸而及出于治世,世其可不为之贵重而爱惜之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张中彦,字才甫,中孚弟。少以父任仕宋,为泾原副将,知德顺军事。睿宗经略陕西,中彦降,除招抚使。授彰武军承宣使,为本路兵马钤辖,迁都总管。
  宋将关师古围巩州,与秦凤李彦琦会兵攻之。王师下饶风关,得金、洋诸州,以中彦领兴元尹,抚辑新附。师还,代彦琦为秦凤经略使。秦州当要冲而城不可守,中彦徙治北山,因险为垒,今秦州是也。筑腊家诸城,以扼蜀道。帅秦凡十年,改泾原路经略使,知平凉府。
  朝廷以河南、陕西赐宋,中孚以官守随例当留关中。熙河经略使慕洧谋入夏,将窥关、陕,中彦与怀庆赵彬会两路兵讨之,洧败入于夏。中彦与兄中孚俱至临安,被留,以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清远军承宣使,提举佑神观,靖海军节度使。
  皇统初,恢复河南,诏征中彦兄弟北归,为静难军节度使,历彰化军、凤翔尹,改尹庆阳,兼庆原路兵马都总管、宁州刺史。宗室宗渊殴死僚佐梁郁。郁远人,家贫无能赴告者。中彦力为正其罪,竟置于法。改彰德军节度使,均赋调法,奸豪无所蔽匿,人服其明。
  逾年,除南京留守。时淮楚用兵,土民与戍兵杂居,讼牒纷纭,所司皆依违不决。中彦得戍兵为盗者,悉论如法,帅府怒其专决,劾奏之,朝廷置而不问。秩满,转真定尹兼河北西路兵马都总管。未几,致仕,西归京兆。明年,起为临洮尹兼熙秦路兵马都总管。巩州刘海构乱,既败,籍民之从乱者数千人,中彦惟论为首者戮之
  西羌吹折、密臧、陇逋、庞拜四族恃险不服,使侍御史沙醇之就中彦论方略,中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还奏,上大悦,遣张汝玉驰驿劳之,赐以球文金带,用郊恩加仪同三司。以疾卒官,年七十五。百姓哀号辍市,立像祀之。(节选自《金史·张中彦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中彦兴元尹/领:兼任
B.秦州要冲而城不可守/当:阻挡
C.中彦力为正其罪,置于法/竟:最终
D.所司皆依违不/决:判决
2.下列各组句子中均能表现张中彦公正严明的一组是(       )
①筑腊家诸城,以扼蜀道
②中彦力为正其罪,竟置于法
③均赋调法,奸豪无所蔽匿
④讼牒纷纭,所司皆依违不决
⑤中彦得戍兵为盗者,悉论如法
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中彦最初在宋朝为官,但是后来投降了金朝并被委以重任,同驻守在秦凤的李彦琦联合进攻宋军,并攻陷了金、洋等多个州郡。
B.张中彦在任秦凤经略使的时候展示出了其杰出的军事才能,他能够准确根据地势的有利形势修筑城堡,使自己在防守中有险可据。
C.在金朝将河南、陕西归还给宋朝之后,张中彦和兄长一起归附宋朝并在宋朝任职,直到后来金兵恢复河南,张中彦兄弟被迫又回到金朝。
D.张中彦在处理同羌族的关系方面很有威信,他亲自约见羌族四位酋长,顺利同其约定招降办法,很快解决了四族不服管辖的事情。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籍民之从乱者数千人,中彦惟论为首者戮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