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郭文,字文举,河内轵人也。少爱山水,尚嘉遁。年十三,每游山林,弥旬忘反。父母终,服毕,不娶,辞家游名山,历华阴之崖,以观石室之...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郭文,字文举,河内轵人也。少爱山水,尚嘉遁。年十三,每游山林,弥旬忘反。父母终,服毕,不娶,辞家游名山,历华阴之崖,以观石室之石函。洛阳陷,乃步担入吴兴余杭大辟山中穷谷无人之地,倚木于树,苫覆其上而居焉,亦无壁障。时猛兽为暴,入屋害人,而文独宿十余年,卒无患害。恒著鹿裘葛巾,不饮酒食肉,区种菽麦,采竹叶木实,贸盐以自供。人或酬下价者,亦即与之。后人识文,不复贱酬。食有余谷,辄恤穷匮。人有臻遗,取其粗者,示不逆而已。有猛兽***大麋鹿于庵侧,文以语人,人取卖之,分钱与文。文日:“我若须此,自当卖之。所以相语,正以不须故也。”闻者皆嗟叹之。猎者时往寄宿,文夜为担水而无倦色。余杭令顾飏与葛洪共造之,而携与俱归。飏以文山行或须皮衣,赠以韦袴褶一具,文不纳,辞归山中。飏追遣使者置衣室中而去,文亦无言,韦衣乃至烂于户内,竟不服用。
王导闻其名,遣人迎之,文不肯就船车,荷担徒行。既至,导置之西园,园中果木成林,又有鸟兽麋鹿,因以居文焉。于是朝士成共观之,文颓然踑踞,傍若无人。温峤尝问文日:“人皆有六亲相娱,先生弃之何乐?”文日:“本行学道,不谓遭世乱,欲归无路,是以来也。”又问日:“饥而思食,壮而思室。自然之性,先生安独无情乎?”文日:“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又问日:“先生独处穷山,若疾病遭命,则为乌鸟所食,顾不酷乎?"’文日:“藏埋者亦为蝼蚁所食,复何异乎!”又问日:“猛兽害人,人之所畏,而先生独不畏邪?”文日:“人无害兽之心,则兽亦不害人。”又问日:“苟世不宁,身不得安。今将用先生以济时,若何?”文曰:“山草之人,安能佐世!”导尝众客共集,丝竹并奏,试使呼之。文瞪眸不转,跨蹑华堂如行林野。居导园七年,未尝出入。一旦忽求还山,导不听。后逃归临安,结庐舍于山中。临安令万宠迎置县中。及苏峻反,破余杭,而临安独全,人皆异之,以为知机。
(选自《晋书卷九十四隐逸》)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采竹叶木实,贸盐以自供   贸:购买
B.食有余谷,辄恤穷匮   恤:救济
C.取其粗者,示不逆而已   逆:违背,拂人意。
D.余杭令顾飏与葛洪共造之   造:拜访
9.以下各组句子,表明郭文“爱山水,尚自然”的一组是
①倚木于树,苫覆其上而居焉
②匾著鹿裘葛巾,不饮酒食肉
③园中果木成林,又有鸟兽麋鹿,因以居文焉   
④韦衣乃至烂于户内,竟不服用
⑤山草之人,安能佐世
⑥后逃归临安,结庐舍于山中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①②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文自幼喜欢游山玩水,到山林中去游玩,lO多天也不回家。后来父母死了,他守孝完了以后,也不想成家立业,干脆离别家乡,到名山大川游历。
B.郭文搭建简陋的草棚作为栖身之所,当时山中猛兽肆虐,而郭文独宿山中十余年竟安然无恙。打猎的人经常到他那儿寄宿,并在夜里为他挑水,毫无厌倦之色。
C.王导听说郭文的名声大,派人请他出山。郭文不肯坐船乘车,自己挑了担子徒步行走。朝中官员都来看望郭文,郭文却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视若无人。
D.郭文在王导的园子里住了七年,一直不曾出园。有一天他提出要求回归山林,王导不答应。后来郭文寻了个机会逃出,欲继续过与猛兽为友的日子。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先生独处穷山,若疾病遭命,则为乌鸟所食,顾不酷乎?(5分)
(2)及苏峻反,破余杭,而临安独全,人皆异之,以为知机。(5分)
答案

8. A
9. D
10. B
11. (1)先生一个人住在深山里,如果碰上生病送了命,就会被鸟兽吃掉,难道不残酷吗?
