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郑人游于乡校①,以论执政。然明②谓子产③曰:“毁乡校如何?”子产...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郑人游于乡校①,以论执政。然明②谓子产③曰:“毁乡校如何?”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注】① 乡校:乡间的公共场所。   ② 然明:字蔑,郑国大夫。
   ③ 子产:孔子弟子。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注音、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夫人朝夕退而游焉      夫:读   fú  相当于“这”
B、以议执政之善否       否:读 fǒu  坏
C、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恶:读  è   厌恶
D、不如小决使道        道:读 dǎo  通“导”,疏通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我闻忠善以损怨 / 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B、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 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
C、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 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
D、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 / 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指代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我师也,若之何毁之    “是”指代的是“郑人”
B、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之”指代的是“郑人的议论”
C、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   “此”指代的是“乡校”
D、仲尼闻是语也        “是语”指代的是“然明的话”
4、对文中不同人物观点的分析,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子产认为,阻止人们谈论执政者,其后果和危害就像洪水泛滥一样,因而执政者应该放开言论,加以疏导。
B、子产不毁乡校的主要目的,是想听取百姓的正确意见,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C、然明的观点始终与子产的观点相反,他认为不毁乡校,就会危害国家的治理。
D、孔子对子产的观点是赞同的,他认为,从子产不毁乡校的话中就可以看出子产是仁义的。
某 恶 鼠 破 家 求 良 猫 厌 以 腥 膏 眠 以 毡 罽① 猫 既 饱 且 安 率 不 食 鼠 甚 者 与 鼠 游 戏 鼠 以 故 益 暴 某 怒 遂 不 复 蓄 猫 以 为 天 下 无 良 猫 也
【注】① 罽:读 jì,毯子。
5、请用斜线为上段文字断句。
6、请翻译上段文字。
答案
DBBC
解析

1、D(A项中“不”应读作“pǐ”;B项中“恶”应读作“wù”;C项中“夫”应为句首发语词,不译。)
2、B(B项中两个“之”都位于主谓之间,作结构助词,不译。A项中前一个“以”是连词,后一个“以”是介词,译为“凭借”;C项中前一个“若”是代词,译为“你”,后一个“若”是连词,译为“如果”;D项中前一个“信”是副词,译为“确实”,后一个“信”是动词,译为“相信”。)
3、B(A项中“是”指代的应该是“郑人的议论”;C项中“此”指代的应该是“子产的主张”;D项中“是语”指代的应该是“子产的话”。)
4、C(C项错在,然明与子产并非始终对立,然明后来也转而赞同子产。)
5、某恶鼠,破家求良猫。厌以腥膏,眠以毡罽。猫既饱且安,率不食鼠,甚者与鼠游戏,鼠以故益暴。某怒,遂不复蓄猫,以为天下无良猫也。
6、有个人讨厌老鼠,拿出所有家财寻求好猫。用鱼和肥肉使猫饱食,用毡子和毯子使猫睡好。猫既吃得饱又睡得好,大都不再捕捉老鼠,甚至有的猫还与老鼠一起玩耍,老鼠因此更加猖獗。这个人非常愤怒,于是不再养猫,认为天下没有好猫。
参考译文:
郑国的百姓在乡校里游玩聚会,来议论执政者的得失。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毁了乡校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呢?人们早晚回到那里游玩,来议论执政者的好坏,他们认为好的我们就推行它,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掉它。这是我们的老师啊,你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通过)忠诚善良来减少怨恨,不曾听说依仗威势来防止怨恨。还不赶快停止(你的想法)?这就像防范洪水一样,大水决口侵害百姓,伤害的人一定很多,我们就不能挽救了。不如开小口使水疏通。不如让我们听那些议论,来把那些议论当作良药吧。”然明说:“我现在才知道您确实能成就大事啊,我实在没有才能。如果真的能这样做下去,那么郑国确实有依靠啊,岂止我们这些人呢!”孔子听了这番话,说:“凭这番话来看,有人说子产不仁义,我不相信啊。”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郑人游于乡校①,以论执政。然明②谓子产③曰:“毁乡校如何?”子产】;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①,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 ,何也?”何曰 :“臣不敢亡也 ,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① 上,指汉王刘邦。
