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回答下面问题。  ①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②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③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浙江省月考题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回答下面问题。
  ①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②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③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④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1.从上述文字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应遵循_____________原则。
2. 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竞争,孔子却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要“矜而不争”,你同意孔子的看法吗? 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适中交往(适度交往、中庸)
2 .同意。孔子提出的“矜而不争”,是认为君子要有“仁德”之心,强调不争强好胜,与人交往时不斤斤计较,不为私利与他人争执,更不是一味追名逐利。这个观点与现代社会的竞争要求不仅不矛盾,反而能促进社会的良性竞争。(言之成理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回答下面问题。  ①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②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③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瘳、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1.下列加粗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
(继承)故业,(沿袭)遗策 
②不(喜欢)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③秦人开关(迎)敌             
④故不积(半步)步            
⑤传道(通“授”,传授)业解惑  
⑥是故(没有)贵无贱,无长无少
(讲述)之以孝悌之义         
⑧狗彘食人食而不知(制止)   
A.①④⑤⑧    
B.②⑤⑥⑧    
C.③⑤⑥⑦   
D.①②④⑦
2.下列加粗字,意义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①臂非加长也,见者远       ②天下诸侯已困矣   
B.①北收要害郡               ②享国日浅,国家无事   
C.①致辞天下之士             ②弱天下之民   
D.①则移其民河东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
3.选出下列加粗的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 秦孝公据崤函之                   ②学而
B.① 有卷天下,举宇内,括四海之意 ②填然之   
C.① 且夫天下非弱也                   ②庠序之教             
D.① 外连衡而诸侯                     ②焚百家之言,以黔首  
4.下列各项中文言特殊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不拘于时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5.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过秦论》借古喻今,“过秦”的目的是劝唐朝统治者施行仁政,以防重蹈秦始皇因施暴政而迅速灭亡的覆辙。
B.本文第一段写孝公任用商鞅,使秦由弱变强;第二段写孝公之后的几位君主“蒙故业,因遗策”,使诸侯“争割地而赂秦”。 
C.《过秦论》先叙史实,再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避免了议论的空泛,增强了说服力。
D.《过秦论》运用了排比、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并运用了丰富的词藻,使文章酣畅流利,极有文采。                      
6.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梁惠王曰:“魏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1.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粗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彼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        (耽误)      
B.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土地方圆)
C.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孝顺父母)      
D.王无罪,斯天下之民至焉                (年成)
3.下面各句中加粗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 ②然后践华城,因河为池
B.①谁与王敌?                   ②微人之力不及此
C.①使不得耕耨养其父母           ②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D.①王如施仁政民                 ②师不必贤弟子
4.下列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魏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B.魏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C.魏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D.魏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5.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由小及大,从举例入手,运用了对比手法和排比句式,逻辑谨严,层层深入,议论风发,气势磅礴。   
B.本文是孟子和梁惠王的对话,孟子认为,以得民心之仁道,征伐失民心之无道,则无敌于天下。   
C.孟子首先批评了梁王只图自己享乐,不管人民死活,然后讲到行仁政能使国富民强,天下无敌。   
D.孟子重点批评了梁惠王因丧师失子,兵挫地削而施暴政,用棍棒和刀子***人,不顾人民死活的做法。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陈小梧,家里之专诸里。负才傲物,多所凌折。一日,有人投帖于门,视之,“年眷同学弟某拜”也。讶其素无半面,何以来此?而客已金顶华服,闯然而入。兴趣手一拱,竟登上座。陈叩其邦族,客曰:“仆浙之归安人也。遍觅雅流,未曾一睹。今闻小友高才,故尔奉访。”言竟,抵掌捋须,笑傲自若。
