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白居易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而性浮薄,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白居易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而性浮薄,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而往往流闻禁中。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元和)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圣恩。
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疏入不报。上又欲加河东王锷平章事,居易谏曰:“宰相是陛下辅臣,非贤良不可当此任。锷诛剥民财,以市恩泽,不可使四方之人谓陛下得王锷进奉,而与之宰相,深无益于圣朝。”乃止。
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者十七八,居易面论,辞切情至。既而,又请罢河北用兵,凡数千百言,皆人之难言者,上多听纳。唯谏承璀事切,上颜不悦,谓李绛曰:“白居易小子,是联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绛对曰:“居易所以不避死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陛下欲开谏诤之路,不宜阻居易言”。上曰:“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多听纳。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六》)
  注:①谠言:正直的言论。   
小题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投著作郎吴人顾况投:迎合
B.箴时之病,补政之缺箴:劲戒
C.非次拔擢次:依顺序排列
D.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善:友好

2,4,6


 
小题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小题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白居易想用有生以来学得的知识报答皇上越级提拔的恩泽。
B.对元稹的被贬,白居易曾多次上疏,恳切地劝谏皇上,他的奏疏虽始终就没有被。
C.皇上起先对白居易劝谏承璀一事很不高兴,认为这是白居易对他的无礼之举,但后来又改变了对白居易的看法。
D.李绛认为,白居易不论大事小事都敢冒死劝谏,这正是他报答皇上破格提拔的表现。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况能文,而性浮薄,后进文章无可意者。(4分)
②不可使四方之人谓陛下得王锷进奉,而与之宰相,深无益于圣朝。(4分)
答案

小题:A
小题:D
小题:B
小题:①顾况擅长写文章,不过性情浮躁,看不起别人,后辈的文章没有合他心意的。
(句子大意1分,正确翻译“能”“后进”“可”各1分,共4分)
②不能让天下的人认为您得了王锷的进奉而给他宰相的职位,(这样做)对圣朝是很没有好处的。(句子大意1分,正确翻译“四方”“与”“益”各1分,共14分)
解析