(“穷”“为......所”“顾”各1分,大意对2分)
(2)等到苏峻谋反,攻破了余杭,但临安独得保全,人们都认为他与众不同并能知天意。
(“及”“全”“异”各1分,大意对2分)
解析
8. A交换
9. D(③是王导为郭文提的居所,④是郭文对外物的淡然,⑤是郭文的推脱之词)
10. B(原文说是郭文夜里为打猎的人挑水)
郭文,字文举,是河内郡轵县人。年轻时热爱自然山水,崇尚避世隐居。十三岁时,每次游历山水,往往流连忘返,十多天不回来。父母去世,服孝完毕,不结婚,离家而去,游历名山大川,经过华阴山时,观赏考察石室中的石函。洛阳陷落后,挑着担子进入吴兴余杭大辟山中无人烟的地方,把木头斜靠在大树上,上面盖上草垫子,就住在那里面,四周也没有墙壁。当时经常有猛兽作乱,进入住宅伤害人,然而郭文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个人住了十年,竟没有遭到祸患。总是着鹿皮衣服,头上包着葛布巾,不喝酒不吃肉,开垦出一土地,种点豆子和小麦。采摘竹叶和树上的果实,换盐来gong自己生活。有的人给他很低的价钱,他也就换给了他。后来人们认识了解了郭文,就不再给他很低的价钱了。他除了吃饭之外还有些剩余的谷物,总是救济那些贫穷的人。别人到他家送东西给他,总是接受一点不太好的,以表示不拂人家的好意。有一次有一头猛兽在他的小屋旁边咬死了一只大麇鹿,郭文告诉了别人.他们把它拿去卖了,分了一些钱给郭文。郭文说:“我如果需要钱,我就会自己去卖。之所以告诉你们,正是因为我不需要钱。”听的人心里都很感慨。打猎的人经常到郭文那儿寄宿,郭文夜里为他们挑水,脸上毫无厌倦之色。余杭令顾飏与葛洪一起去拜访他,带着他一起回来。顾飏认为他走山路也许需要皮袄,赠给他熟皮制成的皮袄一件,郭文没有要,辞别了他们,回到了山中。顾飏派手下人追他,把衣服放在了他的小屋中,郭文没有说什么,这件皮衣竟烂在了小屋中,郭文最终也没有穿它。
王导听说了他的大名,派人去迎接他,郭文不肯坐车船,而是挑着担子自己走。到了以后王导把他安置在西园内,园中果树成林,又有鸟兽麇鹿,因而让郭文住在那里。朝中的官员都跑去看他,郭文没精打采伸腿坐着,旁若无人。温峤曾经问郭文说:“人人都有亲戚朋友来往.以此为乐,先生您抛弃了他们,有什么快乐呢?”郭文说:“本想学道成仙的,没有想到碰到了动荡的时代,要想回去也没办法了,所以只好这样。”又问他说:“饿了就想吃饭,年纪大了就想成家这是自然而然的,先生怎么单单没有这些***呢?”郭文说:“***是由于人们老去想它而产生的,不想也就没有***。”又问他:“先生—个人住在深山里,如果碰上生病送了命,就会被鸟兽吃掉,难道不残酷吗?”郭文说:“埋葬在地下的人也是被蚂蚁吃掉的,有什么两样。”又问他:“猛兽是要伤害人类的,世上的人都很害怕,先生您偏偏不怕吗?”郭文说:“人如果没有害兽的心思,兽也不会害人。”又问他:“如果社会不安宁,人们也不得安身。现在将请您出仕做官以济时匡政,怎么样?”郭文说:“山野草莽之人,怎么能够辅佐朝政。”王导曾经会集各位宾客,歌舞宴会,试着让人去请郭文来。郭文目不斜视,两眼直瞪瞪地向前,走在华丽的殿堂犹如穿行在山间荒野。住在王导西园中七年,没有出来过。一天早晨,忽然要回到山里去,王导没有同意。后来逃跑了,回到临安,在山里盖了房子住下。临安令万宠把他接去县里。等到苏峻谋反时,攻破了余杭,但临安独得保全.人们都认为他与众不同,并能知天意。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郭文,字文举,河内轵人也。少爱山水,尚嘉遁。年十三,每游山林,弥旬忘反。父母终,服毕,不娶,辞家游名山,历华阴之崖,以观石室之】;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皇甫规,字威明,安定朝那人也。祖父棱,度辽将军。父旗,扶风都尉。
永和六年,西羌大寇三辅,围安定,征西将军马贤将诸郡兵击之,不能克。规虽在布衣,见贤不恤军事,审其必败,乃上书言状。寻而贤果为羌所没。郡将知规有兵略,乃命为功曹,使率甲士八百,与羌交战,斩首数级,贼遂退却。举规上计掾。
其年冬,征还拜议郎。论功当封。而中常侍徐璜、左倌欲从求货,数遣宾客就问功状,规终不答。璜等愤怒,陷以前事,下之于吏。官属欲赋敛请谢,规誓而不听,遂以余寇不绝,坐系廷尉,论输左校①。诸公及太学生张凤等三百余人诣阙讼之。会赦,归家。
征拜度辽将军,至营数月,上书荐中郎将张奂以自代。日:“臣闻人无常俗,而政有治乱;兵无强弱,而将有能否。伏见中郎将张奂,才略兼优,宜正元帅,以从众望。若犹谓愚臣宜充军事者,愿乞冗官,以为奂副。”朝廷从之,以奂代为度辽将军,规为使匈奴中郎将。及奂迁大司衣,规复代为度辽将军。