  陈睨视而笑曰:“嘻,异哉!世有一字不通之辈,而能知我高才,可谓咄咄怪事。”客戄然曰:“仆虽不才,与汝邂逅萍踪,何便知我一字不通,而公然嫚骂?”陈曰:“人之不通,岂在谈文数典?即以君名帖论之,何曾道着一字?”客请其说,陈曰:“君虽遥遥华胄,而我家数代明农,从未挂名仕籍,‘年’之一字,于义何属?至于指称曰‘眷’,我与贵族实无一点葭莩亲。则此字亦属可删。君游浙学,我隶属吴庠,‘同学’二字,全然附会。我年仅三十有二,而君须髩皆苍,自称曰‘弟’,无乃太谦。适见君入来,举手一拱,即登宾位,长揖且未之有,何言‘拜’乎?试思此一行名帖中,有一字解得去否?谓君不通,确有明征,何曾嫚骂?”客曰:“汝真少不更事,此名帖之俗例耳。”陈曰:“君以俗例待我,尚欲觅雅流于在下哉。”拂袖竟入,客彷徨久之,收蓁名帖,踉跄而出。
  铎曰:“制贵通今,礼宜从俗,况命帖之箋者乎?乃竟以此贻笑,始知正平先生,刺中字灭,怀而不投,大有卓识。”
  【注】①专渚里:相传为专诸的故里,在江苏。②陂革:多用来比喻疏远的亲戚。③正平:东汉人祢衡,字正平,少有才辩,气尚刚傲:④刺:名帖。(选自清朝沈起凤《谐铎》) 
1.对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多所凌——折:折服     
B.陈其邦族——叩:询问     
C.陈视而笑曰——睨:斜着眼睛看     
D.见君入来——适:刚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有人投帖门——州司临门,急星火     
B.闯然入——泉涓涓始流     
C.尔邂逅萍踪——备他盗之出入非常也     
D.客彷徨久——胡为遑遑欲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寡人名帖中称陈小梧为“年眷同学”,并非指两人真为同学,而是遵循当时的流俗惯例。
B.客人投帖求见,帖上的言辞甚为恭敬,但客人的行为傲慢,惹得恃才而傲馓的陈小梧逐字批驳。     
C.客人遍寻高雅之士而不得,听说陈小梧高才,投帖拜访却惨遭奚落,羞愧而去。     
D.作者以祢衡不轻易给人名帖一事为例,讽刺了客人投帖之轻率,自取其辱。
4.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即以君名帖论之,何曾道着一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年”之一字,于义何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君以俗例待我,尚欲觅雅流于在下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年富
  年富,字大有,怀远人。本姓严,讹为年。以会试副榜授德平训导。年甫逾冠,严重如老儒。英宗嗣位,富上言:“府军前卫幼军,本选民间子弟,随侍东宫。今死亡残疾,佥补为扰。请于二十五所内,以一所补调,勿更累民。”议多施行。
  迁陕西左参政,寻命总理粮储。又会计岁用,以筹军饷,言:“臣所部岁收二税百八十九万石,屯粮七十余万石。其间水旱流移,蠲逋负,大率三分减一,而岁用乃至百八十余万,入少出多。请减冗卒,汰驽马,杜侵耗之弊。”帝可其奏。三边士马,供亿浩繁,军民疲远输,豪猾因缘为奸利。富量远近,定征科,出入慎钩考,宿弊以革,民困大苏。迁河南右布政使。富至河南,岁饥,流民二十余万,公剽掠。巡抚于谦委富辑之,皆定。景泰二年春,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提督军务。时经丧败,法弛,弊尤甚。富一意拊循,奏免秋赋,罢诸州县税课局,停太原民转饷大同。
  富遇事,果敢有为,权势莫能挠,声震关中。是时,富威名重天下,而诸豪家愈侧目,相与摭富罪。山西参政林厚力诋富,帝曰:“厚怨富,诬富耳,朕方付富边事。”削厚官。天顺元年革巡抚官,富亦罢归。顷之,石彪以前憾劾富,逮下诏狱。帝问李贤,贤称富能祛弊。帝曰:“此必彪为富抑,不得逞其私耳。”贤曰:“诚如圣谕,宜早雪之。”果无验,乃令致仕。
  四年春,户部缺尚书,李贤举富。左右巧阻之。帝语贤曰:“户部非富不可,人多不喜富,此富所以为贤也。”特召任之。富酌赢缩,谨出纳,躬亲会计,吏不能欺。由是部事大理。富廉正强直,始终不渝,与王翱同称名臣。宪宗立,富请黜左布政孙毓,吏部尚书王翱论富侵官。富力辩曰:“荐贤为国,非有所私也。”因乞骸骨。帝慰留之,为黜毓。顷之,病疽卒。(节选自《明史》)
【注】①蠲:juān,免除,除去。②辑:安抚。
1.下列各句中,加粗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寻命总理粮储        总理:统领管理
B.臣所部收二税百八十九万石 岁:每年
C.帝其奏          可:同意、认可
D.果无验,乃令致仕      致仕:入世做官
2.对下列虚词意义和用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 介词,“凭借……身份”
B.又会计岁用,筹军饷 连词,表目的,“用来”
C.豪猾因缘奸利    介词,“为了”
D.此必彪富抑     介词,表被动,“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富在陕西管理粮食储备时曾上书,他管辖的地区费用大,收入少支出多,可裁减闲散多余兵员,淘汰劣等军马,杜绝侵占耗费资源的弊端,奏章被采纳。
B.河南闹饥荒,百姓流离失所,不法者甚至公开抢劫掠夺,河南巡抚于谦对年富十分信任,委任他安抚,百姓终得安定。
C.年富果断勇敢有所作为,曾得罪了一些官员,他们就罗织罪名诋毁、诬陷年富,山西参政林厚就是其中之一。
D.李贤推举年富担任户部尚书,遭到一些大臣的强烈阻止,皇帝认为年富贤明,特意授职,年富上任后控制支出收入,控制官员犯罪。
4.把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年甫逾冠,严重如老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力辩曰:“荐贤为国,非有所私也。”因乞骸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问题。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住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噩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截?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令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对下列语句中加粗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为上卿——拜:授予官职    
B.且相如贱人——素:向来、本来     
C.且庸人尚之——羞:感到羞愧    
D.相如虽——驽:骑着劣马
2.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相如功大——徒吾两人在也     
B.相如廷叱之,辱群臣——今两虎相斗,势不俱生     
C.相如闻,不肯会——不欲廉颇争列     
D.相如素贱人——庸人尚羞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渑池之会”后,廉颇对于蔺相如在自己之上心有不甘,宣称要羞辱相如,这表现了他为人鲁莽、妄自尊大、胸襟狭窄、斤斤计较于名位之争的缺点。     
B.蔺相如在知道廉颇要羞辱自己的时候,采取的是退让回避的态度,或称病不朝,或引车避匿,表现了大明大义、识大体和不计私怨,以国家前途为重的品质。     
C.选文主要记述了廉蔺之间的矛盾从激化到解决的过程,作者对廉颇的忠于国家和勇敢改过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对蔺相如的懦弱有些许的不满。     
D.廉颇在听到蔺相如“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话后,大为感动,也很惭愧,立即负荆请罪。表现出性格坦率、忠心爱国、勇于改错等性格上的优点。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