小题:本题考查实词的含义。A项中的“投”不是“迎合”之意,原文中说“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顾况“览居易文”后亲自迎接他,所以“投”应是投送。 
小题:本题考查虚词的含义。A项第一个“而”表因果;第二个“而”用在状语和谓语之间。B项第一个“以”作动词,认为:第二个是介词,凭借。C项第一个“之”为助词“的”,第二个是代词。D项两个均为介词,对。
小题: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B项中的“始终就没有被送入宫中”有误,应是“奏章入宫,皇上不予答复”之意。报:回答,答复。
小题:无 
参考译文:
白居易从小就聪明过人,胸怀博大。他在十五六岁时带着一册自己的文章,向著作郎吴地人顾况自荐。顾况善文,不过性情浮躁,看不起别人,后辈的文章没有合他心意的。看过白居易的文章之后,顾况不由得把白居易请上门并友好地会见他说:“我以为文人已经绝迹了,没想到遇见了您。”白居易文辞富丽华美,尤其擅长于写诗文。他写的上百篇诗歌,都含有讽谏之意,针砭时俗的弊病,补救政事的缺陷,因而读书人、品德高尚的人都很赞赏他,(这些诗文)也常常流传到宫中。章武皇帝纳谏思治,渴望听到正直的言论,元和二年十一月,征召白居易到翰林做学士。三年五月又授予他左拾遗的官职。白居易自认为遇到了爱好文学的君主,破格提升自己,(因此)要用平生所学得的知识,上报君主的恩遇。
白居易与河南的元稹交好,元稹由监察御史被贬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在皇上面前说元稹无罪,白居易也多次上疏恳切劝谏,奏疏呈上后没有回音。皇上又要封河东人王锷为宰相,白居易劝谏说:“宰相是皇上的辅佐大臣,不是贤良的人不能担当此职。王锷强令他人供给物品、搜括百姓钱财,并以此来求得恩泽,不能让天下人认为您是得了王锷的进奉而给他宰相的职位,(这样做)对圣朝是很没有好处的。”(皇上)这才取消了(让王锷当宰相的想法)。
皇上下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中上奏章(阻止此事)的人有十分之七八,白居易也当面向皇上谈论(自己的看法),言词十分激切。不久,他又请求停止河北用兵,(奏章)长达数千字,其中有很多话是别人不大愿意说出口的,(这些意见,皇上)有很多都听取采纳了。只有劝谏不要任命承璀一事,因为言辞过于激切,皇上很不高兴,并对李绛说:“白居易这个小子,是我一手提拔而有了名位的,但对我却这般放肆,我实在有些忍不住了。”李绛回答说:“白居易之所以冒着死罪,事无大小都要直言进谏,大概是因为要报答您大力提拔(的恩泽)罢了,决不是轻易进谏啊。陛下要想广开谏诤的言路,就不宜阻止白居易进谏。”皇上说:“你说得对。”从此,(白居易的劝谏)很多都被皇上听取采纳。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白居易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而性浮薄,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山   之   叟
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高可隐人,枝柯鄂韡,蕊丛丛以百数。主人异目视之,为损重赀。虑他处无足当是花者,庭之正中,旧有数木,移其位让焉。幕锦张烛,客来指以自负。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立枯死。主人惭其故花,且嫌庭之空也,归其原,数日亦死。
客过而尤之曰:“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宜山者山,宜庭者庭。迁而移之,在冬非春。故人与花常两全也。子既貌取以为良,一不当,暴摧折之,移其非时,花之怨以死也诚宜。夫天下之荆棘藜刺,下牡丹百倍者,子不能尽怒而迁之也。牡丹之来也,未尝自言曰:‘宜重吾价,宜置吾庭,宜黜汝旧,以让吾新。’一月之间,忽予忽夺,皆子一人之为。不自怒而怒花,过矣!庭之故花未必果奇,子之仍复其处,以其犹奇于新也。当其时,新者虽来,旧者不让,较其开孰胜而后移焉,则俱不死;子亟亟焉,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喜而左之,怒而右之,主人之喜怒无常,花之性命尽矣!然则子之病,病乎其己尊而物贱也,性果而识暗也,自恃而不谋诸人也。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
主人不能答,请具砚削牍,记之以自警焉。     
(选自袁枚《小仓山房文集》)
注:鄂:通“萼”,花蕾。 韡:音wěi,繁盛。
小题1: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归其原,数日亦死 归:移回
B.客过而尤之曰 过:指出过错
C.请具砚削牍    牍:书版
D.花之怨以死也诚宜  诚:确实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其犹奇于新也    B.旧有数木,移其位让焉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其若是,孰能御之
C.不自怒而怒花,过矣D.夫天下之荆棘藜刺,下牡丹百倍者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         夫晋,何厌之有
小题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  亡何花开,薄如蝉翼, 较前大不如。(3分)
(2)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立枯死。
(3)喜而左之,怒而右之,主人之喜怒无常,花之性命尽矣!(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谭澄,字彦清,德兴怀来人。父资荣,金末为交城令,国兵下河朔,乃以县来附,赐金符,为元帅左都监,仍兼交城令。未几,赐虎符,行元帅府事,从攻汴有功。年四十,移病,举弟资用自代。资用卒,澄袭职。澄幼颖敏,为交城令时年十九。有文谷水,分溉交城田,文阳郭帅专其利而堰之,讼者累岁,莫能直,澄折以理,令决水,均其利于民。豪民有持吏短长为奸者,察得其主名,皆以法治之。岁乙未,籍民户,有司多以浮客占籍,及征赋,逃窜殆尽,官为称贷,积息数倍,民无以偿。澄入觐,因中书耶律楚材,面陈其害,太宗恻然,为免其逋,其私负者,年虽多,息取倍而止;亡民能归者,复三年。诏下,公私便之。壬子,复大籍其民,澄尽削交城之不土著者,赋以时集。中统元年,世祖即位,擢怀孟路总管,俄赐金符,换金虎符。岁旱,令民凿唐温渠,引沁水以溉田,民用不饥;教之种植,地无遗利。至元二年,迁河南路总管;改平滦路总管。七年,入为司农少卿,俄出为京兆总管;居一年,改陕西四川道提刑按察使,建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宜令民年四十无子听取妾,以为宗祀计。”“朝廷从之,遂著为令。四川佥省严忠范守成都,为宋将昝万寿所败,退保子城。世祖命澄代之,至则葬暴骸,修焚室,赈饥贫,集逋亡,民心稍安。会西南夷罗罗斯内附,帝以抚新国宜择文武全才,遂以澄为副都元帅,同知宣慰使司事。比至,以疾卒,年五十八。
(选自《元史·谭澄传》)
注:①浮客:客居的人户。
小题1:对下面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行元帅府事,从攻汴有功从:跟随
B.文阳郭帅专其利而堰之堰:修筑堤堰
C.乃以县来附,赐金符以:介词“把”
D.澄入觐,因中书耶律楚材因:经由、通过

