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往余在吴中,常郁郁无所交,出门至于淮上,临河不渡,彷徨者久之,因与其地之贤人长者相结,而王君起田最与余善,自此一二年或三四年...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福建省期中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往余在吴中,常郁郁无所交,出门至于淮上,临河不渡,彷徨者久之,因与其地之贤人长者相结,而王君起田最与余善,自此一二年或三四年一过也。
  王君与余同年月生,而长余二十余日,其行事虽不同而意相得,凡余心之所存,及是非好恶无不同者,虽不学古而暗合于义,仁而爱人,乐善不倦,其天性然也。生八岁而孤,事母孝,事其兄恭,其居财也有让。少为帖括之学,及中年,遂闭户不试。家颇饶,每受人负,折券不较,以是其产稍落,而四方宾客至者,未尝不与之周旋。
  当余在太原,而余友潘力田死于杭,系累其妻子以北。少弟耒年十八,孑身走燕都,介余一苍头以见王君。王君曰:“我固闻之。宁人尝与我言,潘君力田,贤士也,不幸以非命终。而宁人之友弟,则犹之吾弟也。”迎而舍之。比其归也,则曰:“家破矣,可奈何!吾有女年且笄,将婿子。”间二年,耒遂就昏。王君与耒非素识也,特以宁人之友故,而余在远,弗及为之从臾也。
  每为余言:“子行游天下二十年,年渐衰,可已矣!幸过我卜筑,一切居处器用,能为君办之。”逡巡未果,而别君之日,持觞送我大河之北,留一宿,视余上马,为之出涕,若将不复见者。乃明年,余遂有山东之厄,而海、岱以南大震,君亦为里中儿所齮齕,意不自得。又明年六月庚午,君卒。
  惟君生平以朋友为天伦,其待余如昆弟,而余以穷厄蹇连,无能申大义于诈愚凌弱之日者。以十九年之交,再三之约,而不获与之分宅卜邻,同晨共夕;其终也,又不获视其含敛,而抚其遗孤。吁,可悲矣!
  君讳略,字起田,淮安山阳人。家清江浦之南,卒时年五十七。(选自《顾炎武诗文选译》)
  【注】①帖括:科举考试文体名称。②系累:捆绑,拘囚。③宁人:即顾炎武。他原名绛,字宁人。④从臾:同“怂恿”,劝导。⑤齮齕(yǐhé):咬噬。这里引申为毁谤、中伤。⑥含敛:意思是办理丧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此一二年或三四年一也 过:拜访。
B、每受人负 负:亏欠。
C、迎而之 舍:留人居住。
D、逡巡未果 逡巡:滞留。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王君余同年月生 ②宁人尝我言
B、①少帖括之学 ②能君办之
C、①其居财有让 ②比其归
D、①朋友为天伦 ②而余穷厄蹇连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略年幼时丧父,少年时学习经文,但中年时放弃了科举考试。他家境富饶,为人仁爱、谦让。
B、王略将女儿嫁给潘耒,因为他是自己朋友的朋友的弟弟,而且已经家破人亡
C、作者断然拒绝了王略给他买屋定居的请求,分别时,王略依依不舍地送行到黄河之北。
D、作者怀念朋友王略,既有敬佩、感激之情,也有自己不能帮助朋友的内疚、痛苦之情。
4、请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君亦为里中儿所齮齕,意不自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C
3、C
4、王君也被同乡小人所毁谤中伤,心情不舒畅。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往余在吴中,常郁郁无所交,出门至于淮上,临河不渡,彷徨者久之,因与其地之贤人长者相结,而王君起田最与余善,自此一二年或三四年】;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 ?宪问第十四》) 
  【注解】①成人:人格完备的完人。②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③卞庄子:鲁国卞邑大夫。④要:通“约”,穷困。
1、下列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拥有臧武仲的智慧,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就可以算得上是个完人了。 
B、完人见到财物和利益,应当想到义的要求。完人在面临危险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保全他人的性命。 
C、孔子认为,人即使是长期处于困境之中,也不应忘记平日里的诺言。能克服困难矢志不渝地追求理想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D、本选段谈的是人格完善的问题,指出完美的人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一个有正确的义利观、生死观,有理想有毅力的人,同样称得上是个完美的人。 
2、孔子又说:“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 阳货第十七》)结合上面选段的意思,用自己的话概括孔子“义”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记旧本韩文后
欧阳修
  予少家汉东,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
  是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号为时文,能者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尝有道韩文者。予亦方举进士,以礼部诗赋为事。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因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则喟然叹曰:“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亦未暇学,徒时时独念于予心,以谓方从进士干禄以养亲,苟得禄矣,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
  后七年,举进士及第,官于洛阳。而尹师鲁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因出所藏《昌黎集》而补缀之,求人家所有旧本而校定之。其后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而韩文遂行于世,至于今盖三十余年矣,学者非韩不学也,可谓盛矣。
  呜呼!道固有行于远而止于近,有忽于往而贵于今者,非惟世俗好恶之使然,亦其理有当然者。而孔、孟皇皇于一时,而师法于千万世。韩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百年,而后大施于今,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虽蔽于暂而终耀于无穷者,其道当然也。
  予之始得于韩也,当其沉没弃废之时,予固知其不足以追时好而取势利,于是就而学之,则予之所为者,岂所以急名誉而干势利之用哉?亦志乎久而已矣。故予之仕,于进不为喜、退不为惧者,盖其志先定而所学者宜然也。