规为人多意算,自以连在大位,欲退身避第,数上病,不见听。会友人上郡太守王旻丧还,规缟素越界,到下亭迎之。因令客密告并州刺史胡芳,言规擅远军营,公违禁宪,当急举奏。芳曰.“威明欲避第仕净.故激发我耳-.吾当为朝廷爱才,何能申此子计邪!”遂无所问。及党事大起。天下名贤多见染逮。规自以西州豪杰,耻不得与②,乃先自上曰:“臣前荐故大司农张奂,是附党也,又臣昔论输左校时,太学生张凤等上书讼臣,是为党人所附也。臣宜坐之。”朝廷知而不问,时人以为规贤。
(节选自《后汉书?皇甫张段列传》)
【注】①左校:汉代劳工营的名称。②与:这里指被牵连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西羌大寇三辅,围安定             寇:贼寇
B.坐系廷尉,论输左校               论:判决
C.宜正元帅,以从众望               从:顺从
D. 欲退身避第,数上病,不见听       数:屡次
3. 以下各组产子中,全都表明皇甫规荐贤让贤的一组是(    )(。分)
①见贤不恤军事,审其必败
②上书荐中郎将张奂以自代
③伏见中郎将张奂,才略兼优
④愿乞冗官,以为奂副
⑤规缟素越界,到下亭迎之
⑥因令客密告并州刺史胡芳,言规擅远军营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⑥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郡将知规有兵略,乃命为功曹。(3分)
译文:                                                                       
(2)璜等愤怒,陷以前事,下之于吏。(4分)
译文:                                                                       
(3)天下名贤多见染逮。(2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朱博字子元,杜陵人也。家贫,少时给事县为亭长,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是时,前将军望之子萧育、御史大夫万年子陈咸以公卿子著材知名,博皆友之矣。陈咸为御史中丞,坐漏泄省中语下狱。博去吏,间步至廷尉中,候伺咸事。咸掠治困笃,博诈为医入狱,得见咸,具知其所坐罪。卒免咸死罪,咸得论出,而博以此显名。
迁冀州刺史。博本武吏,不更文法,及为刺史行部,吏民数百人遮道自言,官寺尽满。从事自请且留此县,事毕乃发,欲以观试博。博心知之,告外趣驾。乃见自言者,使从事明敕告吏民:“欲言县丞尉者,刺史不察黄绶,各自诣郡。欲言二千石①墨绶长吏者,使者行部还,诣治所。其民为吏所冤,及言盗贼辞讼事,各使属其部从事。”博驻车决遣,四五百人皆罢去,如神。吏民大惊。后尊徐问,果老从事教民聚会。博***此吏,州郡畏博威严。
迁琅邪太守。齐郡舒缓养名,博新视事,右曹掾吏皆移病卧。博问其故,对言:“惶恐!故事,二千石新到,辄遣吏存问致意,乃敢起就职。”乃召见诸曹吏书佐及县大吏,选视其可用者,出教置之。斥罢诸病吏,白巾出府门。郡中大惊。其折逆人如此。视事数年,大改其俗。
迂廷尉,职典决疑,当谳②平天下狱。博恐为官属所诬,视事,召见正监典法掾吏,谓日:“廷尉本起于武吏,不通法律。然廷尉治郡断狱以来且二十年,亦独耳剽日久,三尺律令,人事出其中。掾吏试与正监共撰前世决事吏议难知者数十事,持以问廷尉,得为诸君覆意之。”正监以为博苟强,意未必能然,即共条白焉。博皆召掾吏,并坐而问,为平处其轻重,十中八九。官属咸服博之疏略,材过人也。每迁徙易官,所到辄出奇如此,以明示下为不可欺者。
(节选自《汉书·薛宣朱博传》)
【注】①二千石:指郡太守。②谳(yan):审判定罪。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公卿子著材知名   著:显著
B.博本武吏,不更文法   更:更改
C.咸得论出,而博以此显名   论:论罪,判定罪行
D.正监以为博苟强   强:逞强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朱博办事“奇谲”的一组是
①博去吏,间步至廷尉中,候伺咸事
②博诈为医入狱,得见咸
③博本武吏,不更文法
④欲言县丞尉者,刺史不察黄绶,各自诣郡
⑤选视其可用者,出教置之
⑥视事数年,大改其俗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博性格开朗、喜爱交游。尽管出身低微,但是他刚直仗义,因此能和一些公卿子弟