2,4,6


 
小题2: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官府登记户籍,多以客居的人户登记,等到征收赋税的时候,居民逃散殆尽,官府不得不宽恕百姓。
B.在谭澄的禀奏下,朝廷下令免去百姓拖欠的赋税,私人欠下的钱物,即使时间长了,也只取一倍的利息。
C.中统元年,天大旱,他告诉百姓种田植树,土地都得以充分利用,后来,连续调任,显示其卓越的才能。
D.谭澄因为文武兼备,被元世祖选派前往安定新归附的西南夷罗罗斯,同时兼任宣慰使司事。
小题3:文言翻译与文言断句(10分)
翻译上面文中画线的语句(8分)
(1)复大籍其民,澄尽削交城之不土著者,赋以时集。(4分)
(2)令民凿唐温渠,引沁水以溉田,民用不饥。(4分)
小题4:阅读下面《明史》中的语段,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2分)
(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翌 日 问 濂 昨 饮 酒 否 坐 客 为 谁 馔 何 物 濂 具 以 实 对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游三游洞记
刘 大
出夷陵州治,西北陆行二十里,濒大江之左,所谓下牢之关也。路狭不可行,舍舆登舟。舟行里许,闻水声汤汤,出于两崖之间。复舍舟登陆,循仄径曲折以上。穷山之巅,则又自上缒危滑以下。其下地渐平,有大石覆压当道,乃伛俯径石腹以出。出则豁然平旷,而石洞穹起,高六十余尺,广可十二丈。二石柱屹立其口,分为三门,如三楹之室焉。
中室如堂,右室如厨,左室如别馆。其中一石,乳而下垂,扣之,其声如钟。而左室外小石突立正方,扣之如磬。其地石杂以土,撞之则逄逄然鼓音。背有石如床,可坐。予与二三子浩歌其间,其声轰然,如钟磬助之响者。下视深溪,水声泠然出地底。溪之外翠壁千寻,其下有径,薪采者负薪行歌,缕缕不绝焉。
昔白乐天自江州司马徙为忠州剌史,而元微之适自通州将北还,乐天携其弟知退,与微之会于夷陵,饮酒欢甚,留连不忍别去,因共游此洞,洞以此三人得名。其后欧阳永叔暨黄鲁直二公皆以摈斥流离,相继而履其地,或为诗文以纪之。予自顾而嘻,谁摈斥予乎?谁使予之流离而至于此乎?偕予而来者,学使陈公之子曰伯思、仲思。予非陈公,虽欲至此无由,而陈公以守其官未能至,然则其至也,其又有幸有不幸邪?
夫乐天、微之辈,世俗之所谓伟人,能赫然取名位于一时,故凡其足迹所经,皆有以传于后世,而地得因人以显。若予者,虽其穷幽陟险,与虫鸟之适去适来何异?虽然,山川之胜,使其生于通都大邑,则好游者踵相接也;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呜呼!此岂一人之不幸也哉!
注解:①微之:白乐天(白居易)好友元稹的字。②知退:白乐天弟弟白行简的字。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广可十二丈可:达到B.适自通州将北还适:刚好
C.山川之胜胜:美景D.美好不外见见:显现
小题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穷山之巅B.留连不忍别去
C.相继而履其地D.谁使予之流离而至于此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 乳而下垂② 吾尝终日而思矣
B.① 洞以此三人得名② 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C.① 而地得因人以显②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D.① 则好游者踵相接也②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篇游记,手法与一般的写景游记不同,它既生动记述了游历的经过,又在此基础上用相当篇幅抒写了因游历而引起的感慨。
B.文中写景,先写三游洞的地点,次写外貌,续写地势,最后写内景,把岩洞的景观写得特色鲜明,为后面的抒情议论铺垫。
C.文章以对三游洞得名原因的说明,作为第一部分记游和第二部分议论的过渡,颇具匠心。它是记游必不可少的内容,对于阐发本文主旨尤其有着重要作用。
D.文章最后一句关于“不幸”的感慨,不仅仅是叹惜“美好不外见”的山川,也包含着作者对自己和一切怀才不遇者的深深叹惋。
小题5: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舟行里许,闻水声汤汤,出于两崖之间。(3分)
译文:                                                                  
②乃伛俯径石腹以出。(2分)
译文:                                                                  
③虽其穷幽陟险,与虫鸟之适去适来何异?(3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杜 甫
甫,字子美,京兆人。审言生闲,闲生甫。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诏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左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兵,又以琴客董廷兰之故罢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杂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解,不复问。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拾橡栗自给。流落剑南,营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会严武节度剑南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常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中衔之。一日,欲杀甫,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者三。左右走报其母,为救得止。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大历中,出瞿塘,泝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瀑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为设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汙为歌诗,伤时挠弱,情不忘君,人皆怜之。坟在岳阳。有集六十卷,今传。
(选自《唐才子传·卷第二》)
[注]①窭(jù):贫寒。  ②汙:同“污”,污点。

