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依烛之式见秦君,师必退。”公...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河北省同步题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依烛之式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闻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晋函陵/军:驻军
B.焉用亡郑以邻/陪:增加
C.朝而夕设版焉/济:成功
D.又欲其西封/肆:延伸、扩张
2.下列句中加粗“之”与例句的“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微夫人力不及此
A.臣壮也,犹不如人
B.阙秦以利晋,唯君图
C.夫晋,何厌
D.今急而求子,是寡人过也
3.对文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秦围郑的原因是郑国在晋文公出亡时没有礼待他,并且从属于楚国。
B.烛之武去见秦君的原因是郑伯向他道了歉。
C.秦伯被烛之武说服了,不仅解除了郑国之围,而且派将军帮助郑国守城。
D.晋文公不去攻打秦国,表现了他的仁义和明智。
答案
1.C
2.D
3.B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依烛之式见秦君,师必退。”公】;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
长策而御宇内  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俯首系颈,命下吏  委: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藩篱: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尊而制六合  履: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粗词语与其它三项意思不同的是(   )
A.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B.铸以为金人十二
C.临不测之渊,以为
D.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3.下列加粗词语不属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吞二周而诸侯
B.以黔首
C.以天下之民
D.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4、下列各句已补出的被省略的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
A.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
B.(百越之君)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C.俯首系颈,委命(于)下吏
D.收天下之兵,聚之(于)咸阳
5.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江公皋传
[清]蓝千秋
  江公讳皋,字在湄,号磊斋,世居桐城之龙眠山下。性敏慧,弱冠举于乡。未几,成进士,除瑞昌令。
  瑞昌隶九江,负山带湖,民疲苶多盗,逋赋日积。公至日,前令坐系凡三辈,其一竟以累死,妻子不能归,公慨然白府,身任所逋,悉罢遣前令,归其妻孥子女。县郭并河,岸崩壅故道, 公捐俸倡首集赀筑堤,为完久计,民号之曰“江公堤”。是时闽、楚告警。瑞昌与楚邻,奸民乘间行剽劫,吏议发兵剿,公曰:“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耳。”因勒乡堡长宣谕利害,督丁壮材勇者巡察,时刺取其渠魁击***之,盗遂息。
  未几,迁巩昌守。时大军入蜀,道巩昌,军兴旁午,民疲困,卒益骄悍,或窃出渔夺,无敢呵者。公行部巡行所属部域,考核政绩。出郊,见数骑驰突过车,斥止验问得实,立缚送大帅斩以徇,由是兵卫肃然莫敢犯
  越四岁,移刺柳州。柳僻南服,俗犷悍。时新收粤西,兵留镇柳州,军中多掠夺妇女,哭泣思归。公白大府,缴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恳归者量远近给资遣还,凡数百人。明年,柳帅卒,饷不继,士擐穿甲哗军门,公遽出,与期匝一周月给,士卒信公,稍解去。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饷应期至,军乃戢。粤西山峻削,柳尤连险,万石离立,斤斧所不厦,颇多巨木。时上方修太和殿,使者采木且及柳,柳人大恐。亡何,使者至,公即呼柳民问所产巨木地,令前导,公骑偕使者往视木。行数里,至绝巘下,山石嶙峋,木森森挺出,下临崖谷,马不能前。公解鞍,踞地稍憩,徒步邀使者登,使者有难色。公日:“上命也,木苟可出,守臣当先以身殉。”遂短衣持筇,扶两小吏先登,使者强随之,半崖路绝,无置足所。公仰视木顾使者日:“何如?”使者咋舌,大呼亟返,曰:“是不可取。”公曰:“木具在是,赖使者为上言不可取状。”使者遂还,奏免,柳民欢呼戴上恩德。
  公享年八十有一,卒康熙乙未。公性廉明,故所在有声绩。为人孝友恬淡,通达时务,习吏事。始终洁白一节,贤达皆叹仰之。(有删节)
  【注】①逋赋:拖欠的赋税②渠魁:首领③军兴旁午:军队征敛繁多
1.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缴营帅所掠赴郡讯之/籍:登记
B.即驰书告台省发饷/趣:通“趋”,前往
C.使者采木及柳/且:将要
D.公仰视木使者日/顾:回头看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江皋“所在有声绩”的一组是 (   )
①性敏慧,弱冠举于乡
②为完久计,民号之曰“江公堤”
③时刺取其渠魁击***之,盗遂息
④饷应期至,军乃戢
⑤守臣当先以身殉
⑥柳民欢呼戴上恩德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⑤⑥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江皋到瑞昌任县令时,当地贫困多盗,百姓长期拖欠赋税,前任县令也因此受到牵累。江皋慨然承担所拖欠的赋税,私下放走了前县令和他们的妻儿;又率先捐出俸禄集资修筑河堤,造福当地百姓。
B.江皋能体谅民情。他反对发兵剿灭“迫饥寒为盗”的平民,只***掉了贼寇首领,消除了盗患;对军中被掠夺而思归的妇女,量远近给资遣还,凡数百人。
C.江皋处理政事冷静果决。有军人骄横凶悍,渔夺百姓,他严厉惩治,使军队不再扰民;驻柳州军队因欠饷喧哗军门,他迅速应对,设法应期发给军饷,平息了事端。