相识相知,并在关键时刻以他的智谋舍身救人。
B.朱博有良好的应变能力。有个狡猾的官员趁他巡视部属时煽动几百人拦道投诉,他立即斩***了组织者,解散了投诉者,判处如神。
C.朱博打击陋习毫不客气。刚到琅邪太守任上,就免去了一批故意装病作态的官员。几
年时间使琅邪的陋习有了很大的改变。
D.朱博处事凌厉。每次升调改换官职到一个新的岗位,他常常先在下属面前展示自己的才智和威严,给他们来个“下马威”。
11.将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博诈为医入狱,得见咸,具知其所坐罪。
答:
(2)故事,二千石新到,辄遣吏存问致意,乃敢起就职。
答:
(3)所到辄出奇谲如此,以明示下为不可欺者。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淮阳叶生者,失其名字。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遇不偶,困于名场。会关东丁乘鹤来令是邑,见其文,奇之,召与语,大悦。使即官署受灯火①,时赐钱谷恤其家。值科试,公游扬于学使,遂领冠军.公期望綦切,闱后索文读之,击节称叹。不意时数限人,文章憎命,及放榜时,依然铩羽。生嗒丧而归,愧负知己,形销骨立,痴若木偶。公闻,召之来而慰之;生零涕不已。公怜之,相期考满②入都,携与俱北。生甚感佩,辞而归,杜门不出。无何寝疾,公遗问不绝,而服药百裹,殊罔所效。
公适以忤上官免,将解任去。函致之,其略云:“仆东归有日,所以迟迟者,待足下耳。足下朝至,则仆夕发矣。”传之卧榻。生持书啜泣,寄语来使:“疾革难遽瘥,请先发。”使人返白。公不忍去,徐待之。 
逾数日,门者忽通叶生至。公喜,迎而问之。生曰:“以犬马病,劳夫子久待,万虑不宁。今幸可从杖履。”公乃束装戒旦。抵里,命子师事生,夙夜与俱。公子名再昌,时年十六,尚不能文。然绝慧,凡文艺三两过,辄无遗忘。居之期岁,便能落笔成文。益之公力,遂入邑庠。生以生平所拟举业悉录授读,闱中七题,并无脱漏,中亚魁。公以其久客,恐误岁试,劝令归省。生惨然不乐,公不忍强,嘱公子至都为之纳粟。公子又捷南宫③,授部中主政,携生赴监,与共晨夕。逾岁,生入北闱,竟领乡荐。会公子差南河典务,因谓生曰:“此去离贵乡不远。先生奋迹云霄,锦还为快。”生亦喜。择吉就道,抵淮阳界,命仆马送生归。
归见门户萧条,意甚悲恻。逡巡至庭中。妻携簸具以出,见生,掷具骇走。生凄然曰:“今我贵矣!三四年不觌,何遂顿不相识?”妻遥谓曰:“君死已久,何复言贵?”生闻之,怃然惆怅,立扑地而灭。妻惊视之,大恸,抱衣悲哭。(选自《聊斋志异》有删改)  
注:①灯火:灯火费;②考满:明清时考察官吏的一种制度;③捷南宫:指在会试中考取了进士。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词赋,冠绝当时          绝:超过
B.无何寝疾,公遗问不绝       遗:遗留
C.公适以忤上官免              忤:冒犯
D.疾革难遽瘥,请先发          瘥:病愈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组是
A.辞而归,杜门不出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B.生以生平所拟举业悉录授读
使者大喜,女口惠语以让单于
C.而所遇刁二偶,困于名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D.足下朝至,则仆夕发矣
险以远,则室者少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
A.叶生的文章名冠—时,但时运不济,科举考试屡试不中,丁乘鹤见到他的文章大加赞赏,时常给些钱粮让他养家。
B.叶生参加乡试,由于丁乘鹤在学政面前说了不少好话,最终金榜题名,丁乘鹤将考卷底稿拿来看,击节称赞。
C.叶生十分感激丁乘鹤的知遇之恩,尽心尽力教授他的儿子,使丁再昌在科举考试中屡次及第,最终在礼部做了官。  
D.丁再昌考中进士后,叶生最终也考中了举人,他衣锦还乡,可是他的妻子看到他死而复