1、下列句中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信度何等已数言上 /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
B、若亡,何也 /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C、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 /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D、此乃信所以去也 /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中的“奇”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B、既来之,则安之
C、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萧何重视韩信的一组是( )
①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②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
③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④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⑤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⑥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③⑥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或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韩信多次与萧何交谈,但迟迟得不到萧何的推荐,不被刘邦重用,于是韩信深感失望,就想逃跑到别处另谋高就。
B、萧何发现韩信具有帮助刘邦争夺天下的才干,多次向刘邦推荐。在韩信未得刘邦重用而逃跑后,又立即追回韩信,并说服刘邦拜韩信为大将。
C、刘邦对萧何十分信任,言听计从。他知道了萧何追回了韩信 ,并听了萧何对韩信的介绍就“欲召信拜之”,表现了他重视人才,虚怀若谷,从谏如流。
D、当时,诸将多有逃亡,刘邦为稳定军心,急欲拜将。但他向来傲慢无礼,在萧何的规劝下,终于隆重的举行仪式拜韩信为大将,军中诸将无不感到惊喜。
虽 有 嘉 肴 弗 食 不 知 其 旨 也 虽 有 至 道 弗 学 不 知 其 善 也 是 故 学 然 后 知 不 足 教 然 后 知 困 知 不 足 然 后 能 自 反 也 知 困 然 后 能 自 强 也 故 曰 教 学 相 长 也
                          ——《礼记·学记》
5、请用斜线为上段文字断句。
6、请翻译上段文字。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李义琰,魏州昌乐人,其先出陇西望姓。及进士第,补太原尉。李勣为都督,僚吏惮其威,义琰独敢廷辨曲直,勣甚礼之。徙白水令,有能名,擢司刑员外郎。义琰姿体魁秀,博学,有智识,累迁中书郎。上元中,进同中书门下三品,兼太子右庶子。高宗欲使武后摄国政,义琰与郝处俊固争,事得寝。章怀太子①之废,尽赦宫臣罪,庶子薛元超等皆蹈舞,义琰独引咎涕泣,搢绅②义之。帝每顾问,必鲠切不回。宅无正寝,弟义琎为市堂材送之。义琰曰:“以吾为国相,且自愧,尚营美宇,是速吾祸,岂爱我者邪?”义琎曰:“凡仕为丞尉,且崇第舍,兄位高,安可逼下哉?”答曰:“不然。事难全遂,物不两兴。既处贵仕,又广居宇,非有令德,必受其殃。”卒不许。后其木久腐,乃弃之。
                       ——《新唐书·李义琰传》
【注】① 章怀太子:李贤,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第二个儿子。“章怀”为封号。
   ② 搢绅:同“缙绅”,代指士大夫阶层的官僚。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擢司刑员外郎            擢:提拔
B、义琰与郝处俊固争          固:坚决
C、事得寝               寝:停止
D、是速吾祸              速:加速
2、比较下列两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 弟义琎为市堂材送之    ② 以吾为国相,且自愧
凡仕为丞尉          凡仕为丞尉,且崇第舍
A、①组中两个“为”字相同,②组中两个“且”字不同
B、①组中两个“为”字不同,②组中两个“且”字也不同
C、①组中两个“为”字不同,②组中两个“且”字相同
D、①组中两个“为”字相同,②组中两个“且”字也相同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义琰刚正不屈的一组是( )
①义琰独敢廷辨曲直    ②义琰与郝处俊固争
③义琰独引咎涕泣     ④既处贵仕,又广居宇,非有令德,必受其殃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4、下列各项叙述与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李义琰任太原尉时,太原的官员都惧怕都督李勣的威势,唯独李义琰敢在朝廷上与他分辩是非曲直。因此李义琰遭到了李勣的忌恨。
B、上元年间,李义琰入朝为官。此时,皇后武则天已经代替唐高宗管理朝政,对于这种做法,李义琰与大臣郝处俊是坚决反对。
C、章怀太子被废黜,朝廷赦免了太子手下所有大臣的罪,身为太子手下庶子之职的薛元超极为高兴,李义琰对他的这副嘴脸十分憎恶。
D、李义琰的弟弟认为,李义琰的居住条件与其身份地位不相称,因此主张兴修宅院。可李义琰认为这样做会招致祸患,因此坚决不许,这体现出他的谨慎、小心。
(晋)文 公 问 于 郭 偃 曰 始 也 吾 以 治 国 为 易 今 也 难 对 曰 君 以 为 易 其 难 也 将 至 矣 君 以 为 难 其 易 也 将 至 矣
5、请用斜线为上段文字断句。