  集本出于蜀,文字刻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缪尤多。凡三十年间,闻人有善本者,必求而改正之。其最后卷帙不足,今不复补者,重增其故也。予家藏书万卷,独《昌黎先生集》为旧物也。呜呼!韩氏之文、之道,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而有也。予于此本,特以其旧物而尤惜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予为儿童时,多其家/游:游玩
B.然予犹少,未能究其义/悉:全,都
C.因时人之不道,而顾己亦未暇学/怪:责怪,责备
D.文字刻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尤多/谬:通“谬”,谬误
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之”与例句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故予仕,于进不为喜、退不为惧者
A.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
B.因取所藏韩氏文复阅之
C.而尹师鲁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
D.予始得于韩也,当其沉没弃废之时
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
B.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
C.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
D.岂所以急名誉而干势利之用哉
4.下列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追述了作者得韩集、读韩文、做古文的亲身经历,反映了韩氏之文从“沉没弃废”到“大施于今”的情况,从而也反映出北宋中期“古文”创作逐渐兴盛的发展过程。
B.本文开头部分记叙了作者年少时偶然从朋友家得到《昌黎先生文集》的经历。文中提到的《昌黎先生文集》《昌黎集》《昌黎先生集》以及标题中的“旧本韩文”均指同一部书。
C.欧阳修认为,韩氏之文的湮没无闻与盛行于世都有其当然之理。韩文的兴废表明,真正的好文章固然可能“沉没弃废”于一时。但终究会为“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
D.欧阳修曾利用其他版本对旧本韩文进行多次修订,补足了缺失的卷帙,使之最终成为善本。他认为韩文之大行于世,并非因为自己的倡导,而是因为韩文本身“深厚而雄博”。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屈原作品《国殇》,完成问题。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桴兮击鸣鼓,天时坠兮威灵怒,严***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操吴戈兮被犀甲       
B.霾两轮兮絷四马
C.出不入兮往不反          
D.矢交坠兮士争先 
2.下列句子中的加粗字解释全正确的一组是(     )
(持)吴戈兮被犀甲 
②车错毂兮短(士兵)接 
(侵犯)余阵兮躐余行 
(援助)玉桴兮击鸣鼓 
⑤左骖(死)兮右刃伤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3.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
A.首身离兮心不   岂余心之可
B.止响腾,余韵徐歇 援玉兮击鸣鼓
C.既勇兮又以武   战败而亡,不得已
D.诚既勇兮又以武   惜其用而不终也 
4.下列对该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最后两句,运用浪漫主义笔调,极赞爱国战士战死而英灵不灭,精神威武,仍是群鬼中的英雄。
B.该诗分两部分,开头至“严***尽兮弃原野”为第一部分,是写短兵相接的惨烈战斗场面;第二部分是作者对阵亡战士的悼念和歌颂。
C.屈原以深厚的感情、崇高的敬意来悼念、歌颂阵亡的战士,从而流露出屈原对自己祖国诚挚的热爱之情。因为,只有对祖国爱得深切,才能对保卫祖国而英勇牺牲的战士表现出如此热爱、崇敬的思想感情。
D.《国殇》与课文《离***(节选)》一样,具有刚健、质朴,意气昂扬的风格。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依烛之式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闻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晋函陵/军:驻军
B.焉用亡郑以邻/陪:增加
C.朝而夕设版焉/济:成功
D.又欲其西封/肆:延伸、扩张
2.下列句中加粗“之”与例句的“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微夫人力不及此
A.臣壮也,犹不如人
B.阙秦以利晋,唯君图
C.夫晋,何厌
D.今急而求子,是寡人过也
3.对文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秦围郑的原因是郑国在晋文公出亡时没有礼待他,并且从属于楚国。
B.烛之武去见秦君的原因是郑伯向他道了歉。
C.秦伯被烛之武说服了,不仅解除了郑国之围,而且派将军帮助郑国守城。
D.晋文公不去攻打秦国,表现了他的仁义和明智。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
长策而御宇内  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俯首系颈,命下吏  委: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藩篱: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尊而制六合  履: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粗词语与其它三项意思不同的是(   )
A.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B.铸以为金人十二
C.临不测之渊,以为
D.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3.下列加粗词语不属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吞二周而诸侯
B.以黔首
C.以天下之民
D.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4、下列各句已补出的被省略的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
A.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
B.(百越之君)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C.俯首系颈,委命(于)下吏
D.收天下之兵,聚之(于)咸阳
5.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