生,惊吓得扭头便跑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犬马病,劳夫子久待,万虑不宁。今幸可从杖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乃束装戒旦。抵里,命子师事生,夙夜与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昊祜字季英,陈留长垣人也。父恢,为南海太守。祜年十二,随从到官。恢欲***青简以写经书,祜谏日:“令大人逾越五岭,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成所望。姑书若成,则载之兼两2。昔马援以薏苡1兴谤,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
恢乃止。
及年二十,丧父,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常牧豕于长坦泽中,行吟经书。遇父故人,
谓曰:“卿二千石子而自业贱事,纵子无耻,奈先君何?”祜辞谢而已,守志如初。后举孝
廉,将行,郡中为祖道,祜共小吏雍乓黄真欢语移时,与结友而别。功曹以秸倨,请黜之。
太守日:“昊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真后亦举孝廉,除新蔡长,世称其清节。迁胶东
候相。祜政唯仁简,以身率物。民有争诉者,辄闭门自责,然后断其讼,以道譬之。或身到。
阁里,_重相和解。啬夫3孙性私赋民钱,市衣以进其父,父得而恕日:“有君如是,何葱欺
之!”促归体罪。性惭惧,诣阁持表自首。砖屏左右问其故,性具谈父言。祜使归_谢其父,
还以衣遗之。祜在胶东九年,迁齐相,大将军梁冀表为长史。及冀诬奏太尉李固,祜闻而
请见,与冀争之,不听,冀怒而起入室,秸赤径去。冀遂出祜为河间相,因自免归家,不复
仕,躬灌因蔬,以经书教授。年九十八卒。   
(选自《后汉书•吴秸传》,有删节)
注:①薏苡(yìyǐ):一种草本植物。②兼两:同时使用两辆车。③啬夫:农夫。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下为权戚所望           望:希望,期望
B.远在海滨,其俗诚陋     陋:粗劣,粗俗
C.卿二千石子而自业贱事   业:从事,做
D.与冀争之,不听         听:采纳,听从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昔马援以薏苡兴谤             作《师说》以贻之
B.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C.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D.冀遂出祐为河间相,因自免归家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吴桔品节的一组是
①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②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③除新蔡长,世称其清节④
冀怒而起入室,祜亦径去⑤韦占政唯仁简,以身率物⑥功曹以祐倨,请黜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佑十二岁时就跟随父亲到任所生活,在劝谏父亲停止烤简刻书这件事上,他表现
出了成人一般的沉稳与远见。
B.吴佑父亲去世后,安于清贫自立I自持,边放猪边吟诵经书,不为人言所动。后与黄
真一起被举荐为孝廉并被人称赞为清廉有节操。
C.吴佑后升迁为胶东侯柑,他为政仁慈清简,率先垂范。遇到打官司的百姓,他闭门自
责,然后才审断诉讼,或亲自调解。
D.吴佑坚守志节,大将军梁冀曾上表推荐他任长史,但当梁冀诬奏太尉李固时,吴祐就
前去与之争辩。后被调出任河间相,辞官回乡耕读。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昔马援以薏苡兴谤,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恢乃止(5汾)
译文:                                                               