6、请翻译上段文字。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也,建安十七年,太祖辟勋丞相掾。二十二年,立太子,以勋为中庶子,出为魏郡西部都尉。太子郭夫人弟为曲周县吏,断盗官布,法应弃市。太子数手书为之请罪,勋不敢擅纵,具列上。勋前在东宫,守正不挠,太子固不能悦,及重此事,恚望滋甚。会郡界休兵有失期者,密敕中尉奏免勋官,久之,拜侍御史。文帝受禅,勋每陈“今之所急,唯在军农,宽惠百姓。台榭苑园,宜以为后。”文帝将出游猎,勋停车上疏。文帝手毁其表而兢行猎,中道顿息,问侍臣曰:“猎之为乐,何如八音也?”侍中刘晔对曰:“猎胜于乐。”勋因奏:“刘晔佞谀不忠,阿顺陛下过戏之言。请有司议罪以清皇朝。”帝怒作色,罢还,即出勋为右中郎将。黄初四年,尚书令陈群等并举勋为御史中丞。帝不得已而用之,百僚严惮,罔不肃然。六年秋,帝欲征吴,勋面谏。帝益忿之,左迁勋为治书执法。帝从寿春还,屯陈留郡界。太守孙邕见,出过勋。时营垒未成,但立标,邕邪行不从正道,军营令史刘曜欲推之,勋以堑垒未成,解止不举。大军还洛阳,曜有罪,勋奏绌遣,而曜密表勋私解邕事。诏曰:“勋指鹿为马,收付廷尉。”廷尉法议:“正刑五岁。”三官驳:“依律罚金二斤。”帝大怒曰:“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太尉钟鲧等并求请勋罪。帝不许,遂诛勋。勋内行既修,廉而能施,死之日,家无余财。后二旬,文帝亦崩,莫不为勋叹恨
[注]标埒:标记
1.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数手书为之请罪书:书信
B.恚望滋甚 恚望:怨恨
C.刘晔佞谀不忠佞谀:巧言谄媚
D.勋奏绌遣绌:通“黜”,罢免
2.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今之所急,唯在军农②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B.①文帝手毁其表而兢行猎②后哀之而不鉴之
C.①请有司议罪以清皇朝②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D.①太子数手书为之请罪②文帝亦崩,莫不为勋叹恨
3.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鲍勋“守正不挠”的一组是  
①立太子,以勋为中庶子 ②勋不敢擅纵,具列上
③文帝将出游猎,勋停车上疏 ④百僚严惮,罔不肃然
⑤勋以堑垒未成,解止不举   ⑥勋内行既修,廉而能施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⑤⑥D.②③④
4.小题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鲍勋在文帝即位前曾在东宫任职,那时文帝就不喜欢鲍勋,后来鲍勋外出任职又拒绝了文帝的请托,就更被文帝厌恨。
B.文帝要去游猎,鲍勋犯颜直谏,文帝怒而拒谏。猎罢归来后,文帝却又不得已提升鲍勋为右中郎将。
C.文帝抓住私解孙邕一事,要泄私愤,但廷尉、三官都不主张从重判刑,这使文帝十分愤怒。
D.文帝不顾大臣们的请求处死了鲍勋,不久,文帝也死了,人们都为忠廉好施而屈死的鲍勋叹息和遗憾。
5.小题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文帝手毁其表而兢行猎。
译文:  
2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
译文:
3莫不为勋叹恨。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扁鹊者,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
其后扁鹊过虢。虢太子死,扁鹊至虢宫门下,问中庶子喜方者曰:“太子何病,国中治穰过于众事?”中庶子曰:“太子病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暴发于外,则为中害。精神不能止邪气,邪气畜积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蹶而死。”扁鹊曰:“其死何如时?”曰:“鸡鸣至今。”曰:“收乎?”曰:“未也,其死未能半日也。”言:“臣齐勃海秦越人也。闻太子不幸病死,臣能生之。”中庶子曰:“先生得无诞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扁鹊仰天叹曰:“夫子之为方也。若以管窥天,以隙视文;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子以吾言为不诚,试入诊太子,当闻其耳鸣而鼻张,循其两股以至于阴,当尚温也。”中庶子乃以扁鹊言入报虢君。
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于中阙,曰:“窃闻高义之日久矣,然未尝得拜谒于前也。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偏国寡臣幸甚!”扁鹊曰:“若太子病,所谓尸厥者也。太子未死也。”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苏。乃使子豹五分之熨,以八减之齐和煮之,以更熨两胁下。太子起坐。更适阴阳,但服汤二旬而复故。故天下尽以扁鹊能生死人。扁鹊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
扁鹊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上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秦太医令李醯自知技不如扁鹊也,使人刺***之。
节选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注:① 三阳:中医指人手足的太阳、少阳、阳明三经脉。五会:指百会、胸会、听会、气会、臑会五穴位。
11.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暴发于外,则为中害 暴:突然
B.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厉:厉害
C.以八减之齐和煮之齐:药剂
D.闻贵妇八,即为带下医贵:重视。
12.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 虢君闻之,大惊,出现扁鹊于中阙 ②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① 越人之为方也②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C.① 当闻其耳鸣而鼻张② 蟹六跪而二螯