2.4.6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擢河西尉,不拜拜:任职
B.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久辱故事:旧业
C.虽不足鼓吹六经,先鸣数子鼓吹:宣扬
D.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因:因此
小题2:下列各句,不能分别表现杜甫“放旷不自检”和“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汙”的一组是(   )
A.①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②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
B.①甫见之,或时不巾②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亡走凤翔
C.①擢河西尉,不拜②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
D.①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②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唐玄宗看了杜甫的赋颂后,觉得他很有才能,命宰相考考他的文章,先提拔他为河西县尉,后又改派他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B.杜甫担任左拾遗官职时,为平民时的朋友房获罪琯获罪相说情,唐肃宗大怒,下旨让三司治杜甫的罪,宰相张镐也赞同以杜甫抵罪。
C.安禄山叛乱时,杜甫避乱,寄住鄜州的家长年生活艰难,年幼的孩子甚至要饿死;旅居秦州,靠背柴禾、拾橡栗为生;流落剑南,建草堂居住。
D.杜甫在成都受世交节度使严武的优待,但他性格急躁,对严武傲慢放肆,使严武心中怀恨,甚至想杀掉杜甫;后出川流落远、湘,在飘泊中去逝。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3分)
(2)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者三。(4分)
(3)为诗歌、伤时挠弱,情不忘君,人皆怜之。(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壅塞
亡国之主不可以直言。不可以直言,则过无道闻,而善无自至矣。无自至则壅。
秦缪公时,戎强大。秦缪公遗之女乐二八与良宰焉。戎主大喜,以其故数饮食,日夜不休。左右有言秦寇之至者,因扞弓而射之。秦寇果至,戎主醉而卧於樽下,卒生缚而擒之。未擒则不可知,已擒则又不知。虽善说者,犹若此何哉?
齐攻宋,宋王使人候齐寇之所至。使者还,曰:“齐寇近矣,国人恐矣。” 左右皆谓宋王曰:“此所谓‘肉自生虫’者也。以宋之强,齐兵之弱,恶能如此?” 宋王因怒而诎杀之。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如此者三,其後又使人往视。齐寇近矣,国人恐矣。使者遇其兄,曰:“国危甚矣,若将安适?”其弟曰:“为王视齐寇。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今又私患,乡之先视齐寇者,皆以寇之近也报而死;今也报其情,死,不报其情,又恐死。将若何?” 其兄曰:“如报其情,有且先夫死者死,先夫亡者亡。”於是报於王曰:“殊不知齐寇之所在,国人甚安。”王大喜。左右皆曰:“乡之死者宜矣。”王多赐之金。寇至,王自投车上,驰而走,此人得以富於他国。夫登山而视牛若羊,视羊若豚,牛之性不若羊,羊之性不若豚,所自视之势过也。而因怒於牛羊之小也,此狂夫之大者。狂而以行赏罚,此戴氏之所以绝也。
齐王欲以淳于髡傅太子,髡辞曰:“臣不肖,不足以当此大任也,王不若择国之长者而使之。”齐王曰: “子无辞也。寡人岂责子之令太子必如寡人也哉?寡人固生而有之也。子为寡人令太子如尧乎?其如舜也?”凡说之行也,道不智听智,从自非受是也。今自以贤过於尧舜,彼且胡可以开说哉?说必不入,不闻存君。
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世之直士其寡不胜众数也故乱国之主患存乎用三石为九石也。(选自《吕氏春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自至则壅堵塞
B.秦缪公遗之女乐二八与良宰焉牲畜
C.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料想
D.所自视之势过也。错误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亡国之主不可以直言
乡之死者宜矣
B.戎主大喜,以其故数饮食
不足以当此大任也
C.有且先夫死者死
彼且胡可以开说哉
D.为王视齐寇
子为寡人令太子如尧乎?
小题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具体表现亡国之主不听劝阻和及其后果的一组是(3分) (     )
A.左右有言秦寇之至者,因扞弓而射之
戎主醉而卧於樽下,卒生缚而擒之
B.宋王又怒诎杀之
王自投车上,驰而走
C.子无辞也
说必不入,不闻存君
D.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
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秦缪公用计让戎主丧失警惕而找准时机偷袭少数民族戎。戎主不听身边人的劝告,中了圈套而被生擒。
B.宋王不分忠奸,听信佞臣的话,竟然次次处死报告实情的侦查人员。逼得一人报告假军情而获得奖赏。
C.齐王自高自大,认为自己的才华超过尧舜。
D.齐宣王喜爱射箭,但箭术无长进,原因是佞臣奉承他,讲假话,使其不知自己拉弓所用的真正力气大小。
小题5:断句和翻译。(9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相关句子断句。(3分)
世之直士其寡不胜众数也故乱国之主患存乎用三石为九石也。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