(2) 祐屏左右问其故,性具谈父言。秸使归谢其父,还以衣遗之(5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张祜,字承吉,南阳人,来寓姑苏。乐高尚,称处士。***情雅思,凡知己者悉当时英杰。然不业程文。元和、长庆间,深为令狐文公器许,镇天平日,自草表荐,以诗三百首献于朝,辞略曰:“凡制五言,苞含六义,近多放诞,靡有宗师。祜久在江湖,早工篇什,研几甚苦,搜象颇深,辈流所推,风格罕及。谨令缮录,诣光顺门进献,望宣付中书门下。”祜至京师,属元稹号有城府,偃仰内庭。上因召问祜之词藻上下,稹曰:“张祜雕虫小巧,壮夫不为。若奖激太过,恐变陛下风教。”上颔之。由是寂寞而归。遂客淮南。杜牧为度支使,极相善待,有赠云:“何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祜苦吟,妻孥每唤之皆不应,曰:“吾方口吻生花,岂恤汝辈乎!”性爱山水,多游名寺,如杭之灵隐、天竺,苏之灵岩、楞伽,常之惠山、善权,润之甘露、招隐,往往题咏唱绝。尝谒淮南李相,祜称“钓鳌客”,李怪之曰:“钓鳌以何为竿!”曰:“以虹。”“以何为钩?”曰:“新月。”“以何为饵?”曰:“以短李相也。”绅壮之,厚赠而去。初过广陵曰:“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大中中,果卒于丹阳隐居,人以为谶云。诗一卷,今传。卫蘧伯玉①耻独为君子,令狐公其庶几,元稹则不然矣。十誉不足,一毁有余,其事业浅深,于此可以观人也。尔所不知,人其舍诸稹谓祜雕虫琐琐,而稹所为,有不若是耶?忌贤嫉能,迎户而噬,略己而过人者,穿窬之行也。祜能以处士自终其身,声华不借钟鼎,而高视当代,至今称之。不遇者天也;不泯者亦天也,岂若彼取容阿附,遗臭之不已者哉。
(选自《唐才子传》,有删节)
注:①卫蘧伯玉;卫国蘧(qú)伯玉,人名。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客淮南                        客:客居
B.尝谒淮南李向                    谒:拜见,请见
C.李怪之曰                        怪:对……感到奇怪
D.十誉不足,一毁有余               毁:破坏,毁坏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1)钓鳌以何为竿            (2)今以钟磐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B.(1)上因召问祜之词藻上下    (2)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C.(1)果卒于丹阳隐居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D.(1)祜能以处士自终其身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1.以下六句话,全都说明张祜文学上有才能的一组是
①***情雅思,凡知己者悉当时英杰
②久在江湖,早工篇什,研几甚苦,搜象颇深,辈流所推,风格罕及
③雕虫小巧,壮夫不为,若奖激大过,恐变陛下风教
④祜若吟,凄孥每唤之皆不应
⑤性爱山水,多游名寺…………往往题咏绝唱
⑥祜能以处上自终其身,声华不借钟鼎,而高视当代,至今称之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②⑤⑥          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皇帝问张祜的诗时,元稹回答说张祜的诗只是一些花巧的东西,如果皇上奖励过多,恐怕于整个朝廷的文风无益。皇帝采纳元稹的意见,张祜扫兴而归。
B.杜牧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很热情地接待了张祜,做诗送给张祜,诗中写道:“何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对张祜的不平遭遇表示了无限同情。
C.张祜性喜山水,多游名寺,所到之处,必有题诗绝唱。生前非常喜欢丹阳这个地方,曾做过诗:“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最后也是死在这里。
D.元稹忌贤嫉能,不是君子所为,为人所不齿;张祜虽然终身不仕,但诗名、才气冠绝当代,至今为人们称赞。因此作者评论说是非功过历史自有定论。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无和、长庆间,深为令孤文公器许,镇天平日,自草表荐,以诗三百首献于朝。
(2)吾方加吻生花,岂恤汝辈乎?
(3)卫蘧伯玉耻独为君子,令狐公其庶几,元稹则不然矣。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