D.江皋通晓吏事,做事灵活有谋略。朝廷修太和殿,派使者来柳州山中采集巨木。江皋邀使者亲临巨木产地,其地势险要令人咋舌,使者返回后据实奏免,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4.把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斥止验问得实,立缚送大帅斩以徇,由是兵卫肃然莫敢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对下列句子加粗的词语解释最恰当的一组是(     )
A.虽有槁,不复挺者  暴:露
B.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须臾:指长者
C.故不积步      跬:半步
D.君子博学而日参乎己   省:忽略   
2.以喻代议,寓议于喻是本文的特点,请找出节选部分第二段的议论中心(     )
A.学习全在积累,细水长流,才能得到逐步提高。
B.只有持之以恒,不断积累,才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
C.慢工出细活,学习上应该提倡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
D.只有逆境才能成才。
3.翻译
(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 “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北地都尉卯。上以胡寇为意,①乃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②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甚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五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末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乃以唐子冯遂为郎。遂字王孙,亦奇士,与余善。 (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1.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的一项是(     )
A.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为秦所禽灭
D.唯利是图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体现了司马迁一贯的风格:全文朴实的叙写,蕴蓄着强烈的爱憎之情;各种生动的细节描写,显示着强烈的文学性。
B.冯唐不仅有真知灼见,而且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批评最高统治者,是难得的令人折服的杰出之士。
C. 冯唐虽然杰出,但仕途却大起大落,坎坷不平,最后连一个官职都保不住。唐代王勃也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之叹。   
D.此文一笔两涉,冯唐之所以能显示自己品格的卓异,是因为遇到了“从善如流”的汉文帝。文章通过对话描写,再现了敢于直谏的良臣和勇于纳谏的贤君形象。 
3.翻译
(1)乃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陶元淳,字子师,江苏常熟人。康熙中举博学鸿词,以疾不与试。二十七年,成进士,廷对,论西北赋轻而役重,东南役均而赋重,愿减浮额之粮,罢无益之费。阅者以其言戆,置二甲。 
  三十三年,授广东昌化知县,到官,首定赋役,均粮于米,均役于粮。裁革杂徵,自坊里供帐始,相率以力耕为业。县隶琼州,与黎为界,旧设土舍,制其出入,吏得因缘为奸,元淳立撤去。一权量,定法度,黎人便之。城中居人,旧不满百家,至此户口渐蕃。元淳时步行闾里间,周咨疾苦,煦妪如家人。 
  琼郡处海外,军将多骄横,崖州尤甚。元淳尝署州事,守备黄镇中以非刑***人,游击余虎纵不问;且贪,索黎人献纳。元淳廉得其状,列款以上,虎私以金贿之不得,造蜚语揭之。总督石琳下琼州总兵会讯,元淳申牍曰:“私揭不应发审,镇臣不应侵官,必挫执法之气,灰任事之心。元淳当弃官以全政体,不能蒲伏武臣,贻州县羞也。”初鞫是狱,镇中令甲士百人佩刀入署,元淳据案怒叱曰:“吾奉命治事,守备敢令甲士劫持,是藐国法也。”镇中气慑,疾挥去,卒定谳,论罪如律。崖人为语曰:“虽有余虎,不敌陶公一怒。”而总督卒因元淳倔彊,坐不检验失实,会赦免。复欲于计典黜之,巡抚萧永藻初授事,曰:“吾初下车,便劾廉吏,何以率属?”为之言于总督,乃已。
  元淳自奉俭约,在官惟日供韭一束。喜接诸生,讲论至夜分不倦。屡乞病未果,竟以劳卒于官。昌化额田四百馀顷,半沦于海,赋不及二千,浮粮居三之一,民重困。元淳为浮粮考,屡请于上官,乞豁除,无应者。乾隆三年,元淳子正靖官御史,疏以入告,竟获俞旨免焉。(节选自《清史稿·列传第二百六十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阅者以其言/戆:愚直
B.至此户口渐/蕃:多
C.卒定谳,罪如律/论:议论
D.复欲于计典之/黜:罢免
2.下列各项中加粗词意义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罢无益费/架梁之椽,多于机上工女
B.守备黄镇中非刑***人/臣以神遇而不目视
C.之言于总督,乃已/吾公取彼一将
D.屡请上官,乞豁除/而刀刃若新发
3.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陶元淳关心民生疾苦的一组是(    )
①愿减浮额之粮,罢无益之费
②时步行间里问,周咨疾苦
③当弃官以全政体,不能蒲伏武臣
④虽有余虎,不敌陶公一怒
⑤为浮粮考,屡请于上官,乞豁除
⑥疏以入告,竟获俞旨免焉
A.③④⑥
B.①②⑤
C.①②⑥
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初任昌化县知县时,陶元淳厘定赋役,裁减额外的赋税,减轻了百姓负担,使百姓“相率以力耕为业”,发展了当地农业生产,城中人口得以增多。
B.在任崖州知州时,守备黄镇中违法***人,陶元淳依法审案被诬陷,总督下令琼州总兵“会讯”。陶元淳得知后上书申辩,总督终因陶元淳的倔强而赦免了他。
C.在陶元淳初审黄镇中违法***人的案子时,黄镇中命令披甲操刀的士兵冲人衙¨以武力相威逼,陶元淳全无惧色,拍案怒斥,黄镇中“气慑”而退。
D.陶元淳力行节约,生活俭朴,为官时平日所吃,只是“韭一束”;他喜欢与读书人交往,常常与他们讨论问题到三更半夜也不知疲倦。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元淳廉得其状,列款以上,虎私以金贿之不得,造蜚语揭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初下车,便劾廉吏,何以率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