D.① 中庶子乃以扁鹊言入报虢君②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13. 小题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表现扁鹊医术高明的一组是
① 邪气畜积而不得泄
② 若以管窥天,以隙视文
③ 闻病之阳,论得其阴
④ 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
⑤ 有间,太子苏
⑥ 但服汤二旬而复故
A.①②⑥B.②③④C.①④⑤D.③⑤⑥
14. 小题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扁鹊年青时任一个旅馆的主管,很尊重旅客长桑君,多年以后,长桑君把医药秘方书籍传授给扁鹊。
B.扁鹊自告奋勇要救活暴病而死的虢太子,别人不相信,扁鹊进去诊视,虢太子耳鸣鼻张,身体还没变冷。
C.扁鹊指出太子只是昏迷,用了针、熨和服药一系列的医治方法,虢太子苏醒过来,身体也逐渐复原。
D.扁鹊到各国行医,根据各地需要,分别任妇科、儿科等医生。秦国太医令技不如人,心中嫉妒,竟***害扁鹊。
15. 小题5: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先生得无诞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
译文:  
⑵窃闻高义之日久矣,然未尝得拜谒于前也。
译文: 
⑶故天下尽以扁鹊能生死人。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卜式,以田畜为事。有少弟,弟壮,式出,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与弟。入山牧,十余年,羊致千余头,买田宅。而弟尽破其产,辄复分与弟者数矣。
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曰:“臣生与人亡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皇上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使者以闻。上以语丞相弘。弘曰:“此非人情,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愿陛下勿许。”于是上久不报式,数岁,乃罢式。式归,复田牧。岁余,会浑邪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是时,富家皆争匿财,唯式尤欲助费,上于是以式终长者,乃召拜为中郎,赐爵左庶长,田十顷,布告天下,尊显以风百姓。
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岁余,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也。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上奇其言,欲试使治民,拜式缑氏令,缑氏安之。迁成皋令,将漕最。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王太傅,转为相。会吕嘉反,式上书,愿父子及齐习弩习船者往死之,以尽臣节。上贤之,下诏曰:“今天下不幸有事,郡县诸侯未有奋由直道者也。齐相雅行躬耕,不为利惑。昔者北边有兴,上书助官;今又首奋,虽未战,可谓义形于内矣。”乃拜为御史大夫。
赞曰:卜式以鸿渐之翼困于燕雀,远迹羊豕之间,非遇其时,焉能致此位乎?
节选自班固《汉书》,有改动
注:①浑邪:人名。 ②缑氏:县名。③将漕:领送漕粮。
1.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愿输家财半助边。输:捐献
B.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 见:我
C.于是上久不报式。报:答复
D.上过其羊所,善之。 善:认为……好
2.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B.尊显以风百姓。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C.上贤之,下诏曰……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D.虽未战,可谓义形于内矣。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3.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卜式以牧羊致富,但为了抗击匈奴,他愿意把一半家产交给官府作为边境作战的费用。皇上觉得这个人情太重了,并担心卜式会因此而提出一些无理的要求,所以没有接受卜式的家产。
B.当富豪人家纷纷隐匿家产时,卜式却热衷于拿出家产去资助官府。皇上重赏了卜式,完全是出于鼓励富商人贾能够顾念国家、支持自己的政策的目的。
C.皇上对卜式的用管理羊群的方法来管理老百姓的理论颇感兴趣,想试一试他的本领,便封他为缑县令,果然缑氏百姓反映很好;出任成皋县令,办理漕运的政迹又被评为最好。这样皇上更重用他了。
D.南越吕嘉谋反时,卜式上书朝廷,请缨出战,愿意父子一起率兵奔赴前线,决一死战,以力效国。皇上认为虽然他们最终没有真正上战场,但有这种保卫国家的心意就已经很难得了。
4.小题4:联系全文看,下列关于卜式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卜式与他的弟弟分家时,自己只要了一百来只羊,把其他田地、房屋等都留给了弟
弟。他弟弟家业尽破,他又多次相助,这说明卜式是一个友爱兄弟的人。
B.从卜式愿意拿出一半的家产抗击匈奴、出资二十万作为迁徙百姓的花费、主动请求奔赴南越决一死战等事件中可以看出卜式是一个不吝啬钱财、不图回报、忠心为国的人。
C.卜式愿意资助朝廷抗击匈奴,却什么事情也没有求;被封为中郎官却不愿意做,宁可替皇上放羊。在皇上看来,卜式是一个内心有高尚品德但不善于表达自己的人。
D.“非遇其时,焉能致此位乎?”说明在作者看来,卜式牧羊出身,以财输边,从郎官、县令升至御史大夫,主要原因是遇上了好机会。
5.小题5:翻译上面文言文段中画线的句子。
1皇上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
译文:
2会吕嘉反,式上书,愿父子及齐习弩习船者往死之,以尽